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人教新課標九冊《慈母情深》說課稿模板

人教新課標九冊《慈母情深》說課稿模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六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根據課標對五年級的學段要求,本單元教學目標是抓住人物描寫的重點語句,學會品味作品的語言,體會作品的感情,在閱讀中“批文以入情”。《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樑曉聲的名作,課文記敘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不顧同事的勸說,毫不猶豫地拿錢給“我”買課外書的故事,從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感激與敬愛之情。文章描寫細膩,情感真摯,字裏行間流露出濃濃的親情。雖然學生所處的時代和生活與文中的作者描寫有很大差距,但這並不影響課文對學生的情感薰陶。因爲愛,自古以來就是相通的,無論何時、何地、何人。

人教新課標九冊《慈母情深》說課稿模板

這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本着“簡簡單單學語文,本本分分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語文教學觀,以“情”爲經,以“言”爲緯,緊扣文章的語言,入情,悟情,抒情,讓學生通過自主感悟,平等對話,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在情感與語言中和諧共振,感悟慈母的情深,從而提升學生的言語能力和人文素養,實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根據教材的特點、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以及五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時間爲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三個:

1、認識3個生字,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重點誦讀文中描寫母親言行的句段,感受作者潛詞造句的精妙。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其教學重點爲: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本篇課文寫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當時正是國家困難時期,大多數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難,“一元五毛錢”買一本書在當時是不容易的事情。由於學生不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也就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在課前,我與學生有二十分鐘的瞭解交流時間,已將寫作背景,作者的家庭情況作了個簡單的介紹,爲本節課的教學做好了準備。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爲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效率,根據高年級略讀課教學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採用創設情境、以讀代講、想象感悟、指導點撥等教法,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我圍繞課題中的“情深”,設計了以下四個版塊進行教學:

一、整體感知,激發深情。

二、研讀課文,感悟深情。

三、讀寫結合,迴應深情。

四、移情拓展,昇華深情。

在第一版塊我設置了兩個小目標,在引導學生讀題時,我目的是讓學生找到本課學習的一個感情基調,低沉的,深情的,喚起學生對母親的感情,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然後安排了一個小練習進行檢測,意在讓學生對文本有一個整體感知,並學會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讓詞語深入兒童的精神生活裏。”在這一練習中,我還通過讓學生想象,聯繫生活等方法來複活詞語“震耳欲聾”和“龜裂”的本來面目,拓展文本之外的畫面。之所以選擇這兩個詞語,一是因爲這兩個詞語是我三維目標中的一個知識目標,同時我在研讀文本的時候,我覺得這兩個詞語可以凸顯母親工作環境的艱苦和工作強度的辛苦,它可以讓母親的形象在孩子們心中更豐滿。

第二版塊是我今天教學的重點。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新課標也強調老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站在這樣的基點上,我遵循了略讀課文“詳中有略,略中求精”的原則,抓住“從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中體會人物特點”的要點,在備課時我預設捕捉了三個鏡頭,想以第一個鏡頭爲捕捉重點。以此作爲這篇略讀課文的單線訓練內容,而其他如兒子對母親的感激,心情的變化則不去一一強調,以節省略讀教學的寶貴時間,實現了“長文短教”。

在本環節我還有意滲透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閱讀的方法,寫作的方法。那就是朗讀不僅讀出文字的表面,還要讀出文字後的內容,讓文字有畫面感,可以傳情達意。我還想告訴學生閱讀課文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讀了又讀,要讀佔螯頭,要抓住文本中關鍵詞句,感人鏡頭進行感悟品味。在這一教學環節,我抓住幾個重點語段,以讀爲本,讓學生在默讀、齊讀、比較讀、引讀等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中增進體驗,昇華情感,豐富了文本內涵,凸顯了情感體驗閱讀方法無可替代功能。從而讓學生感受了母親掙錢的辛苦和塞錢的爽快,學生腦海中母親的形象越來越清晰,“情深”兩字自會烙在學生心間。

在這一環節我還特意閱讀鏈接了一小段樑曉聲《母親》這篇小說中的文字。新課標明確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在課堂上進行閱讀鏈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更可以激發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在第三版塊,我設計了一個小練筆,意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凸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高度統一,協調發展。“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讀”是積累,“寫”是運用。“讀”只有在“寫”中才能內化爲學生的能力,而“寫”也只有在“讀”中才得以發展。今天在課堂上我想已經不是孩子們在代替樑曉聲表達了,而是他們在表達自己對慈母的一片心聲了。也許今天學生筆下的文字是稚嫩的,生澀的,但我相信那一刻他們筆下流瀉的文字是真誠的,那一刻,濃濃的慈母情,深深的愛母情,洋溢課堂,課堂成了學生宣泄情感的場所,做到這一點,我就很滿足了。

第四版塊,移情拓展,昇華深情。樑曉聲說過:我們常說的一個人的“ 愛心”,它一定是從對自己父母的體恤開始形成的。在這一環節,我讓孩子充分展示自我,讓他們把從課本中理解到的母愛和從現實生活中感受到的母愛,說出來,加深認識,增強體驗,實現真情共鳴。並教育學生從小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管我們的父母是貧窮還是富裕,美麗還是普通,但他們對子女的愛是一樣的。板書設計我想用幾條藍色的波浪線象徵大海,以比喻母愛情深似海。

這堂課的教學,讓我感慨頗多。讓我感覺彷彿是同學生一起經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感覺到了生活的溫馨、美好,和對母親的眷戀和無限感激。

最後,我想說,在備課時,我一直牢記着“情感”、“知識”、“方法”這三個詞。我一直在擔心,我的這堂課會是一節語文味很濃的課嗎?這節課我會向學生展示一個情感的課堂嗎?這節課會是個對話開放的課堂嗎?由於本人專業知識,教學能力不足,這堂課上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還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多批評指點,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會不斷地去提高和完善自己。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