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隋文帝開鑿大運河

隋文帝開鑿大運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首先我們要說明的一點是,大運河是隋煬帝楊廣開鑿的,但是提出這個構想的人卻不是隋煬帝,而是他的父親隋文帝楊堅。在隋文帝的在位期間,他就下令打通了一部分的運河。

隋文帝開鑿大運河

隋朝的京城是漢長安附近的西都大興和東都洛陽,那是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關隴地區,這一地區的交通十分不便,幾乎都是山路,而且水路不發達,屬於內陸地區,遠離大海,平常運送物資都是走的陸路。陸路所花費的時間又長,所運轉的東西的數量極其有限。

公元581年,周靜帝退位,禪讓於外戚楊堅,隋文帝於是登上全國最高的政治舞臺,開創了隋朝,並定都於長安。隋朝建立之初,事務衆多,長安城內的事務更爲繁重。尤其是長安城又小又舊,水污染還十分嚴重,於是這個遷都之事就被提上了議程。後來楊堅選了臨近長安東南龍首原南面的一塊秀美之地建都,史稱大興都。

以前的朝代,京城中所需要的糧食基本都是從關中運來的。關中這個地方是個盛產糧食的地方,但是即使關中之地沃野千里也抵不住戰火百年的摧殘,彼時的關中早已不是原來的樣子,現已變得破落了。那麼京城中的人吃飯問題怎麼解決,就需要從關東運糧了。古代的交通本就不發達,要運送大量的'糧食已經十分不易,更何況運糧途中不知還有多少兇險。這時候水路就是楊堅要考慮的唯一出路了。

可是自潼關至長安的渭水,自古以來就是一條極爲難走的水路,甚至有話流傳渭水多少,流有深淺。可見這渭水的確是古代人民難以跨越的一道大障礙。

糧食問題迫在眉睫,文帝沒有辦法,只能先派宇文愷在渭水之南挖道開渠,引渭水自大興都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這條渠道就是有名的廣通渠。廣通渠建成後,從潼關西上的槽船運糧食入京就不用再涉險走渭水了,但是潼關之東的三門峽仍是槽船們的噩夢,文帝一直都想把這三門峽的問題給解決掉,但是始終都沒有辦法。

後來在開皇七年,隋文帝爲了消滅陳國,採取了特殊的作戰戰略,派人在原古邗溝的基礎上挖大運河的江淮段,用於運輸士兵和軍糧,打敗陳國,完成統一。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頒佈了一條遷都的命令,新的都城建在了洛陽。在隋文帝晚期,隋朝的人口就已經猛增到了900萬戶之多,人口的激增帶來的就是各種問題,其中一項就是曾經困擾過隋文帝的糧食問題,前都城交通不便,潼關三門峽漕運不通的難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所以此時遷都洛陽,就可以不用爲糧食的問題發愁了,在洛陽不用愁沒有吃的,而且運往洛陽的路也沒有三門峽那樣艱險。經過種種的考慮,最後才決定遷都洛陽。

另外隋煬帝還下令開鑿通濟渠,就是那條南下的運河。通濟渠是在鴻溝的基礎上,由板渚引水至盱眙,溝通了黃河淮河兩大水系,成爲貫通南北之地的交通幹道。當初下達修建通濟渠的命令的時候,隋煬帝遭到了很多官員的反對,但是隋煬帝心意已決,執意修建,還要求工期僅五個月。都說這條通濟渠是隋煬帝爲了南下泡妞才建的,可是有一部分實際情況卻是京中還是缺糧,隋煬帝在洛陽附近大肆修建糧倉,是爲了儲存從那些運來的糧食。他剛剛繼位,北周時期開始,政治中心就一直集中在北方一帶,南方則相對來說較爲鬆弛,因此剛繼位的楊廣爲了集中皇權,鞏固地位,不得不選擇南下,親自控制這些不安定的勢力。

楊廣早期爲了開拓邊疆,還修建了永濟渠,雖然當時的目的是方便對遼東用兵,但是修建的過程楊廣一點也不馬虎,他和他的父親一樣,都不僅僅是爲了眼前的利益,他們要求挖渠道時儘量要寬,就是爲了將來後世子孫也能享福。永濟渠的成功建成,標誌着這條以洛陽爲中心的南北大運河就完工了。這條運河後來對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