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合7篇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合7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使幼兒初步知道新鮮的空氣是沒有形狀、顏色和氣味的。

2、通過動手操作,知道空氣充滿我們的空間,空氣無所不在。

3、保護孩子的求知慾,發展探索的能力。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塑料袋、

教學活動:

1回憶故事《空氣空氣你在哪兒?》

2、出示塑料袋塑料袋裏有什麼抖動一下,把口捏住,有什麼變化

3、請幼兒拿塑料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找空氣。------證明我們周圍到處都充滿了空氣。

4、引導、觀察。

(1)、老師準備1個打氣筒

(2)對着幼兒的'臉擠出一些空氣。讓幼兒感覺到空氣

5、探索:氣球裏的空氣

(1)、猜想:沒有吹氣的氣球裏面有空氣嗎?

(2)、實驗驗證:用氣球對着自己的臉吹氣,感覺空氣是否存在。

(3)給氣球吹氣,說說現在的氣球是否存在空氣。

(4)實驗驗證:用氣球對着自己的臉吹氣,感覺空氣是否存在。

(5)、請幼兒記錄

6、請幼兒在自己身邊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里面有空氣?

活動反思:

幼兒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後,往往很多幼兒仍沉浸在先前的興奮中,如教師用強制轉換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新的探究活動中,很難使幼兒達到良好的狀態,反而對下一探究活動不利,所以在第二個實驗活動前以“氣球”一故事情境引入,正迎合幼兒的特性,也使他們自然地過渡到下一任務中來。聽了故事,教師不急於讓幼兒動手,讓幼兒的思維進行一次碰撞後再讓他們去動手,使幼兒興趣盎然,有了先前的知識鋪墊和多種思維的認識後,探究任務也就迎刃而解了,這課的難點也就輕易瓦解。在這裏可謂是“一浪激起一浪”給幼兒的思維進行了一次衝擊。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感知西瓜蟲的主要外形特性及其生活習性。

2、產生對小蟲子產生探索的興趣,能用繪畫表徵等方法記錄。

3、能積極參與戶外活動同伴協商合作,願意接受同伴的意見和建議。

活動準備

放大鏡、畫紙、筆、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論西瓜蟲

教師出示西瓜蟲的.圖片,引出話題:

你們認識西瓜蟲嗎?你知道西瓜蟲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蟲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

(二)討論怎樣去捉西瓜蟲

1、幼兒園裏什麼地方有西瓜蟲?我們到什麼樣的地方纔能捉到西瓜蟲?

2、我們捉西瓜蟲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蟲時需要注意什麼?

(三)幼兒在園內自由尋找西瓜蟲

教師鼓勵幼兒結伴去找西瓜蟲。

(四)交流捉西瓜蟲的經歷

你們找到西瓜蟲了嗎?怎麼發現的?是在哪裏找到的?

教師小結:西瓜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方。

(五)觀察西瓜蟲並進行交流

1、引導幼兒藉助放大鏡觀察西瓜蟲。

西瓜蟲這麼小,我們能看得清嗎?可以用什麼工具讓我們看清它?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

你發現了什麼?

3、教師帶領幼兒自由觀察。

西瓜蟲的頭上有什麼?是什麼樣的?西瓜蟲的身體是什麼樣的?(教師可讓幼兒自由說)西瓜蟲有幾隻腳?它的腳長在哪裏?是什麼樣子的?當她遇到危險時,會怎樣?(圈起來)圈起來的時候,它像什麼?

(六)引導幼兒畫西瓜蟲,並記錄自己的觀察發現

今天西瓜蟲跟我們一起玩,我們給這位小客人畫個像吧!

幼兒邊觀察邊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會還潮、變質。

2、通過嘗試操作,學習幾種簡單的封口辦法,在實驗中比較發現最好的封口方法,並用標記作記錄。

3、感知科技的進步,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隻已開封的食品包裝袋(如:暑片的包裝袋)保鮮袋,毛線、雙面膠、塑料夾、封口夾、五角星若干。

2、一袋已開袋的餅乾,大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1、師幼談話導入。

出示已開袋的食品,提問:

(1)食品吃不完,就這樣放着,過幾天吃感覺會怎樣呢?

(2)爲什麼吃上去不香了?

2、幼兒討論交流。

請大家討論一下,可以怎麼辦讓食品吃上去還是香香的?

3、幼兒實踐交流。

師:剛纔你們想了很多辦法,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去試一試。

師:你的袋口封住了嗎?,你是怎樣封住袋口的?

4、實驗比較記錄。

(1)師:小朋友剛纔都試了用不同的方法封住袋口,你覺得用什麼辦法最方便,封口封得最牢?我們來做個實驗。

(2)幼兒實驗,將保鮮袋裝滿空氣後封口,看哪種方法不漏氣。

(3)進行記錄,在自己認爲最好的`方法下貼一個五角星。

(4)師小結:隨着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發明的產品越來越先進,就象這個食品封口夾,夾起來很方便,而且很密封。

5、拓展生活經驗

師:生活中我們除了沒吃完的食品要封口,還有什麼時候塑料袋也要封口?可以怎樣封口?下次,我們小朋友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將塑料袋封口。

四、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其它爲塑料袋封口的方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初步瞭解熱帶魚花紋美麗的簡單原因及幾種海洋生物保護自己的本領,對科學探索產生濃厚的興趣。

2、培養幼兒觀察、想象的能力,並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3、初步知道保護自己的重要性,激發幼兒關心自己、關心同伴的願望。

材料準備:電腦一臺、有關知識的VCD碟片(參考《印尼野性篇—水中奇境》)。

活動過程:

一、海洋生物的保護色。

1、熱帶魚的保護色。

(1)、看有關熱帶魚的VCD片。

(2)、討論:熱帶魚爲什麼有這麼漂亮的顏色?鼓勵幼兒尋找、探究答案。

(3)、看VCD瞭解答案。

2、侏儒海馬的保護色。通過看圖片,幼兒發現它的顏色與生活環境的相關聯繫。

3、鰈魚保護自己的本領。

4、變幻極大師:章魚的奇特本領。

二、海洋生物的其它自我保護本領。

1、鰻魚的自我保護意識。

2、成羣的小海龜如何逃生的。

3、稍大一些,沒有特殊本領的魚是如何逃避敵人的攻擊。

三、討論:小朋友如何保護自己,發現幼兒園裏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說說每天在回家的路上、在家裏玩時有什麼潛在的危險。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嘗試用符號記錄規律。

2、激發幼兒對物體排列規律的興趣,

活動準備:

斑馬圖片;條形旗圖片(規律爲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1、教師身穿條紋上衣,吸引幼兒注意。

師:“老師的上衣圖案是怎麼樣的?”

2、出示斑馬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紋規律。

3、出示條形旗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二、啓發幼兒用符號記錄規律。

師:“我們發現了這麼多規律,怎麼樣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1、幼兒討論記錄方法。

2、確定簡潔的記錄方法——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規律(如:010101、□○□○□○)或用物體的主要特點進行記錄(如:藍白藍白藍白)。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符號記錄。

4、幼兒互相交流記錄結果的含義。

三、啓發幼兒尋找生活中的規律,並嘗試進行記錄。

四、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各種規律事物及規律現象。(如:人行橫道、星期的輪迴規律、四季的輪迴規律等)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寶寶》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顏色的異同等。

2.知道雞、鴨、鳥全都會生蛋,對事物有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各種各樣的蛋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蛋

1.出示蛋,引起幼兒興趣。教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蛋嗎?你們還認識什麼蛋?

2.ppt課件:各種各樣的蛋

引導幼兒將動物圖片與蛋一一對應。

3.你還知道什麼動物也會生蛋?

二、引導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觀察蛋。

1.教師:這些蛋一樣嗎?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從蛋的大小、重量、顏色來比較。

2.教師小結: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輕。

有的'蛋是深黃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還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帶斑點的。

三、由表及裏觀察,產生探索的興趣。

1.教師:雞蛋裏面是什麼樣的呢?

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並將雞蛋打開觀察。

2.觀察:是不是每種蛋都有蛋白、蛋清呢?每種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樣嗎?(逐一打開蛋。)

3.教師小結:每種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殼,敲碎蛋殼,裏面都有蛋黃、蛋清。

四、活動結束

教師講述有關蛋的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討論有關蛋的話題。

如:蛋黃怎麼會變成動物寶寶的?爲什麼蛋有大有小?

結合主題活動,引導幼兒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來的各種方法。

千姿百態的睡姿

設計背景:

動物一直是孩子們的朋友,中班的孩子們也特別想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但常見的話題只是有關“動物的外形、習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動物們各種各樣、姿態萬千的睡眠姿勢。於是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激發孩子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及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感受動物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觀察瞭解動物姿態萬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態,從這一側面

讓孩子瞭解人和動物的不同之處;豐富詞彙:縮、倒掛、趴等詞。

3、能夠分清動物的不同睡姿;

活動準備:

1、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睡眠的各種姿態的圖片。教師佈置好活動場地:動物的家——將活動場景佈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攝影屏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圖。森林中佈置有關動物(仙鶴、馬、貓頭鷹、蝙蝠、貓、烏龜)的家,用積木拼搭成型,上面貼上相關動物的圖片;幼兒進場時播放輕柔的音樂。

3、CAI課件《姿態的萬千睡》、電腦、磁帶、錄音機、電鋼;

4、活動前和孩子們一起了解各種動物的名稱 。

活動過程:

1、幼兒跳集體舞。跳完舞蹈後,請幼兒說說運動後的感受(想休息),並請幼兒自由休息。教師問幼兒:“你睡覺時需要些什麼呢?”幼兒一邊討論一邊休息。這時播放課件,背景屏幕換成第一種動物的圖片。

2、看課件,感知動物不同的睡姿。

請幼兒逐一欣賞課件。各種動物的出現方式不一,有的用動物的叫聲、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畫面後,請幼兒先想想這種動物是如何睡覺的,並進行表演。幼兒表演完後,再請幼兒觀看正確的答案,並模仿正確的睡眠睡姿。(幼兒可隨意選擇動物)同時用遊戲的形式學習詞彙:縮、倒掛、趴等詞。

3、連線遊戲《它怎麼睡覺?》

教師將幼兒分成男女生進行趣味知識比賽,請幼兒用連線的方法指出各種動物是如睡覺的?同時鞏固詞彙:縮、倒掛、趴等詞。當幼兒連對了,電腦就會獎勵幼兒一個笑臉娃娃;連錯了,電腦會鼓勵幼兒再連一次,直到連對爲止。比賽結束後,兩隊比一比看哪隊積的笑臉娃娃多,就獲勝。

4、玩遊戲:找朋友。

(1)教師交代遊戲規則:聽到歡快的音樂,動物們就出來遊戲;聽到抒情、安靜的音樂,動物們就回家睡覺。睡覺時必須十分安 靜,不要大聲喧譁。每一個小動物必須找到自己的家。

(2)幼兒遊戲。

(3)增加遊戲難度、擴大遊戲範圍。幼兒不僅可以模仿學過的動 物、還可以模仿其他的動物,自己動腦想想其它動物是怎麼睡覺 的?教師可讓幼兒充分想象,對幼兒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不急於給幼兒答案,請幼兒自己下課後想辦法求證,找尋答案。

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後,在父母的協助下了解其它動物的睡眠姿勢,然後將結果與其餘幼兒共享。

附資料:仙鶴單腳站立着睡、馬站着睡、貓頭鷹只睜一隻眼、蝙蝠倒掛着睡、貓趴着睡、烏龜縮進殼裏睡。

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麼》——新教師過關課課後反思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我執教了我班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麼》,在本節過關課中又得也有失,有進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爲此,對於本節課我做出如下反思。作爲一名新教師,應該通過每一節課收穫更多的教學經驗,每一次課堂教學後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總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從設計理念的角度出發:我從幼兒的好奇心出發,磁鐵對於中班幼兒來說還是很新奇的物體,在區域活動中,也經常會見他們拿磁鐵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據《綱要》精神,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初步瞭解磁鐵的性質,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讓幼兒藉助自主探究,親歷記錄磁鐵的特性的過程。藉助着幼兒對於磁鐵這樣新鮮事物的新鮮感與好奇心,我選定這節科學課。再說教學過程:在確定了本節課後,我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感受磁鐵的性質而後利用記錄表的形式呈現出來,在考慮到我班幼兒沒有嘗試過利用記錄表記載所以這個想法被耽擱了;導入活動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燈臺”的兒歌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自認爲還是比較好的能夠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但是由於自己在準備的時候磁鐵的位置擺放的過於靠前所以有些幼兒能直接說出了我的這個祕密,這是我今後在準備工作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是一些小細節;在第一次操作的時候,我讓幼兒初步感受磁鐵吸物的性質,爲幼兒提供了道具——回形針,讓磁鐵寶寶與回形針寶寶做做遊戲,初步感受磁鐵能夠吸物。可能從科學領域的角度看,我比較直觀的像幼兒透露出了磁鐵吸物的概念,而在這過程中少了科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讓幼兒自主探索,在這個環節中可能缺少了這種讓幼兒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探索的樂趣;再話第二次操作,在第一次初步感受的基礎上,我爲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讓幼兒通過自己嘗試找找那些東西可以和磁鐵寶寶成爲朋友的,

將其放入有“笑臉”的籃子了,那麼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臉”的圖標呈現可能不能夠直觀的體現“好朋友”這個概念,可以將其換做“手拉手”的圖標,這樣就能夠一目瞭然的讓幼兒知道磁鐵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師總結的這個環節中,我逐一驗證了幼兒的操作結果,但是由於每一個小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兒的材料是夾子,有些可能是硬幣等等,在驗證的這個環節中,我是否可以嘗試性的多叫幾名幼兒來驗證其他組的東西是否能和磁鐵成爲朋友,不應該只是教師在講,應多讓幼兒嘗試探索並驗證。在此過程中,我還忘記了一個細小的環節,我沒有請每一組幼兒的小組長將各個組的小籃子拿上來,這是我忽略的一個小問題。最後說說我的延伸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分別驗證最後出示了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將其呈現在黑板上;中間有一組幼兒的東西里有“鑰匙”,可是鑰匙既不是木頭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爲什麼不能和磁鐵寶寶做朋友呢?可能這樣的延伸活動對於幼兒來說更有探索意義。

經過了本次新教師過關課,我想較於第一次亮相課相比,自己認爲是有進步的,課後在與指導老師的認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節課中的不足與亮點。我想:作爲一名老師,總是在不斷的充實自我、學習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聽取別人給予你這節課的評價,才能爲下一次的教學做好鋪墊,加油吧!

中班科學教案:會變的顏色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初步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黃色的水若干,紅、黃、藍三色顏料。

2、演示記錄卡和操作記錄卡若干。

3、操作圖若干,透明塑料紙若干,調色卡人手一份。

4、毛筆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以變魔術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看,這是一瓶什麼顏色的水呢?(黃色)

今天,老師來當回魔術師,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請小朋友仔細看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嘍!我們一起喊一、二、三!(教師搖晃瓶子)

黃色的水變成什麼顏色的水了呢?

2、自由討論:

師:誰知道魔術師是怎樣把黃色的水變成綠色的水的?請大家相互討論一下,然後告訴老師!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麼顏色的寶寶了呢?請每位小朋友也來當回魔術師:你們看老師幫你們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三種顏色寶寶,請你們選擇其中的一種顏色寶寶把瓶子裏的黃色寶寶變成綠色寶寶?

②誰變出了綠色寶寶?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變出來的?(幼兒回答)

③總結:我們現在一起來試一試,然後用記錄卡把它記錄下來。

(出示大的示範調色卡教師邊講解邊調色,並出示記錄卡進行記錄)

4、探索操作

師:咦!剛纔有的小朋友還變出了什麼顏色?(認識橙色)

師:那又是怎麼變出來的呢?先不要說出來,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調色卡,請小朋友試一試,怎樣可以變出橙色?再把它記錄下來。(幼兒調色並記錄)

教師總結: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出示大記錄卡邊講解邊示範。

5、引導幼兒發現並記錄

①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也想手拉手,那它們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請你們自由選擇一種材料試一試,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調色卡,還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紙重疊起來看看,然後把你們的發現用記錄卡記錄下來!(幼兒自由選材操作並記錄)

②變出了什麼?請你把你的記錄卡講給大家聽聽。

③教師總結:出示大記錄卡進行記錄。

6、操作遊戲:變色眼鏡

師:小動物們聽說小朋友學會了一樣本領,所以想考考你們,瞧!小猴戴上藍色的眼鏡看黃色的香蕉會變什麼顏色了呢?小狗戴上紅色的眼鏡看藍色的藍莓會變什麼顏色了呢?小貓戴上黃色的眼鏡看紅色的蘋果會變什麼顏色了呢?(邊說邊出示大操作紙)請個別幼兒講解。

四、延伸活動:

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趕快到教室去用會變的顏色做一條彩色的圍巾送給它們吧!(陳皆佳)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兒對周圍物體現象的探索興趣。

2、初步培養幼兒自己嘗試動手製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花貓

2、三塊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長方形紙、玩具望遠鏡、雙面膠。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觀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貓圖片

請幼兒分別用這三塊玻璃片去看小花貓圖片。

(3)提問:透過這三塊玻璃片看到的圖片是不是跟原來的一樣大?

(大了、小了、和原來一樣)。

2、啓發、探索。

(1)爲什麼透過三塊玻璃片看同樣的東西,大小不一樣呢?

(2)請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這三塊玻璃片是不是一樣?

(3)教師示範並告訴幼兒:“先摸玻璃片兩面的中間,再摸邊緣是不是一樣,

然後把玻璃片豎起來用眼睛看。”

3、師幼進一步探討平、凸、凹玻璃片。

(1)請幼兒取出中間和周圍一樣厚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平玻璃片”

(2)請幼兒取出中間厚、周圍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凸玻璃片”

(3)請幼兒取出中間薄、周圍厚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凹玻璃片”

4、幼兒動手操作、體驗平、凹、凸三種玻璃片的作用。

(1)請幼兒分別用平、凹、凸三種玻璃片去看周圍的事物,講講有什麼不同.

(平:—樣大;凸:放大;凹:縮小)。

(2)教師小結: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科學家真會動腦筋,他們利用不同的玻璃片,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嘗試製作望遠鏡,教師巡迴指導。

(1)請幼兒用玩具望遠鏡看一看周圍事物,引起幼兒製作興趣。

(2)請小朋友動手把長方形紙捲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紙筒後面,凸玻璃片放在紙筒前面,

望遠鏡就做成了。教師重點指導雙面膠的用法。

(3)請幼兒用自己製作的望遠鏡再一次看一看周圍事物的變化,

進一步瞭解望遠鏡的作用並享受自己動手製作的樂趣。

(教師提示望遠鏡的作用。如看文藝演出、看體育比賽、看風景、解放軍瞭望。)

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玩耍自制望遠鏡,對周圍事物進一步探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蠟燭燃燒的現象,瞭解燃燒需要氧氣。

2、積極參與探索活動,提高幼兒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

3、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幼兒對蠟燭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瞭解蠟燭的燃燒。教學難點:按教師的要求進行操作,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蠟燭人手一支、實驗用的杯子若干。經驗準備:課前觀察蠟燭,瞭解它的用處

活動過程

1、導入:幼兒經驗講述:忽然停電了,屋子裏一片漆黑。怎麼辦呢?幼兒回答引出主題:點蠟燭。

2、觀察蠟燭的燃燒現象。幼兒跟教師一起點燃小蠟燭,引導幼兒觀察點燃的蠟燭,說說自己看到的有趣現象。然後教師小結:蠟燭燃燒時,火焰像跳舞,有煙冒出,蠟燭周圍有點熱。

3、小實驗:引導幼兒探索蠟燭的熄滅。

(1)第一次小實驗:如何用杯子讓蠟燭熄滅。幼兒操作。多媒體演示:蠟燭燃燒需要氧氣寶寶來幫忙。

(2)第二次小實驗:用杯子蓋住蠟燭,觀察杯子變化。

(3)第三次小實驗:用不同杯子蓋住蠟燭,觀察並記錄結果。幼兒講述結果,教師做小結。

4、幼兒討論: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什麼時候要用到蠟燭?

活動延伸:泥工活動:各種各樣的蠟燭

教學反思

認識和探索環境是人類的本性,新《綱要》中對幼兒科學領域教育的目標指出,要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並能運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在本次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做,活動內容方面既考慮到了符合幼兒的現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既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又有助於拓展孩子的經驗和視野。在互動方式上,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有機的結合並相互滲透注重孩子學習的綜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遊戲性。通過幼兒自己的探索促進信息的獲得和觀察、感知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的實物,懂得最後一個數,代表所屬物品的總數。

2、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小熊、小兔、小貓、小狗頭飾,一個生日蛋糕、五份生日禮物盒

學具:糖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到導入課堂

教師: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我們來一起看看都有誰來參加小熊的生日會。

情景一:小兔來了

小兔敲門:咚咚咚

教師:我們來看一看誰來了?(小兔)

小兔:小熊你好,見到你真高興。

小熊:歡迎你來我家做客。

教師:來了幾隻小兔,你是怎麼知道的?(用眼睛看到的)劉老師還有一個辦法,我們來“數一數”,拿出食指數一數。

教師:小兔今天還帶來神祕的禮物送給小熊呢!

小兔: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把禮物送給小熊)

小熊:謝謝你。

教師:小兔送給小熊什麼生日禮物?送了幾個?我們來數一數?

情景二:小貓來了

小貓:喵喵喵,(輕輕的走來)小熊你好!見到你們真高興。

小熊:歡迎你們來我家做客!

教師:原來是小貓來了,來了幾隻小貓呢?(兩隻)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來了兩隻小貓,數到最後一個數是它的總數,我們數數的時候是12的數,說出它的`總數的時候是用兩隻表示。

教師:每隻小動物給小熊帶來了一份生日禮物,那兩隻小貓帶來了幾分生日禮物?(引導幼兒說一說)我們一一看。

小貓:小熊,送給你,祝你生日快樂!

小熊:謝謝你們的禮物。

教師:我們來“數一數”小貓帶了了幾分生日禮物。

情景三:小狗來了

小狗:旺旺旺,小熊你好,見到你們真高興。

小熊:歡迎你來我家做客。

教師:來了幾隻小狗?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數一數)三隻小狗那他們帶來了幾份生日禮物?我們一一看。

小狗:小熊,祝你生日快樂。

小熊:謝謝你們的禮物。

教師引導幼兒數一數。

二、讓幼兒動手點數禮物,把禮物送給小熊

教師:你們想不想參加小熊的生日會?(想)那我們也像小動物一樣,帶着禮物參加小熊的生日會。劉老師也給你們每人準備了禮物讓你們送給小熊,現在我們拿出來看一看數一數,有什麼禮物,有多少?可以跟旁邊好朋友說一說。(讓幼兒拿出放在椅子下面的禮物杯,數一數)

教師:請你說說你的禮物杯裏裝着什麼禮物,有多少,你是怎麼知道?數一數!(請幾個小朋友說一說)

教師:劉老師也給小熊準備了一份禮物,我把它送給小熊。小熊,祝你生日快樂,我把三個糖果送給你。(教師示範送禮物)

三、活動結束,參加小熊的生日會

教師:今天是小熊三歲的生日,我們拿出生日蛋糕,爲小熊插上生日蠟燭,三歲生日插幾根生日蠟燭呢?(引導幼兒知道插三根生日蠟燭)

小熊:謝謝你們,我很開心。生日會馬上開始,我們一起出發吧!

教師組織幼兒到外面,邊走邊唱生日歌!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對“溶解”和“飽和”現象產生興趣,有探究的慾望。

2、幼兒能夠大膽動手實驗並會記錄實驗中的發現。

3、讓幼兒在實驗中觀察、記錄,理解“溶解”和“飽和”現象。

活動重點:理解溶解和飽和現象

活動難點:幼兒親手做實驗和做記錄

 活動準備:

1、實驗用品:白砂糖、記號筆、攪棒(一次性筷子)、教師用記錄紙、一次性透明杯若干。

2、幼兒對溶解現象有初步的接觸。

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桌面上都有什麼東西。

幼兒:有杯子、白砂糖。(讓幼兒猜白砂糖)

師:對,我們的桌面上有水杯、白砂糖和筷子。那麼,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要當小小科學家來做一個實驗遊戲。一會小朋友們拿到杯子後排隊接水,接水的時候接這麼多就可以了(老師示範接水的過程),接完水後輕輕地晃一晃,注意晃動的時候不要把水灑在地上了,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

1、幼兒操作並充分感受溶解的現象

師:小朋友們看到了什麼?

幼兒:糖化了

師:對,這些一粒一粒的白砂糖都化到水裏了,白砂糖被水吃掉了。就像小朋友吃掉米粒一樣, 水也把白砂糖吃掉了。

2、幼兒繼續操作並感受飽和

師:如果我們繼續往水裏加糖,小朋友們看會怎樣呢?

幼兒:會化掉。

師:老師繼續往杯子裏放白砂糖,小朋友們又會看到什麼呢?(老師繼續往孩子裏的被子裏放白砂糖,並讓幼兒繼續操作)

幼兒:化掉了。

師:白砂糖都化到水裏了嗎?

幼兒:還剩下一點點。

師:大家覺得白砂糖還能夠完全化到水裏嗎?請小朋友們繼續晃動,親手試一試。我們可以用小棒攪拌一下,攪拌可以讓白砂糖化得更快。(請另一位老師幫忙發攪棒)

幼兒:白砂糖無法繼續化在水裏了

師:爲什麼化不了了呢?請小朋友舉手回答

幼兒:糖太多了

師:就像小朋友的胃吃飽了以後就再也吃不下東西了,所以,水吃飽以後就再也無法吃下更多的白砂糖了。

小結:白砂糖放到水裏化掉,水把白砂糖吃掉的現象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溶解,小朋友們跟着老師說一遍,“溶解”。

3.對實驗結果進行記錄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做了一個關於溶解的實驗,老師感到非常高興,知道了白砂糖會溶解到水裏,如果繼續往水裏加白砂糖的話,水呢就會飽和。但是,科學家做實驗的時候對於實驗的結果需要記錄下來,以便讓其他人也知道這個實驗結果,所以老師想把我們的發現白砂糖會溶解的現象記錄下來。誰能夠幫助老師想個辦法,用一個符號表示白砂糖呢?

幼兒:用點點,用圓圈,用方塊

師:謝謝你們的想法,老師覺得白砂糖是白色的,所以用小白圓圈來表示白砂糖。(老師在白板上畫小的圓圈)當然,小朋友們可以用其他方式記錄。

師:老師還有一個困難需要小朋友們幫忙,那就是,老師用什麼符號表示溶解呢

幼兒:用對號、用笑臉……

師:老師用一個簡單的對號來表示吧。(老師在黑板上演示記錄過程)

4.小遊戲

師:在生活當中還有什麼東西會溶解在水裏呢

幼兒:糖、藥粉、果維

師:石頭和沙子會溶解嗎

幼兒:不會。

師:小朋友們的知識真豐富,那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吧。當老師說道一個溶解的東西時,例如老師說道白砂糖的時候,小朋友們回答“溶解”並趴到自己的.椅子上裝作化掉了。當老師說到一個不溶解在水裏的東西時,例如沙子,小朋友們說“不溶解”,然後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5.結束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做了溶解和飽和的科學實驗,顆粒跑到水裏不見了的現象叫做什麼呢?(幼兒回答)當繼續往水裏加東西,水吃不掉更多的東西,這些東西跑到水外面去的現象叫什麼呢?(幼兒回到)請小朋友們回家告訴爸爸媽媽我們今天學到的溶解和飽和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