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教案合集8篇

【實用】幼兒園教案合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幼兒園教案合集8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優美的樂曲,並能用自然的聲音唱出來。唱時要表現出喜悅輕快、活潑的情緒。

2、通過歌曲教學加深幼兒對秋天的認識。

3、激發幼兒的創造慾望。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應放在通過對優美樂曲的感受,讓孩子加深對秋天的認識,同時發自內心的讚美秋天的美麗。

難點是在歌曲演唱時符點音符、跳音的正確演唱,及它們在歌曲感情處理中的作用。

活動準備

棉花、高梁、水稻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十分陌生,活動前蒐集實物,讓幼兒看到植物真實的外部特徵,加深對植物的印象,同時加深對秋天的認識。製作多媒體課件,通過聲、形、色各種感官的結合,讓幼兒加深對藝術作品的理解,體會作品的內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秋天的序曲教師同幼兒一起隨《秋天多麼美》的音樂進活動室。

師:棉桃寶貝們咧開你們的小嘴,跟棉桃姐姐跳起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殿堂。

二、基本部分

1、感受秋天師:看來,小寶貝們對秋天的認識可真不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歌聲走進秋天去感受一下秋天的美麗,請寶貝們欣賞歌曲《秋天多麼美》。

播放多媒體課件:《秋天多麼美》mtv,讓幼兒視聽結合,感受秋天的美麗及歌曲的演唱情緒。聽完後讓幼兒交流對歌曲的感受。(優美抒情)

2、聆聽秋天師:棉桃寶貝們這首歌這麼好聽,棉桃姐姐也想唱了,小寶貝們聽完後要告訴棉桃姐姐,我的歌裏都唱到了什麼?由老師範唱,幼兒捕捉歌詞裏面唱到了哪些植物?(秋風、棉桃姐姐、稻花姐姐、高梁姐姐)教師與幼兒一起認識棉桃、高粱、水稻三種植物。

3、朗誦秋天師:秋風一吹,棉桃姐姐的嘴都笑咧了,你們看他笑的多開心啊,我們要使出小寶貝們的絕活——說兒歌,把開心的棉桃姐姐說出來。

(1)教師邊彈旋律,邊說歌詞,幼兒跟教師一起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2)讓幼兒發揮想象,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示強弱,爲兒歌伴奏。

4、輕頌秋天師:小寶貝們說得這麼好了,棉桃姐姐聽了更高興了,棉桃姐姐想請你們把她開心地唱出來,看看誰唱得最好!讓幼兒隨音樂小聲哼唱第一段,以自學爲主,教師給予適當引導幫助。

5、讚美秋天(歌曲的感情處理)

(1)“秋風秋風輕輕吹,”應唱得輕柔。

(2)跳音的正確演唱及對歌曲感情處理的幫助。

(3)“秋風吹黃了莊稼,吹得人們大豐收”應唱的高興喜悅。播放多媒體課件《收穫的秋天》讓幼兒欣賞。

6、舞蹈秋天師:寶貝們唱得這麼高興,下面讓我們站起來放鬆一下,我們來跳一段豐收舞。讓幼兒自己創編舞蹈,自由發揮,給幼兒創作的空間。

7、歌頌秋天師:寶貝們這麼高興,棉桃姐姐建議我們來開一個大班的專場演出,每一位寶貝都要參加,讓我們齊心協力,把最好的歌,最美的舞,最棒的樂隊獻給今天在場的所有老師!棉花舞蹈隊,稻花合唱隊,高梁小樂隊同臺展示。

三、結束部分

美麗的秋天秋天是豐富多彩的,讓我們一起到操場上去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踩一踩、聽一聽,一起感受秋天的美麗吧!師幼隨《秋天多麼美》音樂離開活動室。(讓幼兒真正走進秋天,觀察秋天的變化、秋天的美麗。)

四、活動延伸

小寶貝小寶貝要記牢,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農民伯伯田裏忙收穫,高興背後也有辛勞。幼兒通過背誦古詩《憫農》總結不能浪費糧食。

教學反思

一、聽,即用耳朵聽。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因此在歌曲教學活動中,我採用多聽多變的形式,變換着不同的形式讓幼兒多聽。如聽mtv唱片、聽老師範唱、帶着問題聽、打着節奏聽、跳着舞來聽等,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學唱歌曲,培養其獨立學習的能力,避免了老師唱一句,幼兒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學。

二、看,百聞不如一見,活動前我進行了充分的準備,蒐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種植物,讓幼兒過目後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製作了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如考慮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鋼筋建築的高樓裏,離秋天裏農村收穫的景象距離很遠,因此,我把農村收穫的景象用相機拍下來製成課件,讓幼兒有一種親臨其境的感覺,分享收穫的喜悅,加深了對秋天的認識,同時利於歌曲的感情處理。

三、動,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因此不失時機給孩子提供動的機會,讓幼兒心動、腦動、口動、手動、全身動,感情處理讓其心動,歌曲創作讓其腦動,歌曲演唱讓其口動,節奏強弱讓其手動,豐收舞蹈讓其全身動,使幼兒真正成爲活動的主體。

四、作。即創作,在平日的活動中孩子的創新總是令我讚歎不已,因此我大膽地進行着教學實驗,不論是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聲與孩子進行交流,鼓勵孩子把想說的用歌聲唱出來,我想充滿歌聲的童年一定是快樂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有着豐富的內涵,藉助《秋天多麼美》優美的音樂,結合新課改的精神,我從各個領域進行教育滲透,如自然科學教育、藝術教育、品德教育、衛生教育等,使幼兒不僅僅是學到了一首好聽的歌,而是學到了許許多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初步感受詩中優美的語言與意境。

2、學習詞:綠綠的、紅紅的、圓圓的、甜甜的。

3、發揮想象力,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課前與幼兒交談、瞭解幼兒做夢的情況及內容。

2、課件、搖籃曲音樂。

3、詩歌的圖譜

4、太陽、月亮、蘋果、皮球、星星、香蕉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師生談論夢

師:小朋友,你做過夢嗎?你夢見了什麼?

二、理解詩歌內容

1、欣賞詩歌《夢》

師:剛纔小朋友都講了自己晚上做的夢,你們做的夢真美、真有趣。老師也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夢》。我們一起來閉上眼睛靜靜地聽一聽詩歌裏有誰愛做夢?

(播放音樂,教師完整朗誦)

2、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聽老師配樂朗誦詩歌。

提問:剛剛老師唸的詩歌的名字叫什麼?你聽到詩歌裏有誰愛做夢?它們都做了什麼樣的夢?

幼兒回答,說到哪句,老師就出示相應的圖譜,並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以下環節的順序依據幼兒的回答安排)

(2)小草愛做夢,夢是怎麼樣的?(綠綠的)爲什麼?(學習詞:綠綠的,因爲小草的顏色是綠綠的,它喜歡穿綠綠的衣服,穿上綠色的衣服很漂亮,你們喜歡綠綠的小草嗎?綠綠的小草最美了。)

(2)小花愛做夢,夢是怎麼樣的?爲什麼?(學習詞:紅紅的,因爲小花的顏色是紅紅的,小花穿上紅色衣服真漂亮。)

(4)露珠愛做夢,夢是怎麼樣的?爲什麼?(學習詞:圓圓的,因爲露珠的形狀是圓圓的,露珠晚上睡着的時候做的夢都是圓圓的。)

(5)小朋友愛做夢,夢是怎麼樣的?爲什麼?(學習詞:甜甜的,因爲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的關心愛護下幸福的生活,做的夢也就很美很甜。)

3、幼兒看圖譜完整朗誦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能不能把詩歌《夢》完整朗誦。

(引導幼兒根據圖譜完整朗誦詩歌。)

4、配樂朗誦詩歌。

師:這麼優美的詩歌《夢》配上動作一定很好看,讓我們一起來表演這首優美的詩歌。(帶領幼兒邊朗誦詩歌邊表演,加深幼兒對詩歌的記憶。)

三、嘗試創編詩歌

1、結合課件,啓發幼兒仿編(白雲、星星、月亮…)

師:瞧!白雲也愛做夢,它的夢會是怎麼樣的呢?誰能把這句話連起來說?

(啓發幼兒仿編,把幼兒仿編的詩歌串成一首新詩並完整朗誦。)

2、讓幼兒自由選擇圖片,嘗試創編。

師:我們知道了小草、小花、露珠、白雲的夢是什麼樣子的,還有誰會做夢?他的夢是怎麼樣的?

師:老師這兒有很多圖片,你們可以選一張自己喜歡的圖片來編一句好聽的詩歌。 (創編時可以從顏色、形狀、味道等方面引導幼兒,拓展幼兒思維)

3、詩歌展示

師:有誰願意把編好的詩歌念給大家聽?小兔也很想聽了!

(勵幼兒當衆展示仿編的詩歌。)

四、結束

教師:小朋友,你們編的詩歌太棒了。你們願意念給爸爸媽媽聽嗎?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認識,並學會分類。

2.使幼兒能夠將生活中近似幾何圖形的物品與幾何圖形建立關係。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給圖形分類。

教學難點:使幼兒能夠將生活中近似幾何圖形的物品與幾何圖形建立關係。

活動準備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食物若干件、盆子1個。

活動過程

一 .摸一摸

1.教師:老師這有個百寶盆,裏面有好多好多老師帶來的寶貝,小朋友想不想看呢?

2.教師:好,下面我們一個一個把他們請出來好不好!

3.教師:那誰願意來幫老師請他們出來呢?

4.教師:這是什麼?(蓋子)什麼形狀的?(圓形)

5.請幼兒分別摸出盆子裏的物品,並說出物品名稱、形狀。

二.圖形分類

1.教師:我的這些寶貝們啊會變魔術,他們變成了漂亮的圖形寶寶,藏在了一個地方,藏在哪呢?你們猜猜看?

2.教師:我告訴你們吧!藏在你們的凳子下面呢!把他們都請出來吧!

3.教師:你拿的圖形寶寶是什麼形狀的?

4.教師:圖形寶寶們出來好久了,他們想回家了。

5.教師:三角形寶寶的家應該是什麼形狀的?圓形、正方形呢?

6.遊戲:圖形寶寶回家。

三.連一連

1.教師:韋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寶貝沒回家,你們來幫幫他們好嗎?

2.連線練習題。

3.幼兒操作書本練習題。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基本達到活動目標,2個小遊戲的互動加深了孩子對幾何圖形的認識,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積極主動性,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不足之處:活動過程中,感覺自己語速有些快,環節有些趕。圖形寶寶的“家”做得有點小,出示在黑板上連線的圖片太少,因爲準備的圖片太大了,排在黑板上排不下了,所以數量就減少了。第二環節如果能讓幼兒找找教室裏的物體形狀,那教學效果會更好。

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老師多提寶貴意見,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努力。

幼兒園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在認識瓢蟲以後學會兒歌,鞏固所學知識。

2.進一步知道瓢蟲的特徵,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瞭解瓢蟲與農作物的關係。

3.發展幼兒的分析、概括能力,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5.使幼兒懂得兒歌的詼諧幽默之處。

教學準備:

七星瓢蟲圖片,玩具兩個

教學過程:

1.咱們小朋友上次認識了瓢蟲,哪個小朋友能講一講七星瓢蟲長什麼樣子?(找幼兒講述)現在我們一起看看七星瓢蟲是不是和咱們小朋友說一樣?(看圖片,幼兒觀察,導入活動)

2.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與教師一起概括七星瓢蟲的特徵:“有兩對翅膀,三對足,身體是半球形,穿了一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一對翅,第二對翅膀是透明的,在第一對翅膀的下面,只有飛的時候才能看見。頭很小,有一對大眼睛,一對觸角,六條腿(三對足),背上有7個美麗的大黑點,它飛到菜園裏,棉田裏去抓害蟲,愛吃蚜蟲,是益蟲。”(鞏固複習)

3.聽教師讀兒歌,引導幼兒學習兒歌《七星瓢蟲》,教師領讀,幼兒結合圖片記憶。

附:兒歌:七星瓢蟲

小瓢蟲,真美麗,身上穿件花花衣。

數數它有幾顆星?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瓢蟲,真賣力,一飛飛到棉田裏,

專抓蚜蟲當點心,樂得棉桃笑眯眯。

4.各種形式引導幼兒記憶,如齊背,分組背,小組比賽等等,激發幼兒背誦興趣。(可找幼兒扮演瓢蟲)

5.遊戲,邊背兒歌,邊與玩具七星瓢蟲做遊戲。

6.揹着兒歌去戶外尋找七星瓢蟲。(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逛食品超市”中,感知我國傳統節日都有是自己的特色食品,能將節日與食品進行匹配。

2、學習10以內數數的方法,進一步感知10以內數的形成。

活動準備:

1、各種傳統節日的標識圖片及與之相匹配的食品小圖片。

2、人手兩份選購單 小籃 創設超市的環境。

活動過程:

1、逛逛食品超市——在超市裏有哪些食品?這些食品擺放的怎麼樣?引導幼兒發現食品擺放凌亂。

(出示節日標識)這代表了我國的什麼節日?你從哪裏看出來的?(進一步感知傳統節日的特點)——這個節日我們都要吃什麼食品?(原來節日標識可以幫助我們分類擺放)——幼兒觀察各個節日標識,按標識重新擺放特色食品。

相互觀摩:我們的超市擺放好了嗎?節日和食品都找對朋友了嗎?(鼓勵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選購節日食品(一)——介紹選購單,初步瞭解上面圖案和數字的意義(元宵節 7——代表選購元宵節食品湯圓7個)——幼兒根據自己的選購單選購節日食品(教師關注幼兒數數的方法)——分享與交流:你的選購單上有幾樣節日食品?教你選對了嗎?你用了什麼數數的方法又快又對?(分享不同的數數方法)

3、選購節日食品(二)——再介紹選購單,提出進一步的操作要求(元宵節 7 ——代表選購元宵節食品湯圓比7多1個,並在 添上數字8)——幼兒再次根據自己的選購單選購節日食品(教師關注幼兒掌握10以內的數形成的情況)

分享與交流——你的選購單上是什麼節日食品?原來數字是幾?比它大1是幾?數字寫對了嗎?你數對了嗎?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嘗試和改進中學習用茅草編織成鳥窩。

2、體驗用自然物編織作品的.快樂,提高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看過實物鳥窩或PPT圖片。

2、物質準備:整理過的茅草、自編故事和相關PPT圖片、範例。

活動過程:

一、寒冷的冬天

1、出示PPT:這是什麼季節?小鳥們在幹嗎?

2、講訴故事並提問:冬天的風把小鳥們的窩刮掉了,他們沒地方住,眼看要下雪了,該怎麼纔好?”

3、幼兒交流,教師引導:鳥窩是什麼樣的?(放PPT)用什麼材料可以做鳥窩?該怎麼做鳥窩?

二、幫小鳥做窩

1、出示並認識茅草,並提出操作要求:用茅草給小鳥們編一個溫暖的鳥窩。

2、幼兒嘗試,教師巡迴觀察。

3、集中,通過小鳥的口吻引導幼兒分析自己的鳥窩:鳥窩結實嗎?鳥窩深嗎?不結實不深的鳥窩不能抵抗寒冷!

4、討論:該怎麼編織才能又結實又保暖?

5、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尋找方法:將一把茅草一圈圈纏繞逐步增高,並能用幾根茅草在纏繞的鳥窩上進行捆綁。

三、幫小鳥做結實溫暖的窩

1、幼兒再次嘗試,教師提醒幼兒逐步增高的同時要及時捆綁以增加牢固。

2、提醒幼兒注意起編時圈要小,這樣鳥窩不會漏,增高圈數多鳥窩就深就會更溫暖。

3、展示作品,看看選選哪些符合小鳥們的要求,哪些不符合?該怎麼改進?

4、將幼兒編的鳥窩放在藤上展示,小鳥們給予感謝。

5、延伸:請幼兒繪畫不同小鳥,剪下來後放在鳥窩裏。

小百科:鳥,又稱作鳥兒。定義:體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動物,鳥的主要特徵是:身體呈流線型(紡錘型或梭形),大多數飛翔生活。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會說小動物的名稱。

喜愛小動物並願意保護小動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我們身邊的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今天我們就來學說它們的漢語名稱。

二、教授新知

1、老師先給你們播放一段視頻,看看你們能不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2、請小朋友和老師學說(看着視頻老師教幼兒跟說)。

3、隨機指小動物,全體幼兒來說。

4、請學的快的幼兒站起來說。

5、分組說。

三、小遊戲

1、開火車。

2、看誰跑的對。

A、 告訴幼兒遊戲規則:在地上畫四個大圓,每個前面圓擺個椅子背對圓,椅背上貼上小動物圖卡,幼兒帶頭飾,老師說到什麼小動物,帶相應小動物頭飾的幼兒就跑到貼有相應小動圖卡的圓內,跑錯了的小朋友自己選擇表演節目表演。(並請漢族幼兒示範)。

B、 請民族和漢族幼兒一起進行遊戲。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一雙手套的對稱美。

2.知道什麼是左右對稱,即左邊的圖形、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與右邊的圖形的大小、形狀和排列一一對應、完全一樣。

3.啓發幼兒大膽想象、創造,運用多種圖形、顏色、線條、裝飾手套面。

4.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5.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6.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手套。

活動準備:

1. 手套三雙.

2. 範畫六張.

3. 供幼兒作畫的手套形畫紙.

4. 油畫棒.

5. 電視.數碼相機.

活動過程:

1. 引起興趣:

老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猜一個謎語:十指尖尖肚裏空,有皮無骨愛過冬,不怕寒冷不怕風,十冬臘月逞英雄。(手套)老師戴上手套。

2. 引導幼兒感受這雙手套的對稱美

老師:請小朋友看看,這雙手套你發現了什麼?(右邊的手套和左邊的手套一樣在哪裏?引導幼兒說出右邊手套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和左邊手套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都是一樣的,這樣的就稱爲左右對稱。)

3. 幼兒討論什麼是對稱

請一位小朋友上前來戴上一雙手套,(顏色、圖形不同的手套讓幼兒觀察) 大家看!這位小朋友戴的一雙手套,你們發現了什麼?(左手手套的顏色,圖形與右手手套的顏色、6圖形不一樣)這樣的一雙手套我們能稱爲左右對稱嗎?(不能)讓這位小朋友換上左右對稱的手套,再請小朋友觀察,並說出左右對稱的手套美.

4. 幼兒討論如何裝飾手套.

老師:小朋友知道一雙手套要有左右對稱的圖形才美.這些手套的圖形顏色都是工人叔叔,阿姨設計出來的,我們也來設計一雙漂亮的手套好嗎?現在我們的教室是工廠,老師是師傅,小朋友是工人,先看師傅怎樣設計手套面.

a>首先把一雙手套擺放好.拇指相對,想好要畫的圖形,再開始動手畫,在一隻手套面上畫圖形,在另外的一隻手套上也要畫上相同的圖形,這樣纔是對稱的手套.最後塗上顏色.也要求左邊與右邊的顏色相同.

b>老師出示設計好的手套(啓發幼兒大膽想象.創造)

可愛的中國娃裝飾的手套是不是很漂亮?

流暢的波浪線也能裝飾出漂亮的手套.

看!連我們學的阿拉伯數字都能裝飾出美麗的手套.

這是英語字母裝飾的手套也與衆不同.

簡單的折線.圓點也能裝飾出漂亮的手套.

頑皮的熊貓裝飾出的手套很有情趣。

5. 幼兒裝飾手套

“請小朋友當設計師,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漂亮的圖形把自己的一雙手套裝飾的最漂亮.”

發給小朋友手套形的白紙兩張,油畫棒一盒。

畫的快的小朋友可以幫助畫的慢的小朋友。

老師把畫好的手套拍下來,在電視中放出給小朋友欣賞。

6. 講評:

剛纔小朋友裝飾的手套有動物的,有花草的,還有人物等等,這些手套的圖形都好看,顏色又鮮豔,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裝飾好的一雙手套貼在牆上開個展覽會,比一比誰的手套最漂亮。

《裝飾手套》反思:

活動開始時,我讓幼兒欣賞自己的小手套,感受美麗的手套,讓幼兒在欣賞和討論的同時,瞭解線條與點的不同組合,學習設計圖案的方法。當老師進行操作和示範時,孩子們的創意欲望都被激發了出來,都蠢蠢欲動欲動想參與到活動中去。在接下來的第一次嘗試中,孩子們都能快樂地將自己融入在活動中,學習用正確的方法給餅乾裱上圖案;用簡單的線條和點的組合設計圖案。

多數孩子都能用我爲他們提供的材料進行設計,通過平面創意對手套進行創意,在做做玩玩中自然提升審美趣味和創造能力,不同的操作要求讓不同層次發展需要的孩子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進行各種創意展現生活中的美。

最後我組織孩子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語言表述,使孩子從細心聆聽別人的講述的同時也吸收和學習別人的創作優點,有利於孩子日後進行相關的創作活動。充分的、全面的、透徹的體驗活動才能讓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情感豐富地表現出來,才能讓孩子充分體驗快樂的課堂教學,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