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精】讀《三國演義》有感

【精】讀《三國演義》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精】讀《三國演義》有感

【精】讀《三國演義》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三國演義》有感1

讀一本好書,改變人的一生;讀一本好書,改變人的性格;讀一本好書,改變人的事業。我就是一個“資深”的書迷,讀過許多書籍。

我讀過的好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國演義》。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它給我留下的整體感覺是重感情﹑講計策。我最欽佩的人就數諸葛亮了。話說劉備三顧茅廬請臥龍,也就是請諸葛亮了。一顧茅廬,諸葛亮外出;二顧茅廬,諸葛亮出遊;三顧茅廬,諸葛亮被劉備才智與執着所打動,終於出了山。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做事要持之以恆的道理,只有堅持不懈,才能稱心如意。

除了諸葛亮,我對關羽也有幾分敬佩之意。在與袁術一戰中,劉備大獲全勝,但與張飛﹑關羽走散,關羽被困在一座山丘上,四面全是曹操的士兵。曹操非常欣賞他的才華,想趁此機會把他收做部下,可令他懊惱的是:關羽重義氣無人不曉,他是絕對不會背叛劉備的。看關羽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張遼用了三條攻心計終於把他說服了。從此,曹操對關羽無比器重,不但送關羽金銀財寶﹑僕人美女,還“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上馬一錠金,下馬一錠銀”,不僅這些,還有新戰袍、寶馬赤兔,但這些都動搖不了他對劉備的思念以及迫切相會之情。終於,他打聽到了劉備的消息,想去和兄長團聚。可曹操閉門不見,讓關羽吃了好幾次“閉門羹”。關羽雖然認爲不辭而別不是自己的爲事作風,但還是留下一封信就走了。途中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和兄弟們喜相逢,整個軍營一片歡騰的景象。這件事使我明白了做人要講友情﹑講情義,不能被人收買背信棄義。

讀完這本鉅著,一股敬仰之情從心底油然而生,我不禁發出一聲長嘆:“好一個個熱血勇士,好一聲聲豪言壯語。”今天,我們同學之間的友誼也能像那麼純潔、那麼潔白無瑕嗎?三國中的友誼可以用鮮血來替換,而我們的友誼卻顯得蒼白無力﹑一文不值。我們平時和朋友﹑同學吵架是家常便飯,可他們的友誼﹑兄弟情誼是用身軀﹑鮮血鑄造的,是牢不可摧的。

現在的人包括兒童都很懦弱,就像我們,跑兩圈操場就累得起不來了,而他們的意志是堅不可摧的,他們不怕死,爲了團隊﹑爲了國家可以“上刀山﹑下火海。”我們這樣,還怎麼做祖國的頂樑柱?

讀了這著作,我決心要好好學習,發奮圖強,成爲祖國最鮮豔的一支獨梅!

讀《三國演義》有感2

在這個書香濃濃的讀書月,我認認真真讀了一遍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這本書,給了我太多的啓示。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莫過於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了。他面如冠玉,頭戴綸巾,手上拿着一把輕飄飄的羽毛扇,神采奕奕好似下凡的神仙,令人過目難忘。他還有着超凡脫俗的智慧和異於常人的冷靜。在《草船借箭》中,詭計多端的周瑜一心想除掉諸葛亮這個眼中釘,於是挖苦他在規定時間內鑄造十萬支箭在,諸葛亮並沒有震惶,而是臨危不亂,知難而上。他命令魯肅在一天之內準備二十隻草船,綁好草人,,在曹軍來臨之際把草船開到滔滔大江上,第二天,不明所以的曹軍見到草船,以爲周瑜大軍已到,一聲令下,數不勝數支利箭射來,利箭插在草船上,而機智過人的諸葛亮算好了今天的天氣,一陣陣霧襲來,在曹軍面前披上了一層天然帷幕。等大霧散去,船隊早就滿載而歸地溜走了,這讓曹操勃然大怒。十萬支箭輕輕鬆鬆就搞到手了。這就是才高八斗的諸葛亮,有他在,一切棘手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劉備在我心中,同樣是一個後生可畏的豪傑英雄。他大義凜然,安邦定國的他令關羽,張飛,趙雲這些無雙謀士心生敬畏,做了他的左膀右臂。在《荊州依劉表》中,蔡氏對他恨之入骨,表面上殺牛宰羊,大擺宴席,暗地裏不懷好意地想刺殺劉備。劉備早有一手準備,轉眼間身披鎧甲,手持干將,騎上赤兔寶馬,風馳電掣般逃走了,雖然蔡氏瘋狂地追殺他,可劉備依然冷靜沉着,縱着馬,一路上披荊斬棘,越過了大河,躲過了蔡氏的軍隊,還找到了手下趙雲,真是令人不由自主的敬佩!

《三國演義》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好書。裏面的巾幗英雄令人敬佩,裏面的反面人物讓人無比仇恨。這本書中的好人是我一輩子的楷模,他們給予了我太多人生啓發。

讀《三國演義》有感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三國鼎立的年代,許多英雄拋頭顱,灑熱血。趙雲、關羽、劉備、諸葛亮……等。他們爲了心中的目標,努力地學習、奮鬥、拼搏,爲的就是那心中無愧的選擇!

趙雲,這位五虎將軍在長板戰亂的時候,他爲什麼要拼死保護劉備的妻兒老小?爲什麼他在長板坡肯把馬讓給劉備的夫人?因爲他心中有他那無愧的選擇,他最終把精神轉化爲一種動力——從曹操八十三萬軍中衝了出來,這不禁讓人回憶起那首高亢激昂,鏗鏘有力的詩:“血染爭袍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要常山趙子龍!”

糜夫人在當陽板坡中,身受重傷,趙雲找到她時,她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趙雲三番五次請她上馬,她卻覺得自己是個累贅,爲了不連累阿斗和趙雲,爲了讓趙雲順利衝出包圍圈,她毅然投井身亡。戰將全憑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將一死存劉嗣,勇決還虧女丈夫!”

典韋,他是曹操的貼身將領,率領虎衛軍,爲了保護曹操,他不惜捨去性命,他手無寸鐵,身無片甲的保護曹操,人們都說曹操是亂世梟雄,可爲什麼這麼值得典韋保護呢?因爲他選擇了曹操,就要爲曹操效力,他認爲爲曹操付出生命是應該的,這難道不是從心靈上做出的正確的選擇嗎?這是他心靈深處的大義,是爲國奮鬥而義無返顧的大義。

請讓我們從內心,從心靈上做出正確的選擇吧!

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從古人心靈深處的選擇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大義所在。是心靈的選擇讓他們至今閃耀着奪目的光芒。

捨棄自私,選擇高尚,捨棄奸詐,選擇誠信,捨棄小我,而完成大我……這纔是人們從心靈從靈魂上的大無畏的問心無愧的選擇。

讀《三國演義》有感4

“東漢末年分三國,戰火連綿不休。”林俊杰的一句歌詞,將三國時期的軍事狀況體現了出來。同時,也出現了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戰役。

官渡之戰是其一。想當年,袁紹七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去攻打曹操,結果被曹操的七萬軍士打得落花流水,一蹶不振。最後,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這是爲什麼?

袁紹本有一名謀士,名叫許攸。他像袁紹獻計,袁紹卻不以爲然。他一怒之下,投靠了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偷襲烏巢,燒其糧草。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營壘,親自率領騎兵襲擊烏巢。袁紹聽說後,又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只派部分兵力救援烏巢,用主力猛攻曹軍營壘,可誰知曹營堅固,久攻不下,又沒了糧草,軍中人心惶惶,漸漸內部破裂。曹軍趁勢出擊,打敗袁軍。最終,袁紹狼狽而逃,不久就病死了。袁軍內部打亂,曹操順勢消滅了袁軍,統一了北方。

官渡之戰只是其一,還有一個,那就是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想當年周瑜的一把火燒得曹軍幾十萬大軍潰不成兵。黃蓋的配合,諸葛亮的點撥……這都是造成赤壁之戰勝利的原因,可見,勝利並不是一個人能辦到的,需要大家的團結,配合。這樣,才能成功。

一讀三國,方知其妙。

讀《三國演義》有感5

一本三國演義,讓我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爲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爲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失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所以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啓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爲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典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典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心痛。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着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爲聘用人才的典範。

中國文學博大精深,我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

讀《三國演義》有感6

三國演義的誕生,讓很多人都爲之震驚,桃園三結義,諸葛亮空城計在現在還是廣爲流傳。可以說三國裏的故事已經影響到了很大一部分人,正是因爲這種情況,才能讓三國演義更繼續流傳下去。

三國之三英戰呂布,當時在虎牢關,劉關張大戰呂布的故事讓人們都感覺到了呂布的強悍,戰鬥力超羣的呂布居然能夠以一敵三,那種英勇的身姿,給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趙雲出現之後,常山趙子龍也被人譽爲當時能戰之人,長阪坡救下幼主,獨戰曹操大軍,這種英勇的表現也是很多人都爲之敬佩的人物。

就是因爲這樣,纔會有人說,到底是呂布厲害還是趙雲厲害。其實在很多時候,人們常常拿這兩個人做比較,可是趙雲和呂布真的有可比性嗎?說的也是,畢竟趙雲和呂布兩人沒有真正的交手過,誰也不知道他們誰更厲害。不過從各個角度去分析之後,兩人根本沒有可比性,雖然說趙雲能征善戰,但是和呂布的戰鬥力相比較還是不行,也就是說趙雲要是和呂布單挑,最後的結果肯定是呂布勝利。

其實呂布的戰鬥力在當時就已經有很多人都承認過的,雖然趙雲在大戰長阪坡的時候被曹操稱爲猛將,但是還不足以和呂布相媲美。呂布在當時就被譽爲是當世猛將,在後世也被稱爲當時無人能敵的猛將,想想也知道了,評價如此之高的戰將,怎麼可能有人能和其相提並論呢?

讀《三國演義》有感7

暑假裏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政治、軍事鬥爭爲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國演義》刻畫了許多人物形象,其中有人稱奸雄的曹操,庸主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雖然作者羅貫中有着“擁劉反曹”的寫作傾向,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在小說中彰顯。他在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國君主中最有才幹的,魏國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是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

曹操求賢若渴是最令人欣賞的地方。曹操爲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爲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纔是舉"的方針。他要求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係,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賈詡追隨張繡時,用計殺曹操,若非典韋死拒寨門,曹操早就被殺了,而曹操對這樣的仇人,非但不殺,反而予以重用,因爲曹操知道賈詡是非常難得的人才。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爲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着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華容道上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他和他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並稱“三曹”。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據重要地位。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曹操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很值得我學習。

讀《三國演義》有感8

在寒假裏,我再一次精讀了《三國演義》這部書,又得到了新的感悟。

本書內容比較複雜,我便仿照司馬遷以人寫事的方法,按人物進行敘述。

按功績來算,第一個值得介紹的主角便是曹操曹孟德。此人有勇有謀,能文能武,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他一生平呂布、滅袁術、掃袁紹、降劉表,南征北戰統一了大半個中國,之後三國並立曹操統治的地方也是最富庶的。如果不是赤壁之戰失敗,那麼曹操要比司馬氏早統一中國不少年,而且司馬氏統一中國基本上根基都是曹操拼下來的。總之,曹操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北方戰亂,恢復了生產,對人民貢獻很大。

再來說說孫權。孫權此人,頭腦冷靜,在全體文臣都同意降曹之後,仍冷靜地採取了魯肅的建議,成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他的情商也很高,聯合劉備,共同抗曹。他也可算是一代明主了。

劉備也是一個雄才。他身旁聚集了很多賢臣,以至於我初讀“三國”時都以爲是劉備統一的天下。可後來劉備變了,在關羽張飛都死後,他不聽諸葛亮的勸阻,一意孤行,最後白帝城託孤,使蜀漢的基業走了下坡路。

最後再談司馬懿。他雖然也多疑,但卻不像曹操那樣,他的多疑是由謹慎支撐的,從諸葛亮的空城計就能看得出來。司馬懿的智商是絕對夠用的,不然,他何以在曹營中佔得一席之地?

後人對司馬懿的業績評價也是非常高的,能帶領司馬氏統一三國的必定是一位雄才。

《三國演義》不愧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展示了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是歷史演義的經典之作。

讀《三國演義》有感9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無不個極其態。還有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果了,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談到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爲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臥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嫺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爲觀止。還有像龐統、姜維、徐庶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爲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時年盡三十六歲。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三國演義》一書不愧爲名著!值得一讀啊!

讀《三國演義》有感10

今年暑假我看了《三國演義》。沒看時我一直很好奇,《三國演義》是什麼故事。打開後,我彷彿又回到了那個金戈鐵馬的時代。

那年,天下大亂,逐漸形成了孫劉聯盟對戰曹操的百萬大軍。兩軍在不斷的消耗中,漸漸的形成了合圍之勢,龐統使用連環計使曹軍大敗。曹操只能向中原退去,劉備趁機向北挺進,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三國之中,也不乏英雄人物。

比如說諸葛亮,他一生中,排八陣、布迷谷、借萬箭、取中原、擒孟獲、入祁山、造牛馬、東和孫權,北拒曹操,一生豐功偉績無數,只爲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情。

可是他的人生也有很多遺憾。

龐統在落鳳谷死後,諸葛亮從那年開始就開始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從那時起,孫曹兩國就開始攻打蜀國,雖然諸葛亮用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戰術想緩解緊急的戰況。但是關羽一意孤行,大意失荊州,還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諸葛亮死後,只要運用諸葛亮留下的木牛流馬,姜維不能吞曹也可以無損撤退,可是劉備早死,阿斗無能。硬是直接投降,蜀國從此走向滅亡。

也比如說曹操,他是一位君主,哦,不,應該稱他爲奸雄耿爲合適,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率領百萬大軍本應穩贏,卻因爲自高自大斷送了自己的軍隊。

後來,他如果肯接受華佗的治療,也許就不會死,更不會把已經發展的基業被司馬家族搶走。

在三國中,有很多小勢力司馬家族就是其中一個。經過司馬懿、司馬昭、司馬遷三代人的努力,終於吞曹滅蜀一統江山。

這本書看完了,我卻有種無法言喻的感覺,總感覺它還沒結束。

但是它的確結束了。那個金戈鐵馬的時代也結束了。

讀《三國演義》有感11

相信《三國演義》這本書一定有不少人讀過,今天我來講講我讀了“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感受。

三國時期,赤壁大戰之後,劉備的夫人——甘夫人病故,周瑜便想出一條美人計,把孫權的妹妹許配給劉備,準備把劉備騙到吳國當人質換取荊州。諸葛亮聞訊後,寫了三張紙條,裝進三個錦囊交給趙雲,派他前去保駕,並囑咐,遇到危險情況拆開來看。第一條:上街採購禮品,拜訪喬國老,並將事情四處張揚。第二條:告訴劉備,曹操親率五十萬大軍殺向荊州。第三條:告訴吳侯妹妹,周瑜施美人計。趙雲都一一照辦。結果劉備娶走了吳侯妹妹順利返回荊州,婚事弄假成真,劉備還奪了南郡。蜀軍將士叫道:“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聽到後,氣得大叫一聲,昏倒在地,後來病死於巴丘。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嫉妒、心胸狹窄是最要命的病,文中的周瑜就是這樣,自己氣死了自己。我覺得做人一定要心胸開闊,而且不可嫉妒他人。

讀《三國演義》有感12

《三國演義》是一部優秀作品,讀後感想頗多,不能一一記敘,只對三國曹操印象頗豐,不能全方面俱寫,只覺得原創者對三國曹操的幾次敗戰寫的很讓人意猶未盡,那就是濮陽市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雲長;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可謂是數不勝數。這幾回戰爭,曹操的確敗得慘,可是曹操或者就地反攻,或者捲土重來,可謂是屢戰屢敗,且大戰以後一定會大笑。

這在這其中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雲長是三國曹操敗得最蒼涼的狀況下。火烤以後,逃亡道上又值大雨傾盆,這更是火厄盛時遭水厄,寒風刺骨,人困馬餓,死傷無數。八十萬精兵,基本上片甲不留。曹操卻讓人出乎意料地不斷大笑,說對手缺謀少志。小說txt戲劇性地一次次分派笑口未停,便有伏兵衝出,殘兵敗將經常被殺的落花有意。

山窮水盡之時西楚霸王項羽也許會歸鞘處斬,此外被燒了一場的三國劉備,竟一蹶不振。曹操卻大笑不僅,不改奸雄本色。直到狹路逢關雲長,當他來的時候也不坐下來等死,他明知道關雲長是爲人正直的人,便死纏爛打地爲關雲長講訴那時的恩義,終於虎口脫險,也沒忘掉其哈哈大笑。

唸完了《三國演義》,縱覽左右,我最喜歡曹操,由於曹操這類在挫折中的堅強不屈信念,幫我留有了珍貴的精神財富。我愛三國,我愛曹操。

讀《三國演義》有感13

想必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這本經典名著吧!這本書描述了從東漢中平元年(184年)的黃巾起義,到西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280年)統一中國,將近一個世紀中,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歷史。三國演義譴責了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反映了動亂時代人民的痛苦和對清明政治以及仁君的嚮往,體現了鮮明的“擁劉反曹”的傾向。

在三國演義中,有奸詐雄豪的曹操,有忠義勇武的關羽,有寬厚仁愛的劉備,還有的是謀略超人諸葛亮,說到諸葛亮,他的故事就多了去了,如“孔明借東風”、“孔明巧唱空城計”、“孔明草船借劍”等,我最喜歡的就是“巧唱空城計”這個故事了,因爲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智者必勝。

馬謖不聽勸告自作主張,結果街亭失守,導致蜀軍有主動轉爲被動,諸葛亮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作出冒險的舉動,巧唱空城計,他吩咐士兵們打扮成百姓的樣子,在街道上掃地,而諸葛亮卻悠閒自在的坐在城門上彈琴,城門打開,敵人衝到城門口,見此情景,心裏起了疑惑,諸葛亮一向非常謹慎,這次定有陰謀,然後就退兵了。

哈哈,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陰謀,這只是詭計多端的諸葛亮的空城計,是敵人覺得,這一定是有陰謀的,就退兵了,輕而易舉就把敵人趕出城門,難道,這個故事還不能表明,智者必勝這個道理嗎?

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這樣纔會使自己變得聰明,變聰明瞭,那你就做什麼事情都會成功的,人永遠都要學習,要奮鬥,死去的時候,纔是畢業的時候。這就是《三國演義》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

讀《三國演義》有感14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了《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裏面精彩的劇情深深吸引了我。媽媽說,原版的書更好看,於是,我央求媽媽買來了這本書。

一書在手,我便全神貫注地看起來,不久便喜歡上了它。它是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書中主要描寫的是東漢末年,魏國、蜀國、吳國三國爭霸最後統一歸西晉的歷史故事。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狡猾的曹操,驍勇善戰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知人善任的孫權……衆多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讓我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暢的文筆和巧妙的構思。

衆多人物中,我最佩服的是諸葛亮,看到他“草船借箭”成功,我不禁爲其神機妙算拍手叫好;讀到他“七擒孟獲”,我知道了以德服人的重要;讀到他“唱空城計”,我知道了他的膽略過人……當諸葛亮命歸西天時,我又爲這位奇才鞠躬盡瘁的一生感到痛心和惋惜。

裏面的許多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沉浸在書中不能自拔。

書中的許多故事讓我頗多感懷:劉備曾是曹操的甕中之鱉,但劉備有勇有謀,得以逃脫;關羽的《華容道義釋曹操》最讓人敬重,真是不忘曹操當年的舊情,知恩圖報。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有勇者一定勝的看法,看來不光有勇,還要有謀,有勇有謀纔是奇人,得民心者得天下。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裏的知識和夜空中的星星一樣,永遠數不完;書裏的知識和黃河裏的一滴滴水一樣,永遠流不完;書裏的快樂像一棵棵小草一樣,“春風吹又生”。“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會和大家一起多讀書,一起探索書裏的更多奧祕!

讀《三國演義》有感15

看完《三國演義》,我不禁千頭萬緒。

《三國演義》是一本由羅貫中寫的長篇歷史小說,這篇小說?皆恿俗髡咧鞴鬯枷牒臀難?胂蟆V饕?諶菔牽憾?耗┠輳?平澩篤鷚濉T謖蜓古┟衿鷚逯行緯篩髀肪?В?渲杏忠遠?孔鈈撞校??穡渙?7鎮諸侯對他的聯合聲討。後是曹操當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和孫權聯合抗曹,經過赤壁之戰,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此後劉備佔據四川,孫權佔據江南,與北方的曹操互相爭奪統治權,直到西晉滅吳、滅蜀,天下才被西晉統一。

合上《三國演義》,我對三國中的人物都有了新的認識,曹操:治國奸臣,曹丕:軟弱無能,曹植:太憂鬱,夏侯敦:驕傲輕敵,劉備:太沖動,關羽:驕傲自大,張飛:有勇無謀,劉禪:昏庸無能,周瑜:心胸狹窄……三國時期,很多武將都是因爲驕傲而敗下陣來。就拿關羽來說吧,雖然關羽英勇善戰,但是因爲驕傲自大,被困在麥城裏,最後還是被孫權抓住了。

生活也是這樣,只要有一點兒驕傲,就會節節後退,被別人追趕上。毛主席參加說過這樣一句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確如此,二年級的一次數學考試,我是班裏唯一的滿分。回到家後沾沾自喜,寫完老師佈置的作業後就跑出去玩。原來那些課外練習也不做了。過了一個星期,又考了一張數學試卷,這次我只考了八十多分,回到家後被爸爸媽媽痛罵了一頓。

生活中有很多人有過像我這樣的經歷,我要對大家說:千萬不要驕傲啊,這樣的滋味可不好受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