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畫楊桃》評課稿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畫楊桃》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畫楊桃》評課稿1:

一、角色朗讀,理解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畫楊桃》評課稿

這篇課文裏的對話很多,而且又要抽出時間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蘊含的道理,所以 李老師並沒有展開來讀,而是抓住課文裏很特殊的兩組句子(“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比較後再來引導學生通過填空補充提示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剛開始學生在充分理解老師和同學態度變化後,就基本明確的同學們由“嘲笑”到“慚愧”,抓住這一點,李老師馬上讓學生想象,該怎麼讀好這兩句,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之後,李老師模仿課文,在師生之間進行對話,在朗讀中,還有的同學還帶上了表情動作,如:嘲笑時,不僅有哈哈大笑的,還有嘻嘻笑的;在慚愧時,有幾個同學甚至感覺到像自己做錯事情一樣,邊說邊把頭低下來。在這個教學片段中,學生以個性化的方式走進文本,給學生部分添加提示語。李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發現,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想象,最後在敞開心扉的對話中,在表達閱讀感受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這種源自學生“童心世界“的生成資源是富有生命力的 —— 處處呈現着精彩的感悟,煥發着靈性的光芒。

二、聯繫生活,想像拓展。

讓語文拓寬,走出課本,利用資源,讓學生搜索在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並通過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都有哪些體會、感受,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請大家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自己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寫在大家準備好的小書籤上。寫後讓學生讀一讀把書籤送給老師或自己的好朋友,讓他們與你共同分享。活躍了大家的思維。

三、親身實踐,思考體驗。

爲了上好《畫楊桃》,李老師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特地從水果店裏挑選了一隻楊桃。並有意將楊桃放在教室的中間,讓學生從各自的角度去畫自己看到的楊桃。學生興致很高,都轉過身靜靜地畫起來。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麼不同。或者讓同學從前排靠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一下,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並激發閱讀與思考的興趣。讓學生親身實踐、親身體驗課文所講的'事實,並進一步理解這些事實所蘊涵的道理。人們要做到“是什麼樣,畫什麼樣”,並不像說起來那麼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說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李老師”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對比、讀書、思考與實踐體驗的結合。學生理解較深,學習效果很好。

  《畫楊桃》評課稿2:

聽了單志明老師《畫楊桃》已經好多天,按理說寫評課稿應該趁熱打鐵纔對,這樣不至於淡忘。可這次卻不同,除了自己抱着認真學習的態度聆聽本堂課之外,還有同伴課後的“爭先恐後”,再加上曹老師關於閱讀話題設計策略的指導,以理論指導實踐,所有的這些都讓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淺。有感於單老師的年輕有爲和對課堂如此嫺熟的駕馭能力。《畫楊桃》一課值得我學習的有太多,我就談談經過幾天的沉澱之後,還讓我記憶猶新,一提筆就往外蹦的一些感受吧。

一、鎖定主題,牽一髮而動全身。

《畫楊桃》這篇課文敘事性強,含義深刻,縱觀全文,其實都脫不了“實事求是”這一主題,按照曹老師課後的指導,馬上豁然開朗,這裏就形成了本堂課的一個總的閱讀話題,單老師抓住這四個字,以這四個字爲支點,來整體把握文本,設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層層深入,達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在每一個環節的設計中,老師都有意識地想學生滲透這一主題,做到自然不突兀,沒有說教。從與學生初見面時的試探性的交流談話,告訴學生“不要讓自己的嘴巴騙了自己的心,老師今天想聽你們的實話、真話和最真實的心。”到引導學生感悟文本,以及教師的引讀課文時,甚至教師隨口而出的評價語言,都無時無刻不在爲奔主題而努力。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這一主題的時候難免過於細緻和目的性過強,但整個流程讓人感覺自然、不做作。“實事求是”通過學生的各個感官滲進學生的心靈,也許多年之後,學生對本課的內容和本堂課的記憶已經漸漸的模糊,或許還能從腦海中蹦出這四個字來,單憑這一點,我想這已經是一堂很成功的語文課了。

二、三個板塊,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孤陋寡聞,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語文課上的板塊說,以前只是在學習地球構造的時候學到過,我想兩者之間應該是完全不等同的吧,地球上的幾大板塊都是孤立的幾個部分,而語文課上的板塊則絕不孤立的。單老師在文本的解讀中,有其獨到之處,體現了他在語文教學探索路上的創新性,在抓住一個主題的基礎上,將本課教學分成三個板塊教學,通過“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老師”的言行舉動,層層推進、環環相扣,逐曾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學會老老實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做事。從單老師對文本的解讀,我想到了新課程環境下帶來的課堂教學方式的變化,我們的閱讀教學成爲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我們都在努力地提升自己解讀文本的能力,以求發揮文本的更大價值,單老師在這一方面給我很大的啓發,這也是我要去積極探索學習的。

三、重讀重悟,我手寫我心。

單老師的課堂上書聲琅琅,古語說的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感悟文本最好的方式。老師在要求學生多次朗讀的時候不忘讚賞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提醒學生邊讀邊思的重要性。很喜歡單老師引導學生的評價語言,充滿了智慧和靈性,得體、到位,切合學生實際,不吹捧、不虛假,恰到好處,我想這個與老師平時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去鍛鍊自己是分不開的,課堂上駕輕就熟地給學生做出適當的評價又能借助評價引出自己要教的內容,既是評價又是銜接,合二爲一,巧妙自然,着實讓人敬佩。在教學中,老師抓住前後兩次對話,多次讓學生去讀悟,從學生的朗讀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讀懂了、讀好了、有感受了,老師再適時地讓學生來一次小練筆,課堂上的練筆是語文課堂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東西,學生感悟的如何,一練筆就一目瞭然,單老師抓住了這一課堂上的生長點,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練了一回,在學生需要表達的時候。

以上是我聽了本節課的感受,當然本節課也留給我很多的困惑,大致在同伴們的七最八舌中解決了一些,餘留一些自己邊思考邊解決吧!總之,這堂課帶給我的收穫和值得學習的遠遠超過那些課堂上的遺憾。就讓這一堂課爲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大家一起在語文的路上學習並努力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