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第1課時)》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第1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W 次

教材簡析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第1課時)》

《題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詩。宋朝著名詩人蘇軾在遊覽廬山後採用敘事與說理相結合的方式,將自己的所看所感記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成爲不朽的佳作。

教學目標

1、學會“莫、臘、渾、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體會詩人的心境。

2、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

3、理解關鍵詞的意思,反覆誦讀。

4、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

教學重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體會詩人的心境。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音韻美。

教師準備(包括媒體):準備教學掛圖,讓學生課上易於觀察,讀懂詩中蘊含的道理。

學生準備:做好預習:

預習生字 朗讀課文 回答問題 提出質疑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預習任務設計:

1、查找有關資料或工具書,瞭解蘇軾、陸游的生平及作品2—3首。

2、嘗試自讀,理解兩首詩。

(1)藉助字典讀準字音。

(2)藉助“註釋”或工具書試着講一講每首詩的意思。

(3)有不理解的地方記錄下來,準備上課質疑。

(4)朗誦自己查找的課外古詩。

總結、評價學生自學檢查的情況

二、根據理解朗誦兩首古詩

1、學生試讀,注意把詩的節奏和對詩的理解讀出來,師生評價。

2、採用齊誦、唱誦、表演誦、輪誦等方式讀古詩。

三、讀後理解、學生質疑

1、讀完後再說一說自己最新的理解,並提出不懂的問題。

2、師生共同歸納、整理。有的問題師生即時解決;有的可在學習中解決。

四、欣賞詩句、體會意境、品味情感

1、看圖想象,這兩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色,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把想象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話簡單的說一說。

讀一讀,比一比,前兩句與後兩句內容上有什麼不同?

(前兩句寫看到的景象,後兩句寫自己的感受)

讀到這裏,你有什麼疑問嗎?

詩人這樣多次、多角度地看廬山卻爲什麼會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你認爲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教師小結:廬山究竟美在哪裏?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覺得沒有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爲身在廬山中。只看到廬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

3、拓展

把自己想象到的內容畫出來,然後到講臺前作展示並說一說爲什麼這樣畫?

4、師生共同評價,看學生是不是把詩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畫了出來。

五、朗讀古詩、體驗情感

【學法指導】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想象和體會融入到誦讀之中,促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六、默誦古詩、談讀後的感受

1、談讀誦的方法和體會。

2、說對詩句內容的獨到見解和感悟。

作業佈置

必做【同步達標】:

完成《質》

選做【創造實踐】:

收集蘇軾寫的其他詩,背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