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六年級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孔子游春》教學反思1

《孔子游春》這篇課文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帶着弟子到泗水河畔遊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動一課,表現了孔子對弟子的關心,洋溢着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六年級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其中,孔子論水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誠如學生所說:水就是水,真有那麼多特點?就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來講,要由平常的水中悟出“水是真君子”的道理的確不容易。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來理解這段文字,理解這段文字中蘊含的深刻內涵呢?我試着從“緊密聯繫學生的知識與生活經驗”着手:對“水有德行”的理解,學生抓住了“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來談,因此,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想《長江之歌》及上文對泗水河的描述,從而來理解“水滋潤萬物”,萬物生長都離不開水,但水卻無所求的精神,點明這便是“水”德行的一個方面:無私奉獻。然後順勢引導,水的德行是不是僅僅這一個方面呢?讓學 生結合“奔流不息”聯想到水的“頑強、堅持不懈”的品格……由於這些內容都是學生以前習得的,它已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當這些舊知與課文內容相關聯時,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文中的“新知”:原來,“水有德行”並不空洞,就是從水中悟出的它的“無私奉獻”“堅持不懈”的品行啊!抽象的知識變得 具體形象,思維的閘門打開了!接下來理解水有情義、有志向及善施教化便“水到渠成”了。像理解“水有情義”時,學生聯繫到《山谷中的謎底》,從中感悟水 “順勢而行”——處世要講究策略,有時得適當退讓、彎曲的道理;理解“水有志向”時,學生聯想到了“水滴石穿”、《煙臺的海》等文,感悟到“水的韌性”; 而理解“水善施教化”時,學生就是從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來談的,人們用水淘米、洗衣等等,理解它“盪滌污垢”的含義——用它的品行來影響薰陶他人,得到做人 的啓示,這不就是水的“善施教化”嗎?通過聯想、推想、思考、分析,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特點,在學生頭腦逐漸清晰,而且具體可感。由此,真正理解了什麼是“真君子”,“真君子”會具備哪些特點?什麼樣的人才是“真君子”……

  《孔子游春》教學反思2

以讀入手,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語言,抒發自己獨特的感受。情味主線熟讀課文,讀中感悟,揣摩課文前後的聯繫,感受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之間的濃濃情意。

一、敲開讀的大門,張開聽得翅膀,感受泗水春景。

新課一開始,一個簡簡單單的問題,既串起了課文的脈胳,又讓課文所描繪的圖景在孩子們的心中鮮亮起來。然後通過一段極富感染力的引語,讓孩子們在讀中張開了心靈的翅膀。

二、揚起讀的風帆,開啓思的航程,感悟孔子論水

孔子關於水的論斷教材中短短91個字,卻充滿哲理,發人深思,更重要的是,它飽含着孔子對水的一往情深。引導學生潛入到文字當中,讀懂孔子的“情”,領會孔子的“愛”,是重中之重。爲了降低理解的難度,設計中通過“有情義”一句指導學法,然後讓學生自讀感悟。在深入文本之後,又通過練寫、改變人稱朗讀等方法帶領學生走出文本,給他們一個更寬的視野,再次從整體上把握這段話的內涵。通過這樣的迴環往復,一唱三嘆,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材料的學習中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形成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也把“真君子”的形象牢牢印刻在學生的記憶中,爲下一步教學的展開提供了平臺。

三、奏強度的旋律,激起說的`樂章,感動於師生言志

由對水的“情”自然過渡到對“人”的情,在對孔子這片深情的感悟中,體會孔子的智慧,感受到孔子的“善施教化”。同時更是弟子們深深的感悟。

四、輕敲讀的餘音,回味讀的樂趣,再體悟師生情意

從讀書開始,以讀書結束,照應開頭,支撐課堂的整體架構,同時,讓學生在動情的朗讀中進一步感悟師生之間的融融情意。感悟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

  《孔子游春》教學反思3

《孔子游春》是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的一篇遊記。它生動地描繪了孔子帶領弟子們到泗水河畔遊賞,巧借泗水實施教育的故事。課文把孔子帶弟子們遊賞與他對弟子的循循善誘交融在一起作爲重點進行描述。

在教學“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髮,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春風是她甜蜜的絮語……”一段時,我是這樣展開教學的: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個句子,你有哪些發現?

2、組織交流:

(1)、學生髮現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大自然比作偉大的母親。

(2)、這段話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圍繞“大自然像一位偉大的母親”來展開具體敘述。

(3)這段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教師追問:真的?說說你的理由。)因爲排比的修辭手法剛剛在上一練習中出現,不妨加以鞏固。(然而學生紛紛再次讀這段話,說明理由:這段連用了四個結構相似的句子(教師:四個,好,排比句只要滿三個就行。但結構真相似嗎?說說這是怎樣的結構?)它們都是:“什麼的什麼是她什麼的什麼”。

(引領學生自己去發現句子的結構及句子所採用的修辭手法,往往比教師直接“教”來得更有積極性,記憶也更深刻,並且爲下面句式的背誦和仿寫做了有力的鋪墊,我們何樂而不爲?)

3、請同學們再讀讀這段文字,說說這段話的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大自然像母親的?

(1)組織讀書、交流,着力引導賞析比喻句之間的相似點(形似、情似之處)

(如:廣袤的大地——寬廣的胸懷,它們都是博大的,這是形似之處;它們都包容着一切,這是神似之處。)

(2)那爲什麼說大自然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到底偉大在哪裏?(感受大自然的無私奉獻)

(這一環節的教學,其實是引領學生和文本充分對話,理解文本的一個過程,只有層層深入地教,利用課堂交教給學生理解、感悟的方法,提供感悟的空間,學生的感悟能力才能真正得以訓練和有效的提升。)

  《孔子游春》教學反思4

《孔子游春》這篇課文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帶着弟子到泗水河畔遊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動一課,表現了孔子對弟子的關心,洋溢着師生間濃濃的情誼。其中,“孔子議水”和“師生論志”是課文的重點,同時也是思想教育的好載體。

在教學“孔子議水”這部分時,我讓學生說說是怎麼理解“君子”這個詞的,然後通過學生的自讀自悟瞭解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等都是君子的品質,讓學生對“君子”這一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接着,讓學生明確孔子說“水是真君子啊!”的真正用意,在學生明確孔子是在要求他的弟子做真君子後,我說:“孔子其實在要求我們每個人努力做個真君子,那麼,你們願意做真君子嗎?爲什麼?”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說:“我願意,因爲君子志向高遠,我也想做個志向高遠的人。”有的說:“我也願意,因爲君子心胸寬廣。”……學生們都在表達自己做君子的願望。

在教學“師生論水”這部分時,我先讓學生通過閱讀說說子路和顏回的志向,然後議一議:“他們的志向好嗎?”引導學生明白應“志向高遠”而舍“小我”,緊接着問:“你們的志向是什麼呢?能具體說說嗎?”在學生充分回答後,我鼓勵他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希望大家牢記自己的諾言,努力實現自己的志向。”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自覺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了思想教育,圓滿地完成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任務,做到了“既教書,又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