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什麼是九品中正制?(國學常識篇)

什麼是九品中正制?(國學常識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人才選拔制度。“中正”指的是有名望的推薦官,人才的等級就由他們評定。一般各州郡的中正官都由本籍人在中央任職的官員兼任,他們的職責是根據家世、才、德,評定轄區內士人的品級、等級。品級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級,共分成九級,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朝廷根據品級的高低任命官職,大官多由品級高的人擔任,品級低的人多擔任小官。九品芝麻官就屬於最低級別的下下級官員了。

什麼是九品中正制?(國學常識篇)

那麼,這一制度是從何時開始實行的呢?東漢末年由於戰亂,人口流動頻繁,使過去鄉舉裏選的人才評定方法已難以推行,舊有的人才檔案已經失去作用,要想選拔出好的人才,必須建立新的人才檔案,因此曹操建立了九品官人法作爲臨時選拔人才的`一種方法。公元221年吏部尚書陳羣重申和修訂,並經曹丕同意,將其正式頒佈全國。由於中正官大多是由當時的豪門大族擔任,爲了維護他們自己的利益,鞏固其統治地位,因此在評品論級時他們往往只看門第高下,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望族的紈絝子弟平步青雲,坐取公卿,而那些有才能的人卻受到排擠,難以施展抱負和才幹。由此,九品中正製成了保護士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遠遠背離了量才授官、以期公正的初衷。到了隋代,這一制度被科舉制所取代。九品中正制在中國歷史上持續了4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