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案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從美國哲學家埃裏希·弗羅姆《愛的藝術》中節選出來的。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作者以及相關的文化常識。

2.掌握母愛和父愛在性質上的根本區別以及各自的積極面和消極面。

  二、能力目標

1.把握文章的結構脈絡以及行文特點。

2.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與父母的愛之間的關係。

3.區分文章在譴詞造句和修辭方面與漢語寫作的不同,理解有關句子的含義。

  三、情感目標

1.感受母愛和父愛的無私、博大與精深,體會父母養育子女的艱辛與偉大。

2.由父母之愛聯繫周圍其他多種形式的愛,樹立正確的愛心觀,培養自己博愛、仁義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母愛和父愛在性質上的根本區別以及各自的積極面和消極面。

2.孩子的成長過程與父母的愛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1.文章在譴詞造句和修辭方面與漢語寫作的不同,舉例分析說明。

2.父母對自己世界的影響。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請看多媒體畫面或張貼畫:畫面①,兒童跌倒,媽媽急忙扶起,呵護,詢問。畫面②,父親指導孩子如何學習,如何行事。

詢問:畫面①②表現了父母對孩子的一種什麼樣的情感態度?

可能的回答:愛護、關心、體貼、教育……

教師引導:本質是愛。

2.詢問:能否列舉若干父母愛自己的例子?

生舉例二至三個即可。

教師引導:上述都是具體可感的事例,那麼,在理論上、哲學上,到底應該如何論述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美國哲學家艾·弗羅姆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文章。

  二、解題並介紹文章涉及的文化常識(知識目標)

1.多媒體或者幻燈片展示

艾·弗羅姆,美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於德國,1934年流亡美國。他長期研究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主義,撰寫了大量著作,主要有《愛的藝術》《基督教義的發展》《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倫理學》《讓人佔優勢》《爲自己的人》等。他論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愛、人的異化、人的解放等。

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心理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著有《夢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則》等。

馬克斯·韋伯(1864—1920)德國社會學家,著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與社會》等。

榮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學家,著有《無意識過程心理學》等。

2.本文節選自《愛的藝術》一書。《愛的藝術》認爲,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只有學會愛的藝術,才能夠愛,並且才能獲得別人的愛。各種形式的愛—母愛、兄弟之間的愛等等—基本要素有四個方面:關心、責備、尊重和了解。母愛是無條件的,而父愛是有條件的等等。

本文標題中的“愛”點明瞭文章的主題,前面的“父母與孩子”則限定了所寫內容的範圍。文章主要論述了父母之愛的條件性以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

  三、學生速讀全文,提出問題(知識及能力目標)

1.劃出生字詞或者重要詞語,自查字典解決,掃請文字障礙。

2.根據文章內容,將全篇劃分爲三大部分,並總結大意。

(三分鐘後)

1.讓兩位同學起來說出所找詞語以及解決的結果,根據情況,教師明確如下:

孤立無援:不能得到同情和幫助。

休慼相關:歡樂和憂愁一起分享,有利和不利的遭遇一起經歷。

節外生枝:比喻在問題之外有岔出了新的問題。

歸根結蒂:歸結在根本上。

惶恐:驚慌害怕。

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罪孽:迷信的人認爲應受到報應的罪惡。

2.讓兩位同學起來說出文章結構劃分情況,教師指導明確,並在黑板上形成提綱:(利用多媒體展示)

(一、二、三爲大的層次標誌,1、2、3爲自然段標誌)

一(1、2、3):論述人從嬰兒到童年時期感受和體驗母愛的能力的發展。

二(4、5、6、7):闡述父愛的性質,以及父愛與母愛的根本區別。

三(8、9):指出一個成熟的人最終回脫離對母親的依賴和父親的權威,他達到綜合,成爲自己的父母。

四(10):總結全文。

(注意過度段和過度句)

由此看出,本文的思路是:

按事物發展的順序,即人的成長成熟過程,層層深入,闡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性質極其發展變化的。孩子從以母親爲中心轉到以父親爲中心,然後最終與他們分離,並在自己心中同時擁有父母兩個世界,從而達到奠定靈魂健康和成熟的基礎。

  四、跳讀課文,篩選信息,找出母愛和父愛在性質上的根本區別,以及各自的積極面和消極面(知識目標)

(兩分鐘後,讓一位學生髮言,教師指導明確,形成提綱如下)(利用多媒體展示)

1.母愛和父愛在性質上的根本區別:

本質上:

母愛的本質是無條件的,是祝福,是和平。

父愛是有條件的,它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爲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爲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爲你同我相象。

人生關係上:

母親代表自然界,是我們的故鄉,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父親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創造的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

作用上:

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親從孩子六歲左右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生活的信心。

2.母愛和父愛的積極面和消極面:

母愛:

積極面: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爲渴求的。

消極面;母愛不能用努力去換取,而且根本無法贏得。

父愛:

積極面:父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極面;父愛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父愛。

  五、同學們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感覺有的句子比較長,或者句法順序與現代漢語不一致,理解上有些困難。主要因爲這是譯文,必須符合原文的風格。請找出該類句子,準確理解其含義,並試着用現代漢語的方式換一種說法。(能力目標)

(學生尋找並討論兩三分鐘後,找幾個學生說出所找的句子極其理解。教師取其交集,舉例明確如下。)

1.如果不是一個仁慈的命運在保護嬰兒,不讓他感覺到離開母體的恐懼的話,那麼在誕生的一剎那,嬰兒就會感到極度的恐懼。

分析:用假設的語氣表達嬰兒出生時的情況,這種虛擬語氣表現了作者使用語言的嚴謹性,語句用“仁慈”修飾“命運”,爲後文母親對孩子的無私關愛作鋪墊,形象地表現出母愛的特點。

自我說法:有母親保護嬰兒,他纔不會感到離開母體的恐懼。如果不這樣,嬰兒就會感到極度的恐懼。

2.他也開始學習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東西,母親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親就把他抱起來;如果他消化好,母親就稱讚他。所有這些經歷凝聚並相互補充成爲一種體驗:那就是我被人愛。我被人愛是因爲我是母親的孩子。

分析:形象地描述了孩子與人最初的交往,排比的句式概括了嬰兒成長中的特點。通過這種描述得出一種結論和體驗:那就是我被人愛。然後用“我被人愛是因爲我是母親的孩子”一句引出對母愛特點的描述“我什麼也不做就可以贏得母親的愛”,最終得出結論:母愛是無條件的。

自我說法:他被人愛,因爲他是母親的孩子。所以,如果他吃東西,母親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親就把他抱起來;如果他消化好,母親就稱讚他。

3.人們會想:也許我並沒有給那個應該愛我的 人帶來快樂,也許會節外生枝---總而言之人們害怕這種愛會消失。此外,靠努力換取的愛常常使人痛苦的感到:我之所以被人愛是因爲我使對方快樂,,而不是出於我自己的意願---歸根結底我不是被人愛,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分析:用虛擬語氣提出自己的問題,靠努力得來的愛不是永恆的,用對比寫出人們渴望母愛的最大原因,同時這種議論也引出了下文對父愛的論證。“被人需要而已”一句更能對比出母愛的偉大來。

自我說法:人們害怕這種愛會消失,因爲可能沒有給那個應該愛我的人帶來快樂,也許會節外生枝。靠努力換取的愛常常使人痛苦,因爲這不是出於我自己的意願,而是使對方快樂,被人需要而已。

4.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論相反,人不是通過合併父親和母親,從而樹立起這兩個形象,而是把母親的良知建築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築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上。

分析:用對比的手法,闡述孩子接受父母影響的實質和內容,說明孩子是如何發展母親的良知,而又發展父親的良知的。

自我說法: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論認爲,人是通過合併父親和母親,從而樹立起這兩個形象。而我認爲,人是把母親的良知建築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築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上。

  六、根據以上句子以及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說說父親母親這兩個世界帶給你哪些影響,你是怎樣不自覺地同時擁有這兩個世界的。(能力情感目標)

(思考討論兩分鐘,學生起來發表看法,老師適當引申,培養學生愛心,增加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心。)

提示性明確:

1.人生下來最初幾個月和最初幾年同母親的關係最爲密切,母親一直不辭勞苦,無條件的撫養和關愛孩子。(讓學生舉例)

2. 幼兒開始學走路、說話和認識世界後,同父親的關係開始重要起來。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讓學生舉例)

3.一個成熟的人既發展了母親的良知,又發展了父親的良知,最後達到綜合。(讓學生舉例)

  七、除了父親母親,還有哪些人關愛過我們,讓我們感動不已呢?請講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小事情。(能力情感目標)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點撥愛心的表現,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八、作業(能力情感目標)

寫一個父母或者他人對自己具有愛心的小故事。要求寫真人真事,有真情實感。

(目的,培養感受愛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