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羣山回唱》讀後感五篇

《羣山回唱》讀後感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羣山回唱》以家庭生活爲線索,圍繞着親人、朋友之間的愛與傷害,背叛與犧牲,分別以九個主要人物爲敘述主角,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下面是《羣山回唱》讀後感內容,歡迎閱讀!

《羣山回唱》讀後感五篇

  《羣山回唱》讀後感1

“這個世界看不見你的內在,它一點也不關心你的希望,夢想,以及憂傷,它們都被皮膚和骨骼遮蔽着。這是如此簡單,如此荒謬,又如此殘忍。”我以書中一個外科整形大夫馬科斯在從事多年整形工作之後,結合他的妹妹(由於臉被狗咬傷,從小被親生母親拋棄並寄養在大夫家長大,後來一直照顧陪伴大夫的母親)親身經歷的感悟來作爲我整片讀書筆記的開頭。

小說以一對阿富汗兄妹因貧困從小骨肉分離,最後又重新相聚爲主線索,牽引出在分離的六十餘年裏一場接一場的戰爭給阿富汗人民帶來的無盡痛苦和災難。

書中有幾處讓我記憶猶新,一處是瓦赫達提先生一直愛着他的管家納比,但迫於無奈不得不與另一個女人結婚,這讓我聯想起柴靜在《看見》一書中深入剖析了同性戀患者的痛苦和身不由己,其實他們本事弱勢羣體。當管家得知此事之後,雖然感覺很不齒,可是他仍舊沒有拋棄因腦溢血而無法自理的瓦赫達提先生,一直照顧他終老,他對他是愛情,它回饋他以友情,親情,戰火之中,彼此陪伴。

一個叫羅詩的女孩的命運,牽扯出一對堂兄弟完全不同的人格,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從堂兄伊德里斯那裏看到很多人的縮影,心地善良但又不是真正的無私,答應回美國後儘快幫羅詩聯繫醫生治療那個因爲被叔叔砍在頭部的一刀而溢出的腦積液,但是回國後只顧忙着自己的事情而不再想去管那個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女孩,就連聯繫院長免費治療都是在護士阿姆拉一再的催促下去做的,無論成功與否,只是爲了讓自己的心釋然罷了,他完全可以拿那個重新裝修客廳的前去資助羅詩,可是他卻去追求自己生活的舒適,我們不能否認他心底的善良,可是他給那個可憐的小女孩那麼大的希望,然後又是無盡的失望,真的是很殘忍。

直到很多年以後,小姑娘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而且頭上看不到絲毫疤痕時,在她的新書籤售會上,他才明白,這麼多年,一直是她的堂弟(他一直認爲他的堂弟鐵木爾對妻子不忠,而且是個愛炫耀的人)在資助這個女孩走出阿富汗治療,讀書,直至成爲作家。鐵木爾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他聰明活潑,和護士阿姆拉一同改變了那個全家都被叔叔殺害的女孩羅詩的命運。

哥哥阿卜杜拉和妹妹帕麗之間的兄妹情,六十多年來,妹妹由於年紀小,可以享受遺忘,但是哥哥就不得不承受這份傷害,阿卜杜拉把自己女兒起名叫帕麗,思念從未間斷,可是戰爭卻讓重聚更加渺茫。直至在阿富汗當志願者的大夫馬科斯將納比的信告訴妹妹帕麗之後,帕麗才把這麼多年的空白串聯起來。可是,此時的阿卜杜拉已經不認識她這一生都在思念的妹妹了,嚴重的老年癡呆已經讓他不能自理,可是這份親情依舊,因爲還有他們的子女,他們子女的子女,血脈相連,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羣山回唱》讀後感2

一個分隔重洋的家庭,一種遭受坎坷的悲歡離合,一次無私卻不爲人知的選擇……許許多多的不同人生都交織在卡勒德·胡賽尼的精巧新作《羣山回唱》中。由六十年無數變故組成的生活,在父子兄妹間化成別樣的命運。他們經歷了千萬回悲傷與痛苦,也看到過偶然而至的一縷希望之光。合上書頁,我不禁開始沉思一個問題:那個被我們在踉蹌前行中丟失的“自己”,到底在哪兒?

曾經的我們,根本不會去顧慮家庭、未來、事業……我們從來不會垂頭喪氣,只會樂觀積極地向上看。然而在前進中,在行走中,我們被生活折磨得半死不活。那個總是笑着的自己,已然不知在何時何地閉上開心的嘴,轉而默然地無用掙扎。似海水般襲來的不幸將我們“倏”地淹沒,須臾之間便已屈服在命運腳下。其實我們又何必如此?只需要緊緊抓住曾經的自己,用永不言敗的高尚意志去面對未來,面對現實就好。

有頑強,有希望,就能重拾丟失的自己。踉蹌前行中,你總能在它們身上找到過往的影子

  《羣山回唱》讀後感3

一天讀完一本書,一直看到11點55分,如果說前幾本書,我還能在睡前放下的話,這本是放不下的一本書。多少年沒體會這種讀書的感覺了,哈哈,恐怕十多年了。

《羣山回唱》,一天看完,潸然淚下。巴巴聲音抖顫,反反覆覆,唱出了那兩句:“我瞅見傷心的小仙女,待在紙樹影子下。”帕麗捂了住了自己的嘴。她唱出”我知道傷心的小仙女,晚風把她吹走了。“帕麗以爲,我也以爲,他們已經取得了突破,已經用神奇的歌,角童話裏的精靈一樣,喚回了推動的兄長。她以爲哥哥已經認出了她。而事實上既是又不是,小說就是要這樣地留下遺憾,讓人的心裏悵然若失。

而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一棵樹上長出的兩片樹葉,象兩粒尖埃,被一陣風偶然吹到了不同的地方,終於因着根的糾纏,在最後時刻,又在了一起。

十二點多了,困得不得了,兩眼痠澀不堪,腦子裏各種情誼,兄妹之情,父子父女之情,姐妹之情,緊密的聯結,深切的牽掛,背叛,妒嫉,化解……象棒槌一樣一下一下撞擊着我的胸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在愛中生活,離開了愛,生活就會缺失,就會痛苦。生活中帶給我們傷害最深的人,往往就是最親近的人。把自己的孩子賣掉,雖然迫不得已,把自己的殘疾的女兒扔掉,對曾經象女兒一樣依戀他的孩子忘掉,離開自己的母親多年不回家……這些都是傷害,傷害就象切開的傷口,留下了永恆的疤痕,難看極了,時時提醒,有些不永不癒合。

童年的深刻影響,無處不在。帕麗爲什麼要選擇這樣的專業?你爲什麼要走這樣的道路?數學有着確定的答案,數學公理的不變性,不隨意也不模糊,可以讓人從中找到安慰。雖然知道答案難以解出,但它們總能被發現。它們就在那兒,等待着,終究會有人拿着粉筆,把它們潦草地寫出來。她一直疑惑的,她一直缺失的,她一直在尋找的東西,她想要一個明確的答案。

阿卜杜拉,你爲什麼這樣緊緊地拴住女兒帕麗?因爲他內心裏一直的懼怕,怕再次失去自己的孩子,就如同當年失去自己珍愛的妹妹一樣。緊緊的愛,象鎖鏈也鎖住了孩子的生活。

而妮拉,她是一個勇敢的女人,她的命裏缺失的,她一直在尋找,煙、酒、詩,甚至是一個孩子,但是很遺憾,她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真愛,因爲她不會愛,不會付出,因爲她沒有得到過足夠的愛,是的,童年的愛的缺失,註定了一個人永遠不會幸福。一個孩子也沒有給她帶來足夠的愛。她最終終於絕望而死。

一個人,一場景,這種敘述的方式,感覺非常高明,沒有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在自己的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主角。

場景的變換,有種不真實的感覺中,在加州,在巴黎,一直對比着戰亂的阿富汗,這邊的輕鬆自在,人們所關心的一切和阿富汗人的生活完全不一樣,有着蒙太奇的變幻手法。

這是一個很好的故事。讓我回想,愛在羣山中不斷回唱。

  《羣山回唱》讀後感4

這是繼《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之後,全球讀者翹首期盼的,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三部作品。《羣山回唱》是他對前作的繼承與昇華,蘊藏着恪守的初衷。在這本書之中,我感受到的是作者高於一般一舉成名而後銷聲匿跡的暢銷書作家的創作穩定性,這種穩定性源自他對阿富汗人民一如既往深厚的情感與敏銳的理解;而在對小說結構的駕馭以及小說文字的昇華上,作者又呈現出了一名深具潛力的作家在創作過程中的不斷進步。這部可讀性佳的外國文學作品,如一場悲喜交織的盛大劇目,不止屬於阿富汗民衆,更是在世界各處隨時上演的人生故事的一隅。

卡勒德胡塞尼是個會講故事的阿富汗人。他的小說都生長在那個地處亞洲心臟,卻土地貧瘠戰火不斷的故里。移民美國多年的胡塞尼並未因距離遙遠而遺忘故鄉。相反,青蔥年紀的記憶在心裏越陷越深。從一舉暢銷全球的《追風箏的人》,到《燦爛千陽》再到《羣山回唱》,卡勒德·胡賽尼的作品一次次完成昇華,未曾令全世界讀者失望。

他並非是以一部作品聞名世界,隨後銷聲匿跡的暢銷書作家,而以不斷轉換、擴張的視野,愈加純熟的文字和敘述結構技巧,以及一貫的敏銳與悲憫,將特定羣體的特殊經歷與人性共通面,一同展示給不曾有機會了解的大衆,喚起了無數情感的共鳴。都深深根植於那片土地,孩童、婦女和男人是土地上的風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飽含着愛、理解與寬恕的命題,他的故事裏沒有壞人,只有好人和人。卡勒德·胡賽尼將浩瀚的內心世界賦予筆下一個個平凡的小人物,使他們在或喜或悲的生命之途中,呈現出人性中被認爲是最爲美好的那一部分。

在之前的兩部作品之中,卡勒德·胡賽尼的主人公分別爲男性和女性,人物描繪從深度出發,快速激發出讀者對主人公的關注與同情。而在《羣山回唱》之中,他以環環相扣的結構手法,將點狀的人物聯結成網,並在結局處完整地扣成一環。小說以一位父親爲兒女講述的童話故事開頭。從一個裹頭巾留大長鬍子的男人口中流淌出的魔王、精靈和勇敢父親的故事,滿滿都是愛,然而其中卻暗藏着內心激起強烈的掙扎與抉擇,以及隨之而來的極度痛苦。敏銳的讀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得到悲劇與無奈的預感——貧窮的父親爲了全家的生存,不得不將將女兒賣到一個喀布爾的富人家庭做養女,使女兒帕麗走上了另外一條人生軌跡。而哥哥阿卜杜拉懷着對妹妹一生不變的想念遠走他鄉。

直到小說末尾五十多年後,命運讓兄妹二人重逢,垂垂老矣的哥哥已認不出妹妹,人生在此刻圓滿與殘缺共存。在中間章節中,卡勒德·胡賽尼以帕麗一家三代人的悲歡離合爲線索,將和兄妹倆有關聯的人物故事串連起來講述,展開了一幅跨越時空的巨幅拼圖。小說由多條人物線索組成,每一個章節都以一個人物爲中心記錄下他們的人生故事,並以第一人稱、第三人稱、書信體的等不同手法來訴說,將讀者引入不同角色的人生境遇和內心世界。小說中的人物命運在地域、戰爭、生死、別離、承諾與謊言裏穿行,最終盤扣在一起。生活成爲了一個閉合的圓圈,人生在世便是相逢。這是他對小說技法更加圓融大膽的嘗試,是古老的《一千零一夜》的講故事傳統和西方敘事手法的一次巧妙結合。在這樣更爲龐大的敘事結構之下,他以對人生的一貫洞徹,在無數小人物的身上完成壯觀的故事網絡,描繪出阿富汗人民在這波折不斷的數十年間的衆生之相。在那些人生之中,有幸運、有無奈、有求而不得、有可挽回與不可挽回的別離與失散。

除此之外,這一作品的關注點與命題亦與以往有所區別。與《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中所描繪的戰爭悲劇不同,《羣山回唱》加重筆墨闡述了背井離鄉的移民者的心理缺失。移民作家的精神迷茫與困頓往往源自雙重文化的抉擇,無論是在故鄉還是移民國,他們都找不到自己的歸宿。《羣山回唱》中的主角大多是逃離故鄉的阿富汗人,他們一方面努力融入異國生活,一方面又不得不在悵然間尋求自己的定位。

失落是羣山回唱重要的主題,無論是記憶、真誠還是愛,在這個巨大的命題之下都被貼上了悲憫的標籤。卡勒德·胡賽尼出生於阿富汗喀布爾市,後隨父親移居美國,這樣的經歷如《追風箏的人》中的主人公阿米爾一般,也正因此,他深深理解移民者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在思念和逃離之間的徘徊。在胡塞尼的早期作品中,瀰漫的鄉愁是一種常見的情感,一草一木的描寫間蘊藏着他對故鄉最純正的思念。而對於風格日漸成熟的胡塞尼來說,他選擇將視線收攏,由大時代悲劇逐漸轉換到了移民者本身的飄零不安上。《羣山回唱》中胡塞尼的鄉愁再也不是一遍遍地白描童年的回憶和復刻成長中的失去,取而代之的是延展移民者們內心深處真正的漂泊苦楚。這是移民作家們普遍難以超越的窠臼,是流落異國所帶來的切膚之痛。

自《追風箏的人》進入我們的視野起,卡勒德胡塞尼一次次以敏銳的筆鋒觸碰人性當中最爲細膩的地方,善於惡、愛與恨、懦弱與勇敢、贖罪與寬恕。到《羣山回唱》爲止,作爲讀者,我感受到了一種完整,以及與作者一同成長、一同領悟的快樂。這就是文字、書籍爲我們帶來的,能夠呈現生命之豐沛的價值。

  《羣山回唱》讀後感5

一口氣讀完,酣暢淋漓,雖然第七、八兩章顯得有些突兀,但無礙於故事的精彩。這本書裏頭有大時代的浩蕩變遷,有小人物的悲哀沉淪,有足跡的輾轉流浪,也有靈魂的紛飛飄蕩。

薩布爾在開篇給孩子們講的那個故事以及阿卜杜拉和妹妹帕麗唱的那首搖籃曲似乎就是一道宿命的詛咒,從前到後,一代連着一代。書裏講了逃離,納比不想爲雙腿癱瘓的姐姐所累,逃離了村莊;妮拉不想爲丈夫、父親和風俗所累,逃離了阿富汗;伊德里斯不想爲遭逢慘禍淪爲孤兒的羅詩所累,逃離了承諾;馬科斯不想爲母親和那一方小天地所束縛,逃離了小島;瑪達麗娜不想爲面部殘損的女兒所累,與人私奔,逃之夭夭。

同時,書裏也講了不離不棄,如納比之於瓦赫達提先生,如薩麗雅之於奧蒂,如帕麗之於阿卜杜拉。然而,書中最爲複雜的還是如薩布爾之於帕麗及帕爾瓦娜之於馬蘇瑪,那是讓人分不清是犧牲還是背叛的選擇,直拷人心。當然,也還有如納比的懺悔,如薩麗雅的執着,如阿卜杜拉的念念不忘。但是,有些選擇我們無法逃避,再難也得面對;有些責任我們無法推脫,再累也得背起;有些人我們也無法忘卻,就像鐫刻在靈魂深處。最後,在阿卜杜拉的病榻之前,小帕麗對姑姑說:“我常把我倆想象成兩片樹葉,從同一棵樹上飄落,被風吹散,相隔數裏,卻仍然找得到深深糾纏的樹根。”而姑姑帕麗則說:“對我來說,情況正好相反,我體會到的卻只是一種缺失。一種沒來由的模糊的疼痛。我就像一個病人,跟醫生講不清什麼地方疼,只是覺得疼。”

我們都沒有忘情水可飲,曾經的過往回憶,藏得再深,總會在心裏糾纏,如羣山回唱,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