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看、聽、做了解幾種昆蟲的外形及特徵。

2、使幼兒清楚的分辨出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

3、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哪些昆蟲可以分爲益蟲和害蟲,哪些是在土裏生活的昆蟲。能按照昆蟲的分類找到自己的小組。

活動準備

1、帶掛鉤的昆蟲彩色卡片(每種昆蟲製作4份)。

2、代表各種小昆蟲的背景音樂。

3、大掛圖和大樹模型。

4、擺放昆蟲卡片的小盒子。

活動過程

一、逐一播放代表昆蟲的背景音樂,引起讓孩子猜一猜是哪種小昆蟲的興趣。(蚊子、蜻蜓、蜜蜂、蝴蝶、蚯蚓、

七星瓢蟲、螞蟻、蒼蠅、蝗蟲、螳螂、蟋蟀、知了、枯葉蝶、蒼蠅、蟑螂…..、有些昆蟲沒有背景音樂,教師可以演示一下)

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小朋友們想認識他們嗎?幼:想這第一位小客人說:“我要考考大班的小朋友,

我出了一個謎語一個讓你們猜,你們猜對了我就出來和你們玩兒,好嗎?幼:好。謎語:有個醫生真古怪,打針反而

把人害,不要他來他偏來,專門來盯人的血。你們猜猜他是誰呀?幼:蚊子出示蚊子圖片及對應的字卡。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蚊子長什麼樣子?有什麼特點?它喜歡幹什麼?它都在什麼時間出來?它是怎麼飛的?

你們怕不怕它?爲什麼?

二、準備的昆蟲都猜出來後,進行昆蟲分類討論,引導幼兒思維拓展,進行語言交流。

師:小朋友都選一個昆蟲拿好,我們大家一起按照益蟲和害蟲來分成兩個小組,好嗎?看看小朋友們都知道自己的昆蟲該站到哪邊的隊伍裏去。

師:小朋友們,昆蟲大分類,分好了嗎?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有沒有站錯隊伍的“小昆蟲”。

師:啊!哪位小朋友把螳螂分到害蟲的隊伍裏了?是誰把蝗蟲分到益蟲的隊伍裏了?讓我們分析一下它們應該站到哪個隊裏?

三、合作探討,讓幼兒瞭解哪些昆蟲是在天上飛的大樹上的,哪些昆蟲是在土裏的和地上的?

引導幼兒將自己拿到的昆蟲再分成幾個小組,分組將昆蟲安排到樹上、樹下、地上。

在天上飛的有:蝴蝶、蜜蜂、蜻蜓、

在樹上的有:知了、蒼蠅、枯葉蝶

在地上土裏的有:蚯蚓,螞蟻、蟋蟀、螳螂

四、讓幼兒扮演昆蟲回到大自然去。

活動結束:師:昆蟲想請小朋友到森林去做客,你們願意嗎?幼:願意

但是呀,小昆蟲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他想讓你們扮成他們的樣子飛到大森林去玩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廣告的作用及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2、嘗試爲自己喜歡的產品做廣告。

活動準備: 商業廣告和公益廣告各一段、各種物品。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價值分析:知道生活中廣告處處能見,廣告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並給人們帶來方便。

1、今天我們來說說廣告,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過廣告?

小結:哦,原來廣告到處都有,廣告就在我們身邊。

2、(播放廣告)你從這段廣告裏看到了什麼?

小結:原來這種介紹商品的,吸引大家都去購買它的廣告叫“商業廣告”。

二、說說我喜歡的廣告 價值分析:願意學學、唱唱廣告語,能大膽表現自己。

1、教師說自己喜歡的廣告。

2、我們的身邊有那麼多的廣告,你有喜歡的廣告嗎?說說喜歡的理由。

3、學學廣告:學一學廣告語、唱一唱廣告歌。

小結:原來好看的畫面、好聽的音樂、有趣的語言都是我們喜歡廣告的理由,而且廣告讓我們瞭解到許多商品的信息。

三、設計廣告 價值分析:通過合作自編廣告,鍛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激發幼兒創編廣告的慾望。

1、今天老師有幾樣商品要賣出去,請你們來做做廣告,好嗎?

2、出示實物,幼兒設計廣告。

3、分享交流。

四、公益廣告

1、除了向大家介紹、推銷商品的商業廣告外,還有什麼廣告?

2、(播放公益廣告)剛纔你看到了什麼?這個廣告和我們看到的商業廣告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這是“公益廣告”,公益廣告是不介紹產品的廣告,而且是有教育意義的。

活動反思:

首先,這是一節語言活動,所以我對孩子的前期經驗豐富了許多。有了知識經驗的準備,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提高了,想說的慾望也增加了。

其次,在說到孩子自己喜歡的廣告時,我預設的東西過多,導致孩子在表演時沒有激情。

最後,在創編環節有的孩子顯得有點單板、拘束,知識單純地創編了廣告語,沒有放開,這時教師應該及時啓發幼兒,讓幼兒大膽地表達表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主題背景:

秋季是農村豐收的季節,收穫的各種蔬菜、瓜果、糧食對農村的孩子來說非常之熟悉,給幼兒提供了探索、發現、表達、操作的很大空間,廣闊的田野是幼兒活動的一方土地、一個世界,幼兒親自採摘的瓜果、蔬菜等又是很好玩的操作材料,當我們專注它上時,會發現它們所蘊含着豐富的教育資源,它能將通過蔬菜、瓜果、糧食等教育資源滲透幼兒園教學的五大領域中,貫穿整個主題教學活動,在主題中它能讓幼兒體驗農民秋季收穫的喜悅,感受農民伯伯種植、培育、採摘的辛苦。本主題帶着幼兒親身實地去探究、去發現、去想象、去操作、去表現,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秋季是蔬菜、瓜果和農作物豐收、成熟的季節,瞭解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親身體驗田間勞動和收穫的快樂;

2、認識秋季常見的瓜果、蔬菜和農作物,知道糧食的來源,種植糧食的過程,以及糧食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懂得愛惜糧食,尊重人民的勞動成果。

3、藉助蔬菜、瓜果、稻穗開展一些設計製作表現、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三、主題內容:

(一)集體活動:

活動內容活動目標秋收忙

1、引導幼兒觀察農民伯伯收割水稻的過程。

2、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

糧食成熟的季節

1、通過實地參觀,感受豐收田野的美景,體驗農民豐收的喜悅之情。

2、知道秋天是糧食成熟的季節,初步認識水稻、番薯等農作物。

快樂猜猜猜

1、學猜有關秋天農作物、水果的謎語,學說謎面,對猜謎語活動感興趣。

2、培養好奇心,提高分析、聯想能力。

奇妙的水果樹

1、在畫水果的基礎上學習用各種顏色、圖案裝飾水果,然後將其剪下,幼兒集體裝飾成一棵水果樹。

2、知道秋季是水果豐收的季節,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好玩的番薯造型

1、喜歡自己動手製作番薯造型。

2、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創作出不同的造型。

大豆、扁豆、四季豆

1、認識大豆、扁豆、四季豆,學習比較它們的異同。

2、學習剝大豆,體驗勞動的樂趣。

糧食豐收了

1、嘗試用重疊的方法畫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畫面,鵜鶘佈局的變化。

2、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語句講述自己見到過的農村糧食豐收的景象。

棉花

1、通過觀察,認識棉花,知道棉花的結構組成。

2、能用語言清晰準確地表達出棉花的用途與好處。

3、能大膽運用棉籤等作畫工具進行繪畫,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黃豆爺爺找朋友

1、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製品關係的慾望和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豆製品,並瞭解其營養價值。

3、培養幼兒運用各種感官辨別黃豆並區分豆製品的能力。

媽媽的菜籃子

1、通過比賽講述蔬菜種類,讓幼兒感受到秋天是蔬菜豐收的季節。

2、瞭解葷菜與素菜的合理搭配,知道要多吃蔬菜,少吃葷菜。

(二)區域提示:

美工區:讓幼兒收集句子橘子皮,供幼兒用撕、剪等方法制作菊花;投放一些稻草、豆梗等讓幼兒自制一些玩具。

閱讀區:準備一些花生、柿子、石榴、橘子等實物,準備百寶箱一隻爲幼兒猜謎語等。

角色區:增設食品商店,投放一些幼兒從家裏帶來的蔬菜、水果,供幼兒玩區角活動和角色遊戲用。

科學區:爲幼兒準備一些水果與乾果,讓幼兒欣賞、探索。

(三)環境創設:

(1)在自然角中投放一些本地常見的,秋季成熟的蔬菜、水果、稻穗等,供幼兒欣賞、交流。

(2)在活動一角投放整株的水稻、棉花、新鮮的番薯等供幼兒造型、欣賞和交流。

(3)投放有關愛惜糧食和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圖書及一些糧食作物的謎語、古詩,工幼兒看看、念念、畫畫。

(四)家園共育:

讓家長有空時帶幼兒去田野走走、看看,參加一些簡單的秋收勞動;利用休假等時間帶孩子到水果店裏去引導孩子觀察各種水果,或讓孩子直接參與一些採摘活動,去水果店時讓孩子參與一些買賣活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並請家長爲孩子準備1—2種秋季成熟的瓜果,放到自然角或與同伴們分享,鼓勵幼兒關心集體,爲集體、爲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日常活動:

1、主題活動前做好家園聯繫工作,讓家長帶領孩子去田野參觀,並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2、讓幼兒在自家的菜園地裏種植管理一些簡單易種的蔬菜,鼓勵孩子幫助家長採摘瓜果,在收割時節,讓幼兒幫助家長翻曬稻穀等,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3、體育遊戲:開展《運瓜》、《搶收搶種》、《運送糧食》、《摘果子》、《運菜忙》等活動,每個活動都圍繞主題進行。

4、角色遊戲:開展《水果店》、《買水果》等活動。

5、區域活動:開展《水果拼盤》、《番薯造型》等活動。

6、午餐前讓幼兒說說所吃的蔬菜名稱、菜的做法及營養價值,自己家所種植的蔬菜有哪些?自己採摘過哪些瓜果?最喜歡吃哪些蔬菜?並談談它們所含有的營養素。

7、幼兒參與環境創設,主題牆的佈置。如:“秋季水果多又多”等。

  四、特色體現:

關鍵活動之一:《糧食成熟的季節》

這個活動,我們主要是通過讓幼兒實地去參觀,感受豐收田野的美景,體驗農民豐收的喜悅之情,同時也讓孩子們認識了水稻、番薯等。

(1)帶幼兒參觀稻田,我們通過3個層次進行教學;第一,讓幼兒遠看的稻田是怎麼樣的?風吹來時稻田裏的稻子像什麼?第二,近看的稻田又是怎麼樣的?第三,稻穀又是怎麼樣的?讓幼兒輕輕摘下穀子觀察,這次活動效果很好,達到了預先設定的目標。

(2)觀察了番薯地,幼兒初步瞭解了番薯,並讓幼兒通過想象,說出了番薯藤像什麼?它的葉子又像什麼?並參與了農民伯伯的挖番薯活動。最後還得到了農民伯伯贈送的許多番薯、番薯藤供我們小朋友做番薯造型等。回幼兒園後,我們組織孩子們還製作了番薯藤項鍊、小掛飾,孩子們玩得都很投入,很開心,此活動開展得非常成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發現問題,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2、瞭解“蒸發”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現象,知道雨與人們的關係。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1、酒精燈、燒杯、玻璃片、三角架、火柴。

2、雨的形成課件

活動過程:

一、播放雨的形成課件,引導幼兒聽雨聲,看雨景。

小朋友們,聽聽這奇妙的聲音,問:這是什麼聲音?(幼兒:雨聲)

看電腦動畫,問:這是什麼景象?(幼兒:下雨)

雨從哪裏來?

幼兒:從天上。

師:天上爲什麼會下雨?

幼兒:因爲天上有云彩幼兒:因爲有烏雲

二、實驗探索雨的形成。

1、小實驗:用酒精燈加熱燒杯裏的水,讓小朋友仔細觀察燒杯裏的水,說說發現了什麼?

幼兒:冒熱氣

師:這叫蒸汽水熱了就會有蒸汽,許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

師:你在哪裏看見過水蒸發的現象?

幼兒:燒水的時候

幼兒:做飯的時候

幼兒:暖氣管道里

……

師:水變成水蒸汽跑到哪裏去了?變成什麼了?

幼兒:天上……

2、幼兒分組實驗:在老師的幫助下,把熱水倒在杯子裏,蓋上玻璃片,讓幼兒觀察玻璃片上有什麼變化。再請幼兒拿起玻璃片觀察玻璃片上的水珠流到水杯裏的現象,讓幼兒說說這是爲什麼?

3、聽故事,《小雨點旅行記》,瞭解雨是怎樣形成的。

4、看課件:雨是怎樣形成的,小結雨的形成。

三、討論:下雨好不好?爲什麼?下雨的好處與害處,瞭解雨與人類的關係。

活動延伸:

1、畫雨。

2、觀察記錄水蒸發的現象。

活動反思:

活動上下來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也存在一些問題:

1、整個內容偏多,在第三部分倉促結束的情況下仍然超時5分鐘左右。

2、幼兒還是缺乏自己動手實際操作的體驗。而其科學原理相當部分幼兒是已經知道的。

3、實驗用的水杯有點小,由於天氣冷,水溫也降得快,會影響實驗的效果。建議換大的能夠裝1L以上的水杯或水箱。玻璃紙要加邊框進行固定,玻璃板四周要包邊,避免劃傷手指。

4、“春雨貴如油”這句屬於幼兒基本都不瞭解,這個問題可以刪掉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課題生成:

現代家庭的孩子大多爲獨生子女,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兒的玩具越來越多,很多嶄新而有趣的玩具被永遠地關進了玩具櫥。但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大班幼兒對別人的玩具,無論是新的還是舊的都很喜歡。還有的幼兒常常將自己有趣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與大家分享。因此,我們設計了該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索買賣玩具的方法和策略,激發創新意識。

2、愛惜玩具,體驗變舊爲寶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自帶玩具2、3種,並共同爲玩具標上價格。袋人手一隻,內裝“錢幣”若於(與所帶玩具等值)。方簍子人手一隻。

2、活動前請兩名教師(也可請另外的大班兩名兒童)和本班一名幼兒排練情境表演《賣玩具》。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引發問題:

(1)幼兒觀看情境表演:小兔不想玩娃娃,想出辦法將它賣掉小豬也想賣,可是小紅卻買了小兔的娃娃……

(2)組織幼兒討論:小兔和小豬做了一件什麼事?小兔的玩喜賣出去了嗎?小豬呢?爲什麼?誰來幫助小豬。

(3)請2~3名幼兒幫小豬賣玩具,操作演示後提出:誰還有喜歡他的方法來吸引顧客?

(4)討論後得出:小兔和小豬真能幹,把自己的舊玩具賣出去成了別人的新玩具;把別人的舊玩具買回來,成了自己的新玩具這樣,大家都有新玩具了。

2、探索買賣玩具的方法和策略:

(1)教師:“今天小朋友也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你們想不想把它們賣掉?你想怎麼賣?”

(2)請幼兒上來操作演示賣玩具的方法。

(3)提出買賣玩具的要求: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爲買方,另一生爲賣方。鼓勵賣的幼兒動腦筋想出各種辦法,買的幼兒看清楚自己想買哪一樣。

(4)嘗試買賣玩具:觀察幼兒沒賣掉玩具的原因。

(5)組織討論:你的玩具有沒有賣掉?你是怎麼賣的?

(6)兩組交換買賣玩具,沒賣掉玩具的幼兒繼續賣。

3、再次嘗試操作,體驗變廢爲寶的快樂。

(1)教師提問:你們高不高興呀?爲什麼?

(2)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玩具賣出去,買到了自己喜歡的新玩具,大家都擁有了新玩具。

(3)教師:你對自己的新玩具滿意嗎?爲什麼?如果人們在商店裏買的東西不滿意,還可以退貨呢!

(4)幼兒再次操作,直到滿意爲止。教師觀察幼兒表現。

(5)小結:今天,我們真高興,知道了舊玩具的用處也很大,它可以給其他人帶來快樂,所以小朋友們要愛惜玩具,讓它給每個人都帶來快樂。

(6)一同回教室欣賞自己的新玩具。

活動延伸:

1、每週五舉行“商品交易會”,幼兒將玩具帶到幼兒園來,大家交換玩。

2、可採用繪畫、談話的形式,讓幼兒表達變廢爲寶的快樂。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

活動中,幼兒的情緒高漲,爲了賣掉自己的玩具,熱情地大聲吆喝,拉攏顧客,宣傳自己玩具的優點,甚至不惜降價……孩子真正體會到買到新玩具的快樂,更懂得了舊玩具的作用。活動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更擴大了孩子問的交往,爲孩子今後走人社會打下了基礎。

二、專家點評

變廢爲寶人人都知道,但是自己的舊玩具變成新玩具,可能人們還沒想到。本活動教師將環保教育、創新教育、人際交往、數量關係等方面的內容綜合在一起,以玩具買賣會爲形式,實現上述的目標。

再次嘗試操作,體驗變廢爲寶的快樂。

(1)教師提問:你們高不高興呀?爲什麼?

(2)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玩具賣出去,買到了自己喜歡的新玩具,大家都擁有了新玩具。

(3)教師:你對自己的新玩具滿意嗎?爲什麼?如果人們在商店裏買的東西不滿意,還可以退貨呢!

(4)幼兒再次操作,直到滿意爲止。教師觀察幼兒表現。

(5)小結:今天,我們真高興,知道了舊玩具的用處也很大,它可以給其他人帶來快樂,所以小朋友們要愛惜玩具,讓它給每個人都帶來快樂。

(6)一同回教室欣賞自己的新玩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圈的測量方法;

2.通過滾動、包圍、兩個對應點間測量等方法測量圈的周長和直徑,對比感知圈的大小;

3.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並能大膽交流。

活動重點:

探索學習包括測量、對應點間測量以及滾動測量的方法。

活動難點:

滾動測量的方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學會自然測量。

物質準備:大小相近兩個圈、繩子、記錄表、筆、紙筒、彩紙、剪刀、雙面膠、多媒體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圈類物品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東西,我們一起看看。(出示PPT)一起說說是什麼?

2.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的?中間怎麼樣?(空的)對了,這些東西都是像圈一樣,圓圓的,中間是空的。

(評析:通過遷移幼兒已有經驗,幫助幼兒充分了解圈類物品,知道圈類物品的共同特徵:四周圍繞,中間是空的。本環節旨在讓幼兒理解圈的基本概念。)

二、比較圈的大小

1.(出示一大一小兩個圈)這兒有兩個圈,它們有什麼不同?(一個大,一小)

2.(出示大小不明顯的兩個圈)這兩個圈呢?誰大誰小?你怎麼知道的?(比一比、看一看)

3.我們還可以用什麼辦法準確地知道它們誰大誰小呢?(測量)

(評析:通過一大一小和大小不明顯的兩個圈.激發幼兒比較圈的大小的興趣。一大一小的兩個圈一看就知道,但是兩個大小不明顯的圈很難看出.除了用重疊比一比的方法.還可以用測量的方法.這樣就引出活動的主題:圈的測量。)

三、探索圈的測量方法

1.你知道有哪些測量工具?(尺、繩子、小棒、吸管等等)

2.上次我們用繩子測量了書、椅子等東西,今天我們也用繩子來測量這兩個圈,比一比誰大誰小,把結果記錄下來。(幼兒操作)

(評析:大班幼兒已經有自然測量的經驗,但是對圓弧形的圈類物品還沒有測量過。本次活動運用繩子作爲測量工具,因爲繩子柔軟,可塑性大,利於幼兒對圓弧形進行多種方法測量。同時,通過記錄測量結果,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科學態度和科學實驗的嚴謹性。)

四、交流學習圈的測量方法

1.誰來說說你測量的結果是什麼?(紅圈大,黃圈小;黃圈大,紅圈小)

2.現在有兩種答案,那你們說說是怎麼測量的?

(1)繩子沿着圈圍一圈(幼兒演示)這樣就可以測量出圈一週的長度了。

(2)量圈中間的長度

中間的長度怎麼量就準確了呢?(看課件)

(先在圈上畫一個固定點,然後在它的對應的地方再畫一個點,用繩子的一頭對準一個固定點,另一頭對準另一個固定點,然後在繩子上做上標記,就測量出了兩個對應點間的長度。)

(3)除了這兩種方法,還有誰有不同的辦法?

還有一種方法也能測量圈呢,一起看下。(看課件)

這是什麼方法?(滾動的方法)

怎麼測量的?

(在圈上畫一個固定點,固定點對準繩子的頂端,然後沿繩子慢慢向前滾動,滾到固定點的時候停止,在繩子上做個標記,這樣就測量出了圈滾動一週的長度。)

(4)現在請小朋友試一試用滾動測量的方法來比較一下,這兩個圈到底誰大誰小。(幼兒再次操作)

(5)現在你知道哪個圈大,哪個圈小?(紅圈大,黃圈小)

小結:測量圈有用繩子圍一圈的方法、有從中間兩個對應點測量的方法,還有滾動測量的方法。

(評析:在幼兒的交流中,出現了兩種答案,教師沒有給予正確答案,而是先讓幼兒交流探索出的測量方法。幼兒發現了兩種測量方法:圍一圈測量和兩個固定點之間的測量,還有一種滾動測量的方法是老師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幼兒瞭解到的,在隨後的實踐操作中,教師要求幼兒運用滾動測量方法來驗證到底哪個圈大.哪個圈小,找到正確答案。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點.滾動測量的方法又是活動的難點,重點難點在交流討論和實踐操作中順利化解。對於幼兒操作結果的判定.教師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實踐進行了驗證.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育理念。)

五、生活實踐活動

1.馬上要過節了,中班的弟弟妹妹要用紙筒做節日禮物,可是這個紙筒不好看,他們要請你們幫個忙,用彩紙把紙筒外面包起來。想一想需要多長的彩紙就可以正好把紙筒包起來了?你有什麼好辦法?

好,一起來做一做吧。

2.評價。

看,這兩個紙筒包的怎樣?(一個彩紙多出來了,一個沒有全包住)

怎樣就正好了?(要量準確了)

對了,我們要把彩紙在紙筒上量準確了,再剪下來粘貼,就可以正好包住了。

3.現在一起把漂亮的紙筒送給弟弟妹妹吧。

(評析:學以致用。幼兒學會了圈的測量方法.怎樣運用在生活中?於是設計了爲紙筒裝飾的環節。紙筒其實就是一個立體的圈.要測量出彩紙的長度,這就用到了圈的測量的方法:圍一圈或滾動的測量方法。本環節體現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思想。)

六、延伸活動

在區域活動中提供尺、吸管、小棒等測量工具,讓幼兒用不同測量工具進行圈的測量。

(評析:不同的測量工具有不同的測量方法。繩子是一種柔軟的測量工具,可彎可直,而尺、吸管、小棒等不能彎曲,用這樣的測量工具怎樣對圈進行測量,值得幼兒深入探索。同時,幼兒可以用尺進行精確測量,進一步提升了測量的能力,更引發了幼兒對測量的興趣。

(作者單位: 江蘇省丹市河陽中心幼兒園)

點評專家

江蘇雀丹陽市教犧發展中心教研員

顧麗琴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吳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聞的異同和聯繫的過程。如何知道不同圈的大小?這是幼兒在生活中經常會問到的問題。教師抓住幼兒的興趣,在數學活動中,有效運用已有的經驗,和幼兒一起探究,嘗試用多樣測量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獲得了豐富的感性經驗。

1.幼兒活動興趣濃厚,探究過程積極投入。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活動中,教師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在玩玩、看看、說說中探究問題: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兩個圈的大小?豐富的操作材料,爲幼兒積極、大膽探索提供了保證。教師每一次的啓發、設問和等待,都較好地激發了幼兒探索的慾望,每一次的撂索都爲下一環節的探索活動積累了經驗。活動中,教師大膽放手,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體現了傲中學的理念。

2.教學手段有效多樣,巧妙解決活動重難點。在活動中,教師注重引導幼兒用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進行探究,幫助幼兒不斷積累探究的能力。在解決重難點上,教師精心設計了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改變了教師在科學活動中比較死板的教育理念:“老師說你做”或“老師說你學”的現象。課件形象生動,能牢牢轉抓住幼兒的注意力,較好地把教師難以表述的道理形象有趣地展現在幼兒眼前,爲幼幾創謾了多感官的外部刺激。教師還把幼兒在活動申獲得的經驗運用於生活實踐,真正體現了生活及教育的本真。

摘自:《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xx.06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探索使用輔助材料讓紙片入水不溼的方法。

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紙不溼的方法,感受空氣的存在。

3、積極參與活動,大膽操作,並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實驗的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第一次操作材料:皺紋紙、塑料包裝紙、透明塑料袋、可封口塑料小袋、牛皮筋、一次性塑料杯、玻璃小瓶、剪刀、寬透明膠帶若干、清水5盆、乾毛巾若干。(每組一份)。

2、第二次操作材料:透明一次性杯人手一隻,皺紋紙。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片,引導幼兒討論不讓小紙片潮溼的辦法,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小紙片不怕水的遊戲。我要請小朋友開動腦筋,讓小紙片沉到水裏而紙片不溼。我們先來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請你思考一下自己準備怎麼做?你想選擇什麼材料呢?

  (二)實驗一:幼兒探索做用多種輔助材料使小紙片不怕水的方法。

1、幼兒以小組爲單位做實驗,教師交代實驗要求。

你們都想好辦法了嗎?好,下面就來試一試吧!如果你試了一次還想試第二次,必須用毛巾把工具和手擦乾,這樣才能保證第二次實驗的成功。試完一種方法,你可以再試一種。

2、幼兒實驗操作,教師巡視觀察,傾聽幼兒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幼兒予以幫助。

3、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方法,教師及時點評。

(1)成功的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方法,同種方法的幼兒進行補充講述。

"你成功了嗎?你是用什麼方法成功的?

(2)沒有成功的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方法,同伴幫助尋找不成功的原因。

"有誰沒有成功的,讓大家來幫你解決解決?"

4、教師:成功的幼兒做實驗時材料封緊了,沒有縫隙,水進不去,紙就不會溼;沒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敗的原因了,是因爲材料有縫隙,水進去了,紙也就溼了。

  (三)實驗二:提高難度,引導幼兒探索用一個開口的杯子讓紙片不溼的方法。

1、教師交代實驗要求。

剛纔是用了桌上的材料,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也找到了原因。現在老師要出難題了,只用一隻杯子,能不能讓小紙片沉到水底而紙不溼呢?

2、幼兒取出杯子,進行實驗,教師巡視,傾聽幼兒的方法,及時獎勵成功的幼兒。

3、請成功的幼兒講述方法,並演示。

4、教師清晰演示全過程,邊演示邊實驗要求: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穩、直。

5、幼兒討論尋找原因紙片不溼的原因。

"剛纔我們把紙嚴嚴實實包起來纔不會溼,而杯子口這麼大,紙也不會溼,這是爲什麼呢?"

6、:是空氣把杯子密封起來使紙不會溼的。現在,我們把這個魔術帶到教室表演給其他的小朋友看,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這本圖畫書故事溫馨,情節曲折,視角非常生活化,讀來讓人會心一笑。似曾相識的事情,讓人不由自主想起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孩子經常會有不喜歡吃的東西,比起生硬的說教,這個故事裏的熊爸爸、熊媽媽、熊爺爺、熊奶奶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小熊的心理轉變非常孩子氣,也非常自然,這將會讓許多孩子喜歡上這個可愛的、和自己很像的熊寶寶。

這本圖畫書始終貫穿着溫暖的愛和關懷,看得人心裏軟軟的、香香的,這也許就是作者送給我們的最好禮物吧。

活動目標

感受小熊家溫馨快樂的氣氛以及故事緊張曲折的情節。

理解故事,知道究竟是誰吃了小熊的粥。

學習動詞"搖""放""採""吃"。

活動準備

生活經驗準備:幼兒已有吃粥的生活經驗並瞭解"魔鬼"的意思。

教材教具準備:《誰吃了我的粥》圖畫書一本、視頻展示儀一臺、微波爐一臺,小碗與小勺每人一套,甜粥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 引起興趣,導入話題。

(1)教師出示盛甜粥的小盆,詢問幼兒:你們吃過粥嗎?喜歡吃嗎?

(2)教師往粥中加蜂蜜和葡萄乾,引起幼兒興趣,並告訴他們:這是小熊的粥喔!想知道小熊吃掉它了嗎?

(3)配班老師扮演的小熊把粥端走了。

2. 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感受故事緊張曲折的節奏。

(1)教師和幼兒一同翻看圖畫書,共同認知故事中的.人物:小熊、熊媽媽、熊爸爸、熊爺爺、熊奶奶。

(2)講述《誰吃了我的粥》。

在每一次小熊去老樹樁那兒的時候,請小朋友猜測:他的粥還在不在?被誰吃了?

引導幼兒體驗小熊的粥兩次被"魔鬼熊"吃掉以後的那種既緊張又有點捨不得的複雜心理。

(3) 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用動作理解故事。

模仿故事中小熊的表情,感受小熊從不喜歡粥到喜歡粥的心理變化。

模仿故事中的動作:"搖頭""採果子""爬上樹張望""放在外面""噝溜噝溜地吃粥",熟悉故事有趣而曲折的情節。

教師提問:究竟是誰吃了小熊的粥?

3. 分享"小熊的甜粥",體驗吃粥的快樂。

配班老師扮小熊端着粥出來,在微波爐中熱一下,請大家分享。

延伸活動出去一起玩"魔鬼熊和小熊"的遊戲。

場地:沒有障礙的道路兩條。

材料:大塑料碗人手一個,漿果樹若干(用塑料飲料瓶裝飾而成)、小橋、石頭路、山洞。

規則:幼兒按意願分別扮魔鬼熊和小熊,誰先跑到對面的樹樁處(用凳子代替),捧起大碗"噝溜噝溜"地吃粥,誰就勝利了,就可以拿到老師事先放在那兒的獎品。

活動反思

1. 活動目標

一開始,我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設定爲:幼兒自主閱讀,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充分體驗小熊一家的幸福和諧,理解家長對孩子深沉的愛。後來,通過討論,我們認爲,《誰吃了我的粥?》這本書的內容和教育價值對於3歲左右的幼兒來說有些複雜和深奧,情感目標定得較大,在幼兒沒有深入理解故事內容的時候,這些情感得共鳴是無法傳遞到的。於是我們及時進行了調整。調整後閱讀活動的教育目標是:幼兒自主探索故事過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認識到“厭食”是不好的生活習慣,初步理解全家人對小熊的愛。

根據目標,我把此次閱讀活動調整爲三個階段完成,也就是三個課時。把“充分體驗小熊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的同時,理解家長對幼兒深沉的愛”放在最後一個課時,將小熊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的情感體驗遷移到幼兒自身的情感當中,幫助他們理解家長對自己深沉的愛,並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話向父母表達感恩之情。

2. 活動開場白

在以往的繪本閱讀活動中,老師習慣於這樣開場:“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這樣的開場往往導致教師和幼兒不能把閱讀活動和故事講述、看圖說話區分開來。閱讀活動的目標是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並不是單純地讓幼兒掌握一個故事,學會看圖講述。

我園關於繪本閱讀的理念是“讓閱讀成爲一種習慣”,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天堅持,讓活動持續地開展下去。這一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首先,每天要有固定的閱讀時間,還要保證在固定的閱讀時間裏讓幼兒有新鮮的閱讀體驗,所以每次活動的開場顯得尤爲重要,既要抓住孩子的心,還要把這種閱讀理念滲入幼兒的心裏。基於以上的閱讀要求,我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爲閱讀活動起了一個固定的名稱——“閱讀故事屋”,並且根據幼兒對咒語的特別偏好,設置了一個閱讀咒語“故事屋,故事屋,開門吧”。經過幾次實踐,我們改良成一個固定的“圖畫書閱讀屋”開始儀式,就是活動開始時師幼共同的開場白。

我們發現,幼兒非常期待每次繪本閱讀之前的這個開場,也因此而對閱讀活動表現出很高的興趣。同時,開場的這一環節不僅能幫助幼兒做好閱讀前的心理準備,還建立了良好的秩序感,讓幼兒帶着一顆愉悅心開始閱讀。

3. 重點環節設計

本次閱讀活動的第四個環節,即“片斷賞析”環節是調整過的,一開始的安排是,播放重點頁面PPT,讓幼兒通過自己對圖畫的理解,找出線索,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小班幼兒雖然已具備一定的觀察和理解能力,能夠大致讀懂故事,但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不能支持他們對自身理解的順利表述,因此這個環節師幼之間產生不了有效的互動,進而導致幼兒注意力不集中,參與積極性低。於是,我們重新做了調整,一邊播放畫面,一邊教師朗讀。圖文結合的閱讀方式,使幼兒對圖畫和內容的理解更加清晰,增進了幼兒的閱讀自信心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這樣一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並且能夠在歸納故事大意的時候說出“因爲小熊不愛吃粥,所以家人才把粥放到了樹樁上讓魔鬼熊吃”這樣的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古詩是我國古代一種非常興盛的文學樣式,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語言精練,意蘊豐富。爲進一步滲透經典國學誦讀在我園開展,且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應讓幼兒接觸一些淺顯、具有教育意義的古詩,因此制定本次活動。《遊子吟》韻律優美柔和,頌揚母愛偉大,很適合對幼兒誦讀、滲透情感教育。

活動目標

1.欣賞古詩《遊子吟》,並能隨音樂誦讀表演。

2.感受古詩中所表達的母子情意,懂得感恩父母。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

欣賞古詩《遊子吟》,並能隨音樂誦讀表演。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遊子吟》、錄音磁帶配樂古詩《遊子吟》,視頻韻律操《遊子吟》。

活動過程

一、聽古詩《遊子吟》

1.教師:小朋友,爸爸媽媽愛你們嗎?(愛!)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詩人的媽媽也很愛這位詩人,有一次這位詩人就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做官了,聽聽看他媽媽是怎樣做的?

2. 教師播發錄音磁帶配樂古詩《遊子吟》,連續播發兩遍。

幼兒一邊聽教師播放古詩《遊子吟》,一邊翻閱幼兒用書《遊子吟》。

3. 討論。

教師:這首詩好聽嗎?書上的這幅畫已表達出了這首詩的意思,請你們想一想,這首詩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幼兒講自己看到的圖畫)

二、欣賞古詩《遊子吟》

1. 教師給幼兒解釋欣賞古詩《遊子吟》的意思。

2. 讓幼兒再聽一遍古詩《遊子吟》的錄音。

3. 請個別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古詩《遊子吟》。

4. 請幼兒說一說父母做的一些關愛自己的事情。

5.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愛父母,引導幼兒懂得感恩。

三、演一演

1. 教師播發事前準備好的視頻韻律操《遊子吟》,和幼兒一起學唱表演,教師指導。

2. 請部分學得好的幼兒嘗試上臺表演。

附錄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下來,自我感覺比較成功,也很欣慰,並有所收穫和思考:

1.課前準備全面、充分是上好課的必備環節。以前我的目標意識不強,上課時針對性也不強,加上教學方法平淡無奇,很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所以備課時目標要具體明確,切合實際,採用幼兒感興趣、易於接受方式方法,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

2.這節課中幼兒最大的興趣點是隨着視頻邊唱邊做韻律操,真是學得有模有樣!是呀,幼兒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喜歡在唱唱跳跳中認識事物,這也是音樂能讓人快樂、使人情感和氣質得到薰陶的最大特點。

3.教師的語言很重要,既要富於童趣,又要具體、生動、活潑,低齡化,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起幼兒的求知慾。

4.課堂常規很重要,這是我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節。這次課中由於我採用聽錄音、學做韻律操等形式,吸引幼兒注意力,次序纔不顯太混亂。所以今後要加強課堂常規訓練。

5.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我今後的目標是加強研讀有關一線教師實踐經驗的書籍,加強提高普通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