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6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詩歌中"靜悄悄"與"熱鬧"的氛圍,體驗詩歌帶來的不同意境。

2、初步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誦讀。

3、嘗試用"xx醒來了"、"xx睡着了"說一句話。

  活動準備:

1、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森林狂想曲》,《搖籃曲》)。

2、圖片若干(小蝴蝶、小豬、小狗、小鴨、小貓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聽音樂入室(播放《森林狂想曲》)今天我們班除了來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來了兩個特殊的小客人。

2、出示圖片太陽

(1)教師:小朋友們好。幼兒:太陽公公好。教師:我們的寶貝可真有禮貌,太陽出來了,白天到了,你們去幹什麼呀?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太陽出來了,白天到了,小朋友們都去幼兒園,一起做遊戲了,白天真熱鬧!

3、出示圖片月亮教師:太陽落山了,月亮出來了,小朋友們好。

幼兒:月亮好。

教師:月亮出來了,晚上了,小朋友們要去幹什麼呀?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月亮出來了,晚上了,大家都睡着了,夜晚靜悄悄!

  二、看圖理解兒歌

1、分別出示太陽和月亮,提問:太陽出來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看一看誰醒來了?

2、引導幼兒用兒歌裏的話說出來。

幼兒:小鳥醒來了,小樹醒來了,小朋友醒來了……

3、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小樹醒來了,小朋友醒來了,白天怎麼樣呀?(引導幼兒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白天真熱鬧。)教師:我們可以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白天真熱鬧"。我們一起來說說這句話"白天真熱鬧"。

4、瞧,月亮出來了,誰睡着了?

5、引導幼兒用兒歌裏的話說出來。

幼兒: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

6、月亮出來了,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夜晚怎麼樣呀?(引導幼兒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夜晚靜悄悄。)教師:我們可以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夜晚靜悄悄"。小朋友們跟老師念"夜晚靜悄悄"。

  三、學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1、老師一邊出示圖片,一邊編一首好聽的兒歌,小朋友們聽一聽(教師朗誦)

2、請小朋友根據老師出示的圖片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

教師:好聽嗎?

幼兒:好聽。

教師:那我們看着動畫片一起來邊看邊念。

3、小朋友念得可真好聽,白天真熱鬧,我們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念好聽?

教師:對了太陽出來了,白天真熱鬧,我們要用響亮的聲音來念。我們一起來試試讀讀這一段。

幼兒和教師一起念。

4、小朋友們讀得可好聽了,那月亮出來了,夜晚靜悄悄,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念好聽?

指名回答。

教師:月亮出來了,夜晚靜悄悄,我們要用輕輕的聲音來念,我們一起來試試。

幼兒和教師一起讀。

5、小朋友讀得真好,現在我們一起連起來讀一讀,注意太陽出來了要用響亮的聲音來讀,月亮出來了要用輕輕的聲音來讀。

6、孩子們讀得真好,聽得老師心裏真高興,如果加上動作來讀會更好聽的,孩子們我們站起來配上你喜歡的動作來試試吧,小朋友準備好了嗎?

7、師幼共同完整地用動作來表演、朗誦詩歌

  四、創編詩歌

1、咦,太陽出來了,還有誰醒來了?

指名說。

2、月亮出來了,還有誰睡着了?(引導幼兒用"醒來了""睡着了"說一句話。)

3、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聽的太陽公公和月亮姐姐都咪咪笑,還引來了許多動物朋友,它的這些動物朋友有的是醒來了的,有的是睡着了的;等會你拿到以後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如果是醒來了的就貼在太陽的身邊,如果是睡着了的就貼在月亮的身邊,孩子們我們一起去把它們請出來吧。

4、幼兒找一找,說一說,貼一貼。

5、小朋友幫太陽和月亮找的朋友都想編進詩歌裏,請你們幫幫忙好嗎?那我們一起來讀給客人老師聽。

6、引導幼兒創編詩歌。

  五、遊戲:白天和夜晚

1、太陽和月亮都非常喜歡你們,想和你們一起玩,你們願意嗎?(教師播放音樂《森林狂想曲》,並說太陽出來了,我們一起做着你喜歡的動物的動作一起做遊戲吧。接着播放音樂《搖藍曲》,並說月亮出來了)

2、再次播放音樂《森林狂想曲》,教師:哇天亮了,太陽又出來了,寶貝們,我們一起去外面做遊戲吧。

太陽和月亮太陽出來了, 月亮出來了,小鳥醒來了, 小花睡着了,小樹醒來了, 小草睡着了,小朋友醒來了, 小朋友睡着了,白天真熱鬧。 夜晚靜悄悄。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自然的情景中,親近大自然,感受“種樹”活動的快樂。

2、通過走小石墩、跳格子等途徑,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和雙腳併攏跳躍能力。

3、遵守遊戲規則,注意活動的安全。

活動準備:

1、自制的可插放的“小樹”每人一棵

2、自然場景

活動過程

一、親親樹木,融入自然。

1、自主親親小樹,要求:自由組合去抱抱樹,聞聞樹的味道。

2、分男、女組親近樹木:繞小樹走、半蹲彎腰鑽。

3、碰碰樹枝:雙腳併攏向上跳。

二、越野練習,發展能力。

1、走小石墩。要求幼兒雙手打開往前走,儘量不要掉下來。

2、跳格子。要求幼兒雙腳併攏向前跳,注意輕起輕落,一格一格跳。

A、幼兒自由練習雙腳併攏向前跳。

B、按照正確的跳躍方法練習該跳躍。

3、走小石墩。要求幼兒雙手叉腰走

三、沙地“種樹”,體驗樂趣。

要求:幼兒到達沙地,站在輪胎上後聽老師口令進行跳躍,要求半蹲往遠處跳。落地後到沙池的中間拿一棵“小樹”,自由找一塊空的地方,將“樹”插進去。種好之後馬上回到輪胎上。

四、完成任務,分享快樂。

1、欣賞小樹林

2、唱歌《小樹》

五、活動結束,教師帶領幼兒去觀看其它樹木等。

設計理念

利用自然資源,讓幼兒在自然的情景中和樹木的親近,通過親親樹、繞樹走等形式,體驗大自然帶來的快樂,同時爲下一個階段做準備。

進一步利用園內資源開展遊戲活動,經過一個個環節的鍛鍊,發展幼兒的平衡和跳躍能力,並學習遵守遊戲規則,注意安全。

通過沙地“種樹”,進一步提升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

通過欣賞小樹林和演唱歌曲《小樹》來分享活動的快樂,回味甜美的過程。

整個活動自始自終都是在自然的環境中進行。自然中開始,自然中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並能辨認幾種基本情緒。

2、能對自己的情緒作出確切的表達。

3、瞭解不同情緒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初步知道調節自己的情緒。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課件-表情(興奮、高興、悲傷、憤怒、害怕、煩惱)。

2、做有六個情緒臉譜的大色子。

3、每個幼兒一個紙盒。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兩段音樂(高興和悲傷的)。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曲子,請小朋友仔細聽,聽好後告訴老師你的感覺怎麼樣?

(聽曲子"趕花會"。)

2、提問:聽後你的感覺怎樣?(高興、快樂)

再請小朋友聽一首曲子,告訴老師聽的感覺怎樣?

(聽曲子"北風吹,扎紅頭繩"。)

3、提問:聽後你的感覺怎樣?(傷心、難過)。

4、教師小結:傷心、高興都是人的情緒,今天教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張表情臉譜。

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麼情緒,並學一學。

5、提問:說出你什麼時候興奮?什麼時候高興?

  二、遊戲:玩色子。

1、請小朋友上來扔色子,色子扔到一處情緒時,這位小朋友要試着做也這種表情,並說說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有這種情緒。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據指到的情緒,做相應的表情,讓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麼表情。

  三、討論如何調節不良情緒。

1、你喜歡哪一種情緒,哪些情緒你不喜歡?

2、如果你生氣、害怕、難過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怎樣才能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3、教師小結:每個人遇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那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是憤怒、悲傷、痛苦等不良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靜等良好的情緒是有利人的身體健康的。當我們生氣難過的時候,要想想快樂的事情,或找別人談談自己的心情、感受,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

4、教師介紹方法:(氣球、情緒垃圾箱)

  四、製作情緒垃圾箱。

1、教師:現在我們要拿出盒子,你們都知道了盒子有什麼用吧?那現在就請你們裝飾一下自己的情緒垃圾箱。這樣,以後也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快樂的心情。

2、結束語:我們小朋友快要離開幼兒園變成一個小學生了,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會遇到許多的困難,發生許多不開心的事,小朋友要想辦法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老師希望我們小朋友能夠天天高高興、快快樂樂。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課文說明

水在我們地球上是極爲豐富的,分佈很廣。水與人的生活關係非常密切。因此,讓學生認識我們周圍水的存在、水的用途,是學生認識自然界的一個重要方面。水的用途是本課的重點,水在自然界的分佈雖然很廣,但可利用的水並不多,因此教育學生節約用水是十分必要的。

本課是按照水的分佈、水的用途、節約用水的思路編寫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既獲得有關水的分佈和用途的知識,又受到節約用水的教育。

本課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界裏的水。課文第一圖是讓學生了解天空中有水,第二圖是讓學生了解江河裏有水,第三圖是讓學生了解地下有水,第四圖是讓學生了解海洋裏有水。

第二部分是指導學生認識水的用途。課文通過六幅圖讓學生知道我們喝水、洗衣洗菜、飼養牲畜、灌溉農田、水上運輸、水力發電等都要用到水。

第三部分是教育學生要節約用水。這部分課文有兩幅圖。一幅圖是一人端着洗完的菜離去,水龍頭未關,一個小朋友看到了過去將水龍頭關好。另一幅圖是一個小朋友用手堵住水龍頭,讓水噴到另一個小朋友身上;一個小朋友看到了這個情景,指着牆上“要節約用水”的標語,勸告他們不要做這樣的遊戲。教學時,可結合學生的實際,再舉些學生中浪費水的實例,或者讓學生現身說法,使大家都受到節約用水的教育。

二、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瞭解水在自然界的分佈和水的用途

2.對學生進行節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掛圖或投影片,內容包括自然界裏的水、水的用途、節約用水。

四、教學過程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哪些地方有水

談話:有個問題看哪些同學能回答。誰知道哪些地方有水?

(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提問:天空中有水嗎?

地下有水嗎?

出示掛圖或投影片。

小結:誰能全面地說一說哪些地方有水?

2.指導學生認識水的用途

談話:現在我們知道了江河湖海、天上地下都有水。誰知道我們在哪些地方要用水?

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分別出示牲畜飲水、灌溉農田、水上運輸、水力發電等掛圖或投影片,並一一給以講解。

小結:誰能全面地說一說水有哪些用處?

教師給以小結。

3.教育學生要節約用水

講述:雖然天空中、江河裏、海洋裏、地下都有水,但供給我們喝、做飯、洗衣、灌溉農田、發電、工業生產用的水卻並不很多。我們平常用的自來水,是工人叔叔花費了很多勞動,用江河裏的水加工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

出示掛圖或投影片。(一人端着洗完的菜離去,水龍頭未關嚴。)

提問:大家看看畫中的阿姨做到節約用水了嗎?如果我們看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出示掛圖或投影片。(一個小朋友用手堵住水龍頭,讓水噴到另一個小朋友身上。)

提問:大家看看能這樣做遊戲嗎?爲什麼?如果我們見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提問:我們平時有哪些浪費水的行爲?今後怎樣做纔對?

鞏固

講述:今天我們學習了水的用途一課。(板書:課題)我們知道了天空、江河、海洋、地下都有水。還知道了水有很多用途,我們無論是洗臉、做飯,還是行船、發電、灌溉農田都要用到它。我們還知道了要節約用水。

幼兒園教案 篇5

《小烏龜曬太陽》是個小班語言活動,這個故事比較簡短,適合小班的幼兒學習,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朋友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能光依靠別人。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本次的活動目標定爲: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學習複述故事。2、學習分角色表演。3、懂得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能光依靠別人。

活動一開始,我先以謎語引出主題人物“小烏龜”。然後邊操作圖片邊講述故事,這一環節幼兒看的聽的都很認真,鮮明生動的教具吸引了他們的目光,故事講完後,我請幼兒回答問題,幼兒基本都能回答出來,在幼兒回答後我請幼兒學學故事裏小動物的動作。這一環節我讓幼兒動靜交替,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孩子們的活動興趣就更濃了,都爭着搶着要來模仿一下。再接下來,我請幼兒一起邊操作圖片邊複述故事內容,幼兒可適當的'加入自己的動作來表現。最後一個環節我讓幼兒進行分角色情境表演,幼兒的興趣也很高,而且表演的也很好。

整個活動下來,幼兒的學習興趣都很濃厚,活動參與也很積極。對於故事內容幼兒也掌握的比較好,基本都能複述這個簡短的故事。但也有不足之處:在最後一個環節幼兒情境表演,幼兒的表演興趣都很高,但因爲時間不夠,沒有請更多的幼兒表演,他們因爲沒有表演,都表現的很難過和沮喪。其實沒表演的幼兒可以請他們在吃完點心那段過度環節時進行表演,這樣既可以滿足幼兒表演慾望,也是一個很好的過度小遊戲。

幼兒園教案 篇6

本主題的目標是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在參與中秋節各種活動中能大膽自信地表現自己;在成人引導下,學習尋找、蒐集資料,並學習交往、合作與分享;簡單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祖國的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兒對其有深厚的興趣及探究慾望。由於幼兒對民間節日、習俗瞭解較少,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時涉及到社會、語言、藝術、科學等領域,教師可採用參觀、討論、蒐集資料、展示成果、動手操作、文藝聯歡等活動形式來組織教育活動。

一、 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瞭解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知道教師節、國慶節、國際勞動節等重要節日的名稱日期,進一步瞭解這些節日的社會意義。

3、積極參與各種節日的籌備及慶祝活動。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人交往、溝通、合作,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愛親人的健康情感,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教師指導建議

傳統節日 中秋節

1、環境: 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製作月餅、水果;製作各種燈籠;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掛圖、畫有觀賞月亮的圖片等。

2、遊戲:“月餅加工廠”。 教幼兒製作各種月餅,做好的月餅裝在盒子裏放在“超市”裏賣,也可放在小吃店裏供“客人”用餐。

3、教育活動: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傳說,如:“嫦娥奔月”、“到月亮婆婆家做客”等,使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創編表演童話劇由幼兒自己分配角色,製作道具並進行表演。

4、觀察活動: 請幼兒在節前節後觀察月亮的變化,並做月亮變化日記(從小月牙開始觀察記錄至八月十五),要求幼兒自己觀察並將結果畫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園共育:

(1)指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大小變化。

(2)給幼兒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3)中秋節前夜,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進行“慶中秋第七集,一定要去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