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子部 > 儒家 > 《朱子語類》卷二十六 論語八

《朱子語類》卷二十六 論語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里仁篇上

《朱子語類》卷二十六 論語八

  △里仁爲美章

或問:"里仁一篇,自首至'觀過斯知仁矣',都是說仁。'里仁爲美',是指言仁厚之俗;'觀過斯知仁',是指言慈愛底仁。其他則皆就心德上說。"曰:"雖是如此,然統體便都只是那個仁。如裏有仁厚之俗,便那一里之人這心不大故走作,所以有仁厚之俗。'觀過斯知仁',便也是這心。"〔僩〕

問:"'里仁爲美',論語孟子注不同,如何?"曰:"論語本文之意,只是擇居。孟子引來證擇術,又是一般意思。言裏以仁者爲美,人之擇術,豈可不謹。然亦不爭多。"問:"美,是裏之美?抑人之美?"曰:"如雲俗美一般。如今有個鄉村人淳厚,便是那鄉村好;有個鄉村人不仁、無廉、無恥者多,便是那鄉村不好。這章也無甚奧義,只是擇居而已。然'里仁'字也差異。"〔淳〕

問:"'里仁爲美',孟子引用,自要說下文'安宅'。謝氏說:'論語本意不是如此。'"曰:"若這般說話,也要認得本旨是了。若如孟子說,也無害;如謝氏,也無害。"〔賀孫〕

問:"此章謝氏引孟子擇術爲證,如何?"曰:"聖人本語不是說擇術。古人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是合著事。"劉問:"今人數世居此土,豈宜以他鄉俗美而遽遷邪?"曰:"古人'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近而言之,若一鄉之人皆爲盜賊,吾豈可不知所避!聖人言語說得平正,必欲求奇說令高遠如何!今人說文字,眼前淺近底,他自要說深;在外底,他要說向裏;本是說他事,又要引從身上來;本是說身上事,又要引從心裏來,皆不可。"〔宇〕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章

問:"'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此四句都相屬。知者則知天理之爲是而必循之,知人慾之爲非而必去之,所以能處約處樂,而不至於濫與淫。"曰:"如此說時,便是硬去做,都不見利仁底意思。如安仁者,他便是仁了,更不用說。如所謂利仁者,是真個見得這仁愛這一個物事好了,猶甘於芻豢而不甘於粗糲。若只是聞人說這個是好,自家也仿彿見得是,如此,卻如何得如'芻豢之悅我口',如何得利仁底意,便只是硬去做了。"〔燾〕

問:"既是'失其本心',則便解濫淫,而必以久言之,何故?"曰:"也有時下未肯恁地做底,聖人說話穩。而今說道他不仁,則約便濫,樂便淫,也有不便恁地底。"〔義剛〕賀孫錄雲:"亦有乍能勉強一時者。"

至之問"仁者安仁"。曰:"仁者心便是仁,早是多了一'安'字。'知者利仁',未能無私意,只是知得私意不是著腳所在,又知得無私意處是好,所以在這裏千方百計要克去個私意,這便是利仁。"〔時舉〕

劉潛夫問"安仁"、"利仁"之別。曰:"安仁者不知有仁,如帶之忘腰,屨之忘足。利仁者是見仁爲一物,就之則利,去之則害。"〔壯祖〕

晞遜問:"所謂利仁者,莫是南軒所謂'有所爲而爲者'否?"曰:"'有所爲而爲'不是好底心,與利仁不同。'仁者安仁',恰似如今要做一事,信手做將去,自是合道理,更不待逐旋安排。如孟子說:'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爲生者也;經德不回,非以幹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這隻順道理合做處便做,更不待安排佈置。待得'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便與上不同。"又云:"有爲而爲之,正是說'五霸假之也'之類。"〔賀孫〕

仁者溫淳篤厚,義理自然具足,不待思而爲之,而所爲自帖帖地皆是義堙,所謂仁也。知者知有是非,而取於義理,以求其是而去其非,所謂知也。〔升卿〕

蕭景昭問:"而今做工夫,且須利仁。"曰:"唯聖人自誠而明,合下便自安仁。若自明而誠,須是利仁。"〔銖〕

仁、知雖一,然世間人品所得,自有不同:顏子曾子,得仁之深者也;子夏子貢,得知之深者也。如程門之尹氏則仁勝,上蔡則知勝。〔升卿〕

或問"仁者心無精粗內外遠近之間"。曰:"若有,便成兩段。此句爲'仁者安仁'設。"〔節〕集義。

或問:"'仁者心無內外遠近精粗之間',如何?"曰:"仁者洞然只是一個心,所以無內外精粗遠近之間。然須看自家有間底心是如何,然後看無間底心是如何。"又問:"'無內外之間',是如何?"曰:"表裏如一。"又問:"如何是'遠近精粗之間'?"曰:"他當初若更添'高下、顯微、古今'這樣字,也只是一理。"又問:"纔有些個攙絕間斷,便不得。"曰:"纔有私意,便間斷了。所以要'克己復禮',便是要克盡私意。蓋仁者洞然只是這一個心。如一碗清水,才入些泥,有清處,有濁處。"又問:"上蔡解此段,只是論'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先解這一段,方連上面說。"曰:"看他文義,須是包上面說,方得相貫。然'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又須著自去看。"

問:"不能無遠近精粗之間,如何?"曰:"亦只是內外意思。'吾心渾然一理,無內外遠近精粗',這段分別說極通透。上蔡尋常說有過當處,此卻他人說不到。"先生再三誦"安仁則一,利仁則二"之句,以爲解中未有及此者,因嘆雲:"此公見識直是高。利仁,貪利爲之,未要做遠底,且就近底做;未要做精底,且就粗底做。"問:"'安仁者非顏閔以上不知此味',便是聖人之事乎?"曰:"是。須知'非顏閔以上不知此味',到顏閔地位知得此味,猶未到安處也。"〔宇〕

問:"安仁者,'心無內外遠近精粗之間'。性之未動,既皆至理所存;情之既發,無非至理所著。利仁固是審於既發,莫更著謹於未發否?"曰:"若未發時,自著不得工夫。未發之時,自堯舜至於塗人,一也。"問:"原憲'克、伐、怨、欲不行',是他許多不好物事都已發了,只白地壅遏得住,所以非獨不得爲仁,亦非求仁之事。"曰:"是如此。"〔賀孫〕

問:"上蔡雲:'安仁,非顏閔以上做不得。'顏閔似未至安仁?"曰:"亦見此意思。"〔可學〕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章

蕭景昭說此章。先生雲:"注中引程子所謂'得其公正',是如何?"答雲:"只是好惡當理,便是公正。"先生曰:"程子只著個'公正'二字解,某恐人不理會得,故以'無私心'解'公'字,'好惡當於理'解'正'字。有人好惡當於理,而未必無私心;有人無私心,而好惡又未必皆當於理。惟仁者既無私心,而好惡又皆當於理也。"〔時舉〕

問"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程子所謂"得其公正是也"。曰:"今人多連看'公正'二字,其實公自是公,正自是正,這兩個字相少不得。公是心裏公,正是好惡得來當理。苟公而不正,則其好惡必不能皆當乎理;正而不公,則切切然於事物之間求其是,而心卻不公。此兩字不可少一。"〔僩〕

居父問:"仁者動靜皆合正理,必有定則,凡可好可惡者,皆湊在這則子上,所以'能好人,能惡人'。"曰:"然。程子所以說'得其公正是也'。惟公然後能正,公是個廣大無私意,正是個無所偏主處。"〔賀孫〕

問:"'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若稍有些子私心,則好惡之情發出來便失其正。惟仁者心中渾是正理,見人之善者則好之,見不善者則惡之。或好或惡,皆因人之有善惡,而吾心廓然大公,絕無私系,故見得善惡十分分明,而好惡無不當理,故謂之'能好能惡'。"曰:"程子之言約而盡。公者,心之平也;正者,理之得也。一言之中,體用備矣。"〔南升〕

 苟志於仁章

問:"'苟志於仁矣,無惡也'。竊謂學者有志於仁,雖有趨向已正,而心念未必純善而無過差。纔有過差,便即是惡,豈得言無?"曰:"志於仁,則雖有過差,不謂之惡。惟其不志於仁,是以至於有惡。此'志'字,不可草草看。"〔人傑〕

先生問學者:"'苟志於仁矣,無惡也',與'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前面說志於仁則能無惡,此段說志於道而猶有此病。其志則一,而其病不同,如何?"諸友言不合。曰:"仁是最切身底道理。志於仁,大段是親切做工夫底,所以必無惡。志於道,則說得來闊。凡人有志於學,皆志於道也。若志得來泛泛不切,則未必無恥惡衣惡食之事。又恥惡衣食,亦有數樣。今人不能甘粗糲之衣食,又是一樣。若恥惡衣惡食者,則是也吃著得,只是怕人笑,羞不如人而已,所以不足與議。"〔僩〕

"'苟志於仁矣',方誌仁時,便無惡。若間斷不志仁時,惡又生。"或雲:"過非心所欲爲,惡則心所欲。"曰:"惡是誠中形外,過是偶然過差。"〔明作〕

楊氏雲:"苟志於仁矣,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爲惡則無矣。"先生問學者:"過與惡,如何分別?"曰:"過非心所欲爲,惡是心所欲爲。"曰:"惡是誠於中,形諸外,所以異也。"〔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