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竊讀記教學反思範文

竊讀記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竊讀記教學反思1

《竊讀記》是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我讀了後深受教育。對於剛剛過完暑假的小學生來說,《竊讀記》這篇課文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我教學這篇課文,確實被書中的情節所感動,特別 是作者通過心理活動的描寫,表達自己善於閱讀的感情。聯想我自己的成長經歷,我的感晤頗深。同時也對現在的學生有一定的啓迪。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在閱讀中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寫法,受到熱愛讀書的感染,激發閱讀的興趣。

竊讀記教學反思範文

1、我在教學時以“竊讀”爲線索,重視學生的自學能力,體驗文本的語言特色。課堂上讓學生直面文本,品讀重點詞句,充分感受小女孩在竊讀過程中飢腸轆轆的勞苦,經歷擔憂、恐慌和懼怕的痛苦,體驗驚喜、快樂與滿足的幸福。並結合文中語句,聯繫自身感受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復雜感受。然後再次研讀課文,以“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爲出發點,從具體語句中咀嚼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的滋味,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細膩傳神。

2、關注學生的語言。因爲語文教學的目標是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欣賞、品悟課文語言的基礎上,進行交流。交流中充分體現了高段語文的表達特點,而是活用課文的語言進行大段語言鋪陳敘述,從而實現課文語言向學生自身語言的內化,在這過程中,訓練了語感,培養語文素養。

3、讓學生感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初步瞭解課文大意,教師做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然後讓學生找出最能體現作者竊讀感受的一個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接着,圍繞這一個句子展開學習,如“從課文哪些方面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等。學生學習比較輕鬆。但對於作者爲什麼竊讀離學生生活較遠,因爲現在小孩生活條件較好,不會存在這種情況,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我補充有關的背景資料,這樣學生易於理解。

4、教學中抓住作者動作和心理活動,將“竊讀”滋味具體化,文中有多處描寫作者自語式的獨白從而描繪他的心境,表達自己的感情,如“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 “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裏邊了。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裏,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在“竊讀”時“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我很快樂,也很懼怕”,一方面享受閱讀的快樂,一方面還要時刻關注周圍的環境,擔心受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我”的心情變化,使人身臨其境,我在教學中緊緊抓住這些細節,讓學生閱讀感悟,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現在的孩子是多麼幸福。學校圖書館寬敞明亮,各種書籍應有盡有。而且所有書店都向每位學生無條件敞開,可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暢遊在書的世界裏。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時光? 就像作者國文老師所說的:“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好書是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誰擁有知識,誰就是精神上的富翁。我也希望我們的學生成爲精神上的富翁!

我現在對新教材有一種追求,那就是書裏面有我所不知道的問題。每當遇到不懂的問題,千方百計的找書或請教老師,最重要的是反覆閱讀。如今,我愛上了讀書,我課餘時間常常看書,叢中汲取養分,充實我的心靈。提高教學能力。

的確,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開啓智慧,而且會使一個人成長起來。從同學們的體會中,我不僅感受到竊讀五味俱全,而且領悟了讀書的真諦。

  竊讀記教學反思2

《竊讀記》是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作者善於通過自語式的獨白描繪心境,表達自己的感情,如“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明明很開心可以在下雨的時候在書店看書,卻“皺着眉頭,不時望着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利用“下雨天,留客天”這種理所當然的藉口,自我安慰,在書店裏開心地讀下去,有幾分童稚,又有幾分乖巧;作者還用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裏邊了。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裏,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在“竊讀”時“急忙打開書,一爺,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我很快樂,也很懼怕”,一方面享受閱讀的快樂,一方面還要時刻關注周圍的環境,擔心受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我”的心情變化,使人如臨其境。這些描寫,學生都能找出來,並能較好地體會。我認爲,學生能達到此種程度是不錯的了。

此課,語文知識點需要訓練的也較多,關聯詞、因果倒置、雙重否定句式等。我都在學生體會情感時,一一拋出,進行隨堂訓練。

唯獨聯繫課文與生活實際,說說對“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不夠,他們能意會,難言傳,因對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還是比較抽象。

  竊讀記教學反思3

今天,我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竊讀記》,我們收穫都很大。

課堂上,同學們在體會作者動作細節描寫時,萬淇同學說:“課文中‘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爲什麼作者用動詞‘跨’和‘踮’,而不用‘跑’呢?不是更節約時間嗎?”他的疑問提出,我十分欣喜,我太渴望學生質疑了。浩天同學立馬站起來回答:“‘我’本來就是‘竊讀’的,

心理就很虛,生怕弄出大聲響,如果她是‘跑’進書店,那動靜太大,驚動了書店老闆或店員,估計會被斥責或被趕走。因此,她必須要悄悄地、趁人不注意時‘溜’進書店。”

聽了浩天的解答,我和同學們都向投去佩服的目光。他回答得真深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