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關於《祝福》的教學設計(通用6篇)

關於《祝福》的教學設計(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祝福》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祝福》的教學設計(通用6篇)

關於《祝福》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把握人物形象,瞭解其典型性。

2、理解小說所揭示的深刻主題。

教學重難點

1、準確把握小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學習的重點。

2、正確理解小說所揭示的主題,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方法

小說以鮮明的人物形象打動人,所以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電視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深入的理解。但切忌過早地對人物形象加以定論,以免束縛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揮。

教學思路說明

一、提前兩週佈置學習任務

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祝福》。教師可提示學生用順敘的方法編排三幕劇:

第一幕:初到魯鎮;

第二幕:再到魯鎮;

第三幕:悲慘結局。

中間部分的銜接可用解說詞來處理。

(說明:學生有極強的求知慾和表現欲,會對此有極濃厚的興趣,教師宜引導學生自讀、自學、自研課文。)

二、部分學生表演自編的課本劇,全體學生對課本劇情進行評價

要把評價的重點放在表演者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等方面的理解把握上。教師要對學生把握不準、理解不透之處加以分析。學生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可強求統一。

(說明: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做到暢所欲言,體現研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比較容易,學生應該能夠掌握。)

三、集中討論祥林嫂悲慘命運的根源

(說明:現在的中學生由於其特定的成長的歷程,對舊中國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理解是膚淺的。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曾遇到有的學生把生活中一位因車禍失去兒子的年輕婦女的遭遇等同於祥林嫂的命運,並稱之爲“新時代的祥林嫂”。這種看法在中學生中有較大的代表性。因爲學生沒有認識到這位年輕婦女悲劇的偶然性和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

爲此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問題供學生討論:

1、祥林嫂如果沒有失去第一個丈夫,結局會怎樣?

2、如果她逃到很遠的地方,婆婆家的人找不到她,會如何?

3、如果沒有一個嚴厲的婆婆,祥林嫂是否會避免悲慘的命運?

4、如果第二個丈夫沒有死在傷寒上,兒子也沒有被狼吃掉,祥林嫂是否就一定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5、假如那個“吃素,不殺生的”“善女人”柳媽不給她講“大道理”,她是否就會避免被餓死、窮死、凍死的命運?四、佈置作業。

四、作業

課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談談自己對祥林嫂這一形象的認識。

(說明:這樣,可以讓學生把學習的心得、模糊的認識和零碎的看法加以整理、歸納,從而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關於《祝福》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作家及其文學常識,瞭解小說的時代背景(環境等),小說所表現的具體內容等。

2.能力目標:欣賞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種描寫手段來表現人物的手法進行訓練。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目標:瞭解封建社會廣大下層勞動婦女低下社會地位和不幸遭遇,關注社會發展,體味人生意味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知識目標:瞭解作家及其文學常識,瞭解小說的時代背景(環境等),小說所表現的具體內容等。

教學難點

能力目標:欣賞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種描寫手段來表現人物的手法進行訓練。

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

教師形成一定的魯迅小說的講課方法思路模式,儘量在對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中凸顯自己的教學個性,讓學生受到良好的小說教學。甚至發展會寫小說了。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請看這幅圖片,(出示封例圖片)這是祥林搜,她是在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最具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這是中國現代文學開山之祖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想必大家對魯迅先生已經有了深入的瞭解,魯迅先生確實是一代文學巨匠,在2005年的全球閱讀排行榜上,魯迅先生的兩本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分別雄據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小說《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從而揭開了中國新文學的序幕,他的這兩本短短的小說集,內容深切,格式特別,茅盾先生在《讀吶喊》一文中說:猶如久處黑暗的人們驟然見到了絢麗的陽光。感受是那樣的至深至切。如果說,茅盾先生是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開拓者的話,那麼魯迅先生則是中國現代短篇小說的開拓者,今天讓我們走進祥林嫂,去感受又是一個怎樣的人被舊制度所吞噬。

本文寫於1924年,是魯迅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敘述的是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黑暗現實。五四運動提出了“民主、科學”“打倒封建禮教”的口號,婦女解放問題也成了這個時期魯迅探索的主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魯迅的小說《祝福》應運而生。

二、學生速讀,並思考:這篇小說主要寫了有關祥林嫂的哪些事情?

三、文本研讀

1.小說的三要素是什麼?

板書:情節、人物、環境。

2.誰來說一下這篇小說的情節?(根據文本逐段落實內容)

明確:序幕(1—2)魯鎮的年底。

結局(3---33)祥林嫂帶着“疑惑”死去。

開端(34—53)祥林嫂第一次到魯鎮。

發展(54—65)祥林嫂被搶被賣(改嫁)。

高潮(66—111)祥林嫂再次到魯鎮。

尾聲(112)魯鎮祝福景象和我無奈的感受。

3.我們知道要把人物形象刻畫完整必須要有一定的人物描寫手段,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寫手段有哪些?

板書: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細節等。

當然從描寫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從描寫的詳略分,有白描和細描。所謂“白描”,主要指的是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辭藻修飾與渲染烘托,而用傳神之筆加於點化,顯得樸實而自然。

4.要求學生找出文中關於祥林嫂的三處肖像描寫,比較它們的異同,思考其用意。

(1)明確三處肖像描寫。

第一次:初到魯鎮。

“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輕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着眼。”

“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第二處:再到魯鎮。

“仍然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第三次:死前與作者相遇。

“五年前地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

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2)明確:

作者通過肖像描寫首先顯示出祥林嫂的性格特點:勤勞、樸實、善良、溫順,要求極低,易於滿足。但再到魯鎮時,兩頰和眼睛發生了變化,說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極度悲傷。而第三處則顯示其遭遇悲慘,乞討無路,限於絕境,內心深處受到摧殘,精神麻木,已是瀕於死亡。

作者正是用了白描手法,在對比中顯示人物的境遇、內心的痛苦和悲哀。

初到魯鎮時,臉色青黃——生活艱辛,紅潤——青春的活力,順着眼——善良、安分、溫順。可以看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們仍可以看到在她身上還有着青春的活力。但再到魯鎮時,這種青春活力已經不復存在,兩頰消失了血色,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沒有神采的眼睛——人生遭受慘重打擊,內心痛苦而又難於表達。而第三處則更顯示了不僅青春活力不在,甚至連生命力都已失去。眼珠間或一輪——長期的嚴重的打擊與折磨,陷入極度悲哀,內心痛苦無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三次描寫完全表現了祥林嫂悲慘的命運。

(3)肖像描寫是本文刻畫人物的一個特點。本文圍繞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畫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從開始時的“順着眼”,到第二次來魯鎮時的“眼角上帶些淚痕”,“沒有先前那樣精神”,捐了門檻以後“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嬸的一聲斷喝,第二天“眼睛凹陷下去”,到臨死前地“瞪”着眼,“眼珠間或一輪”,都有豐富的內涵。眼睛與其他肖像描寫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劇的幾個過程。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要極省儉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她的眼睛。”(《我怎樣做起小說來的》)

5.祥林嫂到魯鎮的兩次肖像描寫中,都對“白頭繩”有細微而具體的描寫,請分析其深層含義。

明確:祥林嫂在魯鎮一露面:“頭上扎着白頭繩”,第二次:“她仍然頭上扎着白頭繩”。藉此,我們很容易看出她的寡婦身份,表明她是死去的祥林的妻子,這一定位十分重要。頭上的白頭繩,把她的悲劇命運揭示出來了,註定了祥林嫂一生將在這個名分下生活,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錯,可她卻要紮上白頭繩向世人宣告自己是個災星,被人認爲不吉祥。她本來是遵照封建禮教的規矩“餓死是小,失節是大”,“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個婆婆不讓她守節,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視她,說她“不乾不淨”。她苦苦蓄錢捐了門檻,可仍然消除不了白頭繩帶給她的災難,帶給她心靈的創傷,這樣一位婦女,活着毫無自主權,死了還要受人唾棄,生得痛苦,死得恐怖——這是一種多麼悲慘的命運啊!這一細節是對封

建禮教吃人本質的有力控訴。

6.文本中有哪幾處環境描寫?請找出來自由讀一讀。

明確:開頭和結尾的祝福場景。(書上畫出)

祥林嫂死後當晚“冬季日短——反而漸漸的舒暢起來”一節。

祝福前夕柳媽尋祥林嫂開心時,“微雪點點的下來了”。

7.品讀環境描寫的作用。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上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祝福”的特定的環境裏。三次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試着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明確:(1)第一次(1——2):小說在開頭就渲染了魯鎮年終祝福的熱鬧忙綠的氣氛。而製作“福禮”卻要像祥林嫂一樣的女人“臂膊都在水裏浸得通紅”,沒日沒夜地付出自己的艱辛,可見富人們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這些廉價奴隸的血汗之上的。這樣通過環境描寫就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性。

(2)第二次是對祥林嫂死後魯鎮舊曆的年底雪天的描寫。(32段)魯鎮舊曆年底的雪天渲染了悲涼沉寂的氣氛,烘托祥林嫂死後的淒涼和我的“沉痛”心情。中間議論是反語,表現我對這個黑暗社會的憎恨。最後一句的“舒暢”是激憤之語。這裏特定的環境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與感染力。

(3)第三次(最後一段)景物描寫是由回憶到現實的。第一句是過渡,與前面轉入回憶的句子相照應,渲染了熱鬧氣氛,同時反襯出祥林嫂死的悲涼。最後一句是故意虛寫,那些“醉熏熏”蹣跚着的:天地聖衆“哪裏會賜福給窮人呢?買不起爆竹的窮人們,得到的只是無窮的痛苦和悲哀。祥林嫂死的慘象和天地聖衆“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同時在佈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使得小說結構更臻完善。

8.還有那些環境被我們忽視了?

明確:魯鎮人們對祥林嫂的態度以及他們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是一種環境。即社會環境。這種環境同樣也顯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性。這些人是怎樣把祥林嫂往絕路上逼的呢?

(1)魯四老爺

魯四老爺兩次對僱用祥林嫂的態度是“皺眉“,討厭她是寡婦。祥林嫂被搶走時,他用兩次“可惡”和“然而”來概括。第一次“可惡”的是婆婆搶的舉動,給自己帶來了麻煩。第一次“然而”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禮教不容,婆婆做主,理所當然。第二次“可惡”是針對衛老婆子,先薦祥林嫂後又合夥劫她,鬧得沸反盈天,有損魯家的體面。第二個“然而”

找到像祥林嫂這樣比男人還勤快的勞動力是不容易的。從中可以看出他自私僞善、冷酷無情,對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的授意或得到他默許的,是他通過“祝福”阻斷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導致祥林嫂慘死的人物。

(2)婆婆和大伯。

婆婆強迫祥林嫂改嫁,說明舊社會勞動婦女沒有人生自由,丈夫死了還得受制於婆婆。繩子一捆,塞在花轎裏,以八十千的價格“賣了”。這實際上是封建思想在支持她的婆婆,祥林嫂的反抗是不應該的,然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的罪名。可見在這個巨大的矛盾中,我們根本看不到祥林嫂的活路。

大伯收房子也是應該的,原因很簡單,祥林嫂沒有兒子,也就壓根兒不是賀家的人,但封建思想又教育女子們: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在這個矛盾中,我們也看不見祥林嫂的生存空間。

(3)柳媽。

柳媽也是一個有着同祥林嫂一樣的舊社會受害者地形象,這從她的外貌中可見一斑。然她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和禮教的毒害至深,相信地獄和報應之類的迷信思想同時秉承“餓死是小,失節是大”的禮教思想,她主管願望也是出於愚昧,她認爲讓祥林嫂捐門檻是救祥林嫂於苦海,爲她贖罪獻策。但當祥林嫂捐了門檻之後,四嬸在祭祀時的一句話還是使得祥林嫂陷入了困境,祥林嫂的精神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不但眼睛凹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最終,祥林嫂竟被魯四老爺一腳踢開。柳媽也算是同情祥林嫂的一個,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淵,更顯示出悲劇之悲了。

(4)魯鎮上的人們。

魯鎮上的人們對祥林嫂沒有任何同情,他們一開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劇來滿足一下自己的獵奇心理,等到厭倦了,便對之嘲笑唾棄,表現出一種冷漠厭煩的態度,他們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禮教毒害的人,正是這種思想統治了他們的靈魂,所以他們鄙視祥林嫂,他們的態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們和魯四老爺一起把祥林嫂逼上死路。

四、問題探究

(一)小說標題命名爲“祝福”的含義。

明確:

1.封建勢力通過祝福殺害了祥林嫂(祝福是封建迷信祭祀活動,但尊卑最爲強烈),祥林嫂又死於“天地聖衆”“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祝福聲中。通過這個標題,形成強烈對比,在表現主題方面更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以此爲題可突出主題。

2.“祝福”與人物性格和命運息息相關,是人物命運轉變的契機和背景。小說起於祝福,

結於祝福,中間一再寫到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有着密切的關係。

3.所謂“祝福”只是人們的一廂情願。其實像祥林嫂這樣的處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壓迫下的勞動人民哪有福可祝!又豈能祝得來福,以“祝福”爲題,有反諷之意。

(二)“我”在小說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我”對小說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我”在小說中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具有對弱者同情,對封建勢力憎恨,但又無能爲力的人。

在小說的結構上,“我”起着小說線索的作用,同時我又是祥林嫂死的見證人。

五、總結課堂,佈置作業

關於《祝福》的教學設計 篇3

一、導入新課

大雪漫天,狂風怒吼,爆竹聲聲。在現代文學人物畫廊裏,艱難地走出一位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髮蓬鬆、目光呆滯的四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長的左手提着一個裝着只破碗的竹籃,乾枯的右手拄着一支下端開裂的長竹竿。她,這就是祥林嫂——魯迅先生的現實主義小說《祝福》裏的一個悲慘的下層勞動女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一起來了結祥林嫂。

二、整體感知:請學生根據祥林嫂年譜複述祥林嫂的不幸經歷。

明確:祥林嫂年(年齡)譜

二十六七歲以前與祥林結婚。

二十六七歲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經衛老婆子介紹,到魯鎮做工。

二十七八歲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阿毛一歲。

二十七八歲阿毛兩歲。丈夫患傷寒死去。

三十或三十一歲四歲的阿毛春上被狼銜去。秋天經衛老婆子介紹,回到魯鎮做工。祭祀時很閒,只燒火。年底柳媽建議她去土地廟捐門檻。

三十一二歲近秋到土地廟捐門檻。冬季祭祖時節,仍不讓她拿酒杯和筷子。

三十二三歲頭髮花白,記憶尤其壞。

三十三四歲可能被趕出魯四老爺家。

三十五六歲淪落爲乞丐。

三十七八歲臘月二十四夜裏或二十五凌晨離開人世。

三、鑑賞祥林嫂這個悲劇人物形象

1、提問:在小說中魯迅先生爲我們展現了祥林嫂這樣一個充滿悲劇色的人物,那作者是怎麼樣描寫祥林嫂的?

明確:主要通過眼神的變化、人物的肖像和她的語言等方面來展現。

2、提問:魯迅先生曾說:“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作者在《祝福》這篇小說中對祥林嫂這個人物的刻畫,尤其着墨於她的眼睛的變化。那麼這一節課我們就着重通過分析祥林嫂眼睛的變化來探討其悲慘的命運。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按照先後順序找一找課文中對祥林嫂的眼睛描寫是怎樣進行的,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3、(請一學生朗讀第二部分第一節),然後提問:初到魯鎮時祥林嫂只是“順着眼”──這兩次描寫強調錶現出祥林嫂怎樣的特點?

明確:祥林嫂的是一位勤勞、善良、正統的農村婦女,性格內向,安分守己,身體健康;又是一個剛剛失去丈夫的年輕寡婦,因家境貧困及難言之隱而外出打工餬口,希望通過自食其力的勞動改變她眼前的命運。

提示1:此處的肖像描寫寫出了她的勤勞、善良、正統。

提示2:“順着眼”表明祥林嫂是什麼身份?(傭人,低下,預示要被別人欺壓。)

2、(請一位學生閱讀第四部分第一和第三兩節),提問:祥林嫂再次來到魯鎮後與初來時相比,眼睛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現在是“順着眼,眼角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沒有神采的眼睛”,說明了此刻祥林嫂的精神狀態如何?

明確:這是祥林嫂在經歷了被迫改嫁、喪子再喪夫、大伯收屋等一系列殘酷生活變故的打擊之後,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摧殘,特別是喪子之痛,更使她難以承受,表明了她的極度悲傷。不過,她此時能夠再來魯鎮,說明她並沒有絕望,還是想在不幸當中強自振作,一個人靠着自己的一雙手去獨自謀生、獨立支持。

追問:帶着喪子之痛祥林嫂再次來到魯鎮,從文中我看到她變得“沒有以前靈活了”,“急性也壞多了”,“死屍似的臉上整日沒有笑臉”,她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喋喋不休、不厭其煩地向人家哭訴自己的幼兒被狼吞吃的慘事。爲什麼呢?

明確:一個是周圍人的、人世間的近於殘酷的冷漠,導致了祥林嫂有一種強烈的想要向別人哭訴、想要人們同情和接受她的心理趨向。有道是,情抑於中,自然是要發之於外的。喪子之痛,給她帶來極度的痛苦,正是這樣,寂寞悲傷的祥林嫂希望通過傾訴來發泄心中的痛苦,以期得到人們的安慰和同情。

追問:極度痛苦、寂寞的祥林嫂希望通過傾訴來發泄心中的痛苦,得到人們的安慰和同情。但是周圍的人是怎麼對待她的呢?周圍人的表現表明了什麼?

明確:魯四老爺子自是不用說他了。單說跟祥林嫂社會地位差不多的、也是處於底層的那些人呢?他們的反應裏更多的是歧視和冷漠,他們的眼神裏絲毫沒有悲憫。他們在開始時,或許是出於滿足自己獵奇和窺探的心理罷,似乎也像是做出了一些嘆息和同情之類的表示;甚至有人還主動湊上來問這問那。而祥林嫂呢,也一遍一遍地哭訴着自己的不幸、喋喋不休地copy着她心裏面的無數份同樣的慘事和話語。直到衆人皆知了,人們都聽煩了、聽膩了。但是這些周圍的人們沒有誰是真心實意去幫助她、或者哪怕是設身處地地同情和體諒過祥林嫂的感受,也沒有誰真心實意地要替她排解心中糾結的哀怨,進一步表明了世人的冷漠和事態的炎涼。

追問:周圍的人對祥林嫂冷漠不關心還不算,甚至連“祝福”都不讓她參加。請比較四嬸前後兩次不讓祥林嫂動祭具,祥林嫂兩次的反應有什麼不相同(解釋“訕訕”和“炮烙”)?爲什麼?(提示:比較一下,“祥林嫂,你放着罷”和“你放着罷,祥林嫂!”在表達上有什麼不同。)

明確:第一次“訕訕的縮了手……只得疑惑的走開”;第二次“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縮手,臉色同時變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燭臺,只是失神的站着。”“訕訕”是難爲情地表現,而“炮烙”更說明這話對她的打擊之深。她本以爲捐了門檻就能“贖罪”了,但是在地主富人眼裏,即使她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門檻,仍然只是

“謬種”一個,仍然不能稱爲“人”,對她來說第二次的打擊比第一次更厲害!“

3、提問:被拒絕之後她的眼睛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一學生閱讀P122、P110)?說明祥林嫂此時的狀態如何?

明確:“這一回她的變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而且……”;“消盡了先前的悲哀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間或一輪”寫出她思緒的凝聚,凝聚在思索靈魂的有無上,她的性格和精神已經完全喪失了活力,巨大的痛苦和悲哀已經使她變得麻木了,最終淪爲乞丐,流落街頭,讓她對生活已經完全絕望,變成一個喪失勞動能力、精神麻木的苦人。

追問:爲什麼在前後兩次被拒絕後祥林嫂的表現反差如此之大?在第二次被拒絕之前,她在捐過門檻之後不是“神氣舒暢,眼光也分外有神”嗎?

明確:祥林嫂之所以會去“捐門檻贖罪”是受了迷信思想的愚弄。在這之前她只是一個沒有地位的人,但是柳媽的無知卻又給祥林嫂帶來了更大的精神痛苦。她去捐門檻可以說是對不幸命運的一種反抗,爭取恢復一個能夠參加“祝福”的普通女傭的地位,她的眼神的“分外有神”說明她以爲從此可以擺脫厄運歧視了,揭示祥林嫂的掙扎、反抗和追求。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當時的社會並不能如她所願,在要求參加“祝福”被拒絕後,她的“贖罪”的願望隨之破滅,這樣的拒絕對她來說是致命的打擊,進一步促使她精神崩潰,從而走向死亡埋下了伏筆。

4、教師明確:“眼睛”的描繪,是《祝福》人物描寫特點中最有深度最傳神的特點。文中多達13次的眼睛描寫構成了《祝福》的一條細節線索。而祥林嫂眼睛地變化揭示了祥林嫂性格和精神地巨大而深刻地變化。通過她的眼睛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隨着悲劇的發展,祥林嫂所受得打擊越來越嚴重,性格和精神的變化越來越大而深刻,魯迅就是這樣緊緊抓住了祥林嫂的“眼睛”把祥林嫂震憾人心的悲慘命運一步步地推到了高潮,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四、探究學習

在新年的畢畢剝剝的爆竹聲中,祥林嫂悲慘的死在了街頭,究竟是誰害死了她?祥林嫂慘死的根源就是什麼?

1、人性的冷漠和世態的炎涼。包括魯四老爺、四嬸、柳媽……

提示:如果在我們今天社會裏也有一個像祥林嫂一樣喪夫失子,生活困苦的女人,她的結局會像祥林嫂一樣嗎?爲什麼?

2、自身的心理上的失常。從她聽信了柳媽的勸說,去土地廟捐了門檻。自以爲這樣做了,就可以被人們所接受、被社會所容納而存活下來。捐了門檻後,她還高興地對魯四嬸說了這件事情來看,在祥林嫂的深層意識裏,她實際上也是認同了魯四老爺對她人生的“孽種”定性;她實際上也難以避免國人身上的一些深根蒂固的鬼神崇拜和和陳腐的道德界定的侷限的。惟其如此,她纔會不斷地做出向人家哭訴、去土地廟捐門檻,以及問“我”人世有無靈魂等等的一系列的自我救贖的行爲。(提示:假如祥林嫂在如此多的不幸和痛楚下,能夠擦乾眼淚、停止哭訴;堅強地走到外面去做事、做人;能夠有足夠的精力和勇氣抗爭人世的冷漠和命運的暴戾。而不是“捐門檻贖罪”和深陷於靈魂的有無上,那麼她還會不會是這樣呢?

教師歸納:祥林嫂慘死的根源就是存在於當時國人意識深層裏的那些深根深蒂固的陳腐觀念和思維定勢,加之祥林嫂自身的一些偏執與侷限,是導致祥林嫂之死的根本原因。

五、總結全文

祥林嫂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一箇舊時代的下層女性,她勤勞善良,安分守己,樸實頑強。她兩度喪夫,兩進魯家大院,雖幾經掙扎卻依然不容於這冷酷的人世和社會、最後在過年時節的風雪嚴寒和人們聲聲祝福的喜慶場面裏,愴然地停止了呼吸。她就是這麼一個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勞動女性;一個命運多舛的、受人鄙棄、即使屢屢掙扎,也終究不能被現實社會所見容的悲慘的人生。

關於《祝福》的教學設計 篇4

知識目標:

鑑賞小說中的人物描寫、情節安排、環境描寫及表現手法。

能力目標:

課堂始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因此,研究性學習是課堂學習的主要方式,課堂閱讀教學實施研究性教學,必然是今後課堂閱讀教學的主要方向。本設計旨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探討新的研究性教學方式,使學生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變成自主式學習。

情感目標:

揣摩小說標題的重要意義,深刻體會造成祥林嫂的悲劇命運的原因。

教學設計提要

本設計由4課時完成。

一課時:熟悉課文,展示研究方向,小組明確探究目標;

第二課時:小組研討;

第三課時:小組探究成果交流。

第四課時:完成研究小論文

教學過程及步驟

第一課時

1、熟悉課文:學生快速閱讀全文,旨在讓學生對小說情節有一個大概瞭解。

2、展示研究方向,明確探究目標:教師將課文分爲四個研究課題,每個課題又列若干小課題,具體如下:

A、人物鑑賞:a、祥林嫂b、魯四老爺c、柳媽d、衛老婆子e、四嬸f、祥林嫂的婆婆g、我

B、情節鑑賞:a、小說情節安排的特點及作用;b、祥林嫂死因探究

C、環境鑑賞:a、祥林嫂生活的社會環境;b、祝福景象的描寫及其作用;c、文中關於雪的描寫及其作用

D、表現手法鑑賞:a、人物刻畫方法;b、以“祝福”爲題的意義。

以上課題用投影展示出來;爲使每個大課題都有人研討,規定每一大組挑選一個大課題。

第二課時

小組研討:第一課時完成後,各小組明確了任務,要求課餘時間就開始蒐集資料,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選相同子課題的爲小組,充分交換意見後,每個大課題組推推舉1—3位同學在課內展示本組研究成果。

小組探究成果交流。每個小組推薦1—3名同學上講臺陳述本組的研究成果,要求每人發言不超過四分鐘。

第三課時

課內完成研究小論文。在小組研究成果陳述的基礎上。老師提供下列小論文題目,讓學生當堂完成。

題目有:1、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2、祥林嫂死因探究

3、祥林嫂個人簡歷

4、文題—“祝福”之我見

5、(祥林嫂、魯四老爺、四嬸、柳媽……)人物形象之我見

6、雪景作用之我見

7、描寫祝福景象的意義

8、祥林嫂生活圈內的人們對祥林嫂的態度剖析

9、祥林嫂內心世界探究

10、對祝福人物刻畫的一點看法

關於《祝福》的教學設計 篇5

㈠課文引入:

上一節課我們看了夏衍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祝福》,並佈置同學們根據課文改寫《祥林嫂的故事》,下面請位同學來講講《祥林嫂的故事》。[用電腦把相關情節的畫面投影到大屏幕上,增強形象性。

㈡學生講述∶

祥林嫂是衛家山人,二十六七時死了男人,從家裏逃出來後,由衛老婆子介紹給魯四老爺家做女工,魯四老爺討厭她是個寡婦,時常皺着眉頭,一副不太高興的樣子。日子很快過去了,祥林嫂做工十分賣力,甚至比男人還勤快,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都由她一人包辦,這一年魯家竟不用僱短工。

新年剛過了不久,祥林嫂到河邊淘米洗菜,被婆家的人用白蓬船綁了回去。婆家又把祥林嫂賣給賀家坳的賀老六,用買得的錢做小兒子娶媳婦的聘禮。祥林嫂拼死反抗,在拜堂時猛撞香案,血如泉涌。好在賀老六待祥林嫂不差,家中又添了個男孩阿毛,日子還算安穩。

哪知兩年以後,厄運再次降臨到祥林嫂頭上。先是丈夫患傷寒去世,接着兩歲的兒子阿毛又被狼銜去吃了五臟,只剩一隻小鞋掛在刺柴上。賀家大伯來收屋,把祥林嫂趕出家門,她走投無路,只好回到魯鎮做魯四老爺家的女工。魯四老爺告誡魯四太太,祭祀的時候不要讓祥林嫂插手。祥林嫂反覆地向人們訴說着阿毛被狼吃的悲慘故事,但鎮上的人卻漸漸對她失去興趣。

自從和柳媽談了天,知道死後的魂靈要鋸開兩半分給兩個男人,要到土地廟捐門檻,讓千萬人踐踏才能贖罪。從此,祥林嫂閉了嘴脣,頭上帶着大家以爲恥辱的記號的傷痕,默默地跑街,掃地,洗菜,淘米……用歷來積存的工錢到土地廟捐了門檻。她本以爲可以坦然地做祭祀的活兒,但是魯四太太仍然不讓她插手,使他大受打擊。她的精神更不濟了,記憶尤其壞,最後被趕出魯家,淪爲乞丐。

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裏,在魯鎮即將進行祝福之時,祥林嫂凍死在鎮上,結束了她悲慘而又屈辱的一生。

㈢尋找兇手:

究竟是誰殺害了祥林嫂?祥林嫂是帶着疑問、痛苦,也帶着希望、幻想死去的,她臨死前有什麼遺願呢?她臨死前提了三個問題:一個人死了以後,究竟有沒有魂靈?有沒有地獄?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見面嗎?對魂靈,祥林嫂既“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她希望死後的魂靈能與阿毛、賀老六一家團圓,又害怕自己嫁過兩個男人,不能從一而終,不能善終,要在地獄裏受罪。是誰弄得祥林嫂欲生不得,欲死不能呢?是什麼人把她趕上絕路呢?(從親人、主人、衆人三方面入手,把大問題化整爲零,變爲幾個有針對性的小問題,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尋找答案)

⒈祥林嫂本來也有自己的家,但她的親人是怎樣對待她的?

①初到魯鎮時她的情況怎樣?可以推想她在衛家山時過着怎樣的日子?第34段:“臉色青黃”,可以推出她在衛家山時一定吃的很差;由“手腳都壯大”可知,一方面是本人勤勞,另一方面是勞動負擔很重。

②從她到魯家十多天裏瞭解到的情況來看,她的境遇是怎樣的?第35段:“家裏有嚴厲的婆婆”“十多歲的小叔子”,“她丈夫死了,比她小十歲”。她二十六七歲,也就是說她丈夫跟同學們一樣年紀的時候就已經娶媳婦了,那麼她的小叔子也多歲了,(也該娶媳婦了)但家裏以打柴爲生,家境窮困,沒錢娶媳婦,該怎麼辦呢?(買掉她換錢)

③新年過後,堂伯爲什麼來尋她?夫家爲什麼要抓她回去?爲什麼要把她嫁到深山野坳裏去?堂伯和祥林是一族裏的,幫族人抓他回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夫家抓她回去賣掉是要換錢來娶小媳婦。第58段:許給本村人,財禮就不多,嫁到深山野坳裏去,可以買八十千,除了娶媳婦辦喜事外,婆婆還賺了一筆,可見這位婆婆確實厲害。從課文40段對她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感情呢?(不以爲然,厭惡)

④賀老六待她不差,還生了個兒子阿毛,賀家大伯憑什麼要收屋趕她出來?第67段:賀老六和阿毛都死了,她想守寡也守不住。大伯是賀家族裏輩份高的人,可以按族規收回賀家的財產。

小結:祥林嫂嫁給衛祥林後,就被稱爲“祥林嫂”,沒有自己的名字,說明她沒有自身的人格地位可言,“嫁夫從夫”,這是夫權的體現。祥林死後,婆婆是絕對的權威,衛家的堂伯也幫忙抓她回去賣,憑的是族權,“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第二個丈夫死了,兒子沒了,依封建禮教制度,只有男人才有繼承權,婦女無子可從,就失去賴以生存的活路。賀家大伯來收屋趕她,憑的也是族權。由此可見,祥林嫂沒有自身的人格地位,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

⒉爲了維持生計養活自己,祥林嫂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到地主家做女工,但她的主人又是怎樣對待她的?

① 她第一次到魯家時受到怎樣的對待?魯四老爺的態度怎樣?

第34段:“四叔皺了皺眉”,俗話說夫唱婦隨,四嬸知道他的意思是討厭她是一個寡婦。在封建社會裏,男的死了,輿論往往歸罪於妻子命不好,剋死了丈夫,是掃帚星、白虎星。魯四老爺是個老監生,第一次見祥林嫂就歧視她。

②到魯家後,還受到怎樣的對待?魯家“竟沒有添短工”,說明了什麼問題?“竟”字表明,往年都是僱短工的,當年只是因爲祥林嫂“竟”可不添短工,說明祥林嫂勤快勞累,也說明魯四老爺對她剝削重,榨取她的剩餘勞動力。

③祥林嫂被婆婆抓走後,魯四老爺的態度如何?反映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第46段“可惡!然而……”“可惡”是指她婆家的人可惡。魯四隻想到搶走祥林嫂有損他家的威嚴,可見魯四是一個自私的人;“然而……”這句的言下之意是:然而根據封建族權,婆婆有權處理首寡的媳婦,我魯四還有什麼話好說呢?魯四認爲祥林嫂的婆家搶走祥林嫂是名正言順的,可見他冷酷無情,思想反動。第49段“可惡!”是指衛老婆子的行爲可惡,同時也爲此事弄得家門不幸而感到可惡。第52段“然而……”有兩層意思:失去一個好的幫工,再找一個好的很難;她被搶是合法的,無話可說。

④祥林嫂第二次到魯家時,魯四老爺怎樣對待她?第71段“暗暗地告誡四嫂”有警告的意思;“雖然似乎很可憐”言下之意是並不見得真可憐,不值得同情;“祭祀時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就是一點點也不能碰。封建道德觀認爲,婦女應該從一而終,餓死事小,首節事大,何況祥林嫂死了兩個丈夫。魯四老爺不能容忍這種違反封建禮教的現象存在,他一口咬定祥林嫂是“不乾不淨”,“敗壞風俗”的,於是祥林嫂連祭祀時拿筷子的權力也沒有了。第72段“四叔家裏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而鎮上買得起爆竹和福禮的人也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可見辛亥革命後中國的農村狀況:人們的迷信思想依舊,神權還統治着人們的精神世界。

⑤捐了門檻後,祥林嫂的心情怎樣?但魯家又是怎樣對待她的?“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時候也是祭祀”,可以體現她的價值,使她覺得受人重視,爲了求取在祝福時做福禮擺祭品的權利,她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一條贖“罪”的門檻,本來以爲可以“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吧,祥林嫂!”這樣一聲喝令,粉碎了她生前免於侮辱,死後免於痛苦的願望,她的一切掙扎都在這致命的打擊中破滅了。她捐門檻讓千萬人踐踏向神贖罪的資格沒有得到封建權威魯四老爺的認可,連精神上的寄託也被剝奪了。

⑥當祥林嫂沒有利用價值了,魯四是如何處置她的?這最後導致祥林嫂什麼命運?魯四老爺榨取祥林嫂的手段是高明的,血汗榨取完了,就打發她走,導致祥林嫂淪爲乞丐,死在祝福前夕。甚至祥林嫂死了,還說她“不遲不早,偏偏在這時候,——可見就是一個謬種!”足以見他自私自利,冷酷無情,憑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權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小結:可見,在主人家裏,祥林嫂受歧視鄙視,榨取血汗,被剝奪精神上的寄託。

⒊魯鎮上的衆人是怎樣對待祥林嫂的,他們要對祥林嫂的死負責任嗎?

①怎樣看待柳媽這個人物?如果不是柳媽揭傷疤,人們會進一步嘲笑諷刺祥林嫂嗎?如果不是她蠱惑祥林嫂捐門檻,祥林嫂後來受的打擊會那麼致命嗎?第90段“柳媽不耐煩的看着她的臉”,“我問你:你額角上的傷疤,不就是那時撞壞的麼?”對祥林嫂講的故事,柳媽已感到厭煩,以揭人家的傷疤作爲談資,對祥林嫂改嫁時頭上留下的傷疤採取奚落的態度。魯迅先生在描寫中對她不無微詞,如寫她訕笑祥林嫂時蹙縮得像一個核桃似的臉和煞有介事的詭祕神氣等,都流露出作者對她的厭惡之感,完全是一副小市民嘴臉。

②柳媽的地位是否和祥林嫂一樣,也受壓迫、剝削?柳媽提議的出發點是想幫還是想害祥林嫂?其實柳媽和祥林嫂同樣是一箇舊社會的受害者,雖然她臉上已經“打皺”,眼睛已經“乾枯”,可是在年節時還要給地主去幫工,可見她是一個受壓迫的勞動婦女。但是由於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域之類的邪說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學信條。至於她講陰司故事給祥林嫂聽,也完全是出於善意,主觀願望還是想爲祥林嫂尋求“贖罪”的辦法,救她出苦海,並非要置祥林嫂於死地。但柳媽以剝削階級統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爲指導,來尋求解救祥林嫂的“藥方”,這不但不會產生療救的效果,反而給自己的姐妹造成難以支持的精神重壓,是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淵的增加痛苦的軟刀子。

③ 魯鎮上的人們是又是怎樣對待祥林嫂的?

第77段:鎮上的人們音調和先前很不同,但笑容卻冰冷冷的。第79段:男人、女人、老女人只把祥林嫂的故事作爲談資,“陪出許多眼淚來”,顯示一下自己的同情心而已,其實是想滿足一下自己的獵奇心理。第80段:全鎮的人們對祥林嫂反覆講的故事感到厭煩的頭痛。第87段:“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經大家咀嚼賞鑑了許多天,早已成爲渣滓,只覺得煩厭和唾棄;但從人們的笑影上,也彷彿覺得這又冷又尖,自己再沒有開口的必要了。”

小結:由此觀看,魯鎮上的人們對祥林嫂冷漠厭煩,嘲笑唾棄,是增加祥林嫂痛苦的軟刀子。

㈣揭示主題:

(親人)婆婆、堂伯、大伯

(主人)魯四老爺、魯四嬸

(衆人)柳媽、魯鎮男女

(夫權、族權、神權)封建禮教、封建思想

他們都把殺人的矛頭刺向了祥林嫂。正如丁玲所說“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地裏趕,是一樣使她增加痛苦。”

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勤勞、善良、質樸、頑強,但在舊社會卻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反而成了一個被踐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視的人物,以致被舊社會所吞噬。在被婆婆、堂伯、大伯虐待、出賣,被迫再嫁,被驅趕時,她不斷掙扎;爲了能使魯四老爺、魯四嬸再讓她在祝福前做祭祀的活,擺脫靈魂上的迷信枷鎖,爭取做人的權利,她傾其所有到土地廟裏捐門檻,面對柳媽、魯鎮男女的種種譏諷、侮辱與傷害,她給以無聲的抗議。但在封建社會裏,找不到違反了封建禮的祥林嫂的位置,更何況她還要反抗,這更加爲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所不容。正是以禮教和封建思想爲指南的魯四老爺和受這種思想文化薰染毒害的人們,是他們的思想把一個善良、質樸、頑強的婦女推向恐怖的地獄。封建社會的三道繩索夫權、族權、神權,把祥林嫂置於死地。爭像丁玲同志所說:“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地裏趕,是一樣使她增加痛苦。”

祥林嫂這個人物的悲劇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是無可避免的,通過剛纔的學習探討,我們可以知道《祝福》的主題:

《祝福》通過塑造祥林嫂這個藝術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在封建禮教摧殘下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㈤佈置作業

這一節課我們是以《祥林嫂的故事》引入的,爲什麼這篇小說不像《孔乙己》那樣用人名來命名呢?魯迅先生說過:“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祝福》緊緊圍繞人物性格的發展,三次着重描寫了祥林嫂的眼睛的變化。本文魯四老爺與祥林嫂的衝突最厲害,在你的想象中,魯四老爺應該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課後完成以下作業 :

⒈思考討論:把這篇小說改名爲《祥林嫂》好嗎?作者多次描寫祝福的景象,寫祥林嫂在年終祝福時無限悽苦地離開人世,並把這篇小說取名爲《祝福》有什麼深層含義?

⒉課文中作者沒有寫出魯四老爺的肖像,請你通過想象,選擇一個場景,刻畫魯四老爺的肖像,特別是眼睛。字數爲200字左右。

關於《祝福》的教學設計 篇6

一、三維教育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小說三要素及小說情節結構

2、瞭解小說中任務描寫的幾種方式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能力啓發學生大膽想象、創新思維。

(二)、過程與方法

1、訓練學生概括小說情節的能力

2、着重體會魯迅小說中“我”的感情及作用

3、進一步鍛鍊學生讀說寫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要注意領悟魯迅先生冷峻的敘述之中所蘊涵的強烈的愛憎之情

二、重、難點分析

着重認識環境與人物命運的必然聯繫

1、小說中的“我”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憎惡魯四老爺,同情祥林嫂。對祥林嫂提出的“靈魂”的無,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時也反映了“我”的軟弱和能。在小說的結構上,“我”又起着線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都是通“我”的所見所聞來展現的,“我”是事件的見證人。

2、小說《祝福》通過對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寫,表現了她每況愈下的悲慘遭。這種成功的肖像描寫,起到了刻畫人物、突出主題的作用,是對封建禮教和建迷信摧殘無辜百姓的有力鞭撻和控訴。

3、小說《祝福》的環境描寫堪稱我國現代文學的典範。作者多處運用精細的筆法描寫,其中包括陳腐、壓抑的年節氣氛的描寫,包括封建勢力代表人物魯四老爺書房的描寫,特別是對於祭祀習俗和祥林嫂周圍的世態人情的描寫,這些描寫揭示了社會環境與人物命運的關係,透露出主人公性格發展和悲劇命運的社會原因。第一課時

三、教學方法

直接探討祥林嫂這一形象的社會意義,非常枯燥,也難以操作。我通過反覆研究課文發現祥林嫂幾次不幸遭遇,大都發生在“春天”,所以就以“春天”爲突破口,以“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爲話題設計了教學思路:春天是什麼爲什麼說祥林嫂沒有“春天”誰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

祥林嫂在新社會獲得了“春天”,集聽說讀寫與思想教育爲一體,物象、意象相統一。

爲什麼說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提示:祥林嫂幾次不幸遭遇發生在什麼時間

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賣改嫁

暮春之日,痛失愛子迎春之日,一命歸天。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祥林嫂真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四、學生活動設計

1、讓學生理清小說結構,畫出集中描寫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覆誦讀,體味這些看似冷峻的描寫中所蘊涵的深情。

2、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結合環境描寫,分析任務形象,把握小說主題。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回憶魯迅先生的作品:關於《吶喊》和《彷徨》

正音,明確學習目標

(二)學生快速閱讀,理解課文的內容,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分析結構特點

(1)序幕寫祝福景象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祥林嫂初到魯鎮

發展祥林嫂初賣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魯鎮

尾聲再寫祝福景象

(2)倒敘的作用

(三)

1、請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變化,並深入挖掘其社會根源。

初到魯鎮,情形如何?再到魯鎮,情況怎樣?臨死前,有何不同遭遇?

2、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出他的眼睛。——魯迅

找眼睛論特點

初到魯鎮——順着眼安分

再到魯鎮——

講阿毛故事——

捐門檻——

不讓祝福——

行乞——

問有無靈魂——

3、請學生依據以上分析討論,概述“祥林嫂”這個人物形象的深刻含義。

善良能幹——包辦婚姻——被賣——再嫁——社會的根源

歸納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勤勞善良,樸實頑強,但在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佔統治地位的舊社會,她被踐踏、被迫害、被摧殘,以至被舊社會所吞噬。封建禮教對她的種種迫害,她曾不斷地掙扎與反抗,最後還是被社會壓垮了。祥林嫂的悲劇深刻揭示了舊社會封建禮教對勞動婦女的摧殘和迫害,控訴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

(四)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地裏趕,是一樣使她增加痛苦。———丁玲

1、魯四老爺:是當時農村中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政治上迂腐、保守,思想上守舊、反動,爲人自私、冷酷。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

2、柳媽:和祥林嫂一樣是舊社會中受壓迫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她雖然同情祥林嫂,但由於受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毒害很深,最終也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劇。

3、“我”是全文的線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來展現的;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同情勞動人民,不滿黑暗現實,但也有軟弱和無能的一面。

(五)環境描寫

小說描寫了幾次“祝福”?在小說中起什麼作用?小說爲什麼以“祝福”爲題?本文的環境描寫有什麼特點?

1、環境描寫——祝福

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預示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

祝福2:推動情節發展,增強人物形象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祝福3:首尾呼應,深化主題。

2、以“祝福”爲題:

起於祝福,終於祝福,中間一再寫到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密切相關;

祥林嫂的悲慘遭遇是在祝福的歡樂氣氛中展開的,鮮明的對照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六、作業佈置

試比較祥林嫂和秀禾(電視劇《橘子紅了》)的性格和命運。(練筆)

七、教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