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精選19篇)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精選1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散文吧?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你知道怎麼才能寫好散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精選19篇)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1

學校的記憶總是美好的。

這兒以前是一所師範學校,我在這裏呆過三年。校方像圈地一樣把我們保護得很周詳,儘管有專門解決師生餐飲的食堂,但我們常常不買賬,與老師鬥着並不高明的智慧,悄悄溜出學校去吃。學校外面有條小巷,巷子裏有好些賣相和滋味都誘人的小吃,小販們迎合着我們年輕的重口味,把一條巷子染得有滋有味。

小巷的盡頭有一個賣涼麪的女人,面相很薄,嵌着細瘦的眉眼,低垂着,生計與算計都寫在裏頭,很內斂的樣子。她不似其他賣家的歡騰熱絡樣兒,繫着一張寬寬大大的白圍裙,看得出努力地洗也洗不白的灰舊,好身段藏在裏頭隱約地靈動着,長頭髮在腦後紮成馬尾,順順溜溜地掛着,如果添點喜慶樣子,也有兩分“涼麪西施”的味道。我們最愛去她家,往靠街的小桌上一坐,看她熟練地搗騰面前的調料瓶,炸黃豆,炒芝麻,蔥花綠,辣子紅,蒜泥白,薑汁黃……一樣樣五顏六色的調料被灑進金燦燦的涼麪裏,再佐以幾絲深紫色的海帶或是淡黃的豆芽,首先飽了我們的視覺,和美術老師色彩濃重的水彩畫一個樣子。

我想,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至極美,也是一種藝術吧,能夠以一份熱切的心懷去做一件事情,也算是一位生活的藝術家吧。我恰是爲着她那兩分安靜中的熱切而去的。

片刻功夫,涼麪就調好了,根據個人口味加糖加醋,酸甜麻辣,所有生活的味道都在裏頭。時間充裕的時候,我們會慢慢坐着吃完最後一粒炸黃豆,抹抹嘴,意猶未盡地離開。有時也打包帶回寢室。我們從來不問女人的名姓,只叫她孃孃,她也從不向我們出言涼麪以外的話題,我們的交易單純而直接,一直維持了三年。冬天的時候,女人會搭上一口煮麻辣燙的鍋,燙點粉皮之類的熱絡小吃。男人在後堂幫襯,婦唱夫隨了十多年。

那天,我帶着兒子路過舊地,看到女人,樣子滄桑了些,身段還是隱約靈動的,面相薄而皺,像用舊的紙,眉眼還是低着,一副順隨的樣子。兒子吵着要吃涼麪,剛坐下,女人卻開了口:“你孩子都這麼大了,時間好快啊。”我怔了一下:“是啊,我們以前喜歡到你這兒吃涼麪,你做的好吃,生意也好。”我應付着客套與人情,一邊與兒子說起了小時候在這兒吃涼麪的事。女人一會兒問辣不辣,甜不甜,一會兒添鹽,一會兒加糖,很是熱絡。我突然有種千萬裏行程後歸家的疲憊和親切。

我還是不知道女人的名和姓。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2

葉子被風吹到了空中,打着轉兒飛向了遠方,我暗歎年頭才抽出的新芽,現在卻已橫黃而飛。只剩禿禿的樹枝,伴隨着老樹挺立在這北國的深冬之中。看着看着,便不由想起那年漫步的古色小巷,真不知冬季的它是否也如夏日一樣燦爛。

心中揣着這樣的問題,便異常心慌,連行李廂都來不及收拾,便一路小跑的衝入巷中。一樣的小巷,沒有任何變幻,只是那車堆在路邊的土堆和玩耍的兒童都已隨着時光飛逝而無影無蹤了。我輕輕用手拂着這每一塊磚,每一片瓦,用心感受着這關於青春的沉澱。

少時,多少次與同伴在這裏遊走,天空中,記滿我的歡樂與憂愁。窄窄的通道中,沒有密密的小河,沒有高高的樹林,有的只是些高低不平的房子,可就是這不足1千米的小路,卻是我少時最珍貴的地方。

冬已入深,雖是晌午,可風颳的還真是凜冽,太陽高高的掛在頭頂的雲端上,的模糊了向下散射的溫度,於是,漫步在這冬日的寒冷中,又留戀起了江南的水城。那溫暖如春的四季和窈窕淑女的柔和,是那最美麗的風景,總是有一種感受,覺得只有江南的柔和和北國的剛結合在一起,才能稱之爲中國。

寒風依舊凜冽,我走在小巷中,卻有一股別樣的親切,真的猶如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之中了。雖然江南很美,很美,我卻真的熱愛北國,就像我在《青春拾夢》中寫的一樣,多少文人墨客留戀江南,我卻把愛獨留北方。

小巷還幽幽的立着,太陽之下,我的背影已越來越遠,重踏小巷之後,我還必須回到路上,我不是歸家客,只是個匆匆的旅人。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3

走在幽靜的小巷,聞着花香,聽着不遠處,傳來一陣憂雅的琴聲,簡直醉了……

小巷的那頭,一個少年,蹲在地上,拿着相機,在他前方,一個穿漢服的姑娘,擺着不同的姿式,他手中的相機,不停的咔嚓。

我彷彿穿越,愣在那裏,思緒潮起潮落……

琉璃般的情懷,暗香,如蓮,那些開在歲月的過往,落在眉間,瀲灩着流年的清婉。

那年,那天,也是這樣一個場景,不同的是,她穿着旗袍,你拿的是手機。

穿旗袍的姑娘,像蝴蝶一樣,在巷子裏穿行,你拿着手機,咔嚓、咔嚓跟隨。

忽然,巷中灑下幾滴雨珠,你飛快,從巷中商鋪,買來一把油紙傘,遞給姑娘,

瞬間,雨嘩啦啦。

你跟姑娘,躲在油紙傘下,小小的油紙傘,遮不住倆人,姑娘把傘塞給你,跑進商鋪。

你愣了,好久回過神來,去追姑娘。

你們在商鋪躲雨,頑皮的用手接雨珠,嘻嘻的笑聲在巷中迴盪。

這情景,這笑聲,似乎從未遠去,就擱在時光裏,在風中輾轉,兀自,妖豔。

時光,依舊安寂,雨停。

巷中的那對小情侶,偎在一起,看雨後彩虹,時不時傳來歡快的笑聲。

幾個頑皮的小孩,在巷中跑來跑去。

一對年輕的夫婦,帶着剛學步的孩子,在巷中散步。

我的思緒再次跳躍,曾經的約定,曾經的海誓山盟,成了泡影。

我還戀着依舊,戀着眉與眉之間的故事,也戀着每一個分別的細節。

縱使天涯海角,粉身碎骨,依然綣戀,一往情深。

在風和雨的日子,我會去那條小巷,尋找丁香的記憶……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4

記憶中,鄉村的小巷彷彿一段古老而幽深的巷子,從窄窄的巷口一直通往人家戶的末端,那鑲嵌在懷念裏的記憶依然還呈現在眼前。

鄉村的小巷,總是如同一個飽讀經書的少女,若隱若現的藏在僻靜的屋子裏不肯拋頭露面的大家閨秀。儘管鄉村的小巷狹窄曲折,泥濘坎坷卻有一種幽深而寧靜的古香古色的味道。若是當你過年回老家鄉村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鄉村的小巷不像城市裏的小巷那樣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卻隱含着一種嘈雜,讓你感覺到的是彷彿去見一位久違的遠方朋友,一種輕鬆愉悅的美感油然而生。

鄉村的小巷,她不比城市裏小巷那麼寬敞,鱗次楷比的人家,路狹窄得只可容納一個人。如果要是誰擔着擔子從巷子經過,那他一定是側着身子一步一步的挪過去。有時會偶來一個小販,或是收破爛的人,他們的叫喊聲輕快得如同歡暢的小溪,驚得左鄰右舍的狗兒“旺旺旺”地直叫,這個時候,你會驚異的看見,黝黯的小門邊不時的走出一個趿着拖鞋的女子,頭髮零亂的像秋蓮一樣鬆弛,眼睛裏還網有一絲灰暗色的血跡;臉上殘留的胭脂還時不時的透來一股淡淡的香氣,有時候也會出來一個黃毛兒打着花臉的小孩兒,他們好奇的目光直愣愣的衝着小販或收破爛的籮筐,東看看,西瞧瞧,像是迎接客人,急忙着跑去打開宅門,看個究竟。

鄉村的小巷,她比不上城市裏小巷的乾淨。當你走近鄉村小巷的時候,你會看到小巷兩邊的陰溝里長着野草,還有的地方會殘有積水,水裏還會生活着一些跳來蹦去的小蟲子;有時候,你會在起風的時候,突然的嗅到一股農家糞水的味道,刺激着你的鼻子不免有些酸酸脹脹。那是從每家每戶的人家茅坑裏傳來的。當你走過的時候,你不必要捂着鼻子快速的走過,裝摸作樣的做着愛好乾淨吐口水,你不妨停下腳步,看看周邊的景緻。茅坑上面雖已蓋上了石板,但那些大大小小的蒼蠅蚊蟲緊緊的貼在石板上,甚至有的還停棲在牆頭上養精蓄銳的休息。然而你也會發現,茅坑旁邊的野草,卻比其他任何地方的都要肥壯大氣。

鄉村的小巷,她不管在什麼時候,總是保持着她獨有的寧靜。當你一個人工作勞累的時候,不妨到鄉村的小巷走走。你會感受到她寧靜的如一湖碧波的秋水;又像是早晨散步於空曠的山谷,你卻可以清晰的辨別出是自己的呼吸還是足音。如果你要是趕在一個靜謐的黃昏,你會偶爾看到人家門口坐着一個老人,戴着老花鏡,悠閒自在的看着實事新聞報紙;或許還能看到年過花甲的老兩口面對面的坐在院子裏談笑風生;或許你還能看到年輕的小妞,臉上泛着夕陽般的紅暈,頹然地來到楊槐樹下去提水,然後又溜達溜達地走近自家的宅門。

鄉村的小巷,鬱是一仗見高的圍牆。有的是由黃泥和竹片澆而成的,有的是石磚砌成的,有的是直接的竹籬笆,也有紅磚砌造的。但在九幾年的那個時候還是罕見的,不高不矮的圍牆上,鬱長滿了各種各樣的蕨類植樹,尤其是那土牆上面還覆滿了苔痕。有的地方,你還可以見到兩面攀附着蒼翠的爬山虎;有的卻是,掛滿了翁翁鬱郁的紫色藤蘿。老遠看上去,就如同夕陽下泛着五彩繽紛的瀑布。當微風輕輕地吹過耳際的時候,那碧波淺浪裏會翻閱出雛鳥唧唧喳喳的叫聲。

當你走近鄉村小巷的時候,你會情不自禁地想停下平日沉重的步履,認真地觀察一番鄉村小巷到底是如何的迷人。在人家的屋前屋後,還是錯落的有一個休息平臺,高大的黃角樹盤根錯節的向天空伸開巨掌;斑斑駁駁的翠竹修長得如同女人般纖細的手指,時刻地在風裏搖曳招手。

如果要是趕在春天的時候,那牆頭的野薔薇會嬌豔地澱放在枝頭,儘管花瓣全然落下只剩得花蕊,它一樣地如同小姑娘一般淘氣地追逐着翩躚從身邊飛舞的蝴蝶。走近幽深的小巷,都是幾家緊掩的門道,你卻見不到一個人影,因爲那就是人家開設的後門。不過,你或許會看到那牆上掛着佈滿灰塵的斗笠蓑衣;或許會看到牆邊堆放着柴草,旁邊立着一個半舊的撮箕;或許會看到門口放着一個破碗,那想必一定是主人家給流浪的野貓準備的碗槽。

如果要是趕在春雨綿綿的時候,你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巷的懷抱裏,傾聽雨打的聲音,在凌晨的某個時候,我曾經聽過,它們像輕柔的小泡沫,掠過寧靜的眼眸,淌過澄明的心地。它們輕聲低語的呢喃着,爭先恐後的落在小巷裏,它們躡手躡腳,生怕驚擾了巷子里正在睡覺的人們;它們又多麼的像剛孕育的小生命,對一切事物都充滿着新鮮,充滿着好奇。

鄉村的小巷,總是那樣充滿着質樸而濃厚的泥土氣息,伴隨着古舊的老屋窗口,漸漸地消失在二十一世紀卻永遠地封存在了我的記憶。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5

很多晚上,閉上眼睛,夢中便出現原來的居住地—-和平街小巷,它在川西成都中心市區裏通常灰暗的天空下,顯得那樣寧靜,我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就走在那樣的街巷中,漸行漸遠。那裏還有我孩子沉重的生長足跡,一起保留在夢中那片不被人打擾的地方。

很多次夜晚,我都被小巷頭小夫妻倆涼拌的川西特有麻辣風味的豆腐乾饞醒,似乎還看到小倆口麻利的手腳,丈夫拌味,女人收錢叫賣,一副夫唱婦隨的和諧身影。每當這時,小巷裏的各種有趣的人、事便一一閃現出往日的樣式,揮之不去。

那小小的巷道,土木混搭的建築,每天人物日常的流動都顯出特別有序的寧靜。巷尾頭的小學校稍顯熱力。在這裏永遠都不用擔心孩子出行安危,她們在這條街巷上學放學,除了打鬧聲,就是街兩邊鋪子生意流淌的聲音。忘不了每天早上上班上學時都要前去光顧的油條豆漿小點,店裏的茶葉蛋透着誘人的醬滷色,茶葉的香味融入蛋黃,一口咬下去,幸福便在身體裏徜徉。

這裏什麼小生意都有,在不大簡陋的鋪子裏,有掛着拉鍊的縫紉店,擺着祭祀的香火店,亂得一團糟的各種電器修理店。

想着那些初級的生意形式和老道的街房地面,和小販的吆喝聲,那種許久不曾感覺的舊習慣便暖融融地充滿全身,心裏的懷念卻是張揚地想要表現出一種神態,一種韻味,那種永遠的意味終於在現代寬闊的街道和高樓潮流聲中被打破,它只能關閉於記憶深處,在夢境中閃耀一絲光亮。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6

盛夏,走進綠色的飄着細雨的江南古鎮。輕輕的微熱的風帶着我前行。走進古風高聳的牌樓,古鎮的小巷就在眼前。被細雨迷濛的小巷,帶着千年的深邃,和着晶瑩的雨,融入石板、古屋、飛檐、木窗、古橋、流水……好一幅清純幽靜的水墨畫卷。

總是喜歡一個人跋涉,總是喜歡在古鎮的小巷行走,聽傘上叮咚的雨聲,一路沿着牆角探尋悠遠的史蹟。遠離了城市的喧囂,皮鞋跟敲響在水靈靈的石板路,似弾奏的古箏,悠揚的旋律此起彼伏,流了一條巷。

青磚墨瓦的古屋,木門繫着斑駁的木窗,牽着古巷的連體和悠長,就像清澈的流水悠悠流淌。夏雨似乎特別喜歡光顧石板鋪就的小巷,在細雨中窺視兩邊的白色粉牆,就像敞開的深不可測的大門,歡迎我這個遠道而來的遊客。溼漉漉的石板路,是小巷流淌着的乾淨、古樸、寧靜而有詩意的靈魂。

午後,古鎮小巷的雨停了,一道彩虹打着七彩弧形,橫跨天空,傲立在小鎮的古巷上方。不用指指點點,我在空氣中聞到了唐宋明清的古韻和氣息。紅燈籠和旗幟高掛的客棧,演繹了悠長的商貿歷史,每一個招牌,都在講述一個古代的故事。

向前,我又看到幽深巷道里的青石板,古老滄桑的歲月,扮演成一個時代的記錄,在世紀的腳步聲中磨得錚亮,那絲絲的不一樣的條紋,似張開的嘴,在講述一個千年的故事。這裏曾經發生過馬蹄聲碎的巷戰。這裏曾經是明朝大將戚繼光抗擊倭寇血染戰袍的地方。小巷的岔道和橋頭,至今仍迴盪着馬蹄和鐵劍的嘶吼聲,那橋彼岸一樽英雄的塑像,攜縷縷雄風,似在指揮千軍萬馬。走近,我的耳畔響起了咚咚戰鼓,如在演釋當年的一場追殺。在古鎮的巷中漫步,我感受到愛國的正義,心也在感動中被染得越發堅強。

擁有一灣碧水環抱的小鎮,是江南古鎮最美的特色,它們像不朽的散文藝術,不管在這在哪,都是形散神不散,也就像穿着旗袍的女子,手裏撐一把雨紙傘,即使換一個地方,體形依然。小巷得天獨厚,可以容納許多生命的史蹟和體溫。在和暖的記憶中,《田螺姑娘》、《馬三蹄》、《走油肉》、《紅菱》等等,一個又一個的民間傳奇故事,在江南的小巷傳誦。綿長的記憶,從古鎮的小巷裏流出。古樸的青石板,就這樣悄悄的譜唱着打動人心的文化古韻,悄悄的鑲嵌在小巷的路程中,延伸爲古鎮閃亮的人文風景。

古鎮另外的特色是和小巷相連的橋,它們連接着此岸與彼岸,連接着今昔難忘的歲月。每一座橋都像小巷的青石板,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故事。石橋的扶手已經被摸得油亮光滑,滑動的是人世間的滄桑,見證的是世事的閃光。石橋不僅承載遊客匆匆的腳步,更是承載着小鎮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希望。

古鎮伸向河畔的小巷是一處驛站。一條條魚舟,從四面八方匯聚,停泊在幽靜的河灣。魚鷹咕咕,翅膀敞開的胸膛,唱響收穫的喜悅,在船的艙板上拍翅顯耀,是舒張疲乏的身軀,還是在等待新的起航?打魚的老大,跨上臨河的菜館坐下,一碟五香豆加一盆豬耳朵,再添一壺古鎮的米酒,然後慢悠悠地品喝,直到喝出濃濃的古味,心才變得酥酥微醉,然後枕着船板酣睡一夜,蓄養了勃勃的精力,等待明晨帶着魚鷹再去遠航。

小鎮的古塔就是一部通史的記錄,亦是小鎮的一首誦詩。這裏留下過唐宋詩家們的足跡,這裏留下過明清書畫家的墨韻;小鎮悠遠的歷史,在古塔的鈴聲中得以傳遞,猶如一位閱覽人間滄桑的老人。秀麗的塔碑,鐫刻着小鎮厚重的文化和歷史。古塔因傳說而精彩。古塔因歷久而彌新。

古鎮的小巷是江南文化的棲息地。在古鎮小巷的人流裏,有着天南海北完全不同的口音。我看到考古學家、畫家、攝影家、藝術院校的學生,正舉着照相機、扛着畫板,風塵僕僕地選擇角度,他們從遠道趕來,要把江南小鎮當作研究和創作的基地,用美好的心靈充實江南的旅程。如此之外,比如周莊,比如烏鎮,比如盪口、比如同裏、比如朱家角和長江口畔的小鎮……

走在蔥夏如畫的小巷裏,在臨河的長廊下,一覽蓮的時尚,一張張荷葉像傘鋪在了塘面,搖曳在塘面上的葉,多像舞女的裙襬,它們舉着紅色的花朵,交匯在富貴橋的流韻深處。依偎在夏的窗前遐想,季節的風鈴慢搖着夏的花瓣,沁香悠悠。蜻蜓和蝴蝶,不知從何時降臨,跳躍在花蕊中,瀰漫着千年的相思。輕輕掠過清秀的眉間,聽到知了在橋堍畔的老樹上鳴唱,吟唱着一曲曲夏日的歌謠。原來古巷口的詩意是如此的纏綿!

古鎮夜色中的小巷,如斑斕的流韻,小巷的燈火和紅燈籠相映,鋪溢了滿地紅,和着天空的羣星在天穹中游動。小巷兩旁的小吃店,還有各種的土特產,搖醒了欲睡的顧客,感悟着旅途中的小幸福。

夜色融入了我的影子,在一縷夏風掠過巷的爛漫,鼻腔間似聞到玫瑰、丁香、梔子花、紫羅蘭、牽牛花等的花香,原來小巷深處的古戲臺上,正在上演“唐伯虎點秋香”,一曲關於一場花的情緣正在這夏夜深處的小巷裏蔓延,讓我的心激盪得如此沉醉。

啊!古鎮夜的小巷,沒有城市街道的喧鬧,有的是幽靜和古樸的聲音。慢慢行走,隨着腳步流淌開去,輕輕的,就像是陪同青石板在咀嚼古鎮的悠長曆史,夜已深深,昆蟲傳來催眠的聲音,但我卻怎麼也不願走出被這江南古鎮纏繞着的青蔥的夢……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7

昨夜,又一次夢迴江南水鄉,醒來,印象最深的,竟是那條條蜿蜒幽深的小巷。

花季的爛漫,雨季的心事,在流年裏,我曾幾度輾轉在小巷深處。

那時,我的身影是輕盈的,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小巷裏遊走。從這頭,走到那頭,從一條小巷,穿梭至另一條小巷,直到我走累了,便在一塊青石上坐下,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寫一段暖心的話語,或畫幾筆眼前的景緻。

那是個愛做夢的年紀,純真,無邪。眼睛的清澈,致使所看到的,都是小巷裏濃濃的人文氣息與煙火味道。

晨曦中的小巷,在一扇扇木門“咯吱,咯吱”聲中醒來。勤勞質樸的小巷居民,咬着一口蘇腔,侃侃而談,臉上是如陽光般的笑容。雖然聽不懂她們的方言,卻因當地流傳的一句“寧願聽蘇州人吵架,不願聽寧波人說情話”而喜歡上這裏的方言。

臨巷而開的店面,一間間開啓,他們,還保持着最初的習慣,門,都是由一扇扇木板組成,卸下來,按順序靠在旮旯處,待到夜幕降臨,店面打烊時,再一扇扇按裝上去。

小巷,時而會有來自五湖四海的遊人光臨。白天,小巷會敞開胸懷,以清麗的容顏來迎接她的貴賓。只有到了夜晚,一切歸於平靜時,小巷深處,纔會亮起幾盞昏黃的街燈,那一刻,小巷的寂寥,已然毫無保留地映在那一牆一瓦,一磚一石上。

小巷的每一天,都會發生很多故事,這些故事,都會給小巷增添幾筆豐富的色彩,使得小巷的韻味更加濃重。

讀過戴望舒的《雨巷》:“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那悠悠情思,自雨巷深處翩然而來,倏地一下,便被撞了個滿懷。

幻想着,某個清晨,天空飄灑着綿綿細雨,我化身爲那穿着水墨旗袍,撐着一頂淡紫色油紙傘,迎着微風細雨,從小巷深處緩緩而來的女子。那頂油紙傘,像極了春天裏盛開的丁香花,散發着陣陣沁人心脾的幽香。

雨,還在綿綿不休地下着,在我眼前,盡是那歷經滄桑的粉牆黛瓦,鵝卵青石,牆角,還有那泛盡綠意“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苔蘚。

就這樣,我從一個古老的年代,隨着時光的遷移,自小巷深處,一步步地走入細雨曼妙,微風拂曉的這個清晨。我的到來,只爲與前世的愛人再次重逢,在這煙雨之中,在這幽深小巷。

我前世的愛人,會淺笑,微揚的脣角,恰似昨日的無限柔情,他伸出手,輕輕地牽起我的夢……

當,故事老去,故事裏的主人翁也老去,再回首,相逢處,花好月圓人依舊。

在幽深的小巷裏,有詩情畫意,韻意氤氳的婉約;亦有樸實無華,安靜祥和的人間煙火。

小巷深處,一聲“甜酒釀”打斷了我翩飛的思緒。迎面走來一位中年男子,肩頭挑着一根顫悠悠的扁擔,扁擔兩頭,各掛着一隻圓形木桶,那木桶裏,則裝滿了男子自家釀造的甜酒釀。

甜酒釀,味道酸甜,略帶酒香,具有健身暖胃的作用,是冬日極好的飲品。當地產婦,亦會把甜酒釀當做營養品來補身體,據說,甜酒釀還有益氣生津,活血止痛的功效,對於坐月子的婦女很有好處。

我不喜歡吃甜酒釀,可是,我依然會花兩元錢買上一份,一口甜湯,一口米漿,細品慢嚼,只是要感受江南水鄉里的另一種風情。

幽幽小巷,縱橫交錯,在小巷裏穿梭,無需擔心迷路。因爲,每條小巷,都與主路相銜,所以,只要喜歡,便可沿着青石小路,一直走下去。

在我工作的地方,有扇後門,打開後門,便是一條狹窄幽長的小巷,這條小巷並不繁華,可是,卻因爲臨近旅遊景點,便多出了幾家店鋪,一家雜貨鋪,一家玉器店,還有一家飯店。

這幾家店鋪的生意雖然不好,卻也因所佔店面是自家房屋,無需租金,婦孺在家便可應酬,如此,倒也落得悠然自得。

這條小巷往西走,會越來越窄,兩側是粉面白牆,深處的高牆內,幾棵千年銀杏樹,正枝繁葉茂地攜着厚重的歷史探出頭來。腳下是零碎磚石,乾淨至極。若是雨後,每塊磚石都會顯得格外明亮潤澤。我曾不止一次的,一個人走,一個人想,一個人去感受,那份幽靜的愜意,總會深入靈魂。

小巷東邊,則直達水鄉最繁華的老街,老街以水榭長廊的形式,臨水而建,一側商鋪,一側小河。這裏,有各式各樣,充滿鄉土風情的特色產品。蘇繡絲綢,古玩玉器,紅木傢俱,蹄膀豬腳,水鄉服飾,糖果糕點,特色小吃,酒樓茶坊,一切應有盡有,在老街上游走,不會無聊,耳畔總會此起彼伏地響起遊人的談笑聲,甚至於,和店家的討價還價聲。

塵世的喧囂聲,在這裏毫無避諱,縱使再清麗脫俗的地方,也終是屹立在滿是塵埃的一方水土之上。

一個人的旅程,大部分時候只是聆聽,觀望。在這一景一物裏輾轉,總有那麼一二樣物件,會輕而易舉地,就碰觸到心中最柔軟的部位。

女子,本就感性,常常陶醉在自我的世界裏,漫步輕舞,獨酌自飲。

在我心中,亦有這樣一隅空間,寂靜,卻不失靈動。總是喜歡那質地柔軟細膩的絲綢輕紗,會忍不住扯上一塊花色絲綢,縫製一件合體的旗袍,再選一條輕盈的薄紗執在手中,風起時,漫步在蜿蜒幽深的小巷裏,揚起那縷薄紗,看它在風中飛舞,恰似女子的柔美,在指尖,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走過一座小橋,一個轉身,便又回到了小巷之中,小巷盡頭,一羣寫生的少年,一手扶着畫板,一手揮動畫筆,正在擡頭低眉間描繪小巷裏的風情。

走近這羣少年身邊,他們筆下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副畫面上,一對祖孫倆的背影尤爲賞心悅目。老奶奶一身素色衣衫,左手臂彎挎着竹編籃子,裏面盛滿新鮮蔬菜,右手牽着五六歲的小孫女,小孫女扎着兩條麻花辮,穿着一件大紅色印花上衣,一老一幼,在柔和的陽光下,行走在的幽深的小巷之中,溫馨古樸的生活氣息,已然迎面撲來。

小巷的存在,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歷史傳承。四季裏,無論花開花謝,陰晴雨雪,小巷的婉約依舊。她猶如隱於鬧市深處的女子,嬌羞,溫和,與世無爭,只是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安然度日。

我喜歡江南水鄉,亦喜歡小巷深處走來的女子,她們,婀娜多姿,儀態萬千,有着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我無法將自己置身事外,請允許我,再一次將自己想象成小巷深處,那撐着油紙傘緩緩而來的女子。因爲,在我心中,早已深深地愛上了那江南水鄉,古樸,婉約,美到極致的幽深小巷。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8

黃昏的小巷有着巷子獨有的寧靜和古老。狹長的小道,斑駁的牆面,水泥的地面。這是我小時記憶中的小巷。

小巷很狹長,也有些髒。一般情況下母親和奶奶是不允許我去那裏的。母親是怕貪玩的我在那裏蹭了一生灰,髒兮兮的回來;奶奶是怕小巷中有什麼不乾淨的東西會纏上我,畢竟老底子還是有些很忌諱的東西。可是,不管她們是如何的擔心、恐嚇我,讓我遠離那狹長幽深的小巷,我還是會偷偷的去那裏走上一圈。或許是孩子的好奇心與逆反心,又或許是真的喜歡那條小巷,總之,那時候的心境在現在回想起來竟是模糊的。只是級的小巷很長,並不寬,兩邊的居民樓泛黃的牆壁令我欣喜不已。如同發現了一個祕密基地,一片新大陸。我如同瘋子般在小巷中跑來跑去。說是也怪,當時那個愛鬧騰怕孤單的我卻第一次在小巷中對只有我一個人而感到怡然自得。難不成是我天生骨子裏便有着文藝的成分?(笑)

只是,孩子畢竟是孩子,沒幾天,小巷的新鮮勁兒便過去了。已不像之前般三天兩頭的往巷子中鑽。更多的時候便是和正常孩子一樣,黏在人堆兒中,做一個“人來瘋”小巷的存在,也漸漸在我生活中淡去。

幾天後與母親的爭吵,不歡而散。哭着跑出門,賭氣似的留下一句“我要離家出走”身後是母親生氣的大叫。耳邊還隱約傳來不知哪家放着的黃梅戲曲調。一邊啜泣一邊跑下樓一邊又害怕被熟人撞見這副狼狽樣。要面子的我努力擦乾眼淚,可它仍不爭氣的往下掉,心中有覺得受了極大的委屈,一時間眼淚更是止都止不了。一邊哭一邊漫無目的地實行着離家出走計劃。儘管壓低了哭聲,可是小區中大伯大媽的目光還是讓我覺得羞愧。這時,我想起了小巷。那個佈滿時間痕跡的小巷。當再次走入小巷時,心竟慢慢的平靜了,快速向深處走去,靠在一遍的牆上,繼續獨自哭泣。不是是因爲沒有人看了還是因爲走了一段落心開始平靜下來,不似之前激動。一個人靠着牆,慢慢停止哭泣,只是盯着水泥地,彷彿要把它看出個窟窿。眼淚已經不流了,擔任停不住啜泣。就這樣一個人不知在想什麼就這麼倚在那裏,也不知過了多久感覺冷了,又似乎想通了什麼了。朝着小巷的另一頭慢慢走回家。小孩子本就如此,委屈來得快去得也快。此時已是黃昏,半邊天被染得金黃,天邊的火燒雲絢爛的鋪開似乎在預示着什麼。小巷的半邊也被鍍上了一層金。在當時看來沒什麼。只是想在想來那風景到時極美的,只是大概再也見不到了吧。

回家後的我,“死皮賴臉”的貼上了母親,好生勸着“媽媽最好了”“媽媽我都不氣了,你也彆氣了。”如此勸下來,母親過真是不氣了,無奈地說着“小滑頭”之類的話便去做飯了。後來的那半天一直覺得是有什麼保佑着我,父親帶回了來的寵物,奶奶的獎勵。小巷從“祕密基地”上升到了“幸運地方”

後來的後來,便是沒有故事了。很快的從奶奶那兒搬回到了家。依舊是有着時間沖刷的老小區。只是找不到一處和那兒相同的小巷。在這裏,我慢慢長大,關於小巷的記憶也停留在那天與母親吵架後躲在小巷偷哭的情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情景也如同老照片般逐漸發黃被塞到了一個不知名的角落。

當某一天再想起來是,故地重遊。小巷已不再是小巷。潔白的油漆,現代化的高樓,小小的空檔被拉寬。印象中有着時間洗禮的牆面,水泥地面的小巷,不見了。說不出看到“小巷”時的心情了。有失望有難過有懷念。這些情緒如同多種碳酸飲料同時在心頭混合。以之間分不清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了,只是感覺心頭有點悶。

真是的。如是真知道有這麼一天,淡出就應該在好好看看你。我的小巷。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9

雨像霧,霧似雨,深深的籠罩着小巷。

遠處的身影、模糊的青花、一簇簇、一團團在雨霧中慢慢悠悠的移動着。一幅淡墨,一束瀲灩、一片雅苑、一筆秋韻滿滿飄落在小巷裏。

暈開的雨像薄薄的霧,飄忽着靜守一條巷,悠悠遠古鎮上多少年;散開的霧像細細的雨,輕逸着晨曦一束花,幽幽清香石橋幾千載。

雨中小巷淡淡的一幅水墨丹青。

東巷口是一個幾個門面的花店。很遠就聞得到陣陣花香。百合、黃菊、紫玫瑰、滿天星、還有好多叫不上名稱的紅的、淺黃的、深紅的、淺綠的鮮花。花葉上晶瑩的雨滴,花蕊裏冉冉清香。

店裏是香,隔壁是香,一條小巷都是香。瑩繞着店裏是陣陣濃香,飄落在隔壁是涌動的清香,流淌着一巷的是淡雅的盈香。從東巷口到盡頭,浮動着一條無邊際的香路,溫情的馨香充盈着滿滿的小巷。

溫軟的秋風吹拂,飄來了幾柄青花傘。紅的泛玫,綠的呈黃,藍的韻紫。咫尺中,一抹色彩斑斕流動了一條深深的小巷。

清歌的迴旋,吆喝的熱鬧,車輪的碰撞,捻住一巷花束,遊蕩鞦韆般的笑聲,飄香着歲月蹉跎的風雨,襲來遠古的小鎮。

風雨小鎮,幽靜香裏。

一封長長的信箋,記載了雲霧繚繞的山澗清泉,繪製了秦皇海河的奔波盪漾,鐫刻了三江五嶽的獨尊師嚴。長峯的毫筆,濃墨的香郁,都濃縮在江南煙雨的小巷中。輕風拂過眉梢,染黑睫毛的一秋雨辰,寫滿了信箋上字裏行間的親人。

我望着不見盡頭的朦朦小巷,總有一盞亮亮的黃燈站立在一跺屋檐下,那是媽媽爲兒子在照亮坎坎坷坷的小路。

青色的石板,灰瓦的屋檐,家鄉的味道里到處都散發着溫馨的炊煙、嫋嫋的草香。葉片上落滿了晶瑩的露珠,草叢中漫步了翠綠的花香。媽媽的白髮溫柔的拂過我的臉頰,塞給我最喜歡的餈粑魚,還給了未過門的媳婦一個大紅包。媽媽給了我全部的愛,唯獨把瘦弱的腰身和滿臉的皺紋留給了自己。

媽媽的大愛,延遲了歲月的痕跡,把媽媽的腳印刻在了石板路上。倒流了時光,青春了媽媽。

細雨,霧朦。秋月漸冷漸涼,銀色裏石橋上的獅子俯望世世代代的流水。千里嬋娟中一輪明月光亮了多少思念、多少牽掛、多少依偎。

還是那條雨中小巷,還是那盞黃亮的燈光,還是媽媽風雨中站立的清影,照亮了我,照亮了我人生的方向……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10

城市的大街小巷總是不分天氣好壞通過行人。

綠筱媚青漣,嬌荷浮琬琰。

好似天晴

午睡醒來,坐在位置上呆了好一陣。迷迷糊糊的披上外套,拖着還鬆弛的腳步,恍若陰的的教室外是一片明媚的陽光。

還不待眼睛緩解過來,簌簌清風如流水淌過。耳畔還有校園的淡淡吵聲和鳥鳴。雙手搭在欄杆上,牆柱剛好不斜不歪的投來了一片陰影,把我罩在其中,當然也包括我身後。

樓下的樹閃着瑩瑩的綠,一層一層的色澤,交織着不同的淺青色。慢慢攀上枝杈,藤架,附上地面,蔓上我眼前。不知覺,嘴角勾起一絲輕笑。

難怪說心晴藍泉。

若是這個時候,一個人哭着,會不會感到溫暖。一個人笑着,會不會想到很親切。彷彿鉛塵瀰漫後一場清雨滑落的安然。

有時候心煩了,甚至抑鬱了。

別忘了,總有晴天呢。

天空的亮度要用手把眼睛遮起來才能看得清楚。

它還是如同很久以前的那麼澄澈,那麼毫無雜塵。

心還是如同很久以前的那麼純潔,那麼喜歡開朗。

只是需要清洗了。

葉擠着葉,花挨着花,怎麼我感到想逝然。

“誒。你說,爲什麼在光下我這麼快樂。”

“因爲光下你很暖,很淨。”“你看,多漂亮!”“是啊!”

我想,我伸手,是否會賜我溫手金光?

逃向藍天

你的心中,還有那片藍色天際嗎?

很久都沒有看過了,已經開始模糊。我還記得,即便是不同天氣,但總是一片純潔的藍,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能夠望見這樣的天。

因爲我們每日匆匆忙碌着,等不到花凋零再開。城市嶄新又古舊着,每一條街,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故事。就像有時候陽光一尺一寸的把天空熨平,而快樂着。

無聊的時候,會做一些無聊的事。把紙鋪在水底,就像在迅速的消逝。卻是極好的消遣。或是如往的發呆,就在凝然之中靜默着。想了很久,是無心去做,無暇去做,更願意就讓它隨風,而不用挽回。所以我常如此。畢竟,我心中有太多話還沒有說。

還可以擁有一顆婷婷的心。

請允許我借用雷蒙德·卡佛的一段詩:

這一生你得到了

你想要的嗎,即使這樣?

我得到了。

那你想要什麼?

叫我自己親愛的,感覺自己

在這個世上被愛

我依然秉承着我的豁然,在我開朗的的時候它能夠出來。我追着天空足跡,慢下來,逐漸慢下來。我要把它留下來,像天空一樣的留下來,等我長大了,就可以微笑着懷念了。靜靜的,靜靜的,當我在某些時候,卻發現我昇華了一種愉悅美好的氣質,也是我看開了。陽光燦爛,風輕雲淡。

就是在盡處,逃向一片廣闊的藍天。

而風笛飄揚,從天空心底發吶出聲,浸澈心扉。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天還是很藍。過去是死神的,未來是自己的。我又何必在意小斑小塊的晦暗呢?

因爲我獲得了一片新的藍天啊!像海鷗的歡悅。若同生命般躍動。

海上,是天的顏色。

綠筱媚青漣,幽靜竹林中。

我知道每一個行人終究是這世界上的,哪管天氣好壞,街道也是相同的存在着。我何必去擔憂,卻是這樣的,我慢慢快樂着。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11

當你以一段影像的形式走入我的眼裏時,我的心狂跳不已,你的身影對於我來說,是那麼的熟悉而又陌生,那麼的親近卻又遙遠,我知道,你我之間一定發生過什麼故事,你我,一定有一段我們彼此皆已淡忘的情懷。那一刻,我決定找尋你,決定走入你的腹地,釐清你我的宿緣。

於是,我來了!

跨入青巖古鎮的城門,撲面而來的是熟識的氣息,街道上那已被踩得鏡面一樣,光潔得可以反射出日光和人影的每一塊青石板,街邊林立的每一個大大小小的商鋪,都有似曾相識之感,甚至,那些掛着職業笑容的臉龐也都是那麼的親切。

我的心告訴我:我真的與這裏有緣!這一世,抑或前世。

走上城樓,曾經的戰火飛煙嘶殺吶喊早已遠去,隨風蕩舞的旌旗也早已沒了保家衛國時的雄魄。唯有組成這城牆的一磚一瓦,和幾門已被歲月打磨得油光鋥亮的炮臺,還散發着舊時的氣息。立於城樓之上,放眼外望是寧靜的田園農家的生活景象,轉身向城內流盼,則是一幅活脫脫地《清明上河圖》的截畫:喧鬧繁華、商旅交錯,一派欣欣向榮的商貿場面。

一牆之隔,兩重景象!

我窮目遠眺希望能看到你的身影,可高高的教堂擋住了我的視線,密密實實的墨瓦屋頂遮住了你柔美的身姿。在這裏,我雖然看不到你,但卻分明能感受到你的存在,是那麼的親切,那麼清晰。

天色漸近黃昏,大愛的夕陽邊戀戀不捨地向西山退去,邊撒金般地抖落自己的餘輝,整個古鎮被落日的金光籠罩着,熱鬧中透着和諧與幸福。鳥兒們這時才知道了疲憊,嘰嘰喳喳地邀約着同伴共赴山林;三五成羣的遊人拎着大包小包的商品,心滿意足地陸續離去;做生意的原住居民們接連收了自己的鋪面後,各自去享受忙碌一天後的豐盛晚餐;頑皮的狗兒貓兒們也收了性住了聲,撒着歡兒地刨着四蹄,向主人家奔去。周遭越來越靜,也被愈發濃郁的夜漸漸圍浸,街巷兩邊人家的燈火發出昏黃的光芒,朦朦地罩着古老的小鎮。

古鎮的夜靜悄悄的,全沒了白日的喧譁,阡陌縱橫的街巷行人稀少,只有主街上還有三兩個意猶未盡的遊人,流連在尚未打烊的商鋪之中,偶爾,也能看到幾個嘻笑打鬧的孩子,和坐在家門口閒聊天的鄰里,可小鎮終歸還是寧靜的。

我喜歡這樣的古鎮,這是脫了繁華外衣後的古鎮,也是真實質樸的古鎮!它與任何一處有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一樣,都遵循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我的小巷也應該是沾滿人間氣息的,一定也有着繁華背後的質樸而又感人的故事,我很想體驗一下獨自尋找你的過程。

於是,當次日的天邊纔剛剛翻出魚肚白之時,驛館的大門就被我推開了:我要去會你--我心中的小巷。

古鎮還在沉睡之中,四周靜悄悄的,街上幾無行人,只有早起的鳥兒在枝頭上嘰嘰啾啾地呼朋喚友,偶爾也能看到幾隻甩着尾巴溜噠閒逛的土狗,遠處,時不時的還會傳來幾聲雞鳴。除了這些聲響,我能聽到的,只是自己的呼吸聲和腳步聲。

清晨的風柔柔的,微微涼,恰到好處,清新的空氣,把因早起帶來的睏意全都驅散了,人都精神了幾分。街兩邊的鋪面緊閉着,門前高高伸出來的挑簾,和掛在門前紅燈籠下的流蘇,在風中無聲地飄蕩着,小鎮一片寂靜!

走在這樣的街上,不由得摒住呼吸,放輕放慢腳步,生怕吵醒了沉睡中的古鎮。白日裏川流不息、望不到前方的街巷,在這清晨時分卻是闊大和一目瞭然了,每一條偏巷都不受旁物的阻隔,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深入進去。可我惦着我那小巷,我要先找到它,讀讀它的故事。

寧靜的古鎮上空迴盪的只有我的腳步聲,一扇扇古香古色的店面門臉,一一從我的身邊掠過,一個個偏街岔巷也不停地出現在視線裏,可認真審視後卻一一否定了,我的小巷,你在哪兒呢?也許,從街兩邊的店名中,能找回些許有關你我的記憶吧!金玉良緣多麼美好的詞兒,可它屬於我嗎?它之中到底隱藏着什麼樣的愛情呢?能夠讓石頭也說話的石語軒,又能告訴我古鎮的哪些奇聞舊事呢?也許,只有女人故事裏纔有屬於我的內容,其中,一定關聯着我的前世今生。

思着想着念着,似乎,也在回憶着,不自覺地,心,突然澎湃起來,急忙放眼四望,我知道,你就在我的附近了!否則,我的心怎麼會跳得這麼快,你我,本就是有緣的!

果然,一個不起眼的背街標示牌靜靜的被釘在一個不打眼的店面的側牆面之上,默默地指示着自己的方向。走到巷口向裏望,幾級階梯檔住了大半的視線,不能看全你的真容。於是,拾級而上,不經意間打量了一眼左邊不高的小屋上的牌匾,頓時,恍若走進了時光隧道--時光印染,多有寓意的四個字!又恰恰出現在這條小巷口,小巷裏難道真的印染着與有關我的什麼故事?

我惴惴地踏進嚮往已久的小巷,撫着圍牆上的青苔和石縫裏冒出的雜草,思緒如潮。這裏,沒有江南雨巷的憂怨,卻有着一樣細膩的情懷,和瑣碎紛雜的故事,沾滿人間煙火!想像着豆蔻年華的少女在圍牆內快樂地蕩着鞦韆,飛出牆外的歡聲笑語,是否也曾迷醉過打此經過的少年兒郎?小巷裏的人家平時互不干擾,各過着各的小日子,滋潤而又尋常,逢着節日之時,纔會彼此走動,上門串戶,女人們聚在一起家長裏短,男人們則杯酒小酌,議論着時事和營生,鄰里們小巷裏相逢時,想必會拱手作揖或道個萬福後寒喧一番吧?不知青年男女巷中擦肩時,會不會羞澀地低下頭避開對方的視線,卻又雙雙都在心裏蕩起陣陣漣漪呢?時光流年,同樣的故事不停地上演着,有幾樁一定是屬於我的吧!

走完不足百米的小巷回看之時,發現前世的我同今生的我一樣,也若有所思地撫着青苔密佈的圍牆,默默行進在小巷裏,腳下的青石板隨着小巷延伸而去,游龍般的蜿蜒在高高的圍牆之中。

時光是個無情的詞,總把青春的容貌和美好的情感帶入到歲月裏,並伴隨着流年悄悄而逝。我與我的小巷在下一個輪迴裏,又會以怎樣的方式相會呢?我的小巷會不會還像今生這樣,我不來它就不會老去呢?也許,我還會如今生一樣,不遠萬里的再來尋找前世記憶中的這條小巷吧!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12

四面土牆,隆起的屋頂鋪上一層厚厚的麥瓤。這就是故鄉的草房。三間大屋攜帶兩間小房,曾經是普通家庭建築的標配。堂屋大多坐北面南。廚房位於左側,門朝西開着。兩者構成一個直角。不過,中間有個缺口。小巷就這樣誕生了。

三米多長的小巷,狹窄而秀氣。土生土長的地面,沒有任何設施。顯得極爲普通,人們幾乎忽略它的存在。春風拂面,月光落在小巷裏。孩子們聚集於此,分幫結派,玩起捉迷藏遊戲。巷子拐角的棗樹就是大本營。一方成員隱匿起來,另一方隊員尋找。抓捕數量超過一半,即爲勝利。倘若隱匿方超過半數摸到棗樹,且沒被對手觸碰到,那就享受勝利的待遇。我常常被夥伴們委以管家的重任,專門看護棗樹。有時就會躲在小巷裏,對手誤認爲我方傾巢出動,就會奔向大本營。殊不知,我是故意露出破綻,誘其上鉤。在玩伴還未接觸到棗樹之前,從小巷拐角迅速出擊,完成抓捕任務。當然,對手也不是那麼愚笨的,偶爾會一人先來試探,其餘埋伏在後。我立功心切,主動追趕,竟中了對方的調虎離山之計。對手好幾人觸摸到棗樹,我的夥伴從四處掃興而歸,只能接受懲罰。學雞鳴的,仿狗叫的,做俯臥撐的……這時候,鄰莊孩童的喧嚷聲此起彼伏,熱鬧極了。吃一塹,長一智。我們漸漸長大,變得聰明瞭。衆多的好戲凝固在時空裏。月光還是那樣皎潔,小巷還是那個小巷。

每每夏夜降下帷幕,月亮灑下銀輝。棗樹的影子傾斜過來,小巷半灰半白。孩子們坐在板凳上搖曳扇子,聆聽着故事。爺爺的手勢剛比劃結束,奶奶的聲音就響徹整個舞臺。神筆馬良,王冕畫畫,懸樑刺股,牛郎織女……說得精彩,聽得入迷。當然,還有動物的故事,充滿教益;叫不出名字的章節,趣味連連;那些鬼怪的片段,就令人毛骨悚然。月亮升高,小巷隱去灰暗。幼童們嗖地搬起凳子,竄入家中,拋卻涌起的恐懼。月光澄澈,小巷靜謐。棗樹的影子越來越短,故事卻越來越長。都沉澱在小巷裏。

微風送來稻香,夕陽灑滿大地。小徑彎彎,牛羣蠕動。牧童一路歡聲笑語。到家以後,牛兒歸棚。草房屋脊上空,峨眉月露出俊俏的容顏。鄰家的小巷蹲滿了人,收音機播講着評書。“衆家弟兄們!萬歲被困牛頭山,金兀朮正在剿山。常言說得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本帥領大家去抄敵兵後路,闖上高山。所以要人人奮勇,個個當先。救出聖駕,人人有賞。哪一個怕死後退,定斬不饒。三軍兒郎,衝啊!……’”女說書人語帶激情,發出“呀!呀!呀”的模擬聲。岳飛帶領千軍萬馬衝上牛頭山,真是氣壯山河。頑皮的夥伴也乖乖地站着聆聽,拉長了脖子,似乎在尋找什麼。“欲知情況如何,且聽下段”的話聲一出,衆人端碗紛紛散去。《岳飛傳》這個電臺播完,那個電臺又復播。聽得遍數難以計數,詞兒也就耳熟能詳。後來,陸續聽了《楊家將》《三俠五義》《隋唐演義》等作品。月光照亮了聽書的時光,小巷演繹別樣的繁華。

中秋月兒分外明。一張小桌帶着好多凳子。桌面擺着我們最心儀的東西。幾個瘦弱的青蘋果圍在小小的月餅周圍,糖餅顯得擁擠不堪。奶奶一聲令下,我們就狼吞虎嚥吃起來。肚子撐得飽飽的。我們的小臉蛋似乎畫在月亮上,小巷發出爽朗的笑聲。

日曆一頁翻過一頁。棗樹光禿禿的,就像簡潔的木刻版畫。月色傾瀉大地,一捆捆蘆葦擠滿小巷。孩子們很少出來捉迷藏。寒風吹襲,棗樹發出嗚嗚聲。葦葉拉着琴絃,訴說着冬的孤獨。小巷沉寂在月光裏……

如今,故鄉的草房已消失殆盡。高樓取而代之,院落挨着院落。棗樹早已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當年的夥伴們上有老,下有小。忙得就像一個旋轉不停的陀螺,很少再有擁抱月光的時間。習慣散步的我,徜徉於月光下,只是少了小巷的身影……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13

序:

溫州是江南城市,山清水秀,因氣候溫和而得名。古稱甌,公元前192年是東甌王騶搖的都地。公元138年開始建縣,稱“永寧縣”,公元323年建郡,爲永嘉郡。傳說建郡城時有白鹿銜花繞城一週,故名鹿城,寓意吉祥。公元675年始稱‘溫州’延續至今。成爲沿海經濟開發城市之前,溫州市區佈滿了小巷,聽老人說,噹噹信河街一條街,就有七十二條小巷,可見該城市小巷之多……

正文:

看劉墉的散文《故土的小巷》,不由得想起家鄉童年居住的小巷……

小時候居住的那條小巷,名爲‘楊柳巷’,位於現在的解放北路,溫州市鹿城區區政府旁。楊柳巷兩頭串連着‘墨池坊’和‘瓦市殿巷’,由三條主幹組成,延展開來,彎彎曲曲,清幽深長。

小時候總想,爲何被稱爲楊柳巷呢,原先種有很多柳樹麼!‘迎風碧柳垂檐’才得楊柳巷之名麼?沒人給我答案。長大些,知道原先大書法家王羲之住過這裏,此刻遺留的古蹟‘墨池’,據說就是王羲之寫書法洗筆而得名的。楊柳巷有好多處大戶人家的古宅。我家的前、後與左邊,各是大宅。每個宅院在解放初期時被分配給無房的居民居住,後來整改,又還給了原來的屋主。各個大院住的都是本家親戚,過年節時很是熱鬧。

我家是祖父輩從永嘉縣搬遷下來的,作爲世家建築師的眼光,選中此地建房立舍,可見此地風水與區域之優越。我們院落一溜六間房,初期建構均爲二層小樓,每間前後長十多米,寬3。2米。上頂天,腳踏實地。院子裏,每家都在院牆上種上花草,有劍蘭、茉莉、月月紅……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早上起牀,爬上水泥板,去摘牆頭的茉莉花戴。髮梢上編入兩朵茉莉花,清香怡人。

各個院落是小時候玩耍的好地方,躲貓貓、抓小鬼,每間屋舍都有很多出口,你從這邊抓我,我從那個門逃掉,很難抓到。躲貓貓就更甚了,不劃分好區域,永遠找不到。正房、偏房、廚房、廳堂、前院、後院……前門和後門的出口就間隔好幾十米。從前院進來是一條小巷,從後院出門就是另一條小巷了。

每個院落幾乎都有水井。小時候停水,我們就拿上水桶,到那些院落打水用,井水清澈甘甜,比自來水還要好喝。夏天放入瓜果浸泡着,晚上乘涼的時候吃,清涼可口。

童年的夏天,晚晚隨父親在院落裏乘涼。擺上一張竹躺椅,父親躺着,我就挨着父親靠着,聽他說有限的那幾個故事,聽得都會自己講了,可還是常常央告父親再講一次。父親便會將故事裏的人物換上我:“從前啊!有戶人家,養了四個女兒,最小的女兒最懶了,不會洗衣服,不會燒飯,也不幹活,長大後,沒人要,怎麼辦呢?”“找個——懶漢——嫁掉!”說到這裏,我就在旁大聲地接住故事,還得意洋洋的樣子,父親就會大笑,“一個懶姑娘,嫁一個懶女婿,那就要餓死了!呵呵…。。”當然,故事最後的結局就看父親高興了,他開心了,就將他的小女兒嫁給狀元郎,不開心了,就嚇唬他的小姑娘,將她嫁給小巷中一個長不大的‘三寸丁’。於是,我每每在小巷中遇到那個長不大的男孩子時,就嚇得躲開,怕他要我嫁給他。

小巷中雖看不到幾顆柳樹,但當你在小巷中穿梭時,會不經意間聞到玉蘭花的幽香,會看到高高的院牆頭探出來桑葚紅紅的果實,還有斑竹,還有爬牆草……

夜深時,走在幽深的小巷中,那幾盞昏暗的圓形路燈忽亮忽暗地發着幽光,不由得你開始疾步而行,背後,你的腳步聲在小巷中迴盪,要是有個人在小巷的另一頭穿入,會彼此嚇個魂飛魄散。

……這就是我童年居住的小巷。

很慶幸的是,因爲政府要保留這些古建築,所以,很幸運我還能在小巷中再次回味我的童年。我在想着,再次回家時,一定拿上相機,去找尋那些久遠故事。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14

也許以後細細打量這條小巷的機會大概也是會少了吧,所以今天不妨提筆記記這條小巷的風情。

入口的那家花店也算是這條小巷的標誌性建築了,全屋透明,店內花草清晰可見。屋頂長春藤垂來,綠意蔥蘢,半個遮半掩着這家店的店名“百合”,既是端莊大氣的花名又寓意吉祥,我覺得店主人應該是個有情調之人。但似乎這家花店價格不菲,生意愈發清淡,前段時間門上已貼着尋求合作伙伴了。開家花店是我小時夢想,如今大概要等退休才能實現夢想了吧:冬日,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櫺,店內放的花並不多但錯落有致,店中放着幾張古樸典雅的桌子,可以自己在那碼字喝茶,客人有需要也可保本供應。

往裏走路的兩側是些頗有年代的老臺門了,朝路木門虛掩的臺門,很令人有朝裏一探究竟慾望。沿路有幾家是當店面的,比如那家小飯店,下班經過時她常看到有個女幫工狠狠摔死一條鮭魚然後去魚鱗剖魚;左邊那家烤餃店她只買過一兩次,因爲烤餃鍋架在長滿青苔牆面斑駁的門口常年讓人有不潔的聯想。

小巷縱橫交錯處還常見那位收廢舊報紙的老趙,騎着載滿拾掇整齊廢舊報紙的三輪車穿梭在小巷之中。老趙厚道老實,每次收完報紙他總自覺把地面收拾得乾乾淨淨,不勞費心,收購價格也比同行要高,大概也是料準了我們不會跟他斤斤計較。然而開年後一直未見他的.聲影了,樓上鄰局的辦公室主任也來問我堆起的報紙怎麼辦辦?試着打電話給老趙,居然也通了,說是已回上虞老家了,生病了人不好了,大概以後也不會再來了。我只好說了聲多保重掛了,心裏淡淡的失落,生命如螻蟻,有些爲他難過。有幾次行走於小巷我聽到熟悉的吆喝聲以爲是老趙,但終究不是。若換從前老趙在小巷看到我都會熱情地叫我“老闆娘”,我覺得好笑,後來發現他改口叫我“領導”,這就更扯了。如今想起也不知老趙怎樣了,但估計是大病,我之所以時常想起還是因爲他的厚道善良吧!陌路相逢,我們永遠猜不準哪一面是最後一面,不然我們定會鄭重告別吧!

小巷盡頭是辦公大院了,院門前那棵歪脖子樹有了新故事,有天有個年輕人爬上樹砍樹枝不幸摔下來,沒救過來走了。院內種着兩棵高大有年代的法國梧桐,使這座院子增了許多氣場。這兩位“老人”見證了這座大院多少人事變遷,秋風起時,落葉滿地,很引人悲秋:秋風吹鑑水,落葉滿靜寧。

對,這條小巷的名字就叫一一靜寧巷。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15

屈指算來,離開我曾經居住的那條小巷已經整整十個年頭了,可是她還是那樣讓我魂縈夢繞。當我再次撲入她懷抱的時候,既感到陌生和遙遠,又感到親切和溫馨。

家鄉的小巷,很古樸。光亮可鑑的青條石、灰磚牆上斑駁的苔痕、青檐上搖曳的荒草、粗壯繁茂的古槐、古色古香的牌匾、在風雨中有些飄搖的庭院,無不在訴說着她的飽經風霜。她是那樣孤寂,默默隱匿在城市繁華喧囂聲的背後,宛如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躲在酒宴角落裏,只是靜靜地在一旁觀看着別人的燈紅酒綠。

家鄉的小巷,很幽深。不高不矮的圍牆擋在兩邊,汽車是開不進去的,只能徒步而行,最窄的地方,只能容得下兩個人並肩而行。巷子兩側的窗口間,常會牽條繩或搭根竹竿,來晾些花花綠綠的溼衣裳。幾乎所有的院子裏都挺立着一些樹,在巷外遠望,華冠層疊,綠陰連綿,滿目清爽。偶爾哪家院子裏會伸出幾株嬌豔的花朵,娉娉婷婷,給幽深的小巷增添了一絲靈秀和柔媚。

家鄉的小巷,很靜謐。沒有鬧市的浮華和喧囂,也沒有長街的車水馬龍和熙熙攘攘。走進它,就走進一種脫離了市井紅塵的詩意居所。偶爾從敞開的大門向內一瞥,會看到一位老人悠閒地靠在竹躺椅上,端着一杯清茶,聽着收音機裏咿咿呀呀的京劇,悠然自得。女人們倚着門檻坐着,一邊織着毛衣,一邊嘮着家常。貓兒狗兒也會安靜地趴在她們的腳邊,眯着眼睛睡大覺。雨天的小巷更是靜謐,能聽見雨落在地上、屋頂上、窗臺上的婉約樂音。那小巷便是一首婉約清麗的小詩,一幅古樸沖淡的畫卷。只要在小巷躑躅一會兒,心情就會如小巷裏的古井,浮華和雜念馬上就會沉澱下來,變得澄明如水,舒緩自然。

家鄉的小巷也是快樂的,這裏記載着我童年的歡聲笑語,流淌着童年的幸福時光。天高雲淡的日子,男孩子們常在青石板上比“滾鐵環”,誰的鐵環在溝溝槽槽中不偏不倚,暢通無阻,誰就獲勝。大雨來時,小巷成了浸過腳背、清澈見底的天然小河,我們一邊放逐自疊的紙船,一邊光着小腳丫緊隨左右,那天真無邪的童聲稚語也順流而下,飄向遠方。黃昏時分,家家戶戶炊煙裊裊,孩子們不約而同來到巷子裏,在這兒捉迷藏。大家歡笑着、奔跑着,可大人們卻從不厭煩、驅趕。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如今,曾經有着無限依戀和回憶的小巷,就要在城市的擴張中漸漸被無情地湮滅了,心頭不免有些惆悵。小巷,曾經像花朵一樣綻放在我的情感世界裏的小巷,無論歲月如何流逝,時光如何變遷,你都永遠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風景畫,定格在我記憶的長河裏,生生不息!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16

剛入淺夏,巷口的槐花,便妖嬈起來。

一直以爲,只有灼豔的桃花才妖嬈惑人,是我錯了感覺,那一層層碧雲似的花瓣垂下來,似白色瀑布,乍一眼,白的驚心,再看,便有女子妖嬈的眸光,小巷子禁不住這般的誘惑,風情萬種地踩出一串青石黛韻來。

槐花樹下的人家,便是伊若,伊若常年穿一件月白上衣,藏青的長褲,褲腿寬寬的,蓋過她的腳,那個年月,喇叭褲正時興,月白衣衫上面是一朵幽蓮,開在水中的那種,清清純純的。

我不喜歡伊若,卻喜歡她衣衫上的蓮,她的眼睛很魅,也很媚。小時候不懂這樣的眼眸,都歸納爲邪惡的東西,那朵蓮,盡是讓她玷污了,那麼純清的蓮。

小巷很窄,只能並排走四五個人,那棵槐樹有百年的歷史了,長在伊若家的院牆裏,枝幹伸出來,遮着小巷子裏四五人家。那些年,阿婆的身體還結實,總是拄着柺杖走到巷口槐花樹下,那裏有一個石墩,坐在那,長年累月的張望。放學回來,便能望見阿婆的藍色頭巾,有時,也會碰見伊若,阿婆便皺着眉頭,拉起我邊走,便嘟囔,妖呀,妖呀,真是狐狸精,男人不在家,穿得那麼媚,不怕天抓了去……

那時,便回頭去看她胸前的那朵蓮,幽幽的,她的眉眼低垂,攪着衣角,那蓮的花瓣,變了形態。阿婆說,太美的女子是禍水,是罪惡。美,在我的概念裏,竟然和狐媚妖嬈連接在一起,那個年月,物質匱乏吧,人們穿的都是灰黑藍的衣衫,沒有一點的活力和生氣。伊若的皮膚白,眼睛很細,卻很秀雅,在穿上那件月白衣衫,那朵蓮便幽幽的開着,不知盪漾着小巷子裏多少年青人的心。

五月裏的風,很溫婉,如同少女半合的掌心,透着拘謹,透着溼潤,溫吞吞的。那年的五月,槐花開得很稀疏,多半是天氣陰冷的緣故。

伊若的手巧,會做各種小菜,那些小菜,也就是尋常人家地裏種的,可是槐花窩窩,確屬她做的最好,做好了分給鄰里一些,阿婆笑着接過,伊若走後,便把她的槐花窩窩,讓我拿去給了我家的狗狗,說她有癆病,冬日裏,整夜整夜的咳嗽,怕傳染給我。

以至於以後的很多年,我不敢踏進她的家門半步,生怕是邪惡的東西上了身,小時心生幻想,那高高的紅漆大門,那幽幽的水蓮,關於她的一切,讓我好奇又害怕。

槐花年復一年地開着,她衣衫上的蓮,褪去了色澤,卻是淨白的很,她的男人,卻始終不見回來,有人說,在外面養了女人,還有人說,也有了孩子。

偶爾碰見,便斜着眼角看她,看她高高鼓起的胸,胸前的那朵蓮。

她平靜的面容,幾乎看不到一點顏色,猶如一潭深泉,看不到盡頭,聽不見一點的水聲。小巷子也安靜,槐花樹飄過一層層的白絮,如雪,如雲,亦如羽。

她太美,美得成了禍水。她的月白衣衫很素,連那朵蓮,都乾乾淨淨的,託在水裏。男人看了,心裏便是漣漪層層,失了魂魄。有膽大的,便半夜跳牆過去,忽而,便有狗叫謾罵聲,扔臉盆笤帚的聲音。

阿婆便在房間隔壁也敲着牆詛咒;這狐媚的妖精,到底不讓人安生了心,生出這麼些忤逆之事來,罪孽啊!

美,心驚,有危險的成分。她的名字跟曖昧,媚惑,緊緊連着,扯都扯不斷,扯的血粼粼的。

小村錯落的房子,把小村裏的巷子,圍得彎彎曲曲的,通着麥田,通着河邊,也通着村口的那條小路。有炊煙裊裊升起的時候,便能看見伊若依着村口的那個木橋,張望着遠方,遠方,有一抹黛青的雲霞,和飛走的鳥兒。那條小路,空空的。沒有一絲的煙火氣息。

夜上廊檐,小巷子寧靜,伊若有一副好嗓子,針線穿梭着,便鶯歌起來。小村樸素,只有天生的乾淨和美麗,外嫁過來的伊若,有一種野性的美,一種凜冽而孤高的氣勢,這樣的氣場,往往惹得小村女人們的嫉妒和怨恨,那恨,咬牙切齒,卻又自卑不如伊若那般,萬豔同杯,聚攏了小村所有男人的眼光。

最看不透,她的眼睛裏,只看見一汪深泉的平靜,深,不可測。

她的美;有着侵略性的氣場。她的清高孤傲;有着隔世的遠,遠的誰都不可及。她的靜;猶如那朵幽蓮,靜得讓小村的女人妒恨。

她不管別人的眼光和非議,我行我素。任一樹槐花開了又開,白如雪,如絮,如雲。

她的男人,忽然就要回來了,那麼突兀,那麼迅速,就回來了。

站在巷口,槐花飄落着,荼蘼錦香,失去水分的花瓣,在空中若有若無的灑着,淺淡的香。有一種墜落的失重感,卻是那麼美,

她在巷子裏,攤出一大片的槐花,晾曬,就像鋪了一層雪。她穿月白衣衫,那朵蓮,活氣了,仔細看看,那花瓣是被用綠色的絲線,鑲了邊。純白的蓮鑲了綠色的邊,盈盈欲滴,這樣奇想的美和媚,也只有她會做。

男人回來跟他離婚的,小村的傳言被證實了,那一夜,風雨而作,一樹的槐花,全落淨。

豎日,男人順着那條小路,走過那個木橋,再也不回來了。

小巷子安靜着,數十日。

冬去春來,槐花依舊在五月,開滿枝頭,只是伊若再不做槐花窩窩,也不唱小曲了,那一件月白衣衫,被晾曬在當院,一日一日,不再取下,風吹着,雨淋着,那嬌豔欲滴的蓮花,妖嬈,嫵媚。

小巷子裹着潮溼的心情,在風雨裏飄蕩,歲月的年輪,壓軋着平淡無奇的日子,走過。

我,去了外地求學,再也很少看見伊若。

想用筆寫下,卻不知用什麼樣的基調。

她,美嗎?美得驚豔。她,妖嬈嗎?那胸前的一朵蓮,那麼幽靜,仿若纖塵之外的純清,不沾染一點的塵埃。她的世界有愛情嗎?有相思嗎?

小巷,悠長。她有怨嗎?

槐花純白,白到深處,竟也淡白了身邊的歲月。

小巷悠長,長到小巷子裏的女人,白了發。

小村外的河溝旁,屋舍籬牆下,生長着一種野花,我們本地人叫作桔梗花。即便是最貧瘠的地方,它也會掙扎着開,讓人一眼便看見它的努力,它的淡然,不與萬花爭豔。

我寫桔梗花,便會想起,這小巷悠長裏的伊若,想起巷口的一樹槐花。我寫小巷子,寫小村女人的窺探別人的美,寫伊若不同別人氣場的美和妖豔。她身上散發着一種安靜的氣味,讓小村的女人鄙視,戳罵,我卻喜歡,那麼貪婪的迷戀,那嫵媚。

偶爾再回去,那小巷子,步入巷口,便聽見她隔着布簾子,唱《淚灑相思地》,唱《長恨水》,那嗓子,低低沉沉的,沒有一絲的哀怨,倒是像村後的小河,平靜的流水。

適逢五月槐花開滿,她一定在夕陽的餘暉中,坐在巷口,那時光,水一樣的流過。她的眼眸中,竟還閃着生動的光澤,那一縷光澤,屬於當院中,在風中飄擺的那件月白色衣衫,那朵鑲了綠邊的蓮。

雪小禪說;原來,什麼都會老,愛情算個什麼,它不過是壓在樟腦箱裏一件舊衣,雖然也是金色,可拿出來時,沒了光亮,只覺得過氣過時,甚至帶着莫名其妙的惆悵。

面對小巷子,面對走過的歲月,這悠長裏面,蒼老了多少癡情心?

伊若是,我,亦是。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17

一條簡單的小巷。

小巷非常的普普通通,但沒有一刻是不熱鬧的。沿着小巷的小路上的臺階上,常有幾位年逾花甲的爺爺,端坐對弈,楚河漢界,跳馬飛象,時有“砰”的一響,木質的棋子落在棋盤上,震得其他棋子都上下顫動。夏日的綠蔭下,小巷裏不乏有奶奶和嬸嬸們,坐在自家搬出來的藤椅上,飛針走線,扯些不鹹不淡的家長裏短。但手中的針線,則一刻也不曾停歇過。有抱着孩子的,孩子不哭不鬧,靜靜地聽着這嘮不完的閒言碎語。不過對於她們來說,這,就是生活。

我也喜歡摻和其中,靜靜地,背椅石牆,坐在涼涼的石階上,聽着嘮不完的話,閉上眼,漸漸地有了靈感。拾起身旁的筆,在紙上寫下這美好的時光,時光易過,但記錄的美好不會逃走。張開眼睛,慢慢的深呼吸,與瓦藍的天空對視,頓時覺得心曠神怡,發現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空氣清新,投射進小巷的一縷陽光多麼清澈明朗。

到黃昏,快入夜的時候,人們各回各家,小巷子裏變的安靜起來,一切就成了一片剪影。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路,鋪下了一段歷史。斑駁的殘牆,青苔佈滿了每一個角落。綠藤爬滿了雕花的殘窗,偶有老人躺在藤製搖椅上,臉上寫滿了安詳,享受着夕陽西下的獨有的靜謐。

我約在小巷裏,約在這淺淺的惆悵裏,約在這成長路上青澀的年華。這安靜的小巷屬於我的空間,我的空間意屬於這美妙的小巷。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18

斜陽在藏家屋檐上輕快地流動,我走過小鎮的一條條小巷,青色石板上折射出居民們幸福的時光。風吹來,淡淡灰塵揚起,在一束束陽光之下,如夢如幻。

小鎮裏的每一棟藏居似乎都是一個顯赫的故事,流傳了許多的歲月。斑駁牆面上的雨痕和青苔,是部無字的史書,和那一條條如同血脈的小巷,將每一個家庭聯繫起來,編織進了每一個小鎮居民的生活中,存入了他們世世代代的靈魂深處,祝福他們的平安喜悅。

在我看來,藏東高原最美的時節是夏季,而小鎮最美的時節是雨季,當雨水如一個微小的瀑布從周圍的藏家屋檐下衝刷下來,順着小巷歡快地流淌的時候,一切關於世俗的故事都不見了,小鎮在雨水當中逐漸升華高遠,成爲了每一個躲在屋檐下旅人心中莫失莫忘的地方。

我是那麼的熱愛小鎮,那是一種疼徹心扉的熱愛,如同失戀後對戀人的相思,繾綣於往事的思索和自我折磨的哀傷和眷戀。

於是那年陪着心儀已久卻失之交臂的女孩在小鎮小巷閒逛的景象便浮上了心頭,傍晚,雪一樣的流雲被太陽燃燒起來,像一個很大的火炬,向前奔跑着,點亮了整個小鎮,老態龍鍾的小鎮頓時沒有了破敗和蒼白的景象,在夕陽下充滿了年輕的希望,遠處斷斷續續傳來的幾曲藏族民謠,讓我分不清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夢、什麼是存在、什麼是渴望。古老和未來編織着,讓小鎮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劇場,小鎮的居民在廣場中演繹着各自的快樂,演得比我們心中的哀傷還認真幾分。而我們卻是兩條空間異面直線,在貌似相交的過程中,彼此錯過了,再也不能回頭。

或許是那一日的夕陽太過絢爛,讓我難以忘懷那點點滴滴,在今後的歲月裏,我總喜歡在小城裏找一個內心深處最安靜的角落,看着小巷上來來往往的人,懷舊着我的過往。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那些幻想和希望就是我們的故事,與我們的過去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在雨水的洗刷中,那些故事和小鎮一樣蒼老,卻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可是心情在青山綠水之間,在響徹雲霄的歌聲之間,在落日流雲之間,在小鎮傍晚的炊煙之間,慢慢沉積了下來,贏得了恬靜和尊重。

入夜,小鎮忽然喧鬧起來,人們從周圍走了出來,伴隨着民歌,走到廣場慢慢地跳起了鍋莊。我選擇了一個靠邊的茶室,走到了樓上,坐着靜靜地什麼也不說,看着下面的舞蹈,心裏面的什麼零散星碎都覺得不言而喻。那些美麗的身影,伴隨着古老的音樂,在燈光下慢慢清晰起來,蹣跚地奔向小鎮的夜。

或許是在溫暖溼潤的南方呆的時間太久,就缺少了太多陽光的照曬,便沒辦法把心裏的灰色蒸發掉,甚至臉上淡淡的高原紅也無影無蹤,顯得我們是那麼的黯淡。而小鎮卻在我們最膽怯的時候,用高原晴空給我們塗上一抹溫暖的高原紅,讓所有的安慰都映在了那蒼白的臉上。終於一切結局都符合了當時離家寫的那首小詩:

有了小鎮

我才能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冬季,雪很大

趕路人沒有看到那一輪溫暖的太陽

直到夏天,流浪的風

經過了小鎮的老屋、樹、破碎的水杯

過去的水杯

被老屋照耀

被你照耀

遙遠的路。雪依舊很大

雪中人們和我一樣幸福

和天空一樣幸福

在這些天裏

我不寫

讓風中的鴿子寫

讓許許多多陌生的日子寫

一個人蒼老,寂寞

小巷舊滋味抒情散文 篇19

一座城市,有大街也有小巷。大街是城市的骨架,小巷是城市的血肉。城市的真實不在大街上而是在小巷裏,城市的溫暖也不在大街上也是在小巷裏。

現在的大街大多都變成了寬闊的大馬路。馬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變幻莫測。馬路兩旁林立的是大型現代化商場或超大型超市,商場或超市裏,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繁榮無比。大街常常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層次與形象。

大街雖然是城市的動脈和骨架,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層次與形象。但那裏不是城市人生活的真實,城市人生活的真實在小巷。要真正認識一座城市,你就必須走進小巷,走進一座城市的神經末梢。

小巷的生活是市井的生活。城市人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人生活在這裏,他們過着平庸而繁瑣的生活,然而這裏卻是城市的血肉,是一座城市的真實所在。

小巷的生活是舒緩的。小巷裏很少見到汽車,即使偶然有人將轎車開進小巷,那速度即刻就會變得緩慢起來,不像在馬路上風馳電掣的,弄得人驚魂不定,汽車這樣的怪獸在小巷裏也變成了溫和的小綿羊。大街上很少有行走的人,偶有行走也是急匆匆的,不像在小巷裏,可以人人都可以任意地、舒緩地走動,不需要有什麼擔心。

小巷的生活是悠閒的。特別是到了春夏的傍晚,小巷的兩旁,店鋪的門前,隨便都可以看到對弈的,打牌的。隨便拉上一個小方凳,放上一個棋盤,兩個人蹲着就可以酣戰一番。隨便拉上一個小方桌,四個小板凳,麻將一放,四個人就可以打得不亦樂乎。常常我們還可以看到,酣戰人的旁邊站着觀戰的人,光着膀子,小褂對肩膀上一搭,手指間夾着一根香菸,兩手背到屁股的上方,一站就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看得他興趣盎然。

小巷是繁瑣的。大街旁酒店林立,但是你買不到地方小吃,你買不到家常便飯;大街上到處有霓虹閃爍的“美容美髮”店,但是你找不到一個人給你理小平頭;大街上商場高聳,但是在那裏你買不到修理板凳腿用的釘子。而在小巷裏,這一切你都可以辦到。在小巷裏,一個有一個的小小的店鋪林立着,擁擠不堪,但是在這裏,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生活中種種繁瑣在這裏都可以得到解決。

小巷裏實惠。如果你在大街上的商場裏買一雙襪子需要10塊錢,那麼在小巷裏買一雙同樣的襪子大概只需5元錢;超市裏買一把蔥如果需要2元錢,那麼到小巷裏買一把同樣的蔥大概1元也不到。在大街上燙一次髮需要300元400元,那麼到了小巷裏也許50元,你就可拿下,且質量未必比大街上燙得差。

小巷是平庸的,小巷是繁瑣的,小巷是實惠的。正是因爲它的平庸、繁瑣和實惠,那些住在高檔小區的達官、貴人、富豪是不屑在這裏駐足的。然而達官貴人不是城市的主人,小巷纔是城市的主人。

小巷是最百姓的,小巷的生活是最平庸的,但它卻是城市裏最溫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