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語文五年級上冊《思鄉》教學方案設計

語文五年級上冊《思鄉》教學方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本組說明】

語文五年級上冊《思鄉》教學方案設計

本組教材都是遊子們思鄉懷鄉的作品,教材中有四篇文章,《同步閱讀》教材《走進書裏去》有九篇文章。考慮到課堂時間和學生的思維水平,我特意選擇了《走進書裏去》的四篇文章進行“單元整合·羣文閱讀”。

葉聖陶的《藕與蓴菜》,通過對故鄉藕與蓴菜的懷念,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思鄉之情;老舍的《想北平》,通過北平與巴黎的對比,寫了作者身處異地,在戰亂的歲月中,思念他摯愛的北平,表達了對故鄉深深的眷戀之情;《懷念》寫了作者對故鄉親密無間的鄰里親情的美好回憶和深深地懷念;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通過對小時候在家鄉玩耍所見的美景的回憶,借月亮來寄託離鄉後對家鄉深深的思念之情。

家鄉,在遊子的心裏,永遠是最溫馨、最難以割捨、最令人夢繞魂牽的地方。學習本組文章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念,摯愛的思想感情;二是通過對比閱讀,使學生領悟到,思鄉的情事一樣的,思鄉的方式、寄託的對象卻是因人而異的,引發鄉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從而體會到作者的感情是通過一些景物或事情表達出來的;三是讀書,引導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設計理念】

主題:以“單元整合·羣文閱讀”策略爲指導,讓學生學會感受家鄉的美,從而喜愛家鄉、眷念家鄉。

情景:以知識樹爲線,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相互滲透,有機整合。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課文

《古詩詞三首》《梅花魂》《桂花雨》《小橋流水人家》

人教版《同步閱讀》教材:

《藕與蓴菜》《想北平》《懷念》《月是故鄉明》

【教學重點】

1.通過對比閱讀,使學生領悟到:雖然思鄉的方式、寄託的對象因人而異,但是思鄉的情一樣的。

2.分享學生同步閱讀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引導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導入談話:

家鄉,在遊子的心裏,永遠是最溫馨、最難以割捨、最令人夢繞魂牽的地方。讓我們在這悠揚的思鄉曲中,吟誦課文中的《古詩詞三首》,來體會古人的思鄉之情。(課件播放思鄉曲)

這是古代遊子們思鄉懷鄉的絕唱。這節課,我們要走進四位現當代作家的散文中,去體會這款款的思鄉情,濃濃的戀鄉意。(板書:思鄉)

我們用畫知識樹的方法一起思鄉。(出示課件)這是知識樹,這是一棵思鄉之樹。相信通過我們精彩的閱讀展示,會讓這棵樹枝繁葉茂!

主題回顧:

從第二單元的課文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古詩詞三首》(團圓)《梅花魂》(堅強)

《桂花雨》(快樂)《小橋流水人家》(閒適)

閱讀概覽:

(過渡):在同步閱讀教材中,也選編了十篇以思鄉爲主題的文章,我們重點閱讀了四篇(出示課件四篇文章題目)。前幾天,老師已經佈置讓同學們進行了認真地閱讀,並且填寫了《同步閱讀卡片》。請小組相互交流,看看你們的閱讀體會是不是一樣。可以讀一讀,再討論討論。

學生彙報:你最喜歡的一篇思鄉的散文,說主要內容。

結合學生彙報引出主題。

《藕與蓴菜》:純樸──從葉聖陶對故鄉的藕和蓴菜的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這篇散文,作者借藕和蓴菜這兩種故鄉特有的物,來抒發他那濃濃的戀鄉之情,這就是散文中常見的寫作手法──借物抒情)

《想北平》:自然、古樸──在老舍的眼中,哪兒也比不上家鄉北平,在他的筆下,北平的特點是什麼?

(出示:“啊!我不是詩人!我將永遠道不出我的愛,一種像由音樂與圖畫所引起的愛。”在這裏,老舍用比喻的手法直接表達了對北平的喜愛,這就是散文的另一種寫作手法──直抒胸臆)

《懷念》:親密、真誠、和睦──作者懷念的是怎樣的鄰里親情呢?

《月是故鄉明》:平凡──令國學大師季羨林思念的不是世界各地美妙絕倫的月亮,也不是居住的賞月勝地朗潤園,而是故鄉的月亮,他思念的故鄉是怎樣的?

小結:同學們讀書都非常認真,發言也很精彩!通過認真的閱讀,我們對“思鄉之情”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請看知識樹。這八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詮釋了思鄉這一主題──思鄉遊子無法盡訴的惆悵;身處異國卻堅強的中國心;童年的快樂與恬淡;記憶中那純樸、自然、平凡的故鄉,還有親密無間的鄰里鄉情。

片斷分享和精彩賞析

讀了《同步閱讀》教材中的這四篇散文,老師相信總有一些地方能打動你們的心,能讀一讀或者講一講,然後告訴大家爲什麼嗎?提個小小的要求,在彙報之前,請你先說說是哪篇文章的什麼地方。(引導學生按課交流)

1.《藕與蓴菜》

問題:“故鄉的”藕與蓴菜與“這裏的”(上海)的藕與蓴菜有什麼區別?

理解:

1)學生自由解答,相機指導

2)重點體會故鄉藕與蓴菜的普通、新鮮、味美;而上海的藕與蓴菜的難得、形瘦、味澀,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朗讀“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軀幹高大且挺直……但是別有一種健康的美的風致。”體會藕農外貌描寫的細緻。

2.《想北平》

瞭解背景:本文寫在1936年,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侵佔了我國東北,華北告急,北平告急,老舍此刻正在青島,作爲一個熱愛北京的愛國知識分子,他憂心如焚,思念家鄉之情,較平日更爲強烈,於是發出了這樣的呼喚:

1)“好,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引導學生體會老舍對北平的感情(運用了直抒胸臆的方法,表達了對北平的想念與摯愛之情,點明瞭全文的主題。)

2)老舍的作品帶有很濃的京味兒語言,他獨特的語言風格被後人稱爲“語言大師”。朗讀“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着一層白霜兒呀!哼,美國的橘子包着紙;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

採用多種形式讀出京味兒。(抽生讀,師範讀,齊讀)

3.《懷念》

問題:兒時的鄰里鄉情和現在有什麼不同?

理解:

1)“晚飯時,左鄰右舍家家搬出一張小桌……真如一幅尋常淡泊又滲透着濃郁鄉情的民俗畫。”體會兒時鄰里鄉親的和睦,真誠,親密。

2)“吃講營養,……真有另一番‘躲進小樓成一統’的滋味。”體會現在鄰里之間的親情的疏遠。

運用了對比的寫法,突出全文的主題──懷念親密的鄰里友情。

4.《月是故鄉明》

問題:爲什麼作者要寫世界各地美輪美奐的月亮和朗潤園的奇景?

理解:

1)“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蒙湖上,……我都異常喜歡。”體會世界各地月亮的美。

2)“此地既然有山,……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體會朗潤園的月亮的美。

3)“然而,每隻這樣的良辰美景,……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體會作者鍾情家鄉平凡的月亮,實質是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家鄉的月亮是平凡的,正如作者平凡的家鄉一樣,但是,美輪美奐的異鄉卻比不上平凡的家鄉在作者心中的地位。運用對比,更突出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與思念之情。

主題拓展

(音樂漸起)通過剛纔的閱讀,我們進一步感悟和理解了遠方的遊子那濃濃的思鄉之情,同學們,你心中的故鄉有怎樣的景,怎樣的人,你對故鄉有怎樣的情呢?生自由交流。(根據交流板書關鍵詞語)

(小結):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仔細去觀察故鄉的美,以後無論走到哪裏,故鄉就在我們心裏。請看知識樹,現在已經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了!老師把我們今天精彩的閱讀交流成果匯成了一首小詩,讓我們把它送給自己,送給我們心靈對故鄉的熱愛:

思鄉情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

故鄉有我,幼年的足跡;

幾度桂花開,幾度梅花落,

閒適的生活,依然在夢裏;

他鄉城也美,他鄉月也明,

難鎖我童年一寸心;

魂牽夢繞的,

依然是──

自然、古樸的故鄉景。

故鄉的土,故鄉的人,

故鄉有我,一顆少年的心;

幾度雪藕甘,幾度蓴菜鮮,

純樸的鄉親,依然在夢中;

他鄉人也親,他鄉土也好,

難鎖我少年一寸心;

傾心向往的,

依然是──

親密無間的鄰里情。

故鄉的愛,故鄉的情,

故鄉有我,青春的歌;

幾度小橋走,幾度河水流,

平凡的故鄉,依然在夢中;

他鄉也有情,他鄉也有愛,

難鎖我遊子一顆團圓心,

無法盡訴的,

依然是──

堅強的中國心,惆悵的思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