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粵教版高一語文《變形記》教案設計大綱

粵教版高一語文《變形記》教案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教學目的]:

粵教版高一語文《變形記》教案設計

1、通讀全文,瞭解小說的情節線索,理解小說反映的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

2、結合小說的情節學習通過心理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通過研讀鑑賞小說,瞭解人們在工業社會後期對西方社會現實的迷茫、絕望的感受

[教學重點]:

1、《變形記》所體現的獨特的創作構思及深邃的寓意

2、如何理解表現手法上的“虛幻”與“真實”的對立統一關係

[教學難點]:《變形記》中的荒誕、異化的藝術特色

[教具準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法設計]:講授式與討論式相結合

[教學構思]: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在中學課本中首次被選用,學生對於現代派文學較陌生。在閱讀習慣上有障礙,在思想認識上有距離。可以說,無論在主旨寓意上還是在表現技巧上,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對學生而言學習掌握都較爲困難。應從西方時代特點及人們精神狀態入手,使學生了解現代主義文學產生的大背景,學習認識每篇代表作的獨特表現手法,與傳統文學表現方式相比較,從而,對現代派文學進行初步認知。

[教學過程]:

一課

[教學要點]:

1簡要介紹作者及創作的社會背景,瞭解現代主義文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卡夫卡的個人生活經歷,學習他在文學藝術上執着、探索的精神。

2理清小說的情節發展線索。

[教學步驟]:

一、導語

這就是被譽爲現代派文學大師的弗蘭茨?卡夫卡。在這幅照片中,我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卡夫卡這雙富含冷峻、警惕神情的眼睛。正是這雙眼睛穿過蕪雜、瑣碎的現實生活,發現了隱藏在人生深處情感上的悲涼與精神上的孤寂。.然後卡夫卡運用一支魔幻之筆,將這悲涼與孤寂艱難地,一點點地,絕不同於前人地表現出來。這種深邃的思想和獨特的表現方式特立獨行於當時的時代,以至於作家在世時沒有得到讀者的理解和賞識,但是最終對西方現代文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卡夫卡被譽爲“20世紀最優秀的作家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卡夫卡的代表作《變形記》。

二、作者簡介

弗蘭茨·卡夫卡(1883~1924)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時期地布拉格,父親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暴躁,精力充沛,而卡夫卡卻自幼體弱多病,愛好文學,無法達到父親對他的期望要求,迫於父命攻讀法律,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後在業餘工傷事故保險所任職直至病退。

卡夫卡是一位勤奮的業餘作家,他的業餘時間全花在了對文學事業的追求上。爲了文學他將“一切生之歡樂”都搭上了!同時他對自己的作品要求也相當高,在遺囑中他要求將他的所有作品全都焚燬。幸而,他的好友馬克斯·布洛德沒有這樣做,而是將他的作品整理結集出版,才使得這些文學精品得以傳之後人。

卡夫卡所生活的奧匈帝國,是一個專制、落後的龐大帝國。工業革命後機器生產給人類帶來了好處,同時也使人們感到了某種威脅:人類由對生產體系的支配地位變成了被支配地位。現代主義哲學思潮中反映出人與客觀世界的關係日趨異常和對立,而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則以人的陌生感、孤獨感、恐懼感、放逐感、壓抑感等形式表現出來。卡夫卡以其獨特的構思構成了絕妙的審美情趣,爲現代派文學作出了不朽貢獻。

三、讀全文,理出文章的情節線索

1、小說分成三部分。請同學概括說明這三部分的主要內容。

明確:小說的第一部分寫格里高爾一早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大甲蟲。他感到絕望、痛苦,儘管他對工作早已產生厭煩,家庭的重負也早已使他不堪承受,但他仍想竭力保住自己的飯碗,繼續承擔供養家庭的責任,卻被父親粗暴、蠻橫地趕回房間。

小說的第二部分寫變成甲蟲的格里高爾呆在自己的房間裏,仍然關心、熱愛自己的家庭,爲自己不能再爲家庭出力而自責。他的妹妹開始照料他,但後來卻決定搬走格里高爾作爲人時所擁有的私人物品。格里高爾爲保存住這些物品,鬧出一場大亂,最終卻差點被父親用蘋果砸死。

小說的第三部分寫格里高爾的父親、妹妹已經視他爲累贅,要求擺脫他。最終格里高爾帶着對家庭的眷戀的回憶死去了。而他的親人們卻去郊遊並開始了新生活。

2、指導學生理清結構層次,找出反映主要內容的情節

明確:第一部分的主要情節:

變成甲蟲;竭力想保住飯碗;被父親趕回房間。

第二部分的主要情節:

繼續關心家庭,自責羞赧;爲維護保存個人物品而鬧出亂子;差點被父親置於死地。

第三部分的主要情節:

家庭討論決定拋棄格里高爾;格里高爾絕望自覺死去;家人郊遊開始新生活。

3、根據主要情節提問:小說是怎樣圍繞格里高爾及其家人展開線索的?

明確:格里高爾:變成甲蟲—關心家庭、鬧出亂子,被視爲累贅—絕望而死

家裏親人:驚慌同情——逐漸憎恨——拋棄、“弄走”

兩條線索交互展開,形成對比,揭示了當時社會生活對人的.異化,以致親情淡薄,人性扭曲。

四、佈置作業:課後練習中第四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檢查上節課課後作業,學習掌握表現心理活動的手法

2、欣賞荒誕、變形和寫實的藝術手法

[教學步驟]

一、抽查作業

課後練習第四題的題幹提到卡夫卡的作品經常描寫人物的內心狀態和幻想,揭示現代社會中人的深層心理。《變形記》的內在主線就是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後的心理—情感流動的過程。主人公的內心感受和心理活動是小說的主體。可以說格里高爾這個人物形象主要是靠心理描寫來塑造的。

二、提問:

1、本文大段的心理描寫中運用了哪些具體的手法?

明確:有內心獨白、回憶、聯想、幻想等手法

2、這些手法在塑造人物上有什麼作用?

明確:內心獨白直接展現主人公的所思所想,使讀者直視其內心,深入其內心,人物形象通過自剖內心來塑造

回憶使內容體現時間上的延續性,使人物形象更豐滿,使人物性格更明晰。

聯想和幻想逼真地展現在特定氛圍裏主人公的感受和情緒。

三、寫作訓練

1、請你根據規定的場景,寫一段心理活動的文字

題目:考場上,在你的座位附近,監考老師撿到一張小抄。

要求:運用多種心理描寫手法塑造一個有個性特點的形象

2、讀寫結合總結:通過格里高爾的心理活動展現了富有責任感,爲還父債忍辱負重,善良,有自己追求,卻在工作、生活的重壓下,由人變爲“非人”,最後絕望孤獨的離開人世的格里高爾悲慘的命運。

四、如何理解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

1、小說的荒誕性表現在哪裏?

明確:整個故事的框架——人變甲蟲是荒誕的

2、荒誕中的真實感是如何產生的呢?

明確:真實感的來源

(1)在具體手法上作者運用了細節真實和心理真實的手法

(2)在荒誕內容中具有社會寓意層面上的真實

生活真實:工作壓力、家庭負擔、人際關係等,使格里高爾處於“非人”狀態

藝術真實:“甲蟲”的狀態是“非人”狀態的具體化、醒目化

在內容上藝術真實是生活真實的“異化”形態,在寫法上《變形記》是荒誕、變形藝術構思和寫實的敘述方法的結合。

三、課文小結

卡夫卡的《變形記》以人變甲蟲的荒誕構思,展示了現代社會生活壓力下“人”變爲“非人”的悲涼現實,暴露了人情冷漠的社會實質。作者以冷靜、旁觀的視角,細膩寫實的手法將人類精神世界的扭曲,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賦予獨特的象徵寓意。通過學習我們應明確:

1、小說的情節線索

2、學習運用多種心理描寫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

3、理解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的關係

以上三條就是在中學階段對《變形記》這篇小說的閱讀要求

《變形記》板書設計

第一節

一、變形第一天

心理感受:驚慌,痛苦;身體感受:笨重、不適

變形原因:工作壓力、家庭負擔

二、變形後兩週

心理感受:自責、關心;身體感受:適應

家人態度:逐漸厭棄

三、格里高爾之死

第二節

心理描寫手法:內心獨白;回憶;聯想;幻想

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

生活真實:格里高爾早已處於“非人”狀態

藝術真實:細節真實與心理真實的寫法;“荒誕”情節寓有社會真實,是生活真實的變形和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