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教案集錦6篇

【熱門】幼兒園教案集錦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幼兒園教案集錦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剪紙的興趣,引導幼兒喜愛民間剪紙藝術和欣賞窗花的情趣。

2.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3.學會三次對邊折、對角折剪紙的方法。

活動準備:

彩色手工紙若干、小剪刀每人一把,範畫數張。

活動過程:

1.欣賞分析:

1)欣賞範畫窗花作品

出示範畫:這是什麼?在哪裏見過?什麼時候人們張貼這些窗花?人們爲什麼要貼這些東西呢?(喜慶、漂亮。。。)這些窗花是怎麼做出來的呢?你們想不想剪這些窗花?下面咱們就學習剪一些簡單一點的窗花。

2)師幼一起剪窗花,注意製作步驟,剪出各種花紋。

正方形的紙對邊折兩次、對角折兩次,左手拿中心點在紙的邊沿剪出三角形、半圓形等,也可以把正方形的四角剪掉成圓形的作品。

2.操作體驗:

1)幼兒操作,老師提醒幼兒手拿住中心點,避免剪壞。

2)鼓勵幼兒剪出不同的花樣,有創新。

3.欣賞分享:

張貼窗花,集體欣賞,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感受喜慶的氣氛和成功的喜悅。

教師小結:

主要總結圖案的對稱、形狀等。等以後過年過節還有結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我們自己的剪紙貼上,那多好啊!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 活動目標

1. 能用表象進行5以內數的加減運算,並能用語言表達運算過程。

2. 發展表象思維。

二、 重點與難點

1. 重點: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 難點:用語言表達運算過程。

三、 材料及環境創設

1.材料:塑料小動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數字卡。加減法圖意的圖片卡。印章。

2.環境創設:在數學區放置以上材料,讓幼兒操作擺弄,進行探索和複習鞏固活動。

四、 設計思路

口頭加減法是幼兒學習加減運算的開始,活動的重點讓幼兒認識加減法的意義。教學中要避免使幼兒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即題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還剩”就是減法。設計時可以通過圖示或直接演示讓幼兒接觸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種是把兩個部分數“合併起來”,另一種是在一個部分數的基礎上“增加幾個”。又如減法,一種是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剩餘部分,另一種是已知總數和剩餘的部分,求減少的部分。用具體形象的方法幫助幼兒把合或分的心理運算活動與加減運算相結合,使幼兒真正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本活動的另一個目標是發展幼兒的表象思維。因爲,表象是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中介,幼兒掌握加減法要經過操作擺弄、運用表象進行計算。最後才能達到對抽象數字的計算。所以,設計時首先要讓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然後通過解答口頭應用題促使幼兒運用表象進行運算。此外,要求幼兒將計算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也是提高幼兒表象思維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但開始時幼兒會有一定的困難,教學中可以適當出示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清思路。

五、 活動流程

操作體驗—>討論理解—>複習鞏固

1.操作。

(1)實物操作。讓幼兒用塑料小動物、雪花片等物品進行加減運算,並用相應的數字卡表示計算結果。如計算三隻小白兔與二隻小灰兔合起來是幾隻小兔?

(2)看圖計算。讓幼兒根據圖意進行加減運算。要求幼兒先講述圖意,然後再計算結果。

注意:提供的圖意要有不同的加減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計算兩個盤子裏的水果合起來是幾個。有的是幾個小孩在玩,又走來了幾個,……。

2.討論。

(1)出示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教師口編應用題,幼兒用表象計算,並說出計算過程。

(3)幼兒口頭編應用題。

3.複習。

幼兒用動物、水果等印章製作加減法的圖片卡,並解答同伴製作的卡片上的加減題。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蔬果顏料進行刷畫、想象,並添畫或完整的物體形象,體驗創作的樂趣。

2、願意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想法,樂意與人交流。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牙刷、圖畫模板、白紙、提前佈置廚房環境、果汁

活動過程:

一、鍋碗瓢盆洗刷刷

1、導入

教師帶領小朋友進入

教師:小朋友,我們今天來到了哪裏呢?(大屏幕出現廚房的圖片)

幼:廚房

師:那我們一起到廚房來洗刷刷吧!

教師和幼兒一起跳洗刷刷的舞蹈(跳舞時提醒幼兒散開,找個空地方,不碰撞)

2、舞蹈結束,教師請小朋友到前面椅子上

師:原來廚房裏有那麼多的鍋碗瓢盆需要我們洗,有些什麼東西?(大屏幕出照片示)

幼:碗,杯子,筷子。。。

師:哇,原來有這麼多東西要洗呢,那平時媽媽和奶奶洗碗的時候會用到什麼啊?你見過的洗潔精是什麼樣子的呢?(透明的,沒有顏色的)

師(出示各種蔬果洗潔精):今天繆老師帶來了很特別的洗潔精,看看是什麼顏色的呢?這紅色的洗潔精,可能是什麼材料做出來的呢?(可讓幼兒聞一聞)黃色的是用什麼材料做出來的呢?綠色的呢?

總結:原來不單是顏料和蠟筆有顏色,我們平時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的顏色。

3、教師示範作畫

師:今天,我們的這些鍋碗瓢盆就要用這些彩色洗潔精來洗一洗,洗出來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先來看看,繆老師今天洗的是什麼東西啊?(碗或勺子筷子)那我們要用什麼來洗呢?(小牙刷)(師示範,念兒歌:小牙刷,手中拿,盆中轉一轉,紙上刷一刷,左刷刷,右刷刷,上刷刷,下刷刷,我們接下來用什麼顏色來刷呢?第三遍與幼兒一起刷,提醒幼兒把鍋碗瓢盆都刷乾淨)刷好的鍋碗瓢盆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來看一看,刷好的XX我們把它放在桌子上晾乾,小朋友,你想來刷一刷嗎?你刷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把這些鍋碗瓢盆都刷上洗潔精,要小心刷到衣服上,什麼顏色的牙刷呀要放到什麼顏色的盆子裏,刷好了之後,把上面的白紙拿掉,下面的白紙呢,放在桌子上晾乾,刷好了以後,請小朋友坐到前面來,看,那邊還有很多的鍋碗瓢盆都是髒的,小朋友可以幫忙把它們刷乾淨嗎?那你可以選你喜歡的一樣廚房用具來幫它洗一洗,刷一刷,輕輕的走到下面去把他們刷乾淨吧!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指導幼兒作畫,對不會拿刷子的幼兒做特別指導

二、鍋碗瓢盆變一變

1、集中幼兒,提問:

小朋友們的鍋碗瓢盆啊都已經刷乾淨了,現在讓它們晾晾乾,那先來看看繆老師的,看看這些勺子像什麼呢?他可以變成什麼?哪裏像XX,哪裏像XX?那如果添上XX是不是會更像呢?還像什麼?(幼兒看不出)那我們轉過來,再看看呢?

(教師把幼兒說的用圖畫記錄下來,示範兩到三個)

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鍋碗瓢盆來變一變呢?小朋友等一會拿到你的畫,把你的畫先怎麼樣?(看一看)看一看它像什麼,最後,跟老師一樣,用添畫的方法讓你的化變得更漂亮。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指導幼兒將刷出來的圖形進行想象,變出事物,變好後

3、評價活動

師:畫好的小朋友快把你的畫給客人老師和別的小朋友看看吧,你也可以去看看別的小朋友的畫,去跟別人說一說你變的是什麼?

幼個別到前面介紹自己變出來的東西

師:接下來我們拿着畫跟教室裏的小朋友去講一講吧!

活動反思:

今天在活動中我發現小朋友操作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是我在引導這一塊做的並不夠,應該讓幼兒四個方向充分想象思考,讓他們多說一些,多想一些,然後選1-2個添畫一下,在過程中我也可以用引導語“哪裏添畫上什麼,會更像什麼”來充分引導幼兒,效果會更好。最後講評環節我只是帶領小朋友看一看他們變得是什麼,缺少一個講評小結。

小百科:洗刷刷是以時尚清潔護理商品爲主。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一直以來,在經典的故事《小兔乖乖》裏,我們給孩子的似乎就只有“壞人來了別開門”這樣一個安全教育的點。而安全意識、安全教育對孩子來說卻不是那麼簡單的。重要的是,孩子需要學會分辨好壞以及如何保護自己。所以,我嘗試將經典童話《小兔乖乖》進行改編,故事中不僅有狡猾的大灰狼、兇惡的大老虎,還有朋友小貓等,並結合日常生活的角色及情節。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採用“小鬼當家”的形式。使孩子們在類似於真實的生活環境中得到鍛鍊和考驗。因此,這彷彿是一個未彩排過的童話劇。老師無法預知孩子們的表現,需要靈活地、有針對性地、及時地對孩子進行引導。活動不僅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還有對待朋友、親人的方法,熱愛家園的情感等。

活動目標

1、在童話劇中積極參與、大膽表達。

2、學會分辨好壞,知道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3、通過親身體驗培養分辨力、隨機應變能力和勇敢、愛護家人的品質。

活動準備

1、聽過《小兔乖乖》的'故事。

2、用桌椅、沙發、毯子、圍牆和樹等搭建小兔子的家,家裏散亂放着一些物品。

3、小貓、大灰狼、大老虎頭飾各一(請一位老師分別扮演這三個角色),糖果若干。

4、兔媽媽頭飾一個、小兔頭飾每人一個,玩具蘑菇、蘿蔔若干,塑料棍子一根。

5、相關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建設新家

(1)兔媽媽帶着孩子們搬進森林裏的新家,大家一同佈置、整理新家。

(2)兔媽媽要出門去拔蘿蔔。臨行前叮囑孩子們“要好好看家。不要隨便開門;如果是朋友來了,要熱情招待”等等。

(這一環節是個伏筆,但兔媽媽提供了兩種可能。使孩子們不至於認爲來的一定是壞人,而需要孩子們自己去分辨。)

2、招待朋友

(1)小兔的朋友小貓來訪,看小兔子們如何對待它,兔媽媽回來後瞭解招待客人的情況並作隨機的指導,表揚會招待客人的小兔。

(如何對待朋友,怎樣招待客人,對中班孩子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教育內容。)

(2)兔媽媽又要出門採蘑菇,臨行前叮囑孩子們“要好好看家,不要隨便開門;如果有壞人來了,應該怎麼對待”。

3、對付壞人

(1)假扮兔媽媽的大灰狼(同時播放“沉重的腳步聲”背景音樂)來了,它用糖果誘騙小兔子把門打開。兔媽媽根據情況進行引導:如果小兔不上當,兔媽媽要表揚它們並獎勵蘑菇:如果上當了。兔媽媽要及時出現並趕走大灰狼,再對孩子們進行教育。接着兔媽媽又走了。

(2)大老虎(同時播放“沉重的腳步聲”背景音樂)來了,它威脅小兔子開門,否則就闖進來,或者抓住一隻小兔、推倒圍牆等。兔媽媽根據情況進行引導:如果小兔們成功逃走或勇敢地把大老虎趕走,兔媽媽要表揚他們,一起煮好吃的蘑菇湯分享;如果小兔沒法逃走,兔媽媽要拿着棍子並招呼大家一起將大老虎趕走,教育孩子們要齊心協力、保護家園。

(大灰狼代表了有欺騙性的壞人,大老虎則代表了兇狠的壞人,孩子們應該學會的是如何對付它們,保護自己。對於前者要保持清醒、不受誘惑。對於後者則要不畏強勢、齊心協力。)

4、感受成功

兔子一家高興地慶祝勝利,分享糖果,邊唱邊跳(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

5、重建家園

小兔子和媽媽一起把大老虎推倒的房子重新建好。

(體驗成功的快樂,孩子們會更有自信;而和媽媽一起重建家園,培養的則是孩子們熱愛家庭的責任感。)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夠大膽地在集體面前正確地說英語單詞。

2、培養幼兒的學習英語的熱情。

3、體驗英語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光碟。電視機。圖片。

活動過程:

一、師生問好

T:goodmorning girls and boys ! How are you

C:goodmorning miss zhong .! I am fine ,thankyou

二、複習單詞及歌曲,

我們跟圖片上的食物打個招呼吧!(教師出示egg的圖片。)

T ;hello everyone!

C ;hello egg1

以這樣的方式來複習單詞。

我們上次還唱了一首歌,我們來嘗一嘗吧!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歌唱活動。

三、學習新的知識點。

1、學習手的單詞。

教師晃動手

T ;what’s this?

S :手

T :用英語怎麼說呢?hand hand !shake your hand !hand hand !(搖搖手)(用不同升調來讓幼兒學習單詞)

2、學習腳的單詞。

教師晃動腳

T ;what’s this?

S :腳

T :用英語怎麼說呢?feet feet !touch your feet !feet feet ! !(摸摸腳)(用不同升調來讓幼兒學習單詞)

四、在遊戲中鞏固幼兒對單詞的記憶。

1、什麼動說什麼。

T ;let’s play a game !(讓我們來玩遊戲)老師藏在黑板後面,老師會動手和腳,老師動什麼你們就告訴老師單詞!

2、我說你做。

遊戲規則:同時找多個小朋友出來,老師說什麼部位的單詞,那麼小朋友就快速指出身體的部位。指錯的小朋友就回到座位上,換下一個小朋友來做。

五、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瞭解有關年輪的知識。

3、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U盤《蝴蝶花》、《大樹樁你有幾歲》,電視機;

2、掛圖《大樹樁》

3、小樹樁圖卡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表演《蝴蝶花》

1、進一步感知樂曲的旋律與節奏;

2、幼兒邊唱邊做動作,啓發幼兒大膽創編,激發幼兒表現力。

反思:在此環節中幼兒通過歌表演,激發了幼兒對音樂歌曲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是很好的發聲練習。幼兒學習音樂歌曲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

二、學習歌曲《大樹樁你有幾歲》

1、出示掛圖《大樹樁》導入課題

提問:圖上是什麼?你們知道這棵被砍伐後的大樹樁長了多少年嗎?也就是說這棵大樹樁它有幾歲嗎?(幼兒紛紛進行猜測大樹樁的年齡)

反思:通過提問,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幼兒的興趣一下子被提起,都想知道大樹樁的年齡與確定大樹樁年齡的方法。

2、欣賞歌曲《大樹樁你有幾歲》

師:有一首歌會告訴我們如何確定大樹樁的年齡,咱們一起來聽一聽。

幼兒欣賞歌曲一遍後還未等我提問。幼兒便紛紛舉起小手說:“老師,數數樹樁上的圓圈。”我趁機告訴幼兒:“大樹樁上的一個個圓圈叫年輪”。

反思:幼兒帶着問題去欣賞歌曲,幼兒的注意會高度集中,欣賞歌曲時便非常認真投入,因此答案便很容易讓幼兒找到了,進而也自然的接受了新名詞“年輪”。

3、理解、熟悉歌詞

根據圖畫、教師講解歌詞,讓幼兒理解、熟悉歌詞。

4、學唱歌曲

①請幼兒聽音樂拍節奏。

②重點講解附點,休止的拍法。

三、操作活動

幼兒人手一張“大樹樁”,請幼兒數一數自己的樹樁幾歲了,幼兒開始認真仔細的數。不一會幼兒便紛紛舉手:“老師,我的大樹樁5歲了”!“老師,我的大樹樁7歲了”……

反思:幼兒興趣又一次被提起(激發),幼兒對自己重新樹立了自信,很快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對大樹樁的年齡揭曉始終保持了濃厚的持續探究的願望,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不過我也從中瞭解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在教歌曲時,如何才能讓幼兒順利掌握三拍子節拍,附點音符等。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不斷努力,結合本次學《指南》的收穫與心得,多反思自己在活動時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