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隱士們的隱逸文化

隱士們的隱逸文化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春秋末年,約當公元前6世紀中後期,我國出了個偉大的哲學家——老子。他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的著作,裏面說了許多非常深刻的道理。

隱士們的隱逸文化

春秋及其以後的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是我國曆史上社會劇烈動盪的時代。差不多同一時期,古希臘出了許多偉大的哲學家;印度有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我國則是所謂諸子蜂起,百家爭鳴。其中影響較大者有儒、墨、道、法,還有陰陽家、名家、縱橫家、農家等許多學派。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這些學派都逐漸銷聲匿跡了,只有老子和他倡導的學派,像影子一樣伴隨着儒家。假若天下太平,儒家學說就興盛;社會不太平,道家思想就流行。士人如果做了官,春風得意,就講儒家的治國平天下;丟了官,身處逆境,就談老子,以排解胸中的憂悶。所以,至少從漢代以後,知識分子既讀儒家經典,也研究老子及道家學說,老子書的注本可說是汗牛充棟。近代以來,老子的書被譯成世界各種文字。這些年據說每年都有新的譯本問世。老子的學說已成爲各國人民的共同思想財富。

關於老子這個人,司馬遷作《史記》時已經有了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爲,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史稱老聃,老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就像孔子是孔丘的尊稱一樣。他是楚國苦縣人(今河南鹿邑縣),做過周王朝的柱下史,是宮廷中的一個小官。後來看到周王朝日益衰敗,就離開了宮廷。他比孔子大幾十歲,是孔子的前輩。據說孔子曾向他請教過禮制方面的問題 。他沉默寡言,專心修養,隱姓埋名,不求人知。所以司馬遷稱他是“隱君子”。後人弄不清他是誰,當與這種生活態度有關。

據《史記·老子列傳》,老子離開宮廷,到了一處關口,守關的長官對他說:“先生您就要隱居了,請把您的學問寫下來,不要讓它失傳。”於是老子寫了上下兩篇,總共5000來字。後人把一篇叫“道經”,一篇叫“德經”,統稱《道德經》,或者乾脆以著者爲書名,稱作《老子》。現在通行的《老子》版本,“道經”在前,“德經”在後。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西漢初期的帛書,其中《老子》一書“德經”在前,“道經”在後,和戰國時韓非所見的《老子》順序相同。現在《老子》通行本的篇章順序,顯然是後人的編排。

《老子》的內容,主要是老聃的思想。春秋戰國時代的著作,往往是一個學派的思想總彙,《老子》一書也匯進了戰國時期的一些思想。有人根據這些內容,把《老子》成書的時間定在戰國時期,是不對的。

根據當代學者們的研究,《老子》書中一些反對仁義、反對法令的內容,可能出現較晚,但《老子》中的哲學思想,比如天道自然、無爲無不爲等著名命題;事物普遍存在着對立、對立面又互相轉化的思想;以及小國寡民等政治思想,一般認爲是老子本人的、或者是接近老子本人的思想的。因爲在先秦的《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呂氏春秋》等文獻中,對老子及其思想的描述,大體就是這些內容。

即使那些晚出的思想,也和老子的思想密切相關,是老子思想的延伸和發展。正是由於老子崇尚質樸,反對文飾,人們纔會進一步推想到他也反對仁義禮制、政策法令這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