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治水必躬親》閱讀練習(帶答案)

《治水必躬親》閱讀練習(帶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導語:練習可以幫助同學們鞏固、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語文水平。下面是《治水必躬親》閱讀練習(帶答案),歡迎同學們過來練習。

《治水必躬親》閱讀練習(帶答案)

14分) 治水必躬親 錢泳

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泥於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瀦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諮詢不窮其致,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衝風,往來於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釐,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小題1】解釋下面句子中劃線的字詞。(4分)

①泥於掌故 掌故:

②非相度不得其情 相度:

③非諮詢不窮其致 窮:

④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舉:

【小題2】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

②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

【小題3】結合文章內容說說治水爲什麼“必躬親”?(2分)

【小題4】從“布袍緩帶,冒雨衝風,往來於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釐,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中,你看到了海瑞的哪些品質?(2分)

【小題5】爲了證明“治水必躬親”這個觀點,作者採用了哪些論證方法?(2分)

答案

【小題1】①古代的典章制度 ②觀察測量 ③追究到底 ④成功

【小題2】①因此必須親自登山涉水,親自辛勞,不怕吃苦。 ②必須要像這樣以後事情才能辦成功。

【小題3】因爲地形、水流、池塘、河流的形勢等情況非常複雜,如果不經過觀察、測量、訪問、徵求意見就不能徹底摸清情況。

【小題4】①事必躬親,不辭勞苦(1分)②清正廉潔,關心百姓(1分)

【小題5】事實論證、對比論證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①古今異義詞,今義:“掌”和“故”要分開講,它們不是一個詞語。古義:古代的典章制度。②古今異義詞,今義:“相”和“度”要分開解釋,它們不是一個詞語;古義:觀察測量 。③一詞多義,在這裏是追究到底的意思。④一詞多義,在這裏是成功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

點評: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繫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異義詞、動詞的使動用法、通假字等,儘量做到翻譯準確、恰當。

【小題2】試題分析:試題分析:翻譯(1)時,要注意把“是以”(因此)、“躬歷山川”(親自登臨山川)、“親勞胼胝”(親自辛勞,不怕吃苦)這些字詞翻譯準確。翻譯(2)時,要注意把“必如是”(必須要像這樣)、“舉”(成功)這些字詞翻譯準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

點評: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把關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儘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

【小題3】試題分析:“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泥於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瀦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諮詢不窮其致,是以必得躬歷山川……”這就話交代了治水“必躬親”的原因。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關鍵信息的提取、概括、篩選的能力。

點評:解答本題時,要認真閱讀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敘述順序,來提煉、概括。具體做法一時從名詞概念出發,提取由名詞概念生髮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關鍵語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語句,提取對其闡釋的信息;三是從文章主旨、作者寫作意圖、觀點和情感的角度出發,尋找有關的詞語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從上下文提取有關信息並轉換,使這些語句的寓意具體化和明朗化。

【小題4】試題分析:“布袍緩帶,冒雨衝風,往來於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釐,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這句話寫的是海瑞治水必須親自登山涉水,親自辛勞,不怕吃苦;親自跟百姓救濟糧錢,不克扣一毫一里,是一個清正廉潔、關心百姓的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的評價能力。

點評:做人物形象分析類題目時,要結合人物具體的言行來分析其精神品質。平時在閱讀文章時,要善於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

【小題5】試題分析:“……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瀦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諮詢不窮其致……”這句話列舉事實來論證“治水必躬親”的觀點;“……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這句話將“治水躬親”和“治水不躬親”的結果進行了對比,來論證“治水必躬親”的觀點。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論證方法的分析。

點評:議論文的論證方法有多種,常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因果論證、理論論證等,在學習說明文的過程中熟練掌握各種論證方法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