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蘇教版二上《雲房子》教學設計

蘇教版二上《雲房子》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蘇教版小語國標本二年級上冊的《雲房子》一課,用清新的語言描繪了雨後天空雲彩的多姿多態和小鳥們活潑可愛的生動場面。我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朗讀感悟、表演體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蘇教版二上《雲房子》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文

課一開始,我先讓學生們說說自己所見到的各種各樣的房子,如木房子、土房子、磚房子……在學生們興頭上,我話鋒一轉,問:“那同學們看到過用雲做成的房子嗎?”在學生們愣神時,我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2課——《雲房子》。雲房子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樣的?又是誰造的呢?同學們若想知道,那趕快翻開語文書讀一讀。”這樣,一下子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他們進入了主動閱讀、探求的氛圍之中。

 二、誦讀課文,充分感知

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我作啓發引導:“《雲房子》是一篇很有趣的課文,我從同學們讀課文時的神態就看了出來。現在,我想請同學來介紹一下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地方。”可請學生讀自己覺得有趣味的語句,不必要求其說出爲什麼,主要是讓其發揮一下主動性、表達欲,以有利於接下來的細讀領悟。

接着,我引導學生細讀體會:“同學們介紹了不少地方,課文真的那麼有趣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感受一下其中的趣味。”我打出雨後白雲朵朵的投影片,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問:“同學們,天上的雲朵是太陽收藏的嗎?我們從‘太陽公公還來不及把雲全收回去’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這篇課文是寫了一個——童話故事。同學們都喜歡童話,因爲在童話裏,動物、植物及各種事物都能像人一樣有思想、有感情,能說話、會行動,活潑可愛。你看,誰來了?”(在白雲投影片上蓋上小鳥複合片)指導朗讀鳥的話:“現在,你就是這羣小鳥中的一個,當你看到這麼多的白雲,心情怎樣?”(非常興奮)“那麼,請你帶着這種心情再讀一讀,同學們也認真聽聽,看看他(她)的朗讀能不能給你一種興奮的感覺。”多請幾位學生朗讀,進行比較、體味。

我又進一步引導:“原來,雲房子是這羣小鳥建造的。那麼,雲房子造得怎麼樣呢?請同學們自己輕聲朗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話。”隨後,我在投影片上打出重點詞:“傻傻地橫着”、“美美地開着”、“很高的大樓房”、“很寬的大禮堂”、“一點點小的”。再讓學生進行朗讀感悟:“誰能讀出‘大樓房’的高?”引導學生既可用語氣也可用手勢來增強表現力。用同樣方法指導讀另幾個詞語,使學生加深對雲房子的感悟。·最後,我引讀:“噢,小鳥們造的雲房子的形狀還真多呢,(引讀)有……,有……,有的……,有的……,也有……”,讓學生有一整體印象。

 三、課堂表演,加深體味

學生通過朗讀,對雲房子的美麗多姿有了較深的印象。這時,我適時過渡:“雲房子造得這麼多、這麼美,小鳥們心情怎麼樣?它們又做了些什麼呢?(播放小鳥嗚叫的錄音帶)同學們,你們聽,這是什麼聲音?課文中‘嘰嘰喳喳嘰嘰喳’是小鳥們在說話呢,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隻小鳥,會說些什麼呢?”引導學生說話,不求多少,只要符合情況即可。之後,讓學生按設計的情況演一演。

在學生表演完之際,我緊接着說:“小鳥們玩得正開心,忽然,呼啦啦吹來了一陣風,雲房子怎麼樣了呢?”指名讀課文,同時翻掉投影片的白雲覆蓋片,留下太陽和藍天底片。“雲房子被吹走了,不過,天上還是很美的,”(引讀“天空像……,只剩下……和……”)“小鳥們沒了雲房子,但看到‘笑眯眯的太陽’和‘水汪汪的藍天’,相信也不會很生氣吧。”指導學生抓住“咦”、“變小了”、“不見了”、“哪兒去啦”等詞語,讀出小鳥們的驚奇和對雲房子的迷戀心情。最後,讓學生說說:這時,小鳥們會說些什麼?並讓學生們也來演一演。

 四、背誦積累,遷移拓展

學生通過多形式的朗讀,已初步體味到課文語言的清新優美。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我有步驟地採用多種方式指導其背誦、積累。首先,讓學生對全文發展留下一個清晰印象:雨後留白雲——小鳥造房子——串門來做客——風吹房無影。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領會,又有利於學生背誦。其次,在每個段落的背誦指導上,根據課文特點,進行多種方法的指點。如指導背誦第二段,我抓住關聯詞語“有……有……”、“有的……有的……也有的……”來提示,讓學生先背單句,再作合成。在學生背誦之後,還啓發他們把課文中的優美詞句收集到自己的好詞佳句本上,引導其有意識地積累。

學完課文後,我引導學生去觀察天上的雲,還可以去找一些雲的照片,並自己動手畫一些不同形狀的雲,開展了一次“美麗的雲”的活動,有的同學展示了自己找到的雲的照片或自己所畫的雲的圖,並對其作介紹、描繪;也有的同學根據自己觀察雲朵後,展開了想象,像課文一樣進行了創造性的描述……可以說,這一遷移拓展,促進課文語言轉化成了學生自己的語言,同時也啓發了學生的思維,運用多種形式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