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七上《竊讀記》教學反思

人教版七上《竊讀記》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竊讀記》教學反思

人教版七上《竊讀記》教學反思

臺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在《竊讀記》一文中,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並用“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這一句進行總的概括。教學前,教師對於文本進行了認真的閱讀、細心的揣摩,在正確地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後,精心設計了兩個貫穿全文的問題:1、“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請結合你所畫出的描寫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來說說自己的體會。2、作者快樂的源泉從何而來?試圖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體會到“‘竊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以及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這一文本的價值取向。隨着課堂教學的推進,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深入,學生對“竊讀”滋味的理解不再拘限於“快樂與懼怕”的表面意思,而是出現了“樂、累、苦、怕”“酸、甜、苦、辣” “憂中有喜,苦中有樂”等學生體驗的多元化局面,面對課堂精彩的生成,教師胸有成竹,及時表揚了學生個性化的、多元化的、有創造性的理解和深入地體會出作者“快樂與懼怕”的獨特感受和複雜滋味,並乘勝追擊,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文本的高潮——“作者快樂的源泉從何而來?”讓課堂精彩不斷,高潮迭起。

課堂的精彩源自於學生的精彩。孩子的精彩表現源自於孩子傾聽文本的聲音,觸摸作者的心靈,從而回應文本的喜怒哀樂,進而產生了學生個性化的、多元化的、有創造性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課堂的精彩源自於教師的精彩。教師的精彩表現源自於他們的教學智慧。給學生架設一座座橋樑,點撥和引領學生經歷一段段心路歷程,引導他們解讀文本,理解文本,並超越文本,超越教師,進而實現“教學相長”。

課堂的精彩源自於對話的精彩。對話的精彩源自於教師精心的預設、學生精彩的生成。正是由於教師的睿智,準確地把握了文本的價值取向,尊重了學生獨特的體驗,捕捉到了文本的切入點、引導點、和着力點,引發了生成,課堂上纔會迸發出心靈交流、情感共鳴、智慧碰撞的生命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