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蘇教版二上《16、孔繁森》教學反思彙總

蘇教版二上《16、孔繁森》教學反思彙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孔繁森》教學反思一

《孔繁森》一文,通過描述其在援藏工作期間收養孤兒併爲孤兒獻血交學費這兩件感人的事蹟,頌揚了孔繁森關心愛護藏族人民,爲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蘇教版二上《16、孔繁森》教學反思彙總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孔繁森實在是一個距離遠,感覺陌生的人物。爲了讓孩子們對孔繁森有一些瞭解,課前我和孩子們上網收集了一些孔繁森的資料。在課堂上播放有關孔繁森的音像資料、圖片。這樣,學生對孔繁森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和初步認識,爲進一步讀懂、讀透課文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創設了濃厚的情感氛圍。

本文的中心句是“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怎樣才能讓學生準確地理解這句話呢?

我讓孩子們思考:課文圍繞“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這句話寫了幾件事呢?通過學習,孩子們明白了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兩件事:撫養孤兒、獻血供孤兒上學。接着我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教學,孩子們都深深地體會到孔繁森的優秀品質。這樣,通過從中心句找事例,感悟人物品質的方法,不僅培養了孩子的思維能力,而且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孩子的習作能力。

然後,同學們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再次體會到孔繁森對漢族和藏族的團結所作的貢獻。

本課的另一個重點是理解“請求”和“懇求”,在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時候,我先讓學生們想想孔繁森到醫院會怎麼對醫生說,學生們說:“醫生,我想獻血。”這就叫“請求”,就是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滿足。但是醫生因爲看見孔繁森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沒有同意。於是孔繁森又說:“醫生,求求你,讓我獻血吧,我撫養了三個孤兒,我要讓他們上學讀書,求您答應吧。”……經過他一次有一次的表明自己誠懇的要求,這叫--懇求。說明它的程度比“請求”更深。

  《孔繁森》教學反思二

《孔繁森》一文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爲文題,通過描述其在援藏工作期間收養孤兒併爲孤兒獻血交學費這兩件感人的事蹟,頌揚了孔繁森關心愛護藏族人民,爲民族團結無私奉獻優秀品質。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孔繁森實在是一個距離遠,感覺陌生的人物。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人物品質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前,讓學生結合課外蒐集的資料交流關於孔繁森的故事,使他們對孔繁森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爲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

本文的中心句是“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怎樣才能讓學生準確地理解這句話呢?

首先,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僅僅看了這麼幾張圖片,讀了幾句簡短的文字介紹,孔繁森就給你們留下了這麼多印象。課文第一自然段的一句話最能概括你們剛纔所說的感受。打開書,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教學時我幫助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先了解新詞“援藏”的意思,以此瞭解故事的時代背景。再抓住“優秀”一詞,指導學生聯繫自己先前初步的體會,對孔繁森產生一個總體印象。這時大家都明白了,是圍繞本文是圍繞“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而寫的了。在教學中我採取按課文內容填空的方法,這樣學生不必去討論“這篇文章寫了什麼,告訴了我們什麼?”,就可以在不經意間回憶了課文內容,抓住了文章梗概,瞭解文章的中心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着,我引導大家聯繫實際,說說爸爸媽媽在生活中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通過回憶、發言,同學們都體會到了父母的關愛和辛苦付出。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再創設情景,請同學們想象練說在日常生活中孔繁森爲三個孤兒所作的一切。從中,大家都深深地體會到孔繁森的優秀品質。然後,我又請同學們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三個孤兒會對孔繁森說些什麼,這樣一來,既鍛鍊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又理解了課文的中心思想。這段教學中,我主要抓住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允許他們產生自己的獨特體驗,尊重他們的感悟。因爲學生的情感積累、生活經歷、理解程度、思維角度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我力求做到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感悟。

最後,同學們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再次體會到孔繁森對漢族和藏族的團結所作的貢獻。以上環節結構緊湊,環環相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孔繁森》教學反思三

《孔繁森》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第16課,本課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爲文題,通過描述其援藏工作期間收養孤兒併爲孤兒獻血、交學費這兩件感人的事,頌揚了孔繁森關心愛護藏族人民,爲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孔繁森實在是一個距離遠,感覺陌生的人物。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人物品質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本文的中心句是“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怎樣才能讓學生準確地理解這句話呢?

首先,我幫助學生了解新詞“援藏”的意思,以此瞭解故事的時代背景。再讓學生觀察孔繁森的照片,結合《同步拓展閱讀》中的'故事,結合介紹他的生平,說一說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接着打開書,輕聲讀第一自然段。通過抓住“優秀”一詞,指導學生聯繫自己先前初步的體會,對孔繁森產生一個總體印象。這時大家都明白了,課文是圍繞“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這句話而寫的。

接着,我引導大家聯繫實際,說說爸爸媽媽在生活中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通過回憶、發言,同學們都體會到了父母的關愛和辛苦付出。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及時過渡:“孔繁森就是這樣,對待三個孤兒,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很自然就讓學生理解了“孔繁森就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這三個孤兒。”這段教學中,我主要抓住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允許他們產生自己的獨特體驗,尊重他們的感悟。因爲學生的情感積累、生活經歷、理解程度、思維角度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我力求做到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感悟。

在學習課文第三段時我是這樣過渡的:孔繁森每次下鄉見到生活貧困的藏胞,就要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他們。往往只過了半個月,他的工資就沒了,有時連伙食費都交不起。自從他收養了三個孤兒,他的生活就更艱苦了。於是他想到了獻血。在理解這一段時,我先讓學生說一說讀了這一段,你覺得哪兒最讓你感動?學生抓住了“悄悄地”一詞,緊接着我就讓學生思考孔繁森爲什麼要悄悄地去獻血。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總結出孔繁森只想苦自己,不想麻煩別人的大公無私的品質。在理解“請求”、“懇求”時,我讓學生和老師一起來演一演,孔繁森是怎樣請求醫生給他獻血,醫生不同意,孔繁森又是怎樣懇求醫生的。通過表演,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請求、懇求”共同的地方是都有要求的意思,“懇求”比“請求”程度上要深,態度是誠懇的。

最後,我補充介紹了兩個關於孔繁森的故事,也有助於學生進一步瞭解他。在老師聲情並茂的講述中,孔繁森關心愛護藏胞的形象深刻地印在了學生幼小的心靈中。

最後,同學們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再次體會到孔繁森對漢藏團結所作的貢獻。音樂、圖片、文字資源的有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文中最後藏族同胞的兒歌也是重點,我先介紹了藏族人民一開始對我們漢族的仇視,然後問孩子們:爲什麼他們又會認爲藏族和漢族是一對兄弟?學生自然就想到了孔繁森在藏胞心中的印象,自然又點到了文中的中心句: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

教學效果較好,學生比較動情,呵呵,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