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6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摺疊報紙,感知物體的形變會產生彈力。

2、在“製造”彈力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各種紙張;輕便的水果玩具;報紙人手一至兩張。

活動過程:

1、誰把它彈起來?

師(手持一張報紙):這是一張報紙,它的力氣特別大,你們信不信?

幼兒回答

師:老師要來做個小實驗,看仔細了。(師演示將報紙對摺七至八次以後,上面放一個玩具水果,壓住,猛得鬆手。此時,玩具水果會瞬時彈起。)

師:看到沒有,玩具水果怎們樣了?

幼兒:彈起來了。

師:想一想:是誰把玩具水果彈起來了?

幼兒:是紙把玩具水果彈起來了。

師小結:哦,原來報紙的力氣真的很大,它把玩具水果彈起來了。

2、報紙的彈性折出來

師:趙老師想請小朋友也來試一試。

讓幼兒嘗試、操作

師:爲什麼報紙會把玩具水果彈起來?(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幼兒回答

師小結:一般的紙是不具有彈性的,而摺疊的報紙具有一定的彈性,它能把輕巧的玩具水果彈起來。

3、折得多,彈力大

師:是不是把紙折了一次就能使玩具水果彈起來呢?

師:請小朋友再來試一試,折一次紙,試一下,比較一下折了幾次紙,能使水果彈得遠。

師:你發現哪一次能讓水果彈得又高又遠?

幼兒回答

師小結:原來,紙折的次數越多,彈力越大,水果就彈得越遠。

4、讓其它紙也來做大力士

師:趙老師還爲你們準備了其他的紙,我們一起來動動手:看看哪種紙最先讓水果彈起來?

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經過。

師小結:

師:課後有時間還可以和好朋友交換着玩,想想爲什麼不同的紙使得水果彈的高度是不一樣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進一步瞭解長頸鹿的外形特徵,感受長頸鹿寧靜優雅的姿

2、嘗試用側鋒畫長頸鹿的脖子,中鋒畫長頸鹿的身體。

3、能按自己的意願大膽添畫背景。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觀察過長頸鹿,基本瞭解長頸鹿的外形特徵。

2、課件:不同姿態的長頸鹿圖片多幅。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顧有關長頸鹿的印象。

(1)欣賞單個的長頸鹿,觀察長頸鹿的外形特徵。

教師:長頸鹿是什麼樣子的?它的頭是什麼形狀的?頭上有什麼?是什麼顏色的?長頸鹿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它的脖子上、身上和腿上都有什麼?

教師小結:長頸鹿有長長的脖子和腿,頭和身體是橢圓形的,身上有很多漂亮的斑點。

(2)欣賞長頸鹿的不同動態圖,觀察不同動態的長頸鹿頭與身體的變化。

教師:這幅圖上的長頸鹿在幹什麼?你們知道長頸鹿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嗎?

2、師幼共同討論長頸鹿的創作方法。

(1)教師:畫長頸鹿要用到哪些顏色?用什麼毛筆畫比較合適? (黃色、橘黃色,用中號筆)

(2)教師:我們今天要來畫長頸鹿。想一想,要先畫什麼?怎麼畫?

(3)教師小結:將筆按至筆肚,中鋒運筆向上下各畫一道弧線,形成一個大橢圓表示長頸鹿的身體;用同樣的方法畫出一個小橢圓做長頸鹿的頭;用側鋒畫出細細長長的脖子,連接長頸鹿的頭和身體。

3、教師交代創作要求,幼兒動手創作。

(1)教師:畫前先想一想,你畫的長頸鹿在幹什麼?在哪裏?

(2)指導幼兒將長頸鹿的主要特徵表現出來,適當添畫背景。

4、集體欣賞、交流幼兒創作的作品。

教師:你畫的長頸鹿在幹什麼?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爲什麼?

●引導幼兒從長頸鹿的主要特徵和動態來評價,肯定操作習慣要好的幼兒。

【評析】 長頸鹿是幼兒非常喜歡的動物,它特徵明顯,易於表現。本活動重點在於引導幼兒掌握長頸鹿的頭和身體的高低比例關係,並進行簡單、合理的添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拍牆》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遊戲活動,體驗遊戲活動帶來的快樂。

2.在活動中自覺遵守遊戲規則,能聽指令快速做出動作反應。(重難點)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木頭人遊戲的經驗。

2.狗、小猴、青蛙、小兔等動物的貼圖。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老師今天要教小朋友們玩一個新遊戲,現在請小朋友們跟着老師一起來到活動場地。

2.基本遊戲:

(1)教師第一次講解遊戲規則:一人當“拍牆人”,其他人當爭取去拍牆的人。“拍牆人”面對牆壁用手掌拍牆三下,拍到第三次結束時,“拍牆人”快速回頭看向他走來想要拍牆的人,當“拍牆人”回頭時還有人正在動,那正在動的人就淘汰出局,想要拍牆的人如果能堅持到最後不被“拍到牆”看到動時,順利拍到牆時就勝利地輪爲下一個拍牆的人。

(2)教師示範遊戲的基本玩法。

(3)師幼第一次遊戲,教師當“拍牆人”,幼兒當想要去拍牆的人。

(4)師幼第一次遊戲結束後,師幼共同小結遊戲的基本玩法及規則。

(5)幼兒進行第二次遊戲,教師隨機指導。

(6)幼兒第二次遊戲後師幼再次小結遊戲規則。

(7)幼兒進行第三次遊戲。

3.創新玩法:

(1)教師出示小狗、小貓、小猴等動物貼圖,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遊戲的創新玩法。

(2)師幼討論後,提升拍牆遊戲的玩法:增加角色表演。

提升玩法的遊戲規則:“拍牆人”先說出動物角色的名稱,並用手掌快速拍動物角色貼圖三下再快速回頭,當“拍牆人”回頭時,想要拍牆的幼兒停下來,並扮演被拍的動物角色,如果想要拍牆的人沒能及時扮演動物角色或還正在動的人將淘汰出局。

(3)師幼進行第一次遊戲,教師當“拍牆人”,幼兒當想要拍牆的人。

(4)師幼第一次遊戲後,師幼共同小結提升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5)幼兒進行第二次遊戲,教師隨機指導。

(6)第二次遊戲後,師幼再次小結遊戲規則。

(7)幼兒進行第三次遊戲。

4.教師小結,遊戲結束。 活動反思:

在本次《拍牆》的遊戲活動中,幼兒樂意參與遊戲活動,並從中體驗遊戲的快樂,也初步突破重難點,大多數幼兒還是能夠聽“拍牆人”的指令做出動作,幼兒的反應靈敏,角色表演的慾望較強,整節遊戲活動的氛圍比較濃厚;但由於個別幼兒興致較高,我沒有及時發現幼兒的情緒,沒有強調幼兒認真傾聽遊戲規則,導致個別幼兒特別急於參與到遊戲中,沒有認真聽清遊戲規則,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多次被淘汰出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積極閱讀、仔細觀察,感受畫面和音樂所呈現的優美意境。

2.能從畫面前後的關聯、變化中合理想象畫面內容,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準備

PPT課件,幼兒人手一冊繪本,音樂《黃雨傘和雨滴》《朋友》,小黃傘、小藍傘各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繪本,請小朋友一起看封面,說說從封面上看到了什麼?感覺這本書會講關於誰的故事。

2.介紹繪本——《黃雨傘》。

(繪本的封面給閱讀者提供了豐富的信息,灰濛濛的天空、灰濛濛的背景,在灰色的背景中有一把鮮豔的黃雨傘顯得十分醒目,簡潔的封面奠定了整本書畫面的風格和基調。畫面中間淡淡的灰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是一條雨中的小路。一幅簡簡單單的畫面,足以讓孩子馳騁想象,感受繪本的風格與特色。)

二、集體閱讀扉頁及前兩頁

1.閱讀扉頁:說說看到了什麼?猜一猜這個打黃雨傘的是誰?

2.播放音樂《黃雨傘和雨滴》,閱讀第一頁:聽着音樂,你在畫面中彷彿看到了什麼?

3.播放音樂《朋友》,閱讀第二頁:畫面有什麼變化?提供小傘道具,請小朋友想象並嘗試表演兩個朋友見面的情景。

(對這兩個畫面的閱讀,我採用的是讓幼兒靜靜聆聽與畫面極其相配的音樂,在音樂中想象畫面,讓音樂幫助延展畫面的內容。這樣,相對於整本書來說最爲簡單的兩幅畫面,沒有讓幼兒在閱讀時匆匆而過。我覺得,這種停留對於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爲舒緩的音樂放慢了閱讀的節奏,也讓孩子的心靈隨着音樂安靜下來,進入了邊看邊想的境界,進入了與《黃雨傘》契合的閱讀狀態,更爲幼兒閱讀後續畫面做好了心理上和閱讀技巧上的鋪墊。)

三、幼兒自由閱讀圖書

1.幼兒自由翻看書本,鼓勵幼兒如果看懂了,可以小聲地說一說看到的內容。

2.分享交流:發現小朋友撐着小雨傘經過了哪些地方,有什麼發現。

3.提問:那你最喜歡小雨傘經過什麼地方呢?(幫助孩子大膽表達自己對畫面的感覺,嘗試用藝術的語言表達閱讀到的感受。)

(行走是有節奏的,閱讀也是有節律的。孩子們閱讀了前兩幅畫面後,急切地想要了解後面的內容,我及時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讓他們自由地翻閱圖書,有效地運用前閱讀的經驗,去捕捉前後畫面之間的關係,嘗試完整欣賞圖書。以“你發現小朋友撐着小雨傘經過了哪些地方”,幫助幼兒融會貫通所有的畫面,並把在自由閱讀中獲得的零散的、片段的信息有機地整合起來,融合成孩子們自己的故事。在基本熟悉整本書畫面的基礎上,藉助“那你最喜歡小雨傘經過什麼地方呢”,引導孩子們交流、分享對畫面細節的把握、對美的感受……)

四、感受繪本《黃雨傘》的特別之處

1.提問:你覺得這本書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小結:這本書只有畫面沒有文字,這樣的書叫無字書。畫家把所有的故事都藏在畫裏面,讓每個看書的人自己來編故事,有的地方和別人差不多,有的地方可以有自己特別的理解。

(在孩子們閱讀了《黃雨傘》後,我想他們所得到的應該是心靈的'自由。一本可以由自己來編故事的書,一本可以按自己的方式來連接的書,構成了孩子心中自己的書。面對這樣的書,孩子會有很多快樂的表達。)

五、整體閱讀圖書

1.播放課件,整體閱讀。

2.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這本書的理由。

3.給幼兒介紹書的作者和音樂家,鼓勵幼兒以後再來欣賞這本書和書中的音樂。

(我們把圖書製作成了自動播放的圖畫書,在閱讀的最後呈現給孩子。伴隨着輕快的主題曲,孩子們再次完整地欣賞畫面、自由地串接一幅幅場景,合成美麗的故事。對孩子來說,這樣的閱讀是來自心靈需求的閱讀,是有利於其身心成長的快樂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會根據實物圖片用三句話講出圖意。

2.幼兒會根據各種實物圖片的內容列出算式。

3.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若干張

2.活動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複習順數,按要求數數。

(從4―13、17―29、56―65)

2.碰球遊戲

複習9的分解組成。

二、展開

1.依次出示圖片

教師啓發幼兒逐幅觀察圖片,並用自己的語言講出圖意。

例:樹上有5個蘋果,掉下來3個,樹上還剩下幾個?

2.請幼兒列出算式,並把算式讀兩遍。

5-2=3

3.幼兒分組活動

(1)看花瓣顏色記錄。

(2)看算式寫答案。

(3)圓點塗色記錄。

(4)看圖填算式。

(5)看圖編應用題。

三、結束

1、請各組幼兒講述活動結果。

2、活動評價

表揚活動時遵守規則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喜歡參與測量活動,樂意運用自然測量的知識來解決所碰到的問題。

2、自主選擇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

3、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探究精神,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長短不一的測量工具、粉筆

2、故事圖片

3、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問題:藍貓和淘氣的爭論如何測量小汽車的車頂長度?

幼兒討論

  (二)幼兒嘗試活動

幼兒自選工具測量某一物體

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測量的結果,並與同伴對比,有什麼發現?

  (三)討論

1、比較測量的結果

引導幼兒尋找測量結果與工具的關係

2、討論測量的方法

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不要偏離邊線;首尾相連

3、小結:使用測量工具的長短不一樣,那麼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四)幼兒自主測量

1、提出測量的要求:選擇一種工具,量時找準起點,用筆畫個記號,沿邊線測量,首位相連。

2、幼兒操作。

3、討論與總結:

(1)你用什麼工具測量的?結果是多少?

(2)誰也是用這個工具的?結果一樣嗎?

(3)你還測了什麼?結果怎樣?有人測的和他一樣嗎?你的結果呢?

  (五)延伸活動

1、討論:還有什麼也可以當測量的工具?

2、我們身體的那些部位也可以當測量工具?

3、幼兒遊戲: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