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一: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全集

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第一單元樂趣

單元備課:

本單元以“樂趣”爲主題,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和兩篇課外閱讀。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熱愛生活,就能享受生活之趣,熱愛自然,就能體會到自然之樂。

《養花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能體會到樂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作者心情,能將作者高興處讀出。

3、找到你最能體會作者心境的句子,說說你是怎麼感受到的。

4、在閱讀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知道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是什麼及養花帶來的樂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課

一、創設情境

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事,要用細心的人能夠將他們記錄。有的時候自己高興的事兒,越回味越覺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訴他人,今天這麼高興的人就是老舍。現在讓我們一起去分享他的快樂吧!!

板書:13養花。

二、介紹老舍、老舍養花

(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一個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開始用白話文創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在現代文學史上影響很大。還創作了《方珍珠》、《龍鬚溝》、《月牙兒》、《西望長安》、《茶館》、《四世同堂》等劇本和小說。曾獲“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關於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後開始的。解放以後,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羣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事。)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通讀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3、朗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拼讀,讀生字,注意糾正錯誤。

記清字形,理解詞義:有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時查字典並結合課文理解。秉燭夜遊:部首:禾或丿。筆順:秉,與“乘”區別。詞義:秉,拿。舉着燈燭在夜間遊賞。

糾正字音:樂趣、計較、雖然、適當、儘管、傾盆

2、多音字:

3、讀課後“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如有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邊不去理睬。

4、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是從哪幾方面來講的?(整體感知)

(養花給“我”帶來樂趣。)

5、提出不理解的詞句,質疑。(寫養花的樂趣爲什麼還寫憂?)

五、練習朗讀課文,讀熟課文

六、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後說出段意,理清線索。

老師板書

1、爲什麼養花;2、養什麼花;

3、養花要摸門道;4、養花有益身心;

5、養花使人喜悅;6、養花使人傷心;

7、養花的樂趣。

七、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熟課文。

3、想想自己喜什麼花草,它有什麼特點和爲什麼喜歡,以及在養的過程中有什麼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2、給課文編寫提綱。

3、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要寫出它的特點和你爲什麼喜愛它。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瞭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1、瞭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2、學習課文寫法,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談話,引入本課

誰養過花?請舉手,說說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養花有什麼感受呢?(樂趣)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二、讀講課文

1、請你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養花的樂趣的?(學生列提綱,教師巡視,發現問題隨機解決。)請同學按提綱上的內容讀一讀相關的段落。二

2、請你再默讀課文,舉例說一說,課文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還有什麼問題沒解決?(自讀——批註——討論——交流)

點撥:

(1)爲什麼只養好種易活,自己能奮鬥的花?什麼叫“奇花異草”?

教師:這與老舍的性格有關,對花草提出了一個內在的標準,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奮鬥。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奮鬥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讀。養花的樂趣是什麼?(人生啓迪:勤勉奮鬥。)

(2)“多麼有意思”指什麼?(在養花實踐中摸到門道,花養得很好。)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用一句話歸納作者在養花中得到了什麼?爲什麼養花能得到知識?

(花種類不同,習性不同,對自然環境與管理要求不同)養花的樂趣在哪裏?(增長知識)

(3)作者的收穫給了我們怎樣的啓示?

(只有按規律辦事,花才能養活,只有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才能摸到門道,增長知識。)

(4)“這多麼有意思呀!”指什麼?養花的樂趣在哪裏?

(養花須付出勞動,但有益身心,有所收穫。)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板書:付出勞動,有益身心。

(5)那麼養花的樂趣是什麼?(板書:有喜有憂)

“喜悅”是樂趣,那麼“憂”也算樂趣嗎?

(養花有喜有憂,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樣纔是有趣的人生,無憂只有喜,生活平淡無味。而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奮鬥。)

(6)齊讀最後一段,說說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與前面幾段有什麼關係?(分、總),與第一段有什麼關係?

(照應)養花的樂趣是什麼?有感情地朗讀。

3、自己背誦喜歡的段落。

三、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養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從《養花》中,你對老舍有什麼瞭解?(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鬥。)

3、投影出示本課的提綱:

文章中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材料安排:

1、把養花當作樂趣。

2、分述養花的樂趣:

①養自己能奮鬥的花——人生啓迪

②養花要摸門道——增長知識

③養花要付出勞動——有益身心

④養花使人喜悅——有喜

⑤養花使人憂傷——有憂

3、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學習課文寫法,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要寫出它的特點和你三

爲什麼喜愛它

1、說說你喜歡的花草有哪些。

2、說說這些花草的特點。

3、比較一下哪種花草最有特點,然後說說你爲什麼喜愛它。

4、構思。

5、寫出來。

板書設計:1、爲什麼養花;2、養什麼花;

3、養花要摸門道;4、養花有益身心;

5、養花使人喜悅;6、養花使人傷心;

7、養花的樂趣。

教學反思:

古人云:“學貴有疑”、“學則有疑”。有了“疑”,纔會去探其究竟,纔會獲得新知。可以說,生疑是創新的開始,解疑是創新的過程,答疑則是創新的成果。因此,教者要注重學生質疑精神和質疑能力的培養,小到對課題、遣詞、造句、文采的質疑,大到聯繫全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矛盾,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激起他們求知的慾望。而對學生的質疑,教師不要急於評價,更不可越俎代皰,應讓學生去討論,適時加以點撥,使學生獲得“質疑,而後答疑”的快感。在學生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扮演好“配角”,要起好“主導作用”,以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質疑──解疑──答疑的過程中,發揮學習主動性、積極參與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反思:

《古詩二首》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1個生字;

2.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3.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4.感受鄉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培養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並養成課外主動閱讀和積累詩歌的習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願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四

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並初步感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麼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並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

2.教師範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並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幹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並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①晝: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裏除草。④績麻:把麻搓成線。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參加。⑧耕織:耕田織布。⑨傍:靠近。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着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裏搓麻條,村裏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着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後兩句表現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爲,目的是什麼?(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佈置作業

背誦全詩,預習下一首詩。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人。(注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注意右邊“勺”裏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作者

讀課題,思考:“小兒”指什麼?“垂”在字典中怎麼解釋?理解絲線的一頭向下可以說成是垂下來的線。並引導學生理解:“垂釣”什麼意思?“小兒垂釣”什麼意思?

四、學習前兩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考:是什麼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小?理解“蓬頭、稚子”。這個頭髮很亂的小孩在幹什麼?字典中“綸”什麼意思?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