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中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教學反思

初中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唐雎不辱使命》教學反思一

初中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教學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一問的主要特點是語言描寫,通過人物對話,表現事件的發展和人物性格。

唐雎是一介使臣,而且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國的使臣,來到秦國,面見秦王,而此前,因爲秦王吞併安陵的提議沒有得到安陵君的同意,極爲惱火。文中展示的是強大的秦國,弱小的安陵。一方是強大秦國的國君,盛氣凌人,強橫無理,一方是弱小的國家的使臣,對比強烈,結果似乎也是在意料之中,但是居然,唐雎就完成了幫助安陵君守護安陵的使命,令後人讚歎。

恃強凌弱,在強秦面前,一切都會被橫掃,秦王似乎可以爲所欲爲。在兩人面對面的正面交鋒中,秦王一開始佔據上風,語言態度蠻橫,傲慢。見到唐雎問道,安陵君不許寡人,何也?想要就要的態度躍然紙上。交鋒之初,唐雎態度溫和,委婉,回答的說法與安陵君拒絕秦王的說法一致。

本來就非常惱怒的秦王,終於發火了,用天子之怒來威脅恐嚇唐雎,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的場面讓人驚恐。但是唐雎用布衣之怒來回應。秦王對此不屑地說,布衣之怒不值一提。唐雎指出了所謂的布衣之怒,不是庸夫之怒,而是士之怒。士之怒,也會感動天地,力量巨大。挺劍而起,與秦王同歸於盡之心盡顯,終於令秦王折服。

一次令人膽戰心驚的交鋒,終於讓安陵轉危爲安。

語言是有力量的,行動更是有力量。唐雎因爲語言因爲行動因爲勇氣,而被人們肯定。

 《唐雎不辱使命》教學反思二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經典的古代文學作品,出自《戰國策》,文章以記言爲主,情節跌宕起伏,矛盾衝突尖銳,人物個性鮮明,言辭頗有深意,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味。

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課,我自認爲對學生的主動性的發揮還是比較值得一提的。

在導入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尼克松與周恩來的精彩對話,讓學生在進入新課之前就對如何得體、巧妙的說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當學生爲周恩來機智的回答叫絕時,我順勢引人了古代外交家——唐雎,連帶着介紹了課文背得。打鐵要趁熱,我這開頭一個高潮,讓學生覺得作品中的人物不那麼討厭,文言文也不都是枯燥無味的了,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接下來的“讀——譯”均由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加以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的慾望。先讓學生認真聽老師範讀,給自己不懂的字注音,然後考考大家的記憶能力,再讓學生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好。有了這個激勵,學生在聽課文錄音時就格外認真,特別是一些後進生更認真,這可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現象。另外,《唐雎不辱使命》這篇文言文字面障礙較大,如何讓學生在短短的幾堂課裏掌握重點字詞句,這是一個需要教師仔細斟酌的問題。因此我在設計這個環節時就採用洋思的文言文教學模式,採取了讓學生自學爲主的方法。讓學生先借助工具書自己翻譯,接下來一人一句進行翻譯,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再發言,最後教師評講並將重點詞語的意思板書在黑板上。我們都知道,學生都是好勝的,哪怕是成績很困難的學生,他也期盼能在課堂上答對一個問題,得到老師的微笑。從教學結果看,這個方法還是比較得當的,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是趣味盎然的,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積極性。因此,當我課文學習結束時,學生也能流利地翻譯課文了,甚至還包括那些學困生。

關於文章分析我着重從文章人物對話推動故事情節、展現人物性格這一寫作特點入手分析,讓學生先按導學稿的內容進行自學,然後小組進行交流。構建了一種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新學習框架。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再有,本節課在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同時,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通過故事複述、分角色朗讀課文、爲人物設計神態、動作等活動,培養學生運用對話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學生在感悟唐雎這種剛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時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以及與秦王同歸於盡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在課外活動時學生又展開了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各抒己見,在討論中恰到好處地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

本節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生學會了學習。當然也有遺憾之處:1、學生的層次不同,討論時層次低的學生因有老師聽課而不好意思舉手發言部分喪失了話語權,學得相對被動。2、分角色朗讀不夠充分,學生未能讀出秦王的語言特點。3、時間分配欠合理化,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朗讀。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同時,更要加強時間分配方面的學習,使課堂教學更富有生機。

總之,通過這篇文章的教學,我明白了教學相長,相輔相成的道理,同時,也爲我進一步探索課程改革的奧祕提供了一個鮮活的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