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十篇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十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已經出現了交往意願,但卻不善於交往的。“請求加入一起遊戲”,是小班幼兒需要學會的一項基本的交往技能。我選擇這個活動,目的就是想讓幼兒能運用簡單的交往語言學習與同伴和諧地交往,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請求加入一起玩的技能。

2、感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邀請中班兩位幼兒,事先排練好情景表演。

2、布娃娃一個,各種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交代任務,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快看,今天老師請誰來我們班做客?今天阿巧姐姐和亦星哥哥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節目,我們一起來看看阿巧和亦星他們做了什麼事?

二、情景表演“一起玩”

師:阿巧姐姐和亦星哥哥他們做了什麼?他們說了什麼話?(有許多幼兒舉手,作答者不多)

幼:玩娃娃。

幼:我們一起玩吧。

師:亦星哥哥你剛纔說了什麼?再說一遍,好嗎?(幼兒活動前沒有觀看情境的經驗,因此對老師的提問未能理解。爲了讓孩子能較好地理解表演內容,我利用小客人來示範並講評幼兒回答情況來引導幼兒理解。)

亦星:阿巧,我和你一起玩好嗎?

師:哦,亦星哥哥說了什麼?

幼:我和你一去玩,好嗎?

師:姐姐說了什麼?

幼:姐姐說,好的,我們一起玩。

師:我們一起來學哥哥說的話,好嗎?

幼(全體):阿巧,我和你一起玩好嗎?

師:我們一起來學姐姐說的話,好嗎?

幼:(全體)好的,我們一起玩。

三、小結情境講述結果,利用榜樣來教育孩子。

師:在玩玩具中,看到別人有好玩的玩具時,不能用搶的,應該用有禮貌的話說:我和你一起玩,好嗎?當自己有好玩的玩具時,應懂得和小夥伴一起玩。

四、以遊戲形式,引導個別幼兒練習說話。

師:下面我們做個遊戲,誰說得對,聲音響亮,我就把娃娃給誰玩。

幼:我想玩布娃娃,給我玩一下好嗎?

師:你在跟誰說話?

幼:老師,給我玩一下,好嗎?

師:給你玩,我就沒玩具可以玩了,怎麼辦?(啓發幼兒分享)

幼:我們一起玩。

師:好的,我們一起玩。

五、幼兒實踐活動,活動結束。

師:今天,林老師還準備一些玩具,可是老師準備的這些玩具不夠,怎麼辦?

幼:一起玩。

幼:我玩一下,他玩一下。

幼:大家一起玩。

老師分發玩具(每組4—6人,玩具2—3個),幼兒玩玩具,教師來回巡視引導。部分幼兒能與同伴一起玩玩具,如佳莉和希垣,至淳和飛洋等;也出現了搶玩具現象如澤專、偉銘等;也有幾個幼兒向老師尋求幫助;還有像小涵還能利用今天所學知識跟同伴一起玩玩具,也出現了一些打抱不平的小朋友,會說“他沒有一起玩玩具;要一起玩”;甚至出現剛纔在小朋友面前說玩具要一起玩的幼兒在搶玩具(這說明孩子們雖然已有了分享與謙讓的意識,但只停留在口頭上。)

【活動反思】

“小客人”的到來,吸引並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採用“榜樣”教育,改變了社會性教育的單調說教形式,更利於幼兒的接受。在幼兒不理解時,教師能及時引導、幫助幼兒重新理解情境表演內容。在因引導理解表演內容和學說對話句型時,如果能運用新玩具激發幼兒情緒,讓更多的幼兒參與進來,那麼課堂的氣氛會更好。在玩玩具中出現的說與做不一致的情況,更說明了社會性教學不能急於求成,需持之以恆,幼兒雖然已有了分享與謙讓的意識,但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要將其轉化爲自覺的行爲,就需要我們成人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反覆加強。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對顏色的興趣,認識紅、黃、藍三原色。

2、初步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

3、初步在探索中懂得將兩種顏色混在一起可以變成另外的一種顏色,產生探索周圍事物顏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顏料、棉籤若干、顏料盒若干。

2、透明玻璃板若干。

3、顏色小精靈的圖片一張。

4、繪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引出主題,通過教師指導讓幼兒認識三原色。

師:寶貝們,今天

老師在來的路上,碰到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猜猜他是誰?(教師出示小精靈的圖片)

師:瞧,他是顏色小精靈,他告訴

老師不知道爲什麼,他走着走着居然迷路了,所以想請

老師幫他找到他家的房子。

師:可是

老師也很長時間沒有去過他的家了,所以就吧顏色小精靈帶到學校來讓我們一起幫他找到他的家。

“小精靈”說:我家的房子是紅色的,門是藍色的,窗戶是黃色的,請你們大家幫我找一找吧!

2、擴散思維活動:讓幼兒發揮想象力,充分感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顏色寶寶。讓幼兒在教室裏到處尋找顏色精靈的小房子,最後,大家通過不斷地努力終於幫助小精靈找到了家。通過這個過程加深幼兒對三原色的認識。

3、教師示範實驗過程:

(1)教師以魔術師的身份出現,使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進入了一種安靜、急於求智的狀態。(教師依次出示各種實驗道具)。

(2)請幼兒觀察杯中的顏色,並提出活動的要求

出示紅、黃兩種顏色的杯,讓幼兒看清後,把兩色混合,仔細觀察它們的變化結果。

師:小朋友們觀察一下,杯子裏的顏色變成什麼了什麼顏色?

幼:和橘子一個顏色的(橙色的)

師:那麼剛纔的紅色和黃色去哪兒了呢?

幼:他們在一起變成了橙色。

依次實驗如何讓黃色和藍色變成綠色的,藍色和紅色變成了紫色的;

4、鼓勵幼兒動手操作:

(1)現在請小朋友們也來當一回小魔術師,把漂亮的顏色變一變。

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套紅黃藍顏料、一個調色板、一包棉籤、一個玻璃杯、每人一張記錄表(教師幫助填寫)

師:“小朋友,下面就可以用你桌上的紅黃藍三種顏色變魔術了,咱們比比看誰變出來的顏色寶寶最多,好不好?”

幼兒大膽操作,教師從旁指點,幼兒互相討論。當把黃色和紅色編出橙色時,也可以將橙色再與其它顏色混合,看看有什麼結果,教師幫助幼兒作好記錄。

本環節教師讓幼兒觀察三種顏色的變化,使幼兒不侷限於兩種顏色,多種顏色也可以變,而且混合時顏色的多少,決定了變化的結果。激發了幼兒的求智、探索的慾望。

師:小魔術師的本領真大,把紅、黃、藍三種顏色放在一起,有的變成了黑色,有的變成了棕色。在混合時,各種顏色的多少變出來的顏色也不一樣。

(2)現在每個小魔術師都很棒了,那接下來動一動手,給水果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咱們再來比一比,看看誰的本領最大。

幼兒動手操作:塗色(漂亮的水果娃娃服);幼兒人人動手,運用活動中取得的調色經驗,給各種水果圖上相應的顏色。(蘋果綠色)(橘子橙色)(茄子紫色)

【教師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認識、感知、實驗、操作等多種渠道,激發了幼兒的創作興趣;由於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操作,整個活動過程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審美情趣,還激發了幼兒對顏色的喜 愛,對於幼兒的觀察力、創造力、操作能力等都有促進和提高;每個環節也初步達到了預設的目標,但也有不足之處’在最後一個環節讓幼兒進行嘗試配色,體驗配色的變化時沒有照顧到大多數幼兒,使得配色環節中一部分幼兒不能很好的體會顏色是怎樣變出來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學習正確使用勺子;願意自己用勺吃飯;樂於參加遊戲。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正確使用勺子。

教學難點:願意自己用勺吃飯。

活動準備:

小兔子玩具若干;勺子每人一把,塑料碗每人一個;米少許。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

1、出示兔子玩具。

2、講《兔寶寶吃飯》的故事。鼓勵幼兒自己用勺吃飯。

二、討論怎樣用勺吃飯。

1、教師引導幼兒談談平時怎樣用勺吃飯,應該怎樣正確用勺。

教師小結:把勺子放在食指和大拇指之間捏好,用中指抵住勺子。然後用勺子一口接一口地把飯送進口中。

2、幼兒練習正確的拿勺方法。

三、遊戲。

1、介紹遊戲——用勺喂兔寶寶吃飯。

每組一個兔子玩具,幼兒每人一把小勺、一個塑料碗,碗裏裝少許米。幼兒用勺把“米飯”送到兔子玩具嘴邊。邊喂邊說:“兔寶寶,我教你吃飯,以後不要媽媽餵飯了。”

2、幼兒進行遊戲,教師進行指導。

四、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讓幼兒練習用勺子喂娃娃吃飯。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喜歡玩具,用玩具和故事的形式展開思想教育有利於幼兒學習,通過這一活動的教學,大大改善了幼兒不會用勺的現象。在區角活動中的練習,使幼兒進一步學會正確用勺。喂兔子玩具吃飯,使幼兒認識到要學會自己用勺,不依賴大人。今後我還要在更多的評價方式上下工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正確的坐姿及傳書、收書、劃指的方法。

2。引導幼兒初步對文字的興趣。

3。理解兒歌:幼兒園裏真快樂。

4。認讀:哥哥、姐姐。

二、活動準備

1。《幼兒聽讀遊戲識字》第一冊(人手一本)、錄音機、磁帶。

2。字條“跟讀”、“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書讀出聲”、“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書不出聲”。

3。《幼兒園裏真快樂》的大範例。

4。“哥哥”“姐姐”大字卡各一張,小字卡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常規訓練:

(1)複習1—6課重點字、詞。

(2)聽音樂傳書,跟讀1—6課。

2。學習兒歌:

(1)觀看大班兩位小朋友的情景表演《幼兒園裏真快樂》。

(2)出示掛圖及大範例,幫助幼兒理解兒歌。

(3)欣賞兒歌。

(4)跟讀兒歌。

(5)聽音樂收書。

(6)認讀“哥哥”、“姐姐”。

3。送字卡:

每位幼兒從椅子底下拿出字卡說說你拿到什麼字卡,並把相應的字卡送給哥哥、姐姐,並能說禮貌用語“哥哥好”“姐姐好”。

4。遊戲:“摘星星”。

四、區角活動

動動腦:4以內的數量

巧巧手:拓印花、幫娃娃穿衣穿襪

變變變:我讓小花轉起來

小舞臺:唱一唱、跳一跳

說說認:幫動物找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懂得每個手指的名稱及作用。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3、感受我有一雙小小手活動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通過觀察,讓幼兒初步瞭解手指的名稱。

2、 知道手的用處。

活動準備

1、 謎語一首,手的掛圖一張。

2、 錄有《我有一雙小小手》的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認識手。

1、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幹活,不會開口。

2、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麼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隻手?每隻手有幾個手指頭?

3、認識並學說手指名。

(1)師:“(伸出雙手)小朋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都有一雙手。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幫助,還幫我們做了許多好事。(做神祕狀)小朋友,手指在說話呢,讓老師聽一聽它們在說什麼(做傾聽狀)。噢!它們在說,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我們的小手有什麼不一樣?(如有的大、有的小胖,教師可及時歸納幼兒的發現)

(2)師:“(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們看它是家裏最大的,我們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兒學說“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邊,在點數和拿食物的時候經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間,又是個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無名指)我們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可名字都讓它們幾個佔去了,沒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麼我們就叫它無名指吧!”

(3)教幼兒學讀兒歌《手指歌》,並表演相應的動作。

4、做“玩手指”遊戲。

(1)教師伸出手指或出示圖片,請全體幼兒或個別幼兒說出它的名字。

(2)引導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4、啓發幼兒聯想手還有什麼用?用“我們的手做什麼?”說一句話。

二、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覆練習伸手指,說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真能幹”活動,鼓勵幼兒學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教學反思

活動的設計反思:

在設計活動時,我首先考慮到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活動的趣味性,盡力讓幼兒能積極地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在整個活動中,先讓幼兒猜謎語,猜到是手後,認識自己的小手及每個小手指的名稱,接着做表演動作讀兒歌。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小手原來這麼靈巧。活動中設計了多種形式,使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孩子的參與興趣,爲有效達成目標做好了鋪墊。因此,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表現得不錯,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我是個轉崗教師,還沒有真正接觸幼兒,是剛接觸幼兒教育,所以對這班的幼兒的基本情況不夠了解,對他們的經驗水平、學習的特點和個性特徵都沒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沒有很好地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及其發展線索,所設計的活動方案可能沒有促進幼兒很好的發展。

3、對師幼互動的反思活動:開始是用謎語導入新課,之後教師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認識手指的名稱、讀兒歌、做手指遊戲、想象手指的用處等,使幼兒在遊戲中發展了多種思維。但對個別膽小的幼兒還沒夠關注。

4. 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與其他教師共同學習,在活動設計上多花點心思,把活動過程設計得更有趣些。要多照顧膽小的幼兒,讓他們多說,使全體幼兒全身心的投入活動中。

活動設計背景

手對於小班幼兒來說並不陌生,但在活動前,很少有幼兒知道自己每個手指的名字叫什麼,也不瞭解自己的小手除了吃飯以外,還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設計這一活動是爲了幫助孩子瞭解自己每個小手指的名稱及作用,知道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小手百科: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隻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爲鏡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目的要求

l、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動物進化的歷程。以及進化的條件。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古生物的外形特徵)、想像力(根據古生物化石圖想像古生物的形象)郴分析綜合能力(通過對動物進化歷程的分析。綜合出一些基本的進化規律)。

3、向學生進行科學自然觀教育:自然界中的生物從古至今是不斷髮展變化的。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掛圖或投影片古代海洋動物、甲冑魚、總鰭魚類、堅頭類、蜥蜴、各種恐龍、始祖鳥、鴨嘴獸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提問:

(1)什麼是化石?

(2)化石有什麼作用?(根據化石可以知道什麼)

2、講述:人們通過對各個年代地層中動物化石的研究,發現古代的許多動物和現代動物不一樣。有什麼不一樣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這個問題。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動物從古至今的發展變化

(1)講述:

①六億年前在很早很早以前,地球上到處是海洋,沒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動物,只在海洋裏有一些低等的動物。(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古代海洋動物)圖中是大約六億年前的海洋動物。

②觀察:你知道這些動物叫什麼名字嗎?它們是什麼樣的?

③講解:這些動物的身體構造都比較簡單,大多有堅硬的外殼。其中有我們熟悉的三葉蟲(在《地層》一課曾看過三葉蟲的化石),此外還有古杯海綿……

(2)五億年前

①講述:到了大約五億年前,地球上仍然到處是海洋,由低等的海洋生物演變出一種比較高級的生物。

②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甲冑魚。

③觀察:這是什麼動物?它的樣子像什麼?(魚)它與現代的魚有什麼不同?

④講解:五億年前,海洋裏出現了最早的魚類,叫做甲冑魚。甲冑魚外形與現代魚相似,有頭、軀幹、尾;它與現代魚明顯不同是頭部和軀幹部包着硬的骨板,像古代戰士的盔甲一樣,所以稱作甲冑魚。甲冑魚是魚的祖先,早已絕滅。

(3)三億年前

①講述:到了三億年前,由於地殼的劇烈變動,許多地方的海水逐漸退去,形成沼澤。在乾旱季節,沼澤地區水很少,甚至乾涸,水中的魚無法生存。此時,有些特殊的魚類開始爬上陸地生活。

②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總鰭魚。

③觀察:總鰭魚的外形有什麼特點?

④講解:

總鰭魚外形仍是魚形,但胸鰭和腹鰭寬大有力,依靠這兩對鰭可以支持身體在地上緩緩移動。總鰭魚是從魚類發展到兩棲類的中間類型的動物。

後來又演變出一種適於陸上生括的動物:堅頭類。

①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堅頭類。

②觀察:

堅頭類的外形有什麼特徵?

堅頭類哪些地方像魚,哪些地方不像魚?

③講解:堅頭類是古老的兩棲動物。它的外形還有些像魚,有似魚的尾鰭,體表有鱗片;與魚的不同是沒有偶鰭,而有四肢,這是兩棲動物的特徵。

(4)二億年前

①講述:到了二億年前,地球上陸地的面積進一步擴大,很多地方變得乾燥。這時,從古老的兩棲動物中產生了一種更能適應陸地和乾燥環境的動物:蜥蜴。

②出示掛圖或投影片——蜥蜴。

③觀察:蜥蜴的外形有什麼特徵?

④講解:蜥蜴是從兩棲動物發展到爬行動物的過渡性的動物。

(5)一億多年前

①講述:到了一億多年前,地球上的地形氣候穩定,植物繁茂。此時,爬行動物發展很快,其中的一支恐龍成爲當時地球上稱霸的動物。

②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恐龍。

③觀察:圖中有幾種恐龍?它們的外形各有什麼特徵?

④講解:恐龍的種類很多。有的身體比較小,有的身體很高大(體長達二三十米,體重達四五十噸);有的是食草性的,有的是兇猛的食肉性的。我國很多地方都發現有恐龍的化石。

(6)七幹萬年前

①講述:七千萬年前,地殼劇烈變動,氣候變冷,植物大量死亡,動物的食物減少。體形巨大、食量也大的恐龍不能適應環境的改變而絕滅,有些爬行動物逐漸演變成適應環境能力較強的鳥類。最早的鳥類叫始祖鳥。

②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始祖鳥。

③觀察:

始祖鳥的外形有什麼特徵?它的哪些地方像現代的.鳥?哪些地方像爬行動物?

④講解:

始祖鳥是鳥的祖先。它身體覆蓋羽毛,前肢像翼,足有四趾,三趾向前,一趾向後,這些特徵像現代的鳥。它口中有牙,前肢有爪,這些特徵仍像爬行動物。因此,始祖鳥是從爬行動物到鳥的中間類型的動物。

在這個時期,還有些爬行動物演變成了哺乳動物,其中鴨嘴獸就是個證據。

⑤出示掛圖或投影片:鴨嘴獸。

⑥觀察:鴨嘴獸的外形有什麼特徵?

⑦講解:鴨嘴獸是現存而又古老的哺乳動物。它的嘴扁平,像鴨子,所以叫鴨嘴獸。鴨嘴獸體表長毛,用乳汁哺育後代,這些是哺乳動物的特徵;但它不是胎生,而是卵生,這是爬行動物的特徵。由此可以證明哺乳動物是由爬行動物演變而來的。

地球上有了原始的鳥類和原始的哺乳動物之後,又經過了幾千萬年的發展變化,纔有我們現在看到的形形色色的、種類繁多的動物。

2、指導學生分忻綜合動物進化的情況

(1)討論:

①現在的動物是地球上原來就有的嗎?

②在動物的歷史上,先有什麼動物,後有什麼動物?把各類動物的名稱,按照發展順序填在課文第 33 頁的表格中。

③從這個圖表可以看出,動物發展變化的總趨勢是怎樣的?例如在身體構造、生存環境、適應能力等方面變化的趨勢是怎樣的?

④促進動物發展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2)講解:

自然界的動物不是本來就有的,而是由無到有、由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由水生到陸生,不斷髮展變化來的。動物的這種發展變化叫做進化。(板書課題)

動物進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環境的變化,隨着自然環境的變化,逐漸演化出適應各種環境的動物。

鞏固應用

1、講述: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關於動物進化的知識。

2、提問:

(1)自然界中的各種動物是本來就有的嗎?它們是從哪裏來的?

(2)說一說”動物進化”的含義。

(3)現在的動物將來還會變化嗎?還會出現新的動物嗎?爲什麼?

(4)地球上的各種植物是本來就有的嗎?它們是從哪裏來的?你是怎樣想的?

佈置作業

閱讀有關生物進化的書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紅色。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初步掌握塗刷的方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主色是紅色的玩具若干。

2、棒紙卡片若干,卡片上用白色油畫棒畫有各種玩具。

3、紅色顏料,刷子,抹布若干。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請幼兒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兒玩玩具的時候,教師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引導幼兒觀察玩具的顏色,初步認識紅顏色。

師:你玩的是什麼玩具?這麼漂亮的玩具是什麼顏色的?

二、出示天線寶寶波兒,展示紅顏色。

師:快看,誰來了?波兒穿的衣服可真漂亮。這麼漂亮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你有沒有紅色的玩具呀?

三、擴展幼兒思維,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師:你還在哪裏見過紅顏色?

四、遊戲“捉迷藏”。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手矇住眼睛,請配班老師把玩具藏起來,可以藏到櫃子裏、椅子下、窗臺上等,藏好後大家開始找玩具。當幼兒找到玩具時,引導幼兒說出在哪找到的玩具,玩具的名稱。重複遊戲時,逐步加深遊戲的難度,可讓幼兒再找出玩具身上的紅顏色。

五、遊戲“照相”。大家做攝影師,爲玩具拍照片。

六、遊戲“洗相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棒紙卡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示範“洗相片”。用刷子蘸上紅色顏料,輕輕地在紙上來回刷,全部刷滿顏料後,相片就洗出來了。

2、輔導幼兒“洗相片”。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初步掌握塗刷的方法。

七、自由探索。鼓勵幼兒到戶外去尋找漂亮的紅顏色。

【活動評析】

教師在這個小班的美術活動設計中,尊重幼兒愛遊戲的特點,使美術活動多樣化、遊戲化、活動化。活動設計中,教師爲幼兒提供實物、實景、實在的生活經驗,創設了一種寬鬆的學習環境,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精神,巧妙的利用“油水分離”這一科學現象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讓幼兒毫無顧忌地塗抹揮灑,充分體驗在美術活動中的成功和快樂。

教學反思:

作爲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小班科學活動:魚兒,你好

活動目標:

1、認識魚,瞭解魚的基本特徵。 (重點)

2、樂意親近小魚,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2、魚盆,魚兒若干,餵魚的飼料等。3、半個塑料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觀察小魚

1、小朋友,這是誰啦?和小魚們打個招呼吧。它在水裏幹什麼呢?(引導遊的動態)。我請小朋友來摸摸小鯽魚,和小鯽魚玩一玩,想想用什麼好的方法來和它玩一玩。

二、請幼兒撈魚

1、提問:現在我請小朋又自己去撈小魚,把它放到自己的新家裏。(塑料瓶)

三、感知外形特徵。

現在我請小朋友自己來看一看小魚的頭長得怎麼樣的?來找找它的頭、尾、身子。它穿了一件什麼顏色的衣服,魚身上一片片的是什麼?有什麼用?魚兒遊自己的小腳嗎?爲什麼能在水裏遊呢?它的魚鰭又長在哪裏呢?又是怎麼遊的呢?猜猜看它喜歡吃什麼呢?

四、喂小魚

師幼一起來喂小魚,觀察小魚吃食。

活動反思:

剛開始出示食物小魚,引起了小朋友的興趣,他們也開心的說:看,它在遊。小朋友對於小動物還是非常喜愛的,也樂於參與其中。環節二請個別小朋友過來來嘗試的時候也比較困難,最基礎的方法,他們就是用手抓,而且整體秩序比較亂。接下重點部門觀察小魚時,讓小朋友自己回答問題時比較困難,可能因爲他們的對於這方面的經驗不是很足,主要老師引導告知的比較多,後來想想可以讓他們先觀看下科學的視頻,再來回答。效果也許會好些,也加強小朋友的自主性。

小班美術:可愛的魚

設計思路

魚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本班孩子們喜歡吃魚,對魚有着濃厚的興趣,看到有魚的地方都會停下來觀看,已有經驗非常豐富。活動中加深了幼兒對魚的認識與瞭解,知道各種魚身上會有不同的花紋。同時嘗試運用畫、撕貼、按等方法裝飾魚,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提升新的經驗。

一、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裝飾魚,將裝飾好的魚貼到水簇箱裏。

2、學習畫、撕貼、按等方法技能,發展幼兒的手眼協調性,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剪好的各種形狀的魚,一個做好的水簇箱。

2、彩色筆、多種色水粉顏料、調色碟、彩色即時貼的碎紙、膠水、毛巾。

3、音樂古箏曲。

 三、活動過程

1、兒歌形式引入。(《水簇箱》——小小水簇箱,魚兒真漂亮,穿上花衣裳,紅黃藍綠橙。)

2、欣賞觀看魚的幻燈片。引導幼兒注意觀察魚身上的色彩及花紋。學學水簇箱裏的小魚遊。

3、提出問題:師:老師帶來了好多小魚,請小朋友們幫它們穿上花衣裳,讓它們也變得漂漂亮亮的,然後放到這個水簇箱裏面,讓我們每天都可以觀賞看到它們,好嗎?

4、教師示範各種材料的使用方法。

(1)、用彩色筆在魚兒身上畫圖案,圖案可畫線條、圖形,最後塗色。

(2)、用手指在色碟裏點上顏料後,按到魚身上。

(3)、撕開彩色即時貼碎紙後,貼到魚身上。

5、幼兒自選材料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播放音樂,讓幼兒隨着音樂大膽自由地裝飾作畫。)

(1)、用彩色筆在魚兒身上畫線條或圖形並塗色。

(2)、用手指在色碟上點顏料作畫。(教師提醒:手指點顏料後在碟子邊刮一刮,換色時要用毛巾把手指的顏料擦乾淨。)

(3)、撕開彩色即時貼的碎紙貼到魚兒身上(教師提醒:不用的廢紙裝到收納盒子裏)

6、分享與經驗提升。

1.教師與幼兒一起將裝飾好的魚兒用膠水貼起來,錯落有致地貼在活動室的背景牆------水簇箱裏。

2.師幼一起欣賞,分享並提升新的經驗。

師:現在我們的水族箱有好多魚了。你最喜歡哪一條魚身上的圖案,爲什麼?

活動反思:

通過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提供豐富多樣又易於操作的裝飾材料,幼兒在觀察、製作等環節,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法來裝飾魚,不僅體驗到製作的快樂,而且培養了幼兒畫、撕貼、按的技能,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提升了新的經驗,師幼互動良好,達到了預期目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兒歌內容】:

《三條小魚遊》

一條小魚,水裏遊。孤孤單單在發愁。兩條魚,水裏遊。擺擺尾巴點點頭。

三條小魚,水裏遊。快快樂樂笑開口。小魚尾巴搖,青蛙呱呱叫。

三條小魚,水裏遊。快快樂樂做朋友。

教材分析】:

《三條小魚遊》這是一個相對擬人化,生活化的兒歌。我們每個人都會結交朋友,與朋友在一起。兒歌通過小魚在水裏找朋友的事件,讓孩子們知道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快快樂樂的在一起。提升了孩子情感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兒歌,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理解詞:孤孤單單。

2.通過兒歌,知道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快快樂樂的在一起。

【活動準備】:

1.三隻金魚缸(分別放一、二、許多金魚)2.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1.(發出嘆氣聲)師:你們聽到了什麼?(嘆氣聲)是誰在嘆氣呢?

2.(出示一條金魚)師:是誰呀?它爲什麼嘆氣呢?(請小朋友說一說,幫助幼兒理解詞:孤孤單單)3.師:你想讓小金魚快樂起來嗎?怎樣幫助它呢?(請小朋友說一說)4.(出示兩條小金魚)師:瞧!老師幫它找到了好朋友,現在有幾條小金魚了呀?想想看,它們會怎樣呢?(請小朋友說一說)5.師:你們還想幫它們找朋友嗎?

(出示許多小金魚)師:瞧!這裏有幾條小金魚呀?(許多)許多小金魚在一起會怎樣呢?(請小朋友說一說)(豐富詞彙:親親熱熱、快快樂樂)

二.欣賞兒歌《小金魚》

師:小朋友說的真棒!老師把你們剛纔說的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

1.教師完整朗誦一遍。

師:你聽到兒歌裏說了些什麼呀?(請小朋友說一說)2.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也來讀一讀剛纔自己編的好聽的兒歌,好嗎?(幼兒邊看實物邊進行朗誦兒歌)3.根據兒歌進行表演。(加以動作,鞏固幼兒對兒歌的理解)三.教師小結。

1.師:小朋友,你們看,許多小金魚在一起多快樂呀,它們就像一個大家庭,有爸爸、有媽媽,親親熱熱到在一起,好幸福呀!

2.師:你們想不想扮演小金魚呀?(請小朋友掛上金魚胸飾,在音樂《找朋友》中游戲。

師:小魚寶寶,你們找到好朋友了嗎?我們一起去玩吧。(聽音樂《小魚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抽象的數學知識,讓幼兒學起來乏味無趣,爲了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在思維遊戲《珍珠變變變》活動中,我試圖設計了“去小熊家做客”這一主題,讓幼兒通過“給小熊串糖葫蘆”和“穿項鍊打扮自己”等遊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真正使幼兒感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並說出總數,建立初步的數概念,培養幼兒對數數的興趣。

2、 通過手眼協調地進行穿珠,培養幼兒專心操作的習慣。

[活動準備]

1、 信封一個:幼兒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顆,穿珠小棒1根,穿珠繩2根)

2、 場地佈置:小河、山洞。

3、 佈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個、小熊頭飾一個、各種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1) 教師出示小熊的來信並念給小朋友聽:“親愛的小朋友們,新年快到了,我家裏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做客。小熊笨笨。”“我們去小熊家,給它帶點什麼禮物呢?”“哎,對了小熊最愛吃甜的食物,我們去給它買串糖葫蘆吧!”

(2) 教師帶幼兒過“小河”、鑽“山洞”,並引導幼兒點數“石頭”、“山洞”的數量。

2、 開活動。

(1) 串糖葫蘆。

教師帶幼兒來到一片空地上,教師發現許多“寶盒”(幼兒活動材料)。教師說:“我們看看能從寶盒裏發現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蘆”。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製成“糖葫蘆”。

幼兒製成“糖葫蘆”後,教師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反覆進行手口一致地電數並說出總數。

(2) 穿項鍊。

(3) 教師說:“我們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呢?”引導幼兒根據“寶盒”裏的繩子、珠子,想出給自己製作項鍊、手鍊、腰鏈等來打扮自己。

幼兒用穿珠繩將珠子穿成項鍊、手鍊、腰鏈等,穿完後手口一致地進行點數。

教師幫幼兒打結,幼兒戴上項鍊、手鍊、腰鏈等。

3、結束活動。

教師帶幼兒來到小熊家,把“糖葫蘆”送給小熊。

教師扮成小熊:“歡迎小朋友到我家來做客,謝謝你們送給我糖葫蘆,我也給你們

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引導幼兒找出與數量相對應的食物,並進行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