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錦集七篇

【實用】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錦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錦集七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以看看、說說、畫畫的形式,初步學畫長頸鹿的基本特徵及動態。

2、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一大、一小二隻蛋(貼絨教具)、卡紙、記號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導觀察。

1、出示二隻蛋,問:什麼形狀的?不一樣的地方是什麼?

2、告訴名稱:大的是恐龍蛋,小的是鵝蛋。

  二、說說、畫畫,老師示範。

1、長頸鹿身體與頭部的定位。

(1) 老師演示:恐龍蛋放在黑板的當中,鵝蛋想離它遠一些該放哪兒呢?(請個別幼兒演示)。

(2) 請幼兒在圖畫紙上爲恐龍蛋與鵝蛋定位--畫出長頸鹿頭與身體的不同位置。

2、教師示範(邊說邊畫)。

(1)以變魔術的形式將鵝蛋變形,畫出長頸鹿頭上的眼睛、嘴巴、耳朵和角(提示:定位時方向不同)。

(2)用二根“電話線“’連接鵝蛋與恐龍蛋。(提示:一邊寬、一邊窄)

(3)恐龍蛋變形--畫出長頸鹿的四肢與尾巴 ④找找長頸鹿還缺什麼?(頭髮、衣服)

3、教師小結長頸鹿的特徵,並提出要求。

  三、幼兒繪畫:

1、畫單個長頸鹿,要求不同方位,不同動態。

2、長頸鹿和誰在一起,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並畫下來。

  四、活動講評:

1、你認爲哪隻長頸鹿畫得最象?爲什麼?(說出特徵)。

2、介紹自己畫的長頸鹿在幹什麼?(說出動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教學活動目標:

1、瞭解“>”、“<”號所代表的意義,嘗試正確運用“>” 、“<”完成操作活動。

2、對數學符號感興趣,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數字卡1-10,操作卡(“>”、“<”)幼兒用書中的“符號寶寶(一)”,掛圖“>”和“<”

  活動重點、難點:

知道“>”、“<”代表的意義,並嘗試正確運用“>”、“<”。

指導要點:用直觀、形象的方法幫助幼兒認識和理解“>”、“<”。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教師念兒歌導入,兩根線,真奇妙,頭碰頭來真要好,開口向左大於號,開口向右小於號。

  2、認識“>”、“<”,瞭解“>”、“<”所代表的意義。

師:大家回顧一下“大嘴魚”總是把開口對着什麼數?大數還是小數?

師:現在請大家看看掛圖,哪個是“>”(大於號)?哪個是“<”(小於號)?並看符號的外形特徵,說說兩個符號有什麼共同的地方?他們代表什麼意義呢?

觀察思考:“>”和“<”該填寫在哪裏?當大數在前,小數在後時,中間填什麼符號?當小數在前大數在後時,中間應填什麼符號?

師幼共同總結:當大數在前,小數在後時,中間應填“>”(大於號);當小數在前,大數在後時,中間應填“<”(小於號),也就是:大數在前,開口向前,大數在後,開口朝後,開口總是朝着多的一邊。

  3、探索發現

幼兒每兩人一組,運用數字卡比較大小並用“>”或“<”認真做好記錄(方法:2名幼兒任意出一張數字卡,讓另一名幼兒記錄多少,用大於號小於號來記錄,第二次比較時交換記錄)

  4、總結操作,正確運用“>” 、“<”完成操作活動。

(1)交流自己的發現

師:說說你的記錄,哪些用到了“>”?爲什麼在這裏要用“>”?哪些用上了“<”?爲什麼在這裏要用“<”?

(2)完成幼兒用書中“符號寶寶(一)”。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探究問題的興趣。

2.幼兒知道太陽石圓圓的、紅紅 ,同時也知道許多東西是圓圓的、紅紅的。

3.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體驗活動的樂趣。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準備:

1.一組背景圖:(1)天空(2)菜園(3)房子。小兔頭飾(數量和幼兒人數一樣)。

2.《小兔找太陽》的動畫片。

3.彩筆和白紙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教師和幼兒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基本部分:

一、請幼兒欣賞大班小朋友表演的故事《小兔找太陽》

二、請幼兒欣賞動畫片《小兔找太陽》,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分段欣賞

1.分段欣賞《小兔找太陽》,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兔子在哪裏?它把什麼當成太陽了?它把怎麼樣的燈籠當成太陽了?它又到了哪裏?它把什麼當成太陽了?它把怎麼樣的蘿蔔當成太陽了?它又把什麼當成太陽了?把怎樣的氣球當成太陽了?小兔子找到太陽了嗎?太陽石什麼樣子的?

2.完整地欣賞動畫片。請所有的小朋友用好聽的聲音跟着動畫片一起講故事。

教師小結:小兔子找到太陽了,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3.請幼兒戴上頭飾,請一名幼兒當兔媽媽,其餘幼兒當小兔,看着圖片表演故事。

師:看這是誰?(兔媽媽)現在請一名小朋友來當兔媽媽,其餘小朋友當小兔,老師當講述者,我們來表演這個故事,好嗎?

4.請幼兒說出圓圓的、紅紅的東西。

5.幼兒畫出簡單的圓圓的、紅紅的東西。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幼兒出去找太陽。

活動反思:

孩子們經常能在天上看見太陽,但是太陽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對於小班孩子來說,受其語言能力發展的限制,還不能很好的描述出來。在本次活動中,我們藉助於故事《小兔子找太陽》,讓孩子們用較形象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徵。故事中小兔子是孩子們都熟悉的動物形象,而且班級孩子對三以內的數量、紅色、圓形及方位名稱都具有一定的感知經驗,再運用直觀的圖片進行輔助教學,更易於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本次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豐富詞句,激發其關注周圍事物的色、形的興趣,還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一)安靜傾聽圍裙媽媽講故事,感知媽媽的聲音。

(二)體驗聽媽媽講故事的樂趣,進一步感受生活中媽媽對寶寶的關愛。

二、活動重難點

(一)重點:感知圍裙媽媽講故事的聲音。

(二)難點:體驗和享受聽媽媽講故事的甜蜜與媽媽對寶寶的愛。

三、活動準備

(一)2~3件成人圍裙(有大口袋);相關故事繪本。

(二)事先邀請3~4位講故事的媽媽。

四、活動過程

(一)圍裙媽媽講故事

1.認識前來講故事的媽媽。

教師:這是誰的媽媽,她們都穿着圍裙,圍裙上都有個大大的什麼?

教師:猜猜圍裙媽媽的大口袋裏裝着什麼。

教師:你們喜歡聽故事嗎?圍裙媽媽講故事嘍,讓我們安靜聽。

2.聽圍裙媽媽(圍裙裏放着繪本)講故事。

教師:圍裙媽媽講了什麼故事?你們喜歡嗎?

教師:你們喜歡圍裙媽媽講故事的聲音嗎?

教師:你的媽媽給你講故事嗎?媽媽的聲音是怎樣的?

教師:下面再請一位圍裙媽媽給我們講故事,這回圍裙媽媽會講什麼故事呢?

教師:仔細聽聽這位媽媽的聲音又是怎樣的。

(二)和圍裙媽媽一起講故事。

1.選擇和自己喜歡的圍裙媽媽一起講故事。

教師:你想和哪個圍裙媽媽一起再來講一講這個故事?

教師:和圍裙媽媽在一起講故事、聽故事,感覺怎樣?

教師:平時在家裏,你媽媽什麼時候會和你一起講故事?

教師:你喜歡媽媽的聲音嗎?

(三)謝謝圍裙媽媽。

1.幼兒親手製作一張愛心卡送給圍裙媽媽。

教師:你想和圍裙媽媽說句什麼話?

教師:你想怎樣謝謝圍裙媽媽?(鼓勵幼兒用愛心卡和裝飾物給圍裙媽媽做禮物,並送給圍裙媽媽。)

教師:平時在家裏,媽媽給我們講完故事以後,我們可以怎麼做?

五、活動延伸

(一)將繪本投放到閱讀區,供幼兒說一說,看一看。

(二)可邀請班級其他幼兒的媽媽爲幼兒錄製故事錄音,在閱讀區或午睡前播放。

(三)活動結束後,鼓勵幼兒回家安靜地傾聽媽媽講故事,也可以和媽媽一起講故事,用心感知媽媽的聲音還可以把媽媽講故事的聲音錄下來與同伴分享本活動可以結合“三八”婦女節活動繼續開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在數學中操作的樂趣。

2.提升幼兒的觀察力、分辨能力以及動手能力。

3.鞏固對數字1—5的認識,能聽清老師的要求並按要求活動。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數字卡“1-5”,實物卡片“1-5”,糖果、小魚、水果若干等。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看數字拍手

師:現在劉老師和你們玩一個拍手遊戲。看劉老師拿的是數字幾?就拍了幾下手。一邊拍一邊數數。

二、複習5以內的數

1.複習認識數字1—5

師:今天數字寶寶要和我們做遊戲了,看看數字寶寶怎麼了?

數字寶寶摔倒了,誰來幫數字寶寶站好,幫助數字寶寶的時候,要說:數字幾,我幫你站好(集體驗證,並認讀數字)

2.數字寶寶都站好了,誰願意幫它們排排隊?(從小到大)

3.幫動物找數字朋友。(出示動物卡片找相應的數字做朋友)

教師出示1只小鴨的動物卡片。

師:1只小鴨的數字朋友是誰呢?

誰來幫助這些小動物找到它們的數字朋友呢?

師:要求幼兒用一句完整的話邊送邊說,(例如:2只小雞我送你,數字2和你做朋友好嗎?)

三、和數字做遊戲(用多種感官感知物品數量)

師:你們想不想和數字做遊戲呀?(想)

1.看數字拍手邊拍邊數數。(可看數字拍手、拍腿、學動物叫。)

2.《猜猜誰躲起來了》,抽掉幾張數字卡片,請小朋友猜猜誰躲起來了?

3.按數取物: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幼兒迅速拿出相應數量的雪花卡片。

四、小組活動

師:數字寶寶想請我們小朋友去做客,我們是不是要給數字寶寶帶些禮物呢。今天老師爲小朋友預備了許多禮物。(逐個講解小組操作內容)引導幼兒送禮物時邊操作邊講述。

第一組、第二組:貼水果,白紙上是數字幾,就貼一個水果。

第三組、第四組:裝糖果,袋子上是數字幾,就裝幾個糖果。

第五組:裝小魚,盤子上是數字幾,就貼幾條魚。

五、師幼共同檢查

師:我們看看數字寶寶是不是收到和自己數量一樣多的禮物呢?

師幼共同檢查。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想通過用簡單易懂的方法教會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數,進一步幫助幼兒對1-5數字的理解,同時也給孩子獨立動手操作練習的機會。但這節課下來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沒有靈活準確運用量詞,自己對數學語言組織還有所欠缺,自己的語言有點零亂,囉嗦,也沒有激情的教學語言,這些都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改進的地方。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書寫文字的田字格,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稱。

2、學習正確的執筆方法。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田字格

2、難點: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稱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文字的家》、《找相同》、《描一描》、鉛筆、小兔、小雞、小狗、小貓圖片、田字格本

活動過程:

1、認識文字的家

(1)、出示田字格本,交流

“你們認識它嗎?在哪裏看到過?”

(2)、教師小結:這是小學生的寫字本,它叫田字格本。

“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幾排田字格呢?”

2、瞭解田字格的位置

(1)、教師將4只小動物分別放在田字格的四個格子裏

“小動物們在田字格的那兒?”(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個別幼兒放小動物,其他幼兒說說它們的位置

3、遊戲活動,鞏固對田字格的認識

(1)、幼兒在幼兒用書上找找文字的家

(2)、將相同的漢字連起來

(3)、在田字格里描一描

4、幼兒相互交流握筆姿勢,糾正錯誤的姿勢。

活動反思:

一、溫馨情景、引學生入文

在這節課上,由多媒體展示出:藍天白雲、泥土種子、森林小鳥、小河魚兒等多幅畫面,使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它們的親密關係。我打開音樂,和着音樂的節拍,讓學生聽着錄音機裏傳出的擬揚頓挫、輕柔和諧的解說,再讓學生經過思考走進自然美的意境之中。隨之,我輕輕朗誦課文:“藍天/是白雲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森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再讓學生跟讀一遍,聲音好美、好美,彷彿是領學生走進了詩文中的“家”裏。此時,題目《家》正在電腦的畫面上徐徐升起,同學們激情涌動,朗誦的聲音此起彼伏,聲聲動情。

二、用提問尋思、用細讀品味

在學生輕聲朗讀之後,我隨機又展示了藍天白雲的畫面,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爲什麼把藍天比作白雲的家呢?”學生這時展開想象,有的回答:“白雲只有在藍天裏纔會有溫馨的感覺”。有的說:“白雲只有在藍天才自由、快樂。”……說得多好。“誰能讀出感覺來?”這時,學生早已迫不及待、躍躍欲試。同樣的方法,我又讓學生想像森林和小鳥、小河和魚兒、泥土和種子的親密感覺。這些想象和描述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讀時感情充溢。在理解內容、品位文字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繼續誦讀課文,去體會語言、理解語言,並把體驗到的情感移植到文本之中,用心靈與文本對話,用優美的聲音把體會感悟出來。在誦讀的時候鼓勵孩子加上動作,不僅讓孩子興趣大增,也便於學生記憶詩歌。

三、讓角色轉換,再體驗溫馨。

當學生還沉浸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之中時,我逐次在身上貼上藍天、森林、小河、泥土的圖片,向一個個學生招手。在我的指導下,學生不知不覺地實現了角色轉換,變成了一朵朵白雲,一隻只小鳥、一條條魚兒、一粒粒種子,與之相對應的親切溫馨、和諧的關係展現出來。在我的身邊飄浮、玩耍、遊動、靜伏。文本不再只是一種文字,而是有形、有聲的體驗,學生也變成了有感情的文本角色。此時,學生在我的帶領下,已渾然不覺地經歷了兩個層次的體驗:接觸文本,在字裏行間中的體驗;超越文本,在文本創設的意境中去體驗。

四、拓展文本、昇華情感

到此,課文已經基本講完,但是我並沒有打住,又展示出了另一幅畫面。我說:“自然界裏有它們的家,那我們小朋友的家在哪裏呢?”學生齊聲誦讀:“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此時出示我國的版圖,告訴學生我國的國土面積、淮安的地理位置。之後帶孩子在課件中游覽祖國的山山水水,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此時我打開課件中的一首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兒真鮮豔……”。緊接上培養學生帶着自豪、驕傲的心情讀課文。

詩中“祖國”是一個抽象的詞,對於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尤其不容易理解。我讓學生通過課外蒐集資料、課上交流彙報的教學設計,將抽象的“祖國”化爲具體可感的事物,突破了學生理解上的難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地學習的意識

課文講解結束,爲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出示了熊貓在吃竹子、鯨魚在海里遊、月亮懸掛在星空的圖片,讓孩子編詩,課後的作業是回家仿寫一首兒童詩,並配上相應的圖畫。這些都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五、指導背誦,步步爲營。

在指導孩子背誦的時候,先是用帶課文的FLASH吟誦,之後用別有用心的板書提醒,相對加大了難度,再用無課文的動畫提醒,最後讓孩子閉上眼睛,帶這動作加以演示。這樣的步驟符合孩子記憶的特點,反覆的強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這節課上,我用一顆未泯的童心引領學生與文本解除對話,在誦讀、表演、對話中去體驗、感悟語言帶給我們的溫馨。在這種體驗中,學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一堂精心準備的語文課到此結束了。

這節課帶給我的不但是快樂、感動,而且是審美的情趣。讓我感到教學不是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的。這首小詩寫得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讀起來保持語調歡快、流暢和幸福、愉快的感覺。教學時讓學生體驗、感悟詩中的意味,發自內心對祖國的撫育的喜愛之情。

小百科:家,現代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jiā,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內、住所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感知和區分各種各樣的聲音,遊戲中體驗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激發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2.瞭解聲音與人的關係,讓幼兒知道噪音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教幼兒養成不大聲喊叫的習慣。

3.豐富詞彙:振動、傳播、噪音。

【活動準備】

1.大鼓一隻,玩具小孔雀一隻。

2.每個幼兒一件發聲玩具:沙筒、手鈴、口琴、小手風琴等。

3.錄音機一架,錄有各種聲音的錄音帶一盒。

4.智力學具若干盒。

【活動過程】

一、聽聽是什麼聲音

1.教師出示口袋,搖動口袋中的手鈴,讓幼兒猜猜口袋裏裝的是什麼東西,你怎麼知道的?

教師小結:

聲音是看不見的,只有用耳朵才能聽到。

2.讓幼兒聽錄音,並說出這是些什麼聲音。

3.啓發幼兒說出平日還聽到過什麼聲音。

二、體驗聲音的產生

1.將玩具小動物放在鼓面上,擊鼓,讓幼兒看玩具小動物在鼓面上活動的情況,並觸摸鼓面感覺物體振動會發出聲音這個道理。(豐富詞彙:振動)

2.幼兒邊念兒歌,邊用手摸摸頸部喉嚨處,體驗發聲時聲帶也振動。

3.讓幼兒玩發聲玩具,使其發出聲響,提問幼兒:你是用什麼方法,讓樂器發出聲音的?

4.請小朋友在活動室裏尋找可以發出聲音的各種物體,讓各種物體發出聲音,幼兒體驗不同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教師小結:物體振動能發出聲音,不同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三、瞭解聲音的傳播

1.教師請一幼兒到屋外拍手,讓幼兒聽後說出外面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你怎麼知道的?

2.教師用鼓聲和手錶聲讓幼兒體驗和區分聲音有大小之分。

3.教師小結:聲音是可以傳播的,聲音大傳播得遠;聲音小,傳播得近。

4.考考小朋友:“小明想聽遠方爸爸的聲音怎麼辦?”啓發幼兒說出聲音多種傳播的辦法。

四、玩學具找聲音。瞭解聲音與人們的關係

1.讓幼兒到學具裏找畫面,說一說哪些畫面中的物體能發出聲音,發出什麼聲音?進一步感受聲音的特點。

2.讓幼兒講講喜歡聽什麼聲音,不喜歡聽什麼聲音,讓幼兒瞭解“樂音”和“噪音”與人們的關係,懂得保護耳朵,養成不大聲吵鬧的習慣。(豐富詞彙:噪音)

3.帶幼兒到室外繼續尋找“各種各樣”的聲音。(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