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精選10篇)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看過一些經典的散文吧?散文對作者主觀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體中僅次於詩歌的。你知道怎麼才能寫好散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精選10篇)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 篇1

(一)

盛夏的夜,花池的蟋蟀在不知疲倦地叫着。熱處理車間二樓的辦公室,燈還亮着。七八個人圍坐在一起,正在開個小例會,自從升降機零部件M80大齒輪項目開展以來,每天晚上他們都要開會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M80大齒輪可是迄今爲止公司研製的模數最大的齒輪,表面淬火一系列的工藝參數和設備參數都是空白,難度可想而知。

“老陳,表淬試驗做的怎麼樣?”

“熱處理後,質量還是不穩定,今天這都試了五次了。”

“大家不要心急,明天繼續試驗,平衡架、雙向單匝仿行感應器前面都沒有先例,咱還不是做出來了!”

開完會,熱處理車間主任助理李旭忠沒回家,他還在仔細翻閱着資料,他比誰都急。桌子上的熱處理工藝被他翻得書角都打捲了,重點的段落被他用紅色的記號筆標註出來。

李旭忠一心撲在技術攻關上,凌晨三四點回家都成“家常便飯”了,可是不論多晚回家,每天早晨八點多他都準時出現在辦公室。前些天孩子發燒,等不到李旭忠,妻子只好一個人半夜帶着孩子去掛急診。李旭忠對妻子和孩子充滿了愧疚,但他知道在技術攻關的關鍵時刻,容不得他分心,對家人的虧欠只能以後補償。

經過多次表淬,耗時三個半月,熱處理車間終於啃下了這塊硬骨頭!項目所使用的自制平衡架、支架成功應用在直徑大於500毫米或重量大於300千克的零件表面淬火的過程中,並克服了公司現有中頻感應加熱設備的侷限性,這項成果在公司第四屆員工創新成果大賽上榮獲二等獎,爲公司以後新產品的開發和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

冬天,擋不住的穿堂風在廠房亂竄,刺痛人的臉龐。此刻,21米跨的白織燈把整個車間照得燈火通明。爲了趕ND117項目的工期,按時按點把活兒交出去,大家都放棄了節假日和週末。

一個戴着口罩、工作服佈滿油污的小夥子,手上拿着平磨機,蹲在井架連接架旁進行仔細打磨。

“王強,今天的報檢發了沒?”有人問小夥。

“七點就發過去了。”小夥說完低着頭繼續打磨着。

別看這個叫王強的小夥動作挺老練的,其實,這還是他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年頭。大學畢業的王強每天除了和工人們一起幹ND117,還負責新區所有的報檢和各項資料準備。

拿着課本和圖紙的手拿起了扳手和砂紙,還要經常加班加點地幹活兒,父母擔心他吃不消,但別看王強從小沒受過苦,他從來沒抱怨過一句,他明白,這是對他的磨練,是成長的必經。更何況,周圍的領導和同事就是他最好的榜樣。

凌晨1點,結束了一天的工作。王強過不上換工作服,戴上棉帽,就跨上電動車,匆匆往家趕。家裏的燈還在爲他亮着。

(三)

晚上九點多的光景,一個女孩站在新區的路口,探着脖子張望,像是在等人。不一會兒來了一輛摩托車,女孩戴上口罩帽子,上了車。女孩叫婁悅薇,那個開摩托車的中年人是她的父親。只要她加班,父親晚上都來接她。

辦公室桌子上總有厚厚一沓產品跟單需要小婁排序整理,讓她覺得時間不夠用。這不,大週末的,她又跑到辦公室來了。

“小婁,你什麼時候忙完啊,我還說給你慶祝生日呢!”電話那頭,是小婁的大學好友麗麗,大學畢業後在漢中工作,這次出差路過寶雞,再加上今天剛好是小婁的生日,倆人幾個星期前就約好了見面聚聚。

“我把分析報告整出來,你再等我一下哈!”

“好好好,你先忙。”

下午四點小婁把整好的資料放好,急忙帶上門。“麗麗,你在哪兒,我們可以去吃飯了!”小婁邊打電話,邊匆匆往外走……

在我們身邊,像這樣的故事天天都在發生着,這些故事內容各不相同,卻都有一個共同點——奉獻。在寶石歷史的長河裏,無數平凡的小事堆積起來,給這條大河注入了無限的動力,願寶石的明天更加美好!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 篇2

那是一個夏天的早晨。霞光透過窗子照耀着工房,機牀冷卻管理設備噴灑出的液體,似潺潺的流水,拍打在光影流轉的工件之上。畫面和諧,時光美好。

突然間,一對色彩斑斕的小鳥闖入車間。細看,原來是一隻母鳥帶着雛鳥,正不厭其煩地練習着飛行。

沒幾個來回,沒有經驗的雛鳥不小心跌落在機牀的冷卻盆裏,沾溼了羽毛。它顯然受到驚嚇,發出淒厲的叫聲。母鳥一下子慌了,盤旋於雛鳥身旁,悲鳴着。

有好心人將雛鳥輕輕捧起,置放在竹子支架上。雛鳥抖動着被浸溼的羽毛,顯得那麼柔弱,讓人擔心它幾時能再飛起來。

母鳥很快冷靜下來,它撲騰着翅膀飛出窗外,一次又一次,循環往復。它知道,當下的雛兒小小的身子異常虛弱,需要及時補給營養。

不覺間,夜幕即將降臨。心裏默默期待着,這漫漫長夜,會予以這隻雛鳥一個安穩沉睡的夢境。

第二日一早,竹架上不見了那隻雛鳥的蹤影。是梳理好羽毛重新翱翔在藍天了嗎?回過頭,卻看見呆立在風扇頂方的母鳥正彷徨四顧,似找尋着雛鳥的蹤影。而不遠的遠方,一隻黑貓慵懶地逃離了視線。

結局不言而喻。母鳥並不知情,仍癡癡盼着雛兒能夠再次出現,能讓它再一次餵食,再一次眷念。無奈,再也沒有見上一面的緣。母鳥盼兒心切,不願遠飛覓食,終致體力不支,從高高的風扇頂上狠狠跌落。

最終,它被葬於一棵清香四溢的黃果蘭樹下。

每每想起此情此景,便不由爲之動容,感慨萬千。但丁說過,世間若僅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愛無疆界,不分物種,不分貴賤。愛是甘於奉獻。在我的心中,這對小鳥是不死的。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 篇3

吃完早飯以後,我就催着小虎子按照昨天的計劃,陪我去參觀人造糧食廠。小燕一聽說,也爭着要去。於是,我們三人坐着一輛飄行車,由小虎子駕駛,直奔人造糧食廠。

車子穿過市中心開向東郊。這時,正是上班時間,路上來來往往都是飄行車,天上的小型直升飛機像成羣的蜻蜓飛來飛去。

約摸開了七八分鐘,小虎子指着前面一排排綠色的大廈說:“小靈通,那就是人造糧食廠。”

一轉眼,我們就來到這些綠色大廈跟前了。小虎子熟門熟路,把飄行車一直往裏開。

人造糧食廠真古怪:一座座廠房幾乎全是綠顏色,連房子的牆壁、屋頂也都是綠色的。 在這些綠色的房子之間,常常夾雜着一個個又高又大的圓形反應罐。這些反應罐是用不鏽鋼做的,銀光閃閃非常耀眼。看上去彷彿是在一片荷葉上,灑着亮閃閃的水珠。

一路上,偶爾看到幾個機器人在工作,卻沒看見一個工人。

“上哪兒去找楊老師呢?工廠這麼大,找人可不容易哪!”我對小虎子說道。

“她呀,準是在總控制室。”小虎子說,“我每次來,都在那兒找到她。”

總控制室倒很好找,因爲它是一座獨一無二的奶黃色的房子,在這羣綠色的房子中,顯得格外突出。 車子開近總控制室時,小虎子突然把氣門加大,飄行車往上一躥,乾脆就從敞開的窗口開了進去。

“唷,又是你——小虎子。”一個留着短髮、臉色紅潤、穿着白色工作服的阿姨說,“從窗口躥進來的,我知道沒第二個人,準是你這小調皮鬼。”

我仔細一看,這阿姨很面熟,她不是別人,正是小虎子的媽媽!小虎子對我來個“保密”,只說“楊老師”,壓根兒沒提楊老師就是他媽媽,爲的是到時候叫我吃一驚。

“媽媽,不,不,這兒不是家裏,應該叫楊老師。”小虎子笑着說道,“今天多來了兩個調皮鬼。”

楊老師一見我跟小燕也從車裏出來,非常高興,就連聲對我說:“歡迎,歡迎,小記者同志,歡迎你來參觀我們的工廠。”

我們先參觀總控制室。這總控制室像一家鐘錶店——牆上滿是一個個圓的、方的、扁的、長的儀表。另外,還閃爍着許多紅紅綠綠的小燈,像誰在那裏放了一把焰火似的。

在那些儀表旁邊,寫着一排排字:“人造澱粉車間”、“人造蛋白質車間”、“人造油脂車間”、“人造糖車間”、“成型車間”、“倉庫”……

楊老師看到我背剪着雙手,昂着頭,被牆上的這些字吸引住了,就拍了拍我的肩膀問:“我們的小記者,你打算採訪哪個車間?”

“我全都想看看。”我順口說道。

“全都想看看?你恐怕三天三夜也看不完!”她笑着說,“我是人造澱粉車間的車間主任,你就先到我們車間看看吧!”

“行。”我同意了。

我們四個人坐進了飄行車。這一回,由楊老師坐在前面駕駛。飄行車呼的一聲從門口飛了出去。

“楊老師,你們的車間在哪兒呀?”我問。

“我們車間?這兒的每一座房子,都有我們車間的份兒——那些綠色的牆壁和屋頂,都是屬於我們車間的。”楊老師說,“你知道這些牆壁和屋頂,爲什麼都是綠色的?”

我搖了搖頭。

“這跟植物的葉子爲什麼是綠色的道理一樣。”楊老師說,“在葉子裏,有着綠色的葉綠素。莊稼全是仗着葉綠素這寶貝,纔會製造養料。如今,在我們這兒,仿照莊稼的葉子,用透明的塑料做成牆壁和屋頂,在夾層中塗着人造葉綠素。這些人造葉綠素的本領,比天然葉綠素的本領還大。白天,有太陽光照射着;夜裏,有人造小太陽燈照耀着。在這些綠顏色的牆壁中,發生‘光合作用’,製造大量的人造澱粉。像下鵝毛大雪似的往下飄,落到地下室裏。然後,用管道送到人造澱粉倉庫集中起來。喏,你瞧,那座拱形的房子,就是人造澱粉倉庫。”

說到就到,飄行車在人造澱粉倉庫前面停了下來。楊老師領着我們朝裏走,小虎子呢?他是這兒的常客,噔噔地搶先跑了進去。

在門口,有四個一閃一閃的紅字:嚴禁煙火。旁邊,一個白色的塑料板上,還寫着一行紅字。當我走近時,這塑料板後面的擴音器,竟然自動地念了起來:“注意,注意,嚴禁穿硬底鞋進入倉庫!”

我連忙瞧了瞧自己的腳,幸好,穿着一雙泡沫塑料涼鞋。

“鞋底的硬軟,跟嚴禁煙火有啥關係呢?”我真不懂。

“關係大着呢!”楊老師說,“這兒是人造澱粉倉庫。澱粉顆粒很小,會偶然飄散在空氣中,一見火星就會燃燒,甚至會造成劇烈的爆炸。如果穿了硬底鞋,特別是那釘了鐵掌的鞋,在倉庫中走動,儘管地面是柔軟的人造橡膠地板,但只要碰上硬東西,或者兩隻鞋自己相碰,就可能碰出火花來,那就會造成火災,甚至會爆炸。”

我輕輕地走進倉庫,只見貯藏人造澱粉的玻璃房間一間挨着一間。在每間玻璃房間的頂上,都有一根圓圓的管道。雪白的人造澱粉,從管道里像瀑布似的傾瀉下來。

“這些圓管,就是從各個房子的地下室裏過來的。”楊老師說。

“這些人造澱粉是用什麼東西作原料製成的呢?”我問道。沿路,我沒有看見一輛運原料的汽車。

“你知道,莊稼是用什麼東西製造澱粉?”楊老師反問我。

“莊稼是用二氧化碳與水作原料,經過光合作用,製成澱粉的。”我回答說。

“我們製造人造澱粉的原料,跟莊稼一樣,也用水與二氧化碳作原料。”楊老師說道,“我們所用的水,來自自來水廠——用自來水管輸送過來就行了;二氧化碳是鍊鋼廠、發電廠的廢氣——廢氣中含有二氧化碳,也用管子輸送過來。這兩種原料在陽光和人造葉綠素的作用下,就變成了澱粉。”

“原來是這麼回事,簡直像在變魔術嘛。”我這才明白,怪不得看不到一輛運輸原料的汽車,因爲原料是通過管道輸送進來的。

接着,楊老師帶領我們到成型車間去參觀。只見那雪白的人造澱粉,流進一臺臺銀閃閃的成型機,在機器裏打了幾個滾,出來時就變成一顆顆滴溜圓、珍珠般的人造大米。

“本來,這道工序沒有也不要緊。”楊老師說,“這完全是爲了照顧人們吃大米的習慣,才把人造澱粉再加工成一粒粒大米。不過,成型機只會做成球形的,不會做成普通大米那樣兩頭小、中間大——橄欖形的,所以現在大家都把人造大米叫做‘珍珠米’。”

珍珠般的人造大米被傳送帶送到前面的包裝車間。在那裏,被裝進一個個透明的、薄薄的塑料袋子裏。

“這塑料袋像紙一樣薄,牢嗎?”我有點擔心。

“來,你蹲進去試試看。”小虎子拿了個塑料袋,硬叫我蹲進去。

我剛一蹲進去,這調皮鬼就把袋口緊緊地捏住了。我用上全身的力氣想站起來,可是,折騰了半天還是彎着腿,曲着腰,沒法伸直。

小燕在一旁幸災樂禍地咯咯笑了。

“夠了,夠了,小虎子,快鬆手。”楊老師這麼一喊,小虎子才把袋口鬆開,

我喘着氣鑽出來一看,袋子一點也沒破!

“這袋不光是牢固,而且還有一套特殊的本領哩——水滲不進去,細菌也鑽不進。”楊老師說,“即使把它沉到湖底,放上幾年,裏頭的人造大米也不會變質。”

最後,我們到人造蛋白質車間去觀察。那裏,又完全是另外一種景象:在寬敞的車間裏,豎立着一排排碉堡似的圓柱形大罐子。罐子上有一個個小窗子,我透過小窗子的玻璃,看到裏頭是牛奶一樣的白色東西。

“這罐子裏在做什麼食品?”我問楊老師。

“在製造人造蛋白質呀!”

“怎麼,不用葉綠素?”

“它跟人造澱粉的製造方法不同。人造蛋白質是用石蠟作原料。石蠟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我們中國的石油中含有很多石蠟。石蠟放進這罐子裏,再放進一種叫做‘吃蠟菌’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把石蠟當成食物,大吃特吃起來。它們吸收了石蠟,變成身體中的蛋白質。成噸成噸的石蠟倒進罐子裏,沒多久就全被吃光。‘吃蠟菌’越吃越胖,不斷繁殖,變得越來越多。把這些‘吃蠟菌’搗成醬就成了人造肉——人造蛋白質了。”

“原來,人造肉是用石蠟做成的,這肉可真稱得上是‘臘肉’了!”我開玩笑地說道。

在人造蛋白質車間,我看到成桶成桶的人造肉醬、一個個像西瓜那麼大的人造蛋、大桶大桶的人造牛奶和成盒成盒的人造蛋糕。

我們參觀完了,楊老師——小虎子的媽媽,也跟我們一起坐着飄行車回家了。

當我們剛剛離開廠門,天就嘩嘩啦啦地下起大雨來。我一看電視手錶,正好12點整——今早廣播的“天氣協商結果”是那樣的準確,分秒不差。

瓢潑似的大雨驅散了盛夏的熱氣,把未來市的房子、街道、車輛沖洗得乾乾淨淨,越發使人感到清新可愛。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 篇4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在芝罘(讀jiyi)區南迎祥路的一所中專學校裏當教師。那時候學生畢業前學校會安排兩個月的實習,而且要求教師要挨個工廠巡迴指導,幫助學生和工廠的師傅溝通。由於我年輕而且對芝罘區工廠熟悉,每年都被安排在芝罘區各個工廠指導學生實習,充當學生與師傅之間的橋樑。

我記得有一年統計專業的畢業生特別多,分別在芝罘區的二十多個工廠裏實習。我每天要不停地從一個工廠奔波到另一個工廠,忙的午飯都顧不上吃。就是因爲這個緣故,我認識了許多芝罘區工廠的師傅。有煙臺瓷廠的王師傅,煙臺造鎖總廠的張師傅,煙臺石油機械廠的張師傅等等。有些師傅的名字現在記不清了,但是他們的音容笑貌還在我的記憶中。比如煙臺合成革廠、煙臺手錶廠、煙臺自行車廠、煙臺無線電六廠,張裕公司、煙臺啤酒廠、煙臺罐頭廠、煙臺鋁製品廠、煙臺鬧鐘廠、煙臺木鐘廠、煙臺軸承儀器廠、煙臺無線電二廠、煙臺包裝彩印廠、煙臺寶石軸承廠等等,這些工廠的統計員師傅都非常敬業,非常熱情,對我們的學生都非常好,對我這個年輕的指導教師也是很尊重。

一、煙臺造鎖總廠的故事感動了我

我在指導學生實習的時候,結識了芝罘區工廠裏的師傅們,發現他們有許多工作經驗是我們在書本里學不到的。於是我就和學生一起虛心地向師傅們學習。記得煙臺造鎖總廠的師傅給我介紹了他們用黃雜銅代替電解銅降低成本的故事,對我的啓發很大。以前,煙臺造鎖總廠生產的銅鎖鎖體都是使用電解銅的,電解銅價格高,成本高,對企業產品銷售壓力很大。後來,經過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共同研究,對銅鎖鎖體的生產工藝進行了改進,採取了水平連鑄新工藝,用價格便宜的黃雜銅代替了電解銅。這樣一來銅鎖的成本降下來了,爲產品的薄利多銷打下了基礎。

但是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問題產生了。銅鎖的質量出現了一些問題,裂紋、氣孔、縮凹、砂眼等問題都出來了。有人提出,水平連鑄新工藝行不通。後來產品質量檢驗科的師傅們和計劃統計科的師傅們對產品質量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抽樣調查和分析,提出了設備陳舊、工人新手多技術水平低、銅液溫度低和雜質去除不利等諸多因素。最後針對這些問題展開了質量攻關,提高了銅鎖的產品質量,擴大了銅鎖的生產和銷售規模,給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那天,夜色已經很深了,小小的芝罘灣已經進入了夢鄉,煙臺造鎖總廠的質量分析會還在進行。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我,我感覺故事生動地說明了原材料替代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同時也說明了企業控制產品質量的重要性。於是我搜集了整個案例的資料,把它編寫成教學案例,用於日常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煙臺瓷廠的故事啓發了我

後來我又向煙臺瓷廠的師傅取經,師傅給我介紹了他們開發新產品的案例。以前煙臺瓷廠實行計劃經濟,只生產瓷碗和瓷盤等價格低廉的日用陶瓷。企業利潤很低,企業的工人師傅們辛辛苦苦幹一年,還不如什麼也不幹,只把資金存在銀行裏得到的利潤多。後來他們主動開發市場,增加了美術陶瓷、電器陶瓷和耐火材料的生產,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有很大提高。煙臺瓷廠的師傅說:“企業生產應該以市場銷售爲導向,市場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這句話對我啓發很大,於是我也把這個案例編寫成模擬實習資料,用於日常教學,受到學生們的好評。

三、張裕公司的故事指引了我

自從我在芝罘區工廠蒐集案例用於教學以後,我便一發不可收。張裕公司改革銷售員報酬的故事也進入了我的視野,那天和張裕公司的師傅聊天,得知他們對銷售人員的勞動報酬制度實行了改革,把原來的死工資,變成了按照銷售額提成。這個改革舉動促進了公司的銷售工作,提高了銷售人員的工資水平。我感覺這是工資報酬改革的新動向,它可以推廣到我們每一個工廠和單位。於是我編寫成了工資制度改革的教學案例資料,用於《企業統計》的教學過程,學生們對此很感興趣,紛紛諮詢我,張裕公司還要不要銷售員,他們表示想到張裕公司去做銷售工作。這個故事指引我在教學中爲學生就業提供理念上的幫助。

四、煙臺東方電子融資成功的故事激發了我的創造慾望

煙臺東方電子的前身是無線電六廠,後來改制成功變成一個股份有限公司。以一元六角一股發行原始股票融資,三年以後上市成功,創造了一批百萬富翁。這個故事被煙臺晚報和煙臺日報報道了,它的細節我也從煙臺東方電子的師傅那裏聽說了,而且我自己也買了一點兒煙臺東方電子的股票。這個傳奇的故事也被我寫入了教材。我感覺芝罘區工廠裏有說不完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值得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和回味。從此激發了我的創作慾望,我開始把芝罘區工廠的經營故事寫成一個一個的案例,我的教學工作幹得越來越順利。

後來,中國統計出版社要組織編寫《企業統計分析方法及案例》,採取向全國徵文的方法。於是我把自己平時用於教學的統計案例發到了徵文組,那裏面有煙臺造鎖總廠和煙臺瓷廠的案例,還有張裕公司的故事和煙臺東方電子的奇蹟等等。令我沒想到的是,我收到了中國統計出版社的通知,我編寫的案例中選了三個。爲此,我得到了六百元的稿費。

芝罘區工廠的師傅們對我的工作很支持,有工作上的難題也和我一起探索。比如當時統計上還計算工業淨產值,師傅們都感覺有困難。於是我就和師傅們一起設計了一種簡便易行的計算表格,用其計算的淨產值準確而高效。於是,我把這一研究成果應用到了教學工作中。在一次教學中,我偶然發現國家統計局的教材有個小錯誤,於是我就用我們研究的計算表糾正了那個錯誤,還把這個糾錯的過程寫成了一篇學術論文,提出與教材的主編王持衛教授商榷。我把論文投稿到國家統計局辦的《統計教學參考》資料上,沒想到竟然發表了!爲此,我得到了稿費,還評上了高級講師。最後爲了推廣我的計算淨產值新方法,我寫了一篇新論文刊登在《統計研究》上。

30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芝罘區的工廠搬遷了,還有些關閉了,有些變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當年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師傅們都退休了,偶爾在煙臺街上碰到,互相之間也想不起姓名了。但是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我唏噓不已。回憶自己作爲一個指導實習的教師的經歷,我感覺作爲一名教師應該好好向工廠的師傅們學習,他們有很多實際工作的經驗,是書本上沒有的,是值得知識分子學習的。我們雖然學習了一些理論,但是缺乏實際工作的經驗,應該和工廠的師傅們多聯繫,多溝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進步。如今芝罘區的工廠少了,在開發區和萊山高新技術區建立起了許多新興的公司,公司裏有工廠,也有車間,這些師傅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大學畢業生以及他們的教師都應該老老實實地向他們學習。現在,我們的畢業生就業難,很重要的一點是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如果我們能踏踏實實地到工廠去實習一段時間,那麼我們不是可以很快的進步嗎?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 篇5

一九九七年六月份,正是香港即將回歸之際,我所在的日資企業電子廠裏,起了一陣“香港迴歸要打仗”的謠言風,使得一些工友得了“恐懼症”。

每天,上下班經過人事部,都可以看到許多工友攜着工衣,拿着押金條,排着長長的隊辭工。理由是:香港離廣東很近,如果香港迴歸不順利,唯恐打起仗來她們跑不及。儘管廠領導勸說的話語,磨破了嘴皮,還是說服不了那些工友們恐懼的心理。

那時,我剛被調進廠裏新設立的“SKM“部門,做日本一種小型電腦的產品。當時,部門只有幾十個人,因爲產品工序極爲難做,產品造價之昂貴。所以,調來的人員,大部分是各個部門挑選出來的骨幹。

部門廠長,河南鄭州人,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大學生,三十多歲,高高的個子承載着微胖的身軀,白皙的圓臉上架着一副斯文的眼鏡。主管是湖南的,長得像猴子,也會嘰裏呱啦地說幾句日語。

香港迴歸,激動人心的時刻,已進入倒計時的一天天拉近。廠裏大批,小批得了“恐懼症”的工友辭不掉工的,都寧可不要工資,還是揹着行李,逃難似得匆匆離去。

由於,大部分員工的辭離,工廠的訂單不能如期完成,致使客戶的投訴與倍加的金錢賠償增多,所以,讓日本老闆和廠領導們甚是焦慮。於是,才迫不得已,做了爲員工切身利益着想的調整。以往比齋飯還要清淡的一日三餐,都改成了葷素搭配的三菜一湯,主食也不再定量。另外還制定了,優秀員工獎和每月補貼,附加按工齡長短的年終獎。

廠裏待遇的改善,暗自樂壞了“SKM”工廠裏上班的俺,心裏充滿了對小妹學業美好的期盼,眼睛凝視着顯微鏡下只有頭髮絲粗的電線,左手操作着精巧的鑷子,右手拿着細小的焊頭,認真地做着一個個產品的流程工作。

正在樂滋滋地工作中,突然,在顯微鏡下發現,前道工序十二歲的小女孩阿珍,把套管全都穿反了,如此之多的嚴重不良,如果讓猴子主管看到,不是兇罵就是炒掉。所以,我就驚慌地告訴了阿珍,小女孩看後嚇得束手無策地哭。我出於憐憫還是童工的阿珍,就沒有考慮後果,索性停下自己手頭的工作,慌忙幫阿珍修改不良品。目光還忐忑不安地四下張望,唯恐孫猴子主管看到。

不良品修改完了,我和阿珍正慶幸這機密活動完成得真好。突然,一陣狼吼把阿珍嚇壞了:“混蛋,蠢豬,竟然出了這麼多不良品?還有你,巴嘎,巴嘎……誰讓你停下自己的工作,私自幫別人修改不良品的?不想幹都給我滾,滾!”不知什麼時候猴子主管,竄到我們身後,兇狠地指着我們修改的不良品,用普通話加日語罵。

聽到猴子兇惡的罵聲,心頭的屈辱瞬間把我的自尊激怒,不幹就不幹,有什麼大不了,我“噌地”站起來,摘掉頭巾,摔在作業桌上。拉起嚇得瑟瑟發抖,滿臉淚跡的阿珍說着:“我們走,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說完憤憤地甩門而出。

拉着阿珍回到宿舍,看着阿珍萬分沮喪,淚水未乾的臉,一種難言的心痛涌在心間。我憐惜地撫着阿珍的頭說:“阿珍,我們出了這個廠,明天就要流浪着去找廠,你怕嗎?”

阿珍含淚歉意地說“阿蓮姐,咱們部門就你對我最好,今天如果不是爲了幫我,你也不會被主管罵,是我連累了你。我不怕,今後你到哪裏我就跟到哪裏,只要你不嫌棄”。

“傻小妹,我們同是天涯淪落人,說什麼嫌棄不嫌棄,以後我們就是患難與共的好姐妹。哦!對了你這麼小爲什麼不在家讀書,你爸媽怎麼捨得你出來打工呀?”

我話剛說完,阿珍又嗚嗚地哭起,她說,她媽媽在她八歲那年就去世了,那時她弟弟只有四歲。去年她爸爸又娶了妻,還帶一男孩。後媽到來後,就聲稱家裏沒錢,不讓她和她弟弟讀書了。她爲了能讓弟弟讀書,就哭着求她爸爸,說她出去打工掙錢,供弟弟讀書,不然,對不起她死去的媽媽。最後,她爸爸與後媽好說歹說,才勉強讓弟弟讀書。還說,她出來幾個月了,開始因年齡小,又沒有文化,一直找不到廠。這段時間香港迴歸,一些員工怕打仗,辭工回家的很多,廠裏急需用人,才僥倖進到了廠。

聽完阿珍悲傷的哭訴,我擁着跟前這個可憐又可悲的小女孩,跟着她淚如雨下。十二歲,稚氣未退的孩子,該是學校培養的幼苗,家人呵護的寶貝。而可憐的阿珍卻飽嘗着與她年齡不相稱的辛酸經歷。我愛憐地幫阿珍擦去臉上的淚,一邊輕輕的安慰:“阿珍,別想那些傷心事了,天無絕人之路,只要我們努力,一定會找到更好的廠,以後你就是我的小妹妹,無論走到哪裏我都會保護你。”阿珍一下抱着我,哭得更讓人憐惜。

“阿蓮,廠長讓你到辦公室去……”突然,聽到宿舍樓下組長阿菊的聲音。

“阿蓮姐,是組長叫你。”阿珍停了哭聲對我說。

“嗯!肯定是猴子主管到廠長那告狀了,阿珍,你在宿舍呆着,我去辦公室和廠長理論,就是炒魷魚也要把咱們的自尊討回。”說完,就匆忙向廠長辦公室走去。

走進廠長辦公室,猴子主管正和廠長低語,看到我進來,廠長一臉嚴肅地說:“阿蓮,剛纔我聽主管說,你停下自己的工作,私自幫阿珍修改不良品,他批評了你幾句,你不但罵他還罷工,是嗎?”

聽廠長這麼一說,我更是來氣,轉眼怒視着一旁的猴子主管說:“我是停下工作,幫阿珍修改不良品了,而主管怎麼不告訴你,他是怎樣罵我們的?什麼混蛋,蠢豬,更可氣的是還用日語“巴嘎,巴嘎”地罵着讓我們滾。我們雖然是一些極爲平凡的打工妹,可我們平凡並不平庸。我們爲了讓家人生活得更好而打工,我們爲了自身的生存價值而打工,我們爲了美好的前程而打工。總之我們是自食其力,有着美好向往和不失做人尊嚴的打工妹……”

“好,好,說的好,打工者的驕傲。”我氣不打一處的話還沒說完,廠長就忽地站起來,數起大拇指,連聲叫好。

隨即轉向猴子主管,厲聲說:“主管,你爲什麼這樣辱罵員工?你雖然是位高材生,比她們有文化,有職權,可也沒有資格辱罵這些有着美好心靈的小女工。我們都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學日語是爲了我們和日本人更好的合作交流,而不是讓我們辱罵我們的同胞兄妹。如此對待她們和抗戰時可恥的漢奸有什麼區別?希望你認真反省,向阿蓮道歉。”聽完廠長一番感人肺腑的話,瞬間我滿腹委屈的淚水如瀑布般飛流直下。

“阿蓮,剛纔聽了你和廠長所說的話,我非常愧疚,雖然我受過高等教育,可卻兇狠地觸傷了你們美好的心靈與自尊。在此,我鄭重的向你道歉”猴子主管歉意地說着伸出了手。

“阿蓮,你也有錯,阿珍出了嚴重的批次不良品,你應及時報告領導,而不該停下自己所操作的工序,去幫阿珍修改不良品。我們的產品是流程工作,你負責的工序停下,那麼你後面的工序都要停下。這樣一來我們將無法完成客戶要求的出貨日期,試想後果會有多嚴重?這點你也要好好反省。原諒主管,回部門上班去吧!”

聽着廠長語重心長開導話,我歉意地伸出了手。猴子主管滿臉堆笑,連忙握住我的手激動地說:“謝謝!謝謝!”

“要想工作有好成績,團結,友愛是第一,呵呵!快回部門上班去吧!要不然我可要免去你這月的優秀員工獎,扣除補貼了。”廠長半開玩笑地對我說。

滿腹的委屈,終於被藹可親的廠長給化解,心裏好暢快。可轉念,又想起了阿珍那個可憐的小妹妹,就追問廠長:“您不會炒阿珍魷魚吧!如果把她炒掉,我也不幹了。”

“哈哈!哈哈!咱河南的妹子,不但有骨氣還很講義氣,好樣的!看在你的份上,我就不炒她魷魚,但她犯的錯誤嚴重,罰款是免不了的,去宿舍叫她一起上班吧!”廠長依舊爽朗地笑着說。

“謝謝廠長!謝謝。”我倍加感激地說完,就興奮地跑出廠長辦公室,去宿舍叫阿珍。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 篇6

那天,我來到荒廢的工廠,站在偶爾駛過火車的鐵軌上,看着影子,沉默感傷。

煙柱,廠房,見證了曾經的輝煌,也目睹了現在的淒涼,暫歇的鐵路,你的前途在何方?

塔吊,沉睡的時間太長,你睡意朦朧的眼,鏽跡斑斑;斷壁殘垣,累垮在草叢中間,蟲子的鳴叫,是你最好的催眠。

大爺,向我說起了他的過往:這裏留下了他美好的時光,學習、工作、戀愛的對象,成家、立業、孩子的培養……

江邊,你擁有黃金水岸,車船的汽笛聲,是你驕傲的宣言;水中的倒影,映出你英俊的臉……

晨鐘,彷彿在迴盪,不知卻已是暮鼓敲響,這是改革留下的創傷,潮水涌過的地方,已變了模樣,空寂的車間,頹廢的廠房,找不到引以爲豪的光芒。

藍天,陽光依舊明亮,地面,影子到處流浪。

路很長,腿已倦,無法追趕,已被時代遺忘……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 篇7

爲什麼起這個題目?因爲寫的都是過去在工廠裏的生活瑣事,加之這個企業已不復存在了。這大概是我第一次寫工廠的事,過去總是鄙視這段低調生活的經歷,總是不願提起它。前些日子,在一次外出採風活動中,同省市知名作家謝維衡一起攀談起來,他說他也在棉油廠幹過,莫言也在棉油廠幹過,而且這位知名作家跟我還是在同一個廠裏,只是年代不同罷了。我想,大作家們都幹過與我相同的工作,寫真實的生活經歷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那我還怕什麼?於是就寫了起來。

工廠,是一個重要的組詞,辭海中簡單解釋爲:“直接從事工業生產活動的經濟單位”,言簡意賅,可由字面延伸出來的實體卻是龐大的,單說我國,它橫亙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上就不知有多少個偌大的廠房,在這大大小小的廠房裏,聚集着數量可觀的員工。無論在辭海、字典裏,共和國紀實檔案裏,都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名詞。工廠雖說相對閉塞一些,但也不是像密閉在容器裏,高高的圍牆內也不只是隆隆的機器、高闊的廠房,裏面聚集着一個個鮮活的羣體,發生着一個個悲喜的故事,演繹着時代變遷,承載着喜怒哀樂。凡是有過工廠生活經歷的人,他在工廠的生活經歷就佔據了整個人生的重要一部分,在他的人生中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每每回首往事的時候,工廠的生活是他必不可少的人生經歷。

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進工廠的,那時我剛剛高中畢業,看着祖輩、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艱苦重複生活,我替他們感到憋屈。他們自己也喊冤叫屈,常常自嘆:“莊戶孫,莊戶孫,輩輩不斷根。”並常聽他們豔羨地誇耀着:“你看某某家的兒子考學走了,這回好了。”“聽說某某家的兒子在部隊提幹了。”“某某家的閨女頂替接班了,離開了這不稀罕人的農村。”他們還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認爲當時這句話就是說給我聽的`。經常聽着他們的議論,我打心裏就不願在農村“廣闊天地裏”幹一輩子。都說“鯉魚跳龍門”,我那時一心想跳出農門。

可那時想離開農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農村孩子的出路只有:考學、接班、當兵。考學?而當年考學只有百分之二的機率,我當年考學差二十幾分,在與父母的商談下不再復讀;接班?父親在農村大半輩子,母親脫離農村後因生活困難又回了農村,接班根本沒有戲;當兵?這是唯一的出路,沒有多選題。可當時還不到招兵時間。社員們都瞅着一個晃晃的大青年不到生產隊裏幹活,隊長也放出話來,說讓我過幾天就到隊裏幹活。正在我準備先到生產隊幹一陣子再去當兵的節骨眼上,“平度第三棉油廠”到村裏招臨時工,來招工的人跟我家還沾着親戚,愛張羅的舅母就勸我說:“快報名吧,棉花加工廠招人,俺孃家侄在那裏幹得挺好的。”於是我就報了名。

不過,那個年代控制的很嚴,即使出去當臨時工,生產隊裏也不放,就得有比生產隊長更大的官說話才行。生產隊長可能礙於我大舅當書記的的面子,我畢業後又沒到生產隊報到,這樣瞞天過海,生產隊長只好妥協了,最終達成了口頭協議:要我每月向生產隊交15元錢,買整勞力工分。這當然是我求之不得的事,就這樣,我就到工廠裏去報到了。

我去報到的那家工廠距市區二十公里,離我老家三十公里。報到當天,我和村裏其他兩人到處打聽着,走了一個半小時纔到了廠裏,簡單報到後,分了宿舍,安頓下來後,就繞着廠區轉了一圈,第一印象還不錯,寬闊的廠區,高大的廠房。廠裏管理也很清晰,分生產股、業務股、財務股、棉檢股。生產股所轄鋸齒、皮輥、駝絨、榨油、車牀烘爐等車間;業務股負責籽棉收購儲放、槓力、衛生、警衛、車輛等工作;財務股負責財務管理、棉檢股負責籽棉、純棉、棉籽檢驗,這兩個股很專業。這樣,整個工廠形成了“一條龍”的管理模式,從收購棉花,到鋸齒、皮輥車間加工,再到脫絨車間脫絨,最終到榨油車間榨油。

我被分配到了六七十號人的鋸齒車間,分兩班倒。每班一個班長、一個副班長、兩個保全工、兩個動力工。其餘的都是按電鈕的、打包的、看棉花運送機的,喂棉花的、推棉籽的。我幹了不長時間就當了保全工,也使別人羨慕、嫉妒,但不知恨不恨。有人就問我託的什麼關係、什麼門子?我一概不知,也不好回答。心裏卻美滋滋的。

工廠的生活是張弛有度的,上班時,都身穿工作服,戴上工作帽和口罩,有些工序還要戴上套袖。一旦進入了車間就如同士兵進入坑道準備作戰一樣,因玩機器如玩虎一樣,弄不好就要讓它咬着,影響到身體安全和工廠的效益。那時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兩班按工作量計酬的,比着幹,因爲直接涉及到員工工資,大夥都在關心這件事,都很關注車間裏那個不起眼的小黑板,那上面寫着的就是上一班的工作量,那就是目標和方向,都在暗暗發誓超過上一班。那時領導也不用打氣,無形中就增添了力量。

車間裏的每道工序都是重要的一環,每個人如同機器上的每個螺絲一樣,只有都擰緊了才能發揮作用,擰成一股勁,才能出效益。那時的整個車間都呈現着一番繁忙的景象,喂棉花的工序是清一色的女工,姑娘們或站、或蹲、或坐在棉花堆裏,漂亮的外表已吞沒在棉花堆裏,淹沒在灰色肥大的工作服裏。在這裏,她們大都不太講究自己的修飾,追求的是班組的效益,那就是自己的福利,就是最大的動能。她們面對着的是偌大的鼓風機管道口,就像一隻巨大老虎的虎口一樣,不停地吞噬着白花花的棉花,“老虎”只有吃進去才能出效益,它的胃口可真大,幾乎沒有吃飽的時候,除非一下子喂得多了就把它撐壞了,這時趕緊叫停,疏通好管道,否則影響到整個班組的效益。因而女工們總是不停地用杈、用手翻動、輸送着棉花,多了堵,少了不夠,她們總是揣摩着“老虎”的食量,歡快地翻揚着白白的棉花,就像大海里翻騰的浪花一樣。

下一道工序就是就是我和一位姓董的老大姐操作的兩臺機器,大姐操作着左面那臺,我操作着右面那臺。這是兩臺將棉花的籽分離出來的機器,在當時全市七家棉油廠中屬最先進的,密密的鋸齒一如一顆顆犀利的牙齒一樣,顯示出巨大的威力,當時能操作着這樣的設備,內心裏也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我也曾暗下決心當好保全工。在我左面的大姐大我十歲左右,是一名老保全工了,她操作起來嫺熟、穩健,瀟灑自如。我起初一點不懂,一招一式都跟她學,好處我模仿的還可以,不過有點過火。我見她坐着的時候,就坐着,見她站起來的時候就站起來,弄得她也怪不好意思。她就告訴我:“小喬,其實看這種設備也不難,只要別堵了、別空了就行,看着有點堵就掛低檔,有點空就掛高檔。”噢,這回我明白了,一般掛到高檔上,這樣效益高,不堵設備,除非棉花少了、空了,我才掛到低檔上。再也不用起坐不自然了,而是看着設備運行的規律,輕鬆自如地操作着,有時我還繞到周邊溜達溜達,真像一個多年的老師傅的樣子。你還別說,操作熟練了以後,班組效益大增,遠遠超出了二班,領導和同事都在誇我,因爲當月拿到手的票子多了。不過我也有自知之明,我只是起了一個關鍵作用,這是大夥共同操作順暢的結果。

運送棉花的工序,一個女同事站在高高的車間平臺上,不停地操作着運送機,見有點堵,她就揮揮手,我就減檔或拉下手柄,臺上臺下配合的很默契,爲的是出效益。

打包的那道工序有六名男工,打包機兩邊各站立兩名男工,認真地觀察着打包機的升降,待降到一定程度,就迅速地穿鐵絲,用鉗子把做好鐵絲扣,打包打得快,也會出效益。打包的緊張時候,他們也都喊着號子,叫着:“快點、快點”,不緊張的時候,他們在打包機周圍也說笑着,有時還互相開着玩笑,真是:累,並快樂着。

下班後,我們都帶着一身棉花絨回宿舍帶上臉盆、肥皂、毛巾、換洗的衣服,直奔廠裏洗澡堂,熱氣騰騰的洗澡堂在熱情地迎接我們,洗澡堂裏氣霧繚繞,散發出特殊的熟悉的味道,我們一個個脫了衣服,如同下餃子一樣,一個個跳進水裏,洗澡堂裏又成了歡樂的海洋,洗好、衝好,同事們結伴回到宿舍。

那時的宿舍都是用磚和水泥壘的一溜通鋪,一間宿舍裏頭朝外並排擺着十幾個腦袋,大都是一個車間的,有不是一個班的。上下班時可就熱鬧了,上班的下了班,接班的還沒走,就說着笑話,開着玩笑,那時還沒有黃段子,是帶黃的故事,情節很刺激。記得一個姓蘭的同事,真是說黃色故事的高手,腦子裏不知儲存了多少故事,與說故事高手莫言有得一比,他整天說也說不完。他說出口的故事就像真有那麼回事一樣,他自己不笑,總是引發滿堂喝彩。

同一宿舍裏還傳說着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記得印象特別深的一件事,是說同宿舍二班一個姓竇的同事,下了班就急急忙忙去洗澡,到了霧濛濛的澡堂,就一頭闖了進去,結果脫了正在洗澡的女工們“啊,啊”地叫了起來,年齡小的就趕緊遮擋着、躲避着,年齡大的女工一邊罵着,一邊往外轟着,把這個姓竇的同事攆出女澡堂。消息不脛而走,洗澡回來,就開始傳這個真實的故事,有人還打趣地問小竇:“你進去看到了什麼?”小竇鼓起勇氣才說了一句:“什麼也沒看見,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這個故事一直傳了很長一段時間,幾乎大半個廠子的人都知道了,那段時間,小竇真有點擡不起頭來。

宿舍里人多,接觸的男女同事也多,瞭解的信息也多,大多都在品評着哪個女同事漂亮,“脫絨車間的小王很溫柔,很漂亮。”“鋸齒車間二班的小姜眼大,很活潑,工作也好,按電鈕。”“我看小邵個高,皮膚好。”“小邵嘴太大了……”躺在宿舍睡不着的時候,聽着同事的議論也滿有趣,現在仍記憶猶新,彷彿回到了那歡樂的集體宿舍裏。

那時在一溜十幾個男宿舍裏,互相串門,認識了不少人,瞭解了不少事,期間耳聞目睹過不少新奇事。有一次,吃飯過後溜達到一號宿舍門前,只聽裏面“嗷嗷”地叫着,推門進去一看,高大魁梧的同事小騰一口咬着粗大的繩子頭,繩的那頭是兩個男同事用力拽着,我當時就爲小騰擔心,捏了一把汗,關鍵他是用牙咬着,牙的力量怎能拽過兩個壯小夥?可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從小騰的臉上隱隱看出,他在慢慢發力,對面也在加勁,不過繩子有點抖動,這時,只見小騰猛一歪頭,就把那兩個男同事拽了過來,圍觀的同事齊聲叫好,我暗暗佩服小騰:身大力不虧,也慨嘆:高手在民間啊!這次我們收穫的是精彩,而兩個男同事沒人輸掉的是五斤飯票,可能因小騰塊大能吃,輸給他的是飯票。

在這裏,還要寫寫一個姓辛的工友,恕我忘記了他的名字,他是青島下鄉知青,不知什麼原因,也成了我的同事,這個青島小哥確實帥氣,二十郎當歲,留着大背頭,身穿喇叭褲,腳蹬黑皮鞋,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氣度不凡,風度翩翩。我一入時就驚訝,廠裏竟有這麼帥氣的同事,一打聽,原來是下鄉知青。再一打聽,他還在我老家住過。我便回家問父母,母親說:“是有一個姓辛的全家在咱村住過,叫辛崇敬,他當時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咱村勞動改造。”聽了母親的話,我大致瞭解了事情的原委,我便和他拉起來近乎,也瞭解了他的一些情況。小辛的到來,簡直給廠裏的小青年帶來一場“革命”,留長髮、穿喇叭褲的漸漸多起來,時髦浪漫起來。

小辛的光亮遠不止於此,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吸引着年輕姑娘的眼球,有人羨慕,有人等待,有人竟大膽嘗試。就和我同車間姓李的女同事,長得很漂亮,也很活潑,她主動地向小辛進攻,真有點“鳳求凰”的感覺,想憑自己的姿色打動小辛,那時經常在宿舍門口或從宿舍窗戶就能看到,小李從我的宿舍前走過,走進了小辛的宿舍。那個年代能有這麼大膽的舉動,真是開放。不過,小辛作爲一個下鄉知青,不可能娶一個農村女子,他只是逢場作戲,看重的是小李的姿色和風流,這件事沒有下文。

還有位李姓同事,個兒不高,說話溫和,整天笑嘻嘻的,我進廠的時候,他已經四十多歲了,對我們這些晚輩說話還很客氣。接觸時間長了,我也瞭解了他的一些經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批知青下鄉到老李的村子裏,其中一個女青年年齡大了,以爲回城無望了,看好了老李的穩重樸實,就嫁給了老李。過了幾年後,她就開始嫌棄老李老實、沒本事,整天和老李吵架,老李也沒辦法,後來跟別人跑了。記得當時我見了老李還問過他:“你真不簡單,還能娶個女知青。”老李嘆了口氣說:“唉,那是中看不中用的。”還真像老李說的這樣,只給老李留下了一雙兒女,我覺得老李這人很可憐,他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廠裏還發生過一件件令我感動的故事,當我的右腳不慎削下腳指甲的時候,車間主任和同事攙扶着我,已近五十歲的李醫生安慰着我,並細心爲我治療護理,使我感到了人間真情。

我還感受到了老廠長郭典璞對我的諄諄教誨,熱情鼓勵,體驗到張廠長的平易近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有幸遇到了一位從部隊轉業來廠的年輕廠長,辦事雷厲風行,乾脆利落,說話只講5分鐘,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他對我尤爲關心,有幾次到我的工作崗位指點迷津,積極培養我廠長。當我提出想當兵時,這位熱心廠長竟爽快地說:“熱血青年就應該去當兵。”當時我真沒想到廠裏的一把手能說這樣的話,把自己精心培養的人送去當兵。想到這,我非常感激這位可敬可愛的姜廠長。

沒事的時候,繞着廠區溜達,心情好極了,男同事看女同事是風景,女同事看男同事同樣是風景。於是乎,廠區間路上,場外的馬路上處處可見男女同事的身影,呈現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男女同事都收穫了好心情。

後來,我就參軍了,回來後本打算回廠裏去,拜訪過去的老領導、看一看同甘共苦的同事。可不知什麼時候,廠子宣佈破產了,員工四散了。更巧合的是,在原來的場址見了一座大型變電站。作爲一名供電人,我下鄉到變電站的時候,那裏就曾是我幾十年前居住和爲之奮鬥的地方,變電站周圍的柏油路,就曾是我幾十年前騎着大金鹿在上面穿行的沙子路,曾勾起我多少回味和遐想……

工廠,那是剛我走上社會的溫暖懷抱,是我心靈的港灣,也是我走向軍營的演練場。我忘不了領導對我的培養,忘不了同事對我的關心,忘不了那片土地,忘不了那一座座廠房……現在原來紅紅火火的工廠不見了,原來朝夕相處的同事各奔東西。撫今追昔,我無比懷念當年的領導和同事,我更懷念那段美好的時光。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 篇8

我的紅色的雲是想寫兩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的故事,後來有人擔心把她的祕密暴露了,就提醒我。其實小說是編寫的故事,但是任何故事都是要有原型,一旦被人想到是自己就不好了。所以這是小說最難的。

小小說我很喜歡。但是我不想寫。我讀過的小小說都不好。我也寫不好。

最近我讀我在工廠工作期間寫的二十三本日記,我對那段工廠生活很留戀。那些鮮活的人一直在我的腦海裏閃動。他們戀愛,忙碌,激情,尋找自己又被扼殺,等等,現在他們又天各一方。我那時候小,還不懂得生活和愛情。他們偷偷的向我講述那些故事的時候,我都不相信。我以爲男女之間是那麼的神聖。直到有一天,一個女工在廁所裏宮外孕爆發,看到那些女人們抱着紙毛子往廁所裏跑,我還莫名其妙。午夜下夜班和我一起走的女工問起我這件事,我還不知道。她之所以要和我說這件事,因爲她在愛着我。那是個秋夜,天空裏結滿了星星,我們走的那條小路正是一片荒野,一面是樹,一面是草地。偶爾會有一隻鳥被我們驚起。就我們兩個人,沙沙的走着、她的藍褲子在走動時布料發出的摩擦的聲音很響。她給我說完那個未婚先孕的女工的故事,就低下頭,我知道她的臉一定很紅。我們走在高高低低的路上,一會前後,一會並肩。她身體散發出的氣息是很迷人的。我感覺不知道從那天起,她好看起來。也就是我有了這個感覺之後不多的日子裏,好像是深秋,天氣有些涼了。突然有一天她不和我一起走了。後來有人說她戀愛了。她真的戀愛了。她和她的男朋友去另一個方向的居住地了。再後來,有人和我講起她的故事,我感到了一陣陣痛。別人給她介紹現在的這個對象的時候,她還猶豫,可是我一直不把事情說破,她也不知道如何。她同意和男朋友處一處。她在處的同時,還在等我。她的男朋友看明白了她的想法,就對介紹人說了。介紹人是個很有經驗的婦女。她出了一個主意,我不知道是深秋裏的那個夜晚,她就被那個男朋友收爲自己。她也就再也不和我一起上下班了。我一直傻傻的想,那個夜晚她爲了我一定進行了反抗。可是在那個土屋裏,除了他的親屬,就是她一個人,怎麼反抗的了啊。我再也不敢見她了。我知道她現在還在愛着我。後來,車間的那些女人們開始數落我,說我笨,我眼睜睜的看着那些女人們都成了家,我獨自一人離開了這個正火熱的工廠,去做一箇中學的教師。

當然我對愛情仇視不是從這件事上開始的。但是那段工廠生活確實很重要。我所理解的是,生活就是生活,在怎樣的政治情況下,愛情是永恆的。我所痛苦的是,我的日記裏有太多的人與人的爭鬥。我把人分成了好和壞。我把女人對我的愛戀,當作了仇恨。我不知道會有那麼多的女人喜歡我。我在大會上捍衛一個職工的尊嚴的時候,我纔剛十八歲。我現在回憶我的魯莽我還會汗顏。那個穿着最漂亮長的最好看的女人,也是我把她一手推開的。她被一個老工人收爲兒媳婦的時候,她曾經惡狠狠的對我說,我再也不理你。我把她比作保爾那個資產階級的冬妮婭。多少年以後的一個深夜,她突然給我來了一電話,我以爲她會說什麼,她只問了一句,你過的還好嗎。我的日記裏對她有很多的描寫。她粉紅色的上衣,還有那雙皮鞋,我都記錄過。和我一起工作的女工,她遠嫁他鄉,結婚的第一個春節來看我,我也已經成家,她在我的親屬的家裏等我。我們坐了半個夜晚,誰也沒有說話。她每年都給我郵寄一本書,當我收到《穆斯林的葬禮》的時候,我知道一切都結束了。我也不願意翻開這段故事,其實那就是一部小說。我苦於找不到爆發點。

當我離開農場前,我所在的那個工廠已經變成廢墟。我曾經多少次去看去尋找。物是人非,還有很多要敘述的事情啊。我昨天做了一個夢,就是夢見了他們。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 篇9

我們工廠邊上有一條小溝渠,全長大約兩公里。發源地,不過一尺寬的彎曲小溝,密生野草小樹,不注意還看不清這裏有條溝。流出的水很清很清,初來這裏的人還以爲是山泉。聽着汩汩的流水聲,觀賞邊上的花草樹木,微風裏聞到清香氣息,心裏立即涌現出對大自然敬意。

到了中間段,也就是我們工廠旁邊,成了兩邊工廠排放廢水用的溝。這一段是用挖機挖出來溝渠,上面寬約十米,溝底面寬約五米,長不足三百米。兩邊的堤傾斜,一邊緊挨着公路。一邊緊挨着我們工廠。公路邊栽着一排桉樹,一排芒果樹。桉樹細長,筆直筆直的主幹直插雲霄。有風吹來,桉樹左右搖擺,彎曲成弓,可愛又嚇人。我們工廠一百米長,二十米寬。前面有山泉水供應廠,水廠前面是潤滑油廠,再前面就是農莊和幾戶當地居民。

緊接我們廠的下方,還有一座大廠房,長約一百五十米,寬約五十米。往下走,溝邊沒有工廠,溝面很寬,溝底呈斜坡,到處有泥沙堆積的小土包,荒廢已久,沒有清理。溝渠不漲水,水道彎彎曲曲的,水流較快。約一公路處就是玥環立交橋,橋下的河大約不足二十米,水不深,隨時都可以見到成羣的魚,橋下首端長滿水浮蓮,碧綠碧綠的。

我們廠兩端埋着水泥管道做成的涵洞,涵洞上面鋪上水泥,既是橋也是公路,方便車輛進出。整條水溝共有四條這樣的涵洞橋。涵洞前後都有一個較寬、較深的水塘。不難想象,這些較深的水塘,都是發洪水時激流衝出來的。

2014年3月1日,我來這裏上班,和大家一起,住在離廠兩站路的出租房裏。我們工廠對面,公路邊是大片空地,雜草叢生,我們廠也是剛交付的,下面的廠房還在修建。當時,我觀察四周,感覺荒涼加淒涼,心中涌出一種傷痛感。看不到什麼人,也沒有什麼車輛,就連鳥兒也很少光顧。溝渠邊長着幾簇藍白色的喇叭花,牽附在桉樹上。雖然,這花不入流,也不好看,但是,在這裏它就是唯一能讓人心悅的花草。

老闆要在我們工廠外面、水溝邊邊上修一個廚房和六間板房做宿舍。我在出租房住了二十幾天,等板房剛完工,我就利用休息時間,將牀位,擺放在活動板房內,打掃一番裏面的衛生。在牀上鋪幾張大紙皮,牀頭兩邊擺放幾個空紙箱,算是“牀頭櫃”“桌子”。他們還在出租房住,我喜歡安靜,就一個到板房裏住下。晚上加班到9點,下班後,先快速衝完涼,清洗好那幾件髒衣服,就鋪上被子躺進牀裏。

以後,沒有加班或放假,回了幾次珠海,將需要看的書、寫字用的紙筆和其他小什件都備齊。加班到9點或不加班,暫別了震耳欲聾的機器聲和工友們粗暴的吵鬧聲。我就關上房門,獨自一人坐在紙箱做的“桌子”邊,認真地整理以前的資料。時間有富餘就看看書、寫一點日記。每天安安靜靜地寫兩個小時文章,悶了就打開唱機聽聽音樂,困了就躺進被窩裏一覺睡到大天亮。清靜的世界屬於我的,沒有一個人在耳邊大吵大鬧,感覺真好。要是遇到颳風下雨,推開小窗,看看霓虹燈光芒,看看桉樹左右搖擺的優美姿態。

我一個人在板房裏住了一個月,享盡了清靜。有點不足,板房離水溝太近,蚊子很多,每晚都要點蚊香。夜裏的青蛙、牛蛙不停的叫聲也讓人心煩。後來,老闆退了出租房,工友才陸續搬進來。

下班休息時,無所事事,到溝邊看花,看溝裏流水。流水清清的,很多工友都想到水塘裏泡澡。水裏有很多魚,特別是羅非魚,多得鋪滿溝底,鬍子鮎、鯽魚、鯉魚、白條、黃鱔、螺絲、龍蝦,還有其他我沒有見過的魚。這些魚,對水質要求不高,臭水溝裏最適合它們生長。

別廠的年輕人,五點下班以後,都來這裏釣魚。我們沒有到上班的時候,就看他們釣魚,看他們釣上的羅非魚,大的超過一斤重,一會兒一個,一會兒一個,看得我們都心癢癢的。老闆眼紅了,心也抑制不住,趕緊買來幾套釣魚竿,分發給工友,利用休息時間釣魚。

我找來茶杯粗的一根長竹竿,鋸成兩節小段,將一半劈成筷子大的小片,把中間的節打通,尾節鑽出小孔,用鐵絲將小竹片織成喇叭形的捕魚工具。這是我小時候慣用的捕魚工具,叫“竄筒”,也可能是最原始的捕魚工具。把涵洞下方流水急的水道,用亂石碼出w字形水道,竄筒安裝W字形小口上,過一會兒去看一下,沒準能捕到幾個。有時一支竄筒裏面裝着三條羅非魚、鯽魚什麼的。工友們沒有見過這樣的捕魚工具,出於好奇,也爭着去看。我用這種簡陋的工具,也捕到一斤重的大魚。我將捕到的魚先養着,到晚上下班後,做鯽魚豆腐湯喝。鯽魚豆腐湯是美容養顏的最好食補,廣東女人經常喝這種湯。我用竄筒還捕到了龍蝦,會走路的魚,真讓我看了眼界。

下雨天,溝渠裏經常漲到半溝水。廠裏工友買來捕魚的長籠子,有十個小室,鐵絲做成的正方形支架,用塑膠線織成的網狀迷宮,魚蝦能進不能出。老表和老高,把籠子安放在齊腰深的水裏,等一小時去看一次,籠子里居然裝着很多大小魚,最大的魚就是鬍子鮎。一個晚上捕到約六十斤魚,鬍子鮎一個晚上捕到十幾條,最大的鬍子鮎超過十斤重。用幾隻大塑膠桶養着。鬍子鮎精力特別強,一米多高的塑料大桶能輕易地跳出來,“噼啪,噼啪”的彈跳聲,吵得我們無法睡覺。

每天晚上下班後,我選幾條大魚,親自做紅燒魚吃,買一箱啤酒,和工友一起分享勞動果實。起初都說好吃,吃魚時間久了,都吃膩了,大家提到魚就害怕,好長一段時間,我都不願意聞到魚味。別小看這條溝,一年到頭都能捕到很多魚,根本捕不盡。原因,就是這條溝通到立交橋下的小河,小河連着大河,只要溝裏漲水,下面的魚就會不斷游上來。

經常有人揹着電瓶到這條溝裏來電魚(原則是禁止的),每次都能電到十斤左右。其中,看到一對夫婦,電到一條鬍子鮎,足有八斤重,他老婆抱着大魚,笑眯眯地在公路上跑着送回家裏,羨慕不少過路人。

2015年,對面空地開始修建工廠,全是鋼結構的鐵皮廠房,有兩層、三層的。我們廠下方的廠房也交付使用了,這條水溝成了附近工廠排放廢水的溝。緊挨着我們廠的廠房,爲了方便大平板車出入,物業將廠前的水溝,埋下大水泥管道,把原來的溝填平,現在,只有我們廠和潤滑油廠邊有水溝。

自從去年新建的廠房,都陸續交付使用,以前那種寧靜、荒涼全都沖走得沒有蹤影,想安靜下來,沒有可能了。夜裏,機器響到日出,公路上只看到飛馳的車輛和忙碌的人羣,空氣中瀰漫着各種怪味。水溝裏的水,時而變成白色,時而變成黑色。我們工廠邊,養着上百隻雞鴨,大小八隻狗,加上週邊廠,將近二十隻狗。水泥空地,我們車間,滿地都是寄生蟲,稍不注意就爬到人身上。

天氣晴上幾天,突然下起暴雨,水溝裏流着帶着黑色的腥臭水,隨風飄送到車間,令人作嘔。不下雨,不漲水,溝渠裏再也看不到清清的流水,整天流出的水都是白色、灰黃的。我們都不捕這裏的魚,偶爾有人來電魚,無非是徒勞而已。水溝再也看不到遊動的魚。

前幾天,我們到外廠加工,很早就完成了任務,我們沒有回工廠繼續上班,躲到玥環立交橋去偷懶,看見立交橋下的水浮蓮全都枯死。這種用來淨化污水的植物,繁殖力驚人,屬於外來物種入侵,無法根治,卻無法抵抗嚴重超標的有害水質。

水溝整日流着或白或黑的的污水,水邊的野草,還有生命力、繁殖力最強的本地野山芋都枯死。長時間不下雨,偶見淺淺的清濁水流過,溝底小石塊和枯死野草掛着各種膠袋,長滿了白色絮狀物,慢慢轉變成黑色,厚厚地,隨着緩緩流淌的水飄動。溝裏的魚、螺絲已經絕跡了,再也聽不到牛蛙討厭的叫聲。只有不會枯竭的、日益加劇的化學污水,源源不斷地流着,流着。

車間裏的小故事經典散文 篇10

老鼠要開化學工廠,據老鼠所說,化學工廠對動物們有好處,利國利民,動物們也半信半疑,無論怎樣,化學工廠就如此開張了。化學工廠坐落於一片綠色的草地上,附近不遠處就是森林,旁邊是湖泊。

本來這裏是小動物們的遊樂之地,忽然多了一幢怪異的大房子,讓小動物們很是奇怪,不過也並沒有多留意,平時繼續來這裏玩耍。老鼠請來了自己家族的其它一些老鼠一起來運營工廠,漸漸地,小動物們發現那幢大房子最上面的煙筒冒出來黑煙,到達天空形成了一股黑霧一般,越來越多,漸漸地,藍天不見了,變成了灰濛濛的天;在天空飄散的黑霧也降到了地上,草地上的花朵青草們也漸漸枯萎了,湖水也變成了黑色,小動物們也受不了空氣污濁,四處跑開了。

老鼠開的工廠造成大面積的環境污染的事情傳遍了整個大森林。森林大臣上報給森林之王老鼠開的工廠污染環境,並且在逐漸擴大污染,森林之王聽後大驚失色,立刻親自前去工廠的地方看個究竟。森林之王來到那裏,看到工廠確實污染了環境,於是找到了老鼠,告訴它這件事。老鼠看到如此,立刻十分愧疚,本來以爲是一件好事,沒想到造成如此狀況,決定關閉工廠。

森林之王也同意老鼠的主張。老鼠關閉了工廠後,環境漸漸恢復了本來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