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4課《古詩兩首》課文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4課《古詩兩首》課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4 古詩兩首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4課《古詩兩首》課文

  江 南 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杜牧。

 4 古詩兩首

 春日偶成

雲淡風輕近午天,

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

將謂偷閒學少年。

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程顥。

 《江南春》與《春日偶成》教學思考

中國人歷來喜歡春,因爲春天來了,新的希望開始了,階段性的目標開始啓程了,不管是青年人、中年人、還是老年人,對春天都有着這種美好的心理,所以中國有個非常古老的“愛春”傳統。但這種“愛”方式非常多。四下選擇的兩首以“春”爲題材的古詩,展現出的方式的確是兩種風格。《江南春》可以讀出詩人用“春”創造出一種“責任”。我曾經讀了一點日本的教育,“居安思危”一直是日本人的一種素質,中日對比,我們缺少的就是居安思危。從這首詩可以清楚地看出,那時的江南真的沒有思危,即使春天來了,這種心理還是沒有走進人們的心中,走進官員的心中。也許這種思危不能非常透徹地講給學生聽,也許我們不能借古說今,但背誦這首古詩,積累這首詩,給予學生不應該是單單一首詩,應該把思想還給學生。杜牧看到這一切,以詩的方式記載着歷史。我們常說讀史可以明智,歷史上越是盛世,越隱藏着最終坍塌的危機。詩人是創造者,創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這首詩其實把這一切也都寫了進去。雖然我們不能告訴學生這麼多,但通過點撥引導現在的學生做個有思想的蘆葦之路還是要走的。

程顥的《春日偶成》比較簡單,這是一個老人眼中的春天,那種快樂,從“偷閒”兩字可以讀出來。老人如玩童,這是一個人返樸歸真的表現。學這首詩,老師引導學習最好別讓學生忘記這是老人讀春。我教此課,就讓學生把這首詩帶回家,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同讀,一起春遊,一起在春天中感受,效果很好。因爲,我們年輕人上這課,受年齡閱歷的限制,所體會到的東西往往也是淺層的,是難以體會到那種偷閒之樂。引導學生引導與家中老人玩這首詩,玩着春天,玩着玩着,他們自會發現到春天真的好美,說不定還能夠引發他們深入地思考,寫出一些文章來呢!現在,好多語文老師要求學生寫春天的文章,我覺得除了我們與學生同遊春天去寫,引導學生同家人再遊,那春天的感覺肯定與老師的參與不同。老師帶着學生遊,受到很多限制,家人春遊,往往限制少,自由度大,自由度大了,其實最有利於學生創造。

詩是美好的創造,學生在教室裏讀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讀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讀着。而春天的詩可以說非常多,這兩首詩學完後,引導他們繼續尋找,儘可能地多研究幾首,這對於他們綜合瞭解春天,瞭解春天其它方面負載的東西,這對於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