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羣山回唱》讀後感

《羣山回唱》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羣山回唱》讀後感1

我開始以爲這是一個告別與重逢的故事。直到讀完我才明白,人的漫長一生又怎能只有告別與重逢一件事那麼簡單。這本書讀來沒有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沉重,大概時間的跨度消磨了苦難的深重。胡塞尼勾勒了許多的人物,他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每個人背後都可以追溯出一段完整而悲壯的故事。在這些故事裏總有一個閃光的人物,複雜而矛盾,這大概纔是真實的人性,他們就像一個複雜而動盪的時代。就像阿卜杜拉,我以爲他就像所有故事的主人公一樣,和妹妹分離,於是開始做些不可思議的事,成就一個英雄的人物傳奇,然而沒有,他開了餐廳,和許多人一樣成了父親,甚至有時還是個不可理喻的父親,也得爲了生活奔波,這就是生活。故事由他和妹妹分離開始,從他和妹妹重逢結束,他思念了一生的妹妹終於回到他身邊,可他已經老年癡呆,等待了這麼久,中間隔着這麼多人這麼多事,還以爲相逢必定很感人,然而並沒有。

《羣山回唱》讀後感

生活就是這樣的吧,都還不及悲傷就走向了好遠。

納比一開始的出場並不討喜的,和沙德巴格村格格不入,甚至他爲了討好喜歡的女人牽線賣掉了自己的外甥女。然而,他的忠誠他對瓦赫達提的忠誠卻是令人敬佩的。這就是複雜而矛盾的人,羣山似乎每個人都這般矛盾着。

在這個前途未卜的國家裏,阿富汗人民在顛沛流離中艱難得生活,然而他們沒有在艱難中絕望,無論何時,都帶着愛與希望,牽掛着想念着,在這片帶給他們愛與痛苦的土地上,一年年得守護下去,就像阿卜杜拉等待着妹妹。即使最後面目全非,甚至無法相認。但愛的呼喚終會有所迴響

這本書的書評太過難寫,因爲它實在太龐大了。

《羣山回唱》讀後感2

不想改論文,見書桌上一直襬着的卡勒德·胡塞尼的三本小說,遂用了一下午時間重讀其中一本——《羣山回唱》。

《羣山回唱》故事的主線講到一對兄妹因爲貧窮和戰爭,鑄成了六十年的悲歡離合。圍繞着他們的父母、兄妹,甚至表親和繼母,如何去愛,又被傷害,又相互傷害,又彼此犧牲。小說的官方頁面上介紹說:它探索了流亡,自我的犧牲,以及複雜的家族關係。但實際上,胡塞尼自己說:《羣山回唱》始於家庭這個概念。據說這也是他迄今爲止,最扣人心絃的小說之一。

胡塞尼以帕麗一家三代人的悲歡離合爲線索,展開了跨越時空的巨幅的拼圖,每一個人物都是一片碎片,要親自填補到屬於自己的空缺裏,纔會成爲生命的完整。那些迷離在記憶裏的情節,從別人的嘴裏還原你看不清的另一面。小說中的那些人,在地域、戰爭、生死、別離、承諾和謊言裏穿行,最終盤扣在一起。生活就是一個閉合的環圈,人生在世又便是相逢。

胡塞尼在書裏引用了十三世紀詩人的詩:走出對與錯的觀念,在一片田野,我將與你在那相會,生活沒有對錯,你無法將它紅牌拿下。和解,是在心裏留一個位置,你容得下生活,生活就容得下你。

無論我們身處何地,遭遇有何種境遇,想想故鄉的風箏、山羊還有羣山,他們都在爲你歌唱。不管你過得美不美,生活是不是圓滿,生活都有它本來的樣子。“羣山回唱”,這個讓人浮想聯翩的詞,就是延綿生命之旅的隱喻,人生也就像那些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景萬物生,一得一失竟相似。當我們在山間高喊時,隔一會又會聽到了山谷的迴音,生命就是失而復得用愛歸音的過程吧!

縱使阿卜杜拉和帕麗百般不願,他們還是在小說當中被分開了,像微塵一樣被吹落到天涯海角。直到五十多年之後,命運讓他們重逢。

卡勒德·胡賽尼將和兄妹倆有關的幾個人的故事串連起來講給我們聽,一粒粒微不足道的塵埃聚合在了一起,散發出的是像珍珠一樣並不圓滿卻很飽滿潤澤的光彩。

我們也許都曾孤身一人,迷失在連綿的羣山當中,但只要吶喊出聲,羣山間的迴音會迴應我們連綿不絕,會填平我們的不安和憂懼,指引我們找到回家的路,所以應該不會孤單,不再孤單。

當阿卜杜拉和帕麗時隔五十八年後的重逢,一個記憶逐漸流失,一個記憶早被剝奪,那麼重逢對於他們來說到底是什麼呢?是有一種讓人破涕爲笑的衝動?還是有一種讓人心兒倍感淒涼的落寞?有的時候,總覺得這樣哭着又笑起來的力量,便是那些人生不圓滿的故事之間彼此相照的共鳴吧!

還記得同樣是這位作者,在《追風箏的人》當中寫到:“爲你,千千萬萬遍。”那是對自身命運的救贖,那同樣是不圓滿的人生,不圓滿的際遇,沒有妥協更沒有放棄。還記得在《燦爛千陽》中主人公說:“她終究成了別人眼中的重要人物。”那是對自己命運的抗爭,沒有妥協也沒有放棄,但這一次,在《羣山回唱》中作者卻寫到了對命運的妥協,這種妥協是基於一種太過不圓滿的人生境遇,但這種妥協似乎又合情合理。因此妥協之後,展現出來的纔是生活的本來面貌,一種讓人不會時常帶來怨言的生活狀態。對於普通人,尤其是像兄妹倆這樣的經歷過命運無情捉弄的人,一切都顯得來之不易。所以這種妥協,基於生活的不圓滿,又往往會讓人覺得其實不也是一種無聲的抗爭嗎?

所以,在小說的結尾再次的唱起那樣的歌謠,一切都同時來到了,羣山依舊回唱,唱到該歸的人終於歸來。童謠還是那樣的唱法:我瞅見傷心的小仙女,待在紙樹影子下,我知道傷心的小仙女,晚風把她吹走了······

《羣山回唱》讀後感3

我瞅見傷心的小仙女,待在紙樹影子下,羣山回唱讀後感3篇。我知道傷心的小仙女,晚風把她吹走了。

——題記

一個個分隔重洋的家庭,一種種遭受坎坷的悲歡離合,一次次無私卻不爲人知的選擇……許許多多的不同人生都交織在卡勒德·胡賽尼的精巧新作《羣山回唱》中。由六十年無數變故組成的生活,在父子兄妹間化成別樣的命運。他們經歷了千萬回悲傷與痛苦,雖然也看到過偶然而至的一縷希望之光,但是終究難逃命運的安排。

書中有幾處讓我記憶猶新,一處是瓦赫達提先生一直愛着他的管家納比,但迫於無奈不得不與另一個女人結婚,這讓我聯想起柴靜在《看見》一書中深入剖析了同性戀患者的痛苦和身不由己,其實他們本是弱勢羣體。當管家得知此事之後,雖然感覺很不齒,可是他仍舊沒有拋棄因腦溢血而無法自理的瓦赫達提先生,一直照顧他終老,他對他是愛情,它回饋他以友情,親情,戰火之中,彼此陪伴。

一個叫羅詩的女孩的命運,牽扯出一對堂兄弟完全不同的人格,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從堂兄伊德里斯那裏看到很多人的縮影,心地善良但又不是真正的無私,答應回美國後儘快幫羅詩聯繫醫生治療那個因爲被叔叔砍在頭部的一刀而溢出的腦積液,但是回國後只顧忙着自己的事情而不再想去管那個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女孩,就連聯繫院長免費治療都是在護士阿姆拉一再的催促下去做的,無論成功與否,只是爲了讓自己的心釋然罷了,他完全可以拿那個重新裝修客廳的前去資助羅詩,可是他卻去追求自己生活的舒適,我們不能否認他心底的善良,可是他給那個可憐的小女孩那麼大的希望,然後又是無盡的失望,真的是很殘忍。直到很多年以後,小姑娘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而且頭上看不到絲毫疤痕時,在她的新書籤售會上,他才明白,這麼多年,一直是她的堂弟(他一直認爲他的堂弟鐵木爾對妻子不忠,而且是個愛炫耀的人)在資助這個女孩走出阿富汗治療,讀書,直至成爲作家。鐵木爾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他聰明活潑,和護士阿姆拉一同改變了那個全家都被叔叔殺害的女孩羅詩的命運。

哥哥阿卜杜拉和妹妹帕麗之間的兄妹情。六十多年來,妹妹由於年紀小,可以享受遺忘,但是哥哥就不得不承受這份傷害,阿卜杜拉把自己女兒起名叫帕麗,思念從未間斷,可是戰爭卻讓重聚更加渺茫。直至在阿富汗當志願者的大夫馬科斯將納比的信告訴妹妹帕麗之後,帕麗才把這麼多年的空白串聯起來。可是,此時的阿卜杜拉已經不認識她這一生都在思念的妹妹了,嚴重的老年癡呆已經讓他不能自理,可是這份親情依舊,因爲還有他們的子女,他們子女的子女,血脈相連,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薩布爾在開篇給孩子們講的那個故事以及阿卜杜拉和妹妹帕麗唱的那首搖籃曲似乎就是一道宿命的詛咒,從前到後,一代連着一代。書裏講了逃離,納比不想爲雙腿癱瘓的姐姐所累,逃離了村莊;妮拉不想爲丈夫、父親和風俗所累,逃離了阿富汗;伊德里斯不想爲遭逢慘禍淪爲孤兒的羅詩所累,逃離了承諾;馬科斯不想爲母親和那一方小天地所束縛,逃離了小島;瑪達麗娜不想爲面部殘損的女兒所累,與人私奔,逃之夭夭。同時,書裏也講了不離不棄,如納比之於瓦赫達提先生,如薩麗雅之於奧蒂,如帕麗之於阿卜杜拉。然而,書中最爲複雜的還是如薩布爾之於帕麗及帕爾瓦娜之於馬蘇瑪,那是讓人分不清是犧牲還是背叛的選擇,直拷人心。當然,也還有如納比的懺悔,如薩麗雅的執着,如阿卜杜拉推脫,再累也得背起;有些人我們也無法忘卻,就像鐫刻在靈魂深處。我們都沒有忘情水可飲,曾經的過往回憶,藏得再深,總會在心裏糾纏,如羣山回唱,經久不息。

而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一棵樹上長出的兩片樹葉,象兩粒尖埃,被一陣風偶然吹到了不同的地方,終於因着根的糾纏,在最後時刻,又在了一起。

《羣山回唱》讀後感4

這是繼《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之後,全球讀者翹首期盼的,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三部作品。《羣山回唱》是他對前作的繼承與昇華,蘊藏着恪守的初衷。在這本書之中,我感受到的是作者高於一般一舉成名而後銷聲匿跡的暢銷書作家的創作穩定性,這種穩定性源自他對阿富汗人民一如既往深厚的情感與敏銳的理解;而在對小說結構的駕馭以及小說文字的昇華上,作者又呈現出了一名深具潛力的作家在創作過程中的不斷進步。這部可讀性佳的外國文學作品,如一場悲喜交織的盛大劇目,不止屬於阿富汗民衆,更是在世界各處隨時上演的人生故事的一隅。

卡勒德胡塞尼是個會講故事的阿富汗人。他的小說都生長在那個地處亞洲心臟,卻土地貧瘠戰火不斷的故里。移民美國多年的胡塞尼並未因距離遙遠而遺忘故鄉。相反,青蔥年紀的記憶在心裏越陷越深。從一舉暢銷全球的《追風箏的人》,到《燦爛千陽》再到《羣山回唱》,卡勒德·胡賽尼的作品一次次完成昇華,未曾令全世界讀者失望。他並非是以一部作品聞名世界,隨後銷聲匿跡的暢銷書作家,而以不斷轉換、擴張的視野,愈加純熟的文字和敘述結構技巧,以及一貫的敏銳與悲憫,將特定羣體的特殊經歷與人性共通面,一同展示給不曾有機會了解的大衆,喚起了無數情感的共鳴。都深深根植於那片土地,孩童、婦女和男人是土地上的風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飽含着愛、理解與寬恕的命題,他的故事裏沒有壞人,只有好人和人。 卡勒德·胡賽尼將浩瀚的內心世界賦予筆下一個個平凡的小人物,使他們在或喜或悲的生命之途中,呈現出人性中被認爲是最爲美好的那一部分。

在之前的兩部作品之中,卡勒德·胡賽尼的主人公分別爲男性和女性,人物描繪從深度出發,快速激發出讀者對主人公的關注與同情。而在《羣山回唱》之中,他以環環相扣的結構手法,將點狀的人物聯結成網,並在結局處完整地扣成一環。 小說以一位父親爲兒女講述的童話故事開頭。從一個裹頭巾留大長鬍子的男人口中流淌出的魔王、精靈和勇敢父親的故事,滿滿都是愛,然而其中卻暗藏着內心激起強烈的掙扎與抉擇,以及隨之而來的極度痛苦。敏銳的讀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得到悲劇與無奈的預感——貧窮的父親爲了全家的生存,不得不將將女兒賣到一個喀布爾的富人家庭做養女,使女兒帕麗走上了另外一條人生軌跡。而哥哥阿卜杜拉懷着對妹妹一生不變的想念遠走他鄉。直到小說末尾五十多年後,命運讓兄妹二人重逢,垂垂老矣的哥哥已認不出妹妹,人生在此刻圓滿與殘缺共存。在中間章節中,卡勒德·胡賽尼以帕麗一家三代人的悲歡離合爲線索,將和兄妹倆有關聯的人物故事串連起來講述,展開了一幅跨越時空的巨幅拼圖。小說由多條人物線索組成,每一個章節都以一個人物爲中心記錄下他們的人生故事,並以第一人稱、第三人稱、書信體的等不同手法來訴說,將讀者引入不同角色的人生境遇和內心世界。小說中的人物命運在地域、戰爭、生死、別離、承諾與謊言裏穿行,最終盤扣在一起。生活成爲了一個閉合的圓圈,人生在世便是相逢。這是他對小說技法更加圓融大膽的嘗試,是古老的《一千零一夜》的講故事傳統和西方敘事手法的一次巧妙結合。在這樣更爲龐大的敘事結構之下,他以對人生的一貫洞徹,在無數小人物的身上完成壯觀的故事網絡,描繪出阿富汗人民在這波折不斷的數十年間的衆生之相。在那些人生之中,有幸運、有無奈、有求而不得、有可挽回與不可挽回的別離與失散。

除此之外,這一作品的關注點與命題亦與以往有所區別。與《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中所描繪的戰爭悲劇不同,《羣山回唱》加重筆墨闡述了背井離鄉的移民者的心理缺失。移民作家的精神迷茫與困頓往往源自雙重文化的抉擇,無論是在故鄉還是移民國,他們都找不到自己的歸宿。《羣山回唱》中的主角大多是逃離故鄉的阿富汗人,他們一方面努力融入異國生活,一方面又不得不在悵然間尋求自己的定位。失落是羣山回唱重要的主題,無論是記憶、真誠還是愛,在這個巨大的命題之下都被貼上了悲憫的標籤。卡勒德·胡賽尼出生於阿富汗喀布爾市,後隨父親移居美國,這樣的經歷如《追風箏的人》中的主人公阿米爾一般,也正因此,他深深理解移民者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在思念和逃離之間的徘徊。在胡塞尼的早期作品中,瀰漫的鄉愁是一種常見的情感,一草一木的描寫間蘊藏着他對故鄉最純正的思念。而對於風格日漸成熟的胡塞尼來說,他選擇將視線收攏,由大時代悲劇逐漸轉換到了移民者本身的飄零不安上。《羣山回唱》中胡塞尼的鄉愁再也不是一遍遍地白描童年的回憶和復刻成長中的失去,取而代之的是延展移民者們內心深處真正的漂泊苦楚。這是移民作家們普遍難以超越的窠臼,是流落異國所帶來的切膚之痛。

自《追風箏的人》進入我們的視野起,卡勒德胡塞尼一次次以敏銳的筆鋒觸碰人性當中最爲細膩的地方,善於惡、愛與恨、懦弱與勇敢、贖罪與寬恕。到《羣山回唱》爲止,作爲讀者,我感受到了一種完整,以及與作者一同成長、一同領悟的快樂。這就是文字、書籍爲我們帶來的,能夠呈現生命之豐沛的價值。

《羣山回唱》讀後感5

我的朋友,我該如何向你表達那種缺失感呢?也許,有那麼一些時刻,會幫助你理解這種感覺:當你在縱情歡笑後突然沉寂,當你在浩瀚美景前滿腹酸澀,當你在人生最重要的場合裏悵然若失……你隱約覺得,自己失去了什麼,某種重要的東西,也許是某個親人,也許是你愛過的人。也許你自己並不清楚那個人究竟是誰,可是在那一瞬間,你由衷地感到,如果他(她)也在這裏就好了

故事的尾聲,兩個帕麗喁喁私語,年輕的帕麗對姑姑說:"我常把我倆想象成兩片樹葉,從同一棵樹上飄落,被風吹散,相隔數裏,卻仍然找得到深深糾纏的樹根。""對我來說,情況正好相反。"年老的帕麗扣住侄女的手說:"你說你能感到我的存在,我體會到的卻只是一種缺失。一種沒來由的模糊的疼痛。我就像一個病人,跟醫生講不清什麼地方疼,只是覺得疼。"年老的帕麗的兄長、年輕的帕麗的父親阿卜杜拉在躺椅上用胳膊肘撐起身體,揉揉眼睛,看着她倆。"你們這倆丫頭在鼓搗啥?"他咧開嘴笑了。

"神祕的命運/知曉每一粒塵埃的一生/讓我們講述我們的故事/有如一粒微塵"阿卜杜拉和帕麗小的時候,他們的爸爸薩布爾常常會給他們念魯米的詩,但是他們更喜歡聽爸爸講故事,故事裏有精靈和魔鬼,有貪婪的國王,也有聰明的農人。在他們看來,小小的村莊沙德巴格就是全世界,爸爸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粒塵埃。直到爸爸爲了不讓孩子再在冬天裏凍死,而把帕麗賣給了喀布爾一個富裕的家庭做養女。臨走的那天晚上,爸爸給阿卜杜拉講了一個魔王進村的故事,一個關於選擇的故事,末了他說:"這是最好的選擇。像所有已經過去的事情一樣,隨後它會過去的。它過去了。"

縱使阿卜杜拉和帕麗百般不願,他們還是被分開了,像微塵一般被吹落到天涯海角。直到五十多年後,命運讓他們重逢。卡勒德?胡塞尼將和兄妹倆有關聯的幾人的故事串連起來講給我們聽,一粒粒微不足道的塵埃聚合在一起,散發出珍珠般的光彩。這是作者對小說技法更加圓融大膽的嘗試,是古老的《一千零一夜》的'講故事傳統和西方敘事手法的一次巧妙結合。多線索多視角的推進精確平穩,恰如一曲多聲部的動人合唱,讓我們再度沉迷。

從沒有哪本書像《羣山回唱》一樣讓我如此清晰地看到人的本質——我們只是一塊零碎的拼圖,在我們身上,總有一個缺失的部分。如果沒有其他的部分,我們永遠感到自己是不完整的,就像在空蕩蕩的山谷中吶喊卻沒有迴響。是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其他的部分,讓我們確定了自己與他人、家庭和社會的聯繫,是他們教會了我們愛、責任與犧牲,是他們讓我們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是誰。

就像故事中的帕麗終於找到了離散多年的哥哥阿卜杜拉,彌補了雙方人生的缺口;帕麗兄妹的繼母帕爾瓦娜和自己的孿生姐妹馬蘇瑪,儘管有過嫉妒和傷害,雙方還是爲彼此互相犧牲和成全;兄妹倆的舅舅納比,夾在對主人妻子的單相思和主人對他默默的同性之愛中,明白了愛和責任的真諦……犧牲,橫亙在這些不盡相同的故事裏的主題都是犧牲。如果你想要幸福,你必須首先要做好犧牲的覺悟。這就是關於幸福的殘酷真理,它需要你用愛與責任來交換。然而,如果生命中有那麼一個值得爲之犧牲的人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故事中帕麗的養母妮拉是一個特例,一個美麗多情、才華橫溢的女詩人,身心卻承受着最嚴重的缺失。她不停地用愛情、香菸和酒精來填補自己的空缺,她甚至用帕麗來填補自己不能生育的空缺。然而她都失敗了,因爲她一直在索取愛,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先付出一些愛。她追逐幸福,卻不斷地從責任中逃離,直到逃無可逃。她始終是一塊孤零零的拼圖。

我們也許都曾經孤身一人迷失在連綿的羣山之中,但只要我們吶喊出聲,羣山間的迴音會迴應我們,連綿不絕。它們會填平我們的不安與憂懼,指引我們找到回家的路。我們不會孤單,我們不再孤單。

《羣山回唱》讀後感6

一個分隔重洋的家庭,一種遭受坎坷的悲歡離合,一次無私卻不爲人知的選擇許許多多的不同人生都交織在卡勒德胡賽尼的精巧新作《羣山回唱》中。由六十年無數變故組成的生活,在父子兄妹間化成別樣的命運。他們經歷了千萬回悲傷與痛苦,也看到過偶然而至的一縷希望之光。合上書頁,我不禁開始沉思一個問題:那個被我們在踉蹌前行中丟失的自己,到底在哪兒?

曾經的我們,根本不會去顧慮家庭、未來、事業我們從來不會垂頭喪氣,只會樂觀積極地向上看。然而在前進中,在行走中,我們被生活折磨得半死不活。那個總是笑着的自己,已然不知在何時何地閉上開心的嘴,轉而默然地無用掙扎。似海水般襲來的不幸將我們倏地淹沒,須臾之間便已屈服在命運腳下。其實我們又何必如此?只需要緊緊抓住曾經的自己,用永不言敗的高尚意志去面對未來,面對現實就好。

有頑強,有希望,就能重拾丟失的自己。踉蹌前行中,你總能在它們身上找到過往的影子。

《羣山回唱》讀後感7

胡賽尼的"阿富汗三部曲",最早看的《追風箏的人》,講述了兩個男人的故事;前不久看的《燦爛千陽》,道出了兩個女人的故事;這個星期看的《羣山回唱》,塑造了多個形象鮮明的人物,主題也變得更爲宏大開闊。全書共九章,分別由九個不同的人物作爲第一人稱來講述故事:"每平方英里都有一千個悲劇。

人性既然複雜,那就意味着它很難用簡單的好或壞來形容。這本以童話開篇的小說,在作者不斷轉換視角的敘述下,一步步揭露了現實的殘酷。成長、失去、無奈、背叛、冷漠、救贖,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多個主題詞。"羣山無言,卻有迴響。"每個人都像一座山,有着自己的愛與善良,恨與悲傷,可以自私,可以懦弱,可以同情,這些情愫在山谷形成迴響,吟唱成歌。全書的主線是阿卜杜拉與帕麗兄妹離別後又重聚,在其間穿插了其他相關聯人物的故事,讀後感《羣山回唱讀後感3篇》。每一章獨立成篇,最令我感慨的情節有三:

一是我在第一段提到的納比與他主人蘇萊曼·瓦赫達提先生的同性之戀。最初,納比熱忱地單戀着蘇萊曼的妻子妮拉,甚至可以爲了完成妮拉的心願將自己妹妹的繼女帕麗賣給這對夫妻做女兒。當妮拉和納比說:"納比,一直都是你,是你啊,你不知道嗎?";當納比在衣櫃發現蘇萊曼的畫冊時,我被感動了。蘇萊曼嚴肅古板,不苟言笑,對納比也無非禮舉動。他對納比的愛,無言、無私,他沒要求過回報,平時納比能陪伴一起散步就很滿足了。納比知道後本來也可以逃離,但他並沒有離開。在蘇萊曼病倒後他倆相依爲命的平淡日子裏,互相陪伴成了日常生活中最溫情的部分。

二是伊德里斯的故事。伊德里斯一直以來並不喜歡弟弟鐵爾木的浮誇,他覺得好人好事就該默默去做,而不是張揚炫耀。小女孩羅詩被父親砍傷,伊德里斯看望她,陪伴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她。回到美國之後,面對各種困難和瑣事,他退縮了,他未能兌現自己向羅詩做出的承諾,最終救助了羅詩的是那個同他行事風格形成鮮明對比的浮誇的弟弟鐵爾木。羅詩寫書,伊德里斯懷着內疚去排隊,羅詩題道:"放心,書裏沒有你。"其實,伊德里斯的故事最接近我們普通人在做選擇時可能遇到的心理狀況,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個伊德里斯,給別人希望卻又由於自己的懦弱和妥協令對方失望。

三是兄妹倆重聚,得了阿茲海默症的阿卜杜拉忘記了妹妹帕麗,妹妹帕麗忘記了小時候那個裝滿羽毛的禮物盒。分別時,帕麗年紀尚小,遭遇了遺忘;經歷了六十年的悲歡離合重逢時,生病的阿卜杜拉遭遇了遺忘。在剛確珍時,阿卜杜拉給帕麗寫了一封信:"他們告訴我,我必然要走入水裏,很快就將沉沒。出發之前,我把它留在岸上,給你。我懇求你找到它,妹妹,所以你一定會知道,在我沉入水中時,心中想着什麼。"他等到了他等待一生的人,卻不記得她了。文章開篇的童話裏,魔王要父親交出一個自己的孩子,最終喝下魔王藥水的父親也失憶了。遺忘真的比記得幸福嗎?那個心裏永遠空空的洞,如何才能填補?——"終其一生,我們只爲尋找最初失去的那個人。"

這篇讀後感,不談文筆不談小說結構只談故事,因爲有幾章我覺得是在湊字數。其實,第八章馬科斯和薩麗婭的故事也很令人震撼,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看。

《羣山回唱》讀後感8

胡塞尼的第三部小說《羣山回唱》依舊是那麼溫情、動人,沉澱着歲月蹉跎後的理解與感悟。這也是一直最迷醉我的地方。

小說的開頭以魔王進村收孩子的童話作爲引子,魔王一進村,所有的村民都躲了起來,只要誰一被他看見就會被吃掉。魔王一叩房屋,該家就必須交出一個孩子供魔王收進他在山間的城堡,如果不交,魔王將滅其全家。故事裏的父親糾結了很久,最後交出了自己最心愛的小兒子。暴風雨中,兒子無助地在門外哭喊着父親的名字,父親在門裏心如刀割般地面對失去兒子的痛苦。有一天傍晚,父親徹夜失眠,他起身來到了魔王的城堡,準備與他一決高下。魔王把他領到一個房間,透過玻璃窗,他看見了兒子正和其他孩子在草地上玩耍,過着富足安康幸福的生活。魔王說,你可以把他帶走,但他將永遠不能回來,只能繼續做農民的的孩子,過着食不果腹的窮苦生活。父親沒有把他帶走,他不相信自己能顛覆命運,給予孩子幸福的未來。

這個魔王童話是父親薩布爾在將女兒帕麗送往喀布爾(送給舅舅的主人家作女兒)的路上講述給孩子們(帕麗和阿卜杜拉)的故事,它就像是小說的一根針線,引向現實的那顆珠。現實中,薩布爾也因貧窮養不起孩子,無奈地將女兒送給別人撫養。而帕麗和親哥阿卜杜拉卻承受着骨肉分離的痛苦。

這部小說是由多條人物線索組成,小說中的每一個章節都以一個人物爲中心記錄下他們的童年生活,成長故事。有以第一人稱、第三人稱敘事,也有以書信體的形式來訴說,這是小說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多種敘事手段將讀者引入不同角色的人生境遇和內心世界,雖然一開始讀起來有些不知所以然,但通過故事的展開,我們會發現人物一點點地串聯起來。小說的時空跨度也非常大,因爲貧困和戰爭鑄成六十年的悲歡離合,以阿富汗爲中心,跨越了巴基斯坦、美國、希臘、巴黎等地,父子兄妹、表親繼母,他們每一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裏,學會去愛、犧牲和理解。即使是背叛,我們也能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命運的捉弄,生活的不易,頓悟他們的無奈之選。

小說承載着豐富的母體,有姐妹之愛,主僕之愛,也有父愛。魔王的故事就是一個考驗父親的故事,我想到了另一部互動電影《暴雨:摺紙殺手》,講述多名孩子被綁架,父親爲了贖回孩子必須通過摺紙殺手設計的重重考驗,殺手爲什麼要拿孩子開刀,爲什麼要策劃讓父親們通過考驗?原來摺紙殺手小時候缺少父愛,父親的冷漠致使他的弟弟死於意外,內心積壓的憤怒與不平迫使他拿其他孩子的父親開刀,測試父親能爲孩子犧牲多少。最終我們發現,父母所有的犧牲都出於讓孩子快樂地活着。

除了親情外,也有以孩童視角爲筆調,探討成人世界的虛僞,貧富懸殊而造成的人生而不等的主題,貧民窟,富人區,就連天真的孩子也能感覺到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卻與自己的小夥伴生活在遠遠相隔的兩種人生裏,實際上,它展現出來的只有一口痰的距離。胡塞爾對中東風情的描述讓我回想到自己在印度生活的兩個月,大城市裏隨處可見用不堪一擊的塑料紙搭起來的帳篷,幾口之家在骯髒破敗的空間裏生活,他們在路邊用手抓着被蒼蠅叮咬過的食物。小孩們穿着殘缺的衣服,拿着石頭往天上拋,烏鴉倏地炸黑了電線羣,和煙肺一同被拋棄。貧民窟的路根本不是路,而是幫助我們認知底線縱身而下的懸崖,是看不清方向的煙霧。

最後我想說說胡塞尼,我覺得他是一位醫術高明的內科醫生,也是一個心術高超的心理醫生。要講一個動人的故事,需要天真的口吻,善良的心靈,好奇的視角,審視的姿態,他也許並不是一個孩子,只是在娓娓道來的時候我們錯怪了他的身份。一個好的故事可以講給任何人聽,並且讓任何人找到故事中自己的影子。我覺得,單從這點來看,胡塞尼做到了。

羣山回唱,這個讓人浮想聯翩的詞就是延綿生命之旅的隱喻,人生就像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景萬物生,一得一失竟相似,當我們在山間高喊時,隔一會又聆聽到了山谷的迴音,生命就是失而復得用愛歸音的過程。

《羣山回唱》讀後感9

一口氣讀完,酣暢淋漓,雖然第七、八兩章顯得有些突兀,但無礙於故事的精彩。這本書裏頭有大時代的浩蕩變遷,有小人物的悲哀沉淪,有足跡的輾轉流浪,也有靈魂的紛飛飄蕩。

薩布爾在開篇給孩子們講的那個故事以及阿卜杜拉和妹妹帕麗唱的那首搖籃曲似乎就是一道宿命的詛咒,從前到後,一代連着一代。書裏講了逃離,納比不想爲雙腿癱瘓的姐姐所累,逃離了村莊;妮拉不想爲丈夫、父親和風俗所累,逃離了阿富汗;伊德里斯不想爲遭逢慘禍淪爲孤兒的羅詩所累,逃離了承諾;馬科斯不想爲母親和那一方小天地所束縛,逃離了小島;瑪達麗娜不想爲面部殘損的女兒所累,與人私奔,逃之夭夭。

同時,書裏也講了不離不棄,如納比之於瓦赫達提先生,如薩麗雅之於奧蒂,如帕麗之於阿卜杜拉。然而,書中最爲複雜的還是如薩布爾之於帕麗及帕爾瓦娜之於馬蘇瑪,那是讓人分不清是犧牲還是背叛的選擇,直拷人心。當然,也還有如納比的懺悔,如薩麗雅的執着,如阿卜杜拉的念念不忘。但是,有些選擇我們無法逃避,再難也得面對;有些責任我們無法推脫,再累也得背起;有些人我們也無法忘卻,就像鐫刻在靈魂深處。最後,在阿卜杜拉的病榻之前,小帕麗對姑姑說:“我常把我倆想象成兩片樹葉,從同一棵樹上飄落,被風吹散,相隔數裏,卻仍然找得到深深糾纏的樹根。”而姑姑帕麗則說:“對我來說,情況正好相反,我體會到的卻只是一種缺失。一種沒來由的模糊的疼痛。我就像一個病人,跟醫生講不清什麼地方疼,只是覺得疼。”

我們都沒有忘情水可飲,曾經的過往回憶,藏得再深,總會在心裏糾纏,如羣山回唱,經久不息。

《羣山回唱》讀後感10

這本書沒有能夠讓我一氣呵成的讀完,整個閱讀的過程很緩慢,人物錯綜複雜,讓人總是摸不準作者下一步想要說什麼,讀的不那麼順暢,所以纔有了間歇式的閱讀,讀一段歷史,讀一段人生的悲喜交集,每個人行走在這世上,無法割捨的還是深藏在內心的感情,摯愛親情。

《羣山回唱》這本小說描述的是阿富汗的一對兄妹因爲戰爭時事,陰差陽錯五十多年的悲傷離別,從小分別,時至哥哥記憶喪失後妹妹才幾經輾轉找到了哥哥,可是哥哥卻在尋找妹妹的半個多世紀中嚐盡了想念之苦,戰爭之難,也是因爲這段離合故事,進一步向我們展現出了一個國家,小到一個普通家庭的跨時間的生離死別,愛恨情仇,有複雜的政治時局在裏面貫穿,同時又兼具了小家庭小人物的心酸輾轉,他書寫的範圍較之前的《追風箏的人》更加寬闊,跨越了三代人,通過時間和空間轉換,讓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家庭和親情的持久永恆。人生在經歷創痛後,脆弱澶變後更加讓人珍視生命的可貴,人生也在這種分分合合中越發的彰顯出幸福的珍貴。

《羣山回唱》在幾個故事的穿插敘述中,特別感動其中一個小女孩羅詩的經歷,一場意外在頭上長出開放性傷口後,在對一個表面善良的伊德里斯卡卡的承諾失信後,憑着卡卡根本都看不上的親戚鐵木兒的執着幫助下,治癒了傷病,重新站立了起來,而最爲重要的是這段人生經歷也成就了羅詩,讓她更清楚的看清楚了人性,在那次她的簽名售書活動中,意外的再次見到了卡卡,書的留言裏就一句話:放心,別擔心,裏面沒你。是的,她的生活裏已然因爲卡卡的失信讓她劃掉了曾經對他的種種期望和思念,而卡卡也因爲這次見面,深深的重創了他的內心。生活不能失去對一個人的諾言,諾言無聲,其實就是在考驗一個人的善良和勇敢。

喜歡這本書裏的這句重複的話:每平方英里都有一千個悲劇,夥計。是的,在那樣的大時代下,在生命都無處存放的世界上,活着就是一個美好,相比於現在的我們,幸福的已經一塌糊塗。這本書讓人讀的沉重,他更多帶給人關於手足情深、關於家庭和親情的思考,人生總是有很多缺憾,對於每個人,也終要面對世事無常,親人的離去,人性的最本質面,親人在一起的時候,沒有那種感覺,生活平淡無奇,甚至於有時還會爭執,埋怨,互相不滿,而真正讀了這本書,會對愛,對家庭,父母兄弟有了重新的燃點,這世上的風景無數,你翻山越嶺遍尋風景,想要逃離家庭的束縛,可是走遍萬水千山,人最終還是要走回家的懷抱,父母的一世牽掛,血濃於水的無盡牽絆……

這本書是寫人的,更是寫歷史的,多災多難的阿富汗,每個人就像一枚羽毛,被時代的氣流夾裹,唯有此生此世的親情維繫生活。打開這本書,每一個章節小段中,都繪製了一個羽毛的圖案,作爲每小節的間隔,和封面的黃色羽毛遙相呼應,我想這片羽毛除了是文中阿卜杜拉哥哥對差他七歲的妹妹帕麗的一種思念信物外,還有一種暗喻,羽毛輕之又輕,人生的路途也要承受不能承受之重,而一切都會如羽毛一樣翩然離去,唯一可以寄託的就是對親情的一份思念!

胡塞尼完美地鋪述這個以阿富汗和巴黎爲背景的故事,關於阿卜杜拉,直到故事的最後,胡塞尼才交代了隱情:他一直牽掛着失散多年的妹妹,並希望重逢,阿卜杜拉說:“她是那麼完美。”這句話也能用來評價此書。

合上這本書,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達給我們的主旋律,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幸福和美好的,親情的可貴,感情的濃郁,羣山回唱,人生的大美也在山間久久不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