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中秋思鄉散文(精選12篇)

中秋思鄉散文(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分爲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什麼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思鄉散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思鄉散文(精選12篇)

中秋思鄉散文 篇1

沉睡了整個下午,在臺風肆虐過的午後,夢得七零八落,拿起手機,收到一短信,“中秋快樂。”一股溫情頓滿心懷,又逢中秋了啊?走到陽臺,那花草落英滿地,一片悽離,一陣心酸又襲來,今年中秋樂從何來?黃昏的天空自灰暗着,哪管人心?灰雲濃了又薄,薄了又濃,漠然地漂浮着,移動着……

我的心,冰涼如露。寧願殘月,寧願無月,寧願悽風,寧願苦雨,只希望人圓。我向天發問,何時月圓人長圓?月圓月缺,人也隨之。只是,下個月的月亮還是這個月亮,人經歷了生死輪迴,下輩子還能續這份父女情否?

父親走了二十多天了,帶着他對我們的牽掛和我們對他的遺憾離開了。父親肯定是上天堂的,今天是他走後的一箇中秋,我想對他說“那邊無病無痛,老爸中秋快樂!您不用擔心,我們會好好照顧母親,也請您的在天之靈保佑母親健康長壽。”四個兒女中,我常在父親身邊,養育恩,血水情,有太多太多回憶,我都不知該如何說起了,窮盡筆墨難書了,女兒人到中年,仍是素筆拙書,一屋空落,滿懷思念。

整個夏天,面對人生的無常,病痛的無奈,幾番提筆,擱筆,罷了,自己守着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哀愁吧。但在這空間,值此中秋,祝關心我的朋友,天下所有父母們人長久。

中秋思鄉散文 篇2

再有兩天,月圓人圓的中秋就到了。到處在張燈結綵,廣場也到處在裝飾一新。提提的月餅隨處可見,隨處的祝福也天天在接。我被這種氛圍感染着,下午也偶有心致,貼了篇名爲中秋的文章。其實,自己心裏最清楚,每臨近中秋一天,心裏的害怕感就愈加的強烈!

中秋,對於我有着很多的回憶,更有着很多抹不去的印跡!有歡喜,有吵鬧,有悲傷,而更多的是一團一圓的美好,是閤家歡的笑聲!

六年前的中秋,是我以女兒身份最後和家人共度中秋的日子,因爲第二天,我又坐上了車,踏上求學之路!六年來,不管節前還是節後,不管多麼忙碌,總會在這個日子想回老家,回到媽媽身邊,享受着身爲女兒的一寵一愛。習慣了媽媽的笑,習慣了媽媽的大嗓門,習慣了媽媽一遍又一遍的叮囑,更習慣了媽媽清聲乾脆的叫我麗麗。而今天,媽媽離我而去快三年了,隨着媽媽的離世,感覺自己再也沒了家的完整,沒了喊媽媽的權利,甚至連麗麗這個我最愛聽的稱呼,也一樣伴隨着埋入了墳墓!

今年的中秋,我怕了,怕了一份寂寞,怕了一份傷感,更怕了一份思念!於是,我選擇了逃避,還是選擇不回老家,可是自己知道,那會是一個多麼煎熬的日子!

中秋,月圓,人不圓;

想念,有思,人不在!

中秋思鄉散文 篇3

再過一天就是中秋節了,到處都瀰漫着過節的氣氛,耳朵裏聽到的,嘴巴里談論的都是跟過節有關的事項,各個單位也都在詳細部署各項跟過節有關的事宜,商店裏也是鋪天蓋地各式月餅,可是,我卻沒有一點過節的喜悅,淡淡的和同事們討論着過節那幾天假要怎麼過,懶懶的準備着過節的那些必備品……

我不知道是我對過節太不敏一感還是對過節太在意,每個節日來臨前我都會變得很傷感,一點點小事或者一點點小的不如意都會勾起我很多的感慨和很多的眼淚……

我今年的中秋節會是個什麼樣的中秋節呢,不知道……我甚至都想不起來去年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了,是刻意忘記了還是我把那個節日漏掉了呢……

中秋節又被稱爲“一團一圓節”,是親人一團一聚的日子,也是親人之間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中秋之夜,明月當空,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幾杯清茶几個月餅,邊賞月邊暢談各自的酸甜苦辣,感嘆下現在的世事時事,其樂融融……只是,這麼美好的場景,也許只能出現在夢裏吧……

人生能有幾中秋。人自多愁。月又何愁。嫦娥今夜爲誰羞。雲意悠悠。雨意悠悠。

自憐蹤跡等萍浮。去歲荊州。今歲渝州。可人誰與共斯樓。歸去休休。睡去休休。

中秋思鄉散文 篇4

記得小時候過中秋節,充滿了期盼、快樂。期盼到時侯能分給每人兩塊月餅。

等月餅到手後,第一時間先看看是什麼餡的?最希望的是叫“酥皮”的月餅,表皮酥的只掉碎渣,覺得它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月餅了,甜甜的、濃濃的奶油味,三五口就把它吃光了,而弟弟一隻手拿着月餅,另一隻手接着掉下的酥皮矜持、文雅的吃着。有一次我對弟弟說:“我會把你的月餅變成月牙一樣彎。”弟弟很高興的問:“怎麼變?”等看到他的月餅被我吃掉了許多時,朝我大吵:“騙子,還我月餅。”

在記憶中再過中秋節時,家裏多了些水果,有葡萄、西瓜、桔子、蘋果等。在北方季節溫差很大,夏末初秋媽媽把西瓜放到深2-3米的地窖裏儲存,爲了全家在中秋之夜能有西瓜吃,全家個個都很期盼、高興,月餅的種類和數量也多了不少。

我們各自成了家後,每年的中秋給媽媽挑選最好的月餅,家裏的月餅敢和商店比種類。

媽媽總是拿出一包包的月餅打開,哦!這包是白糖餡的,棗泥餡的、、、很開心的樣子。

到最後問題又出現了,沒人去吃那些外表誘人,香香甜甜的月餅了。媽媽把一個月餅掰成多少塊讓這個嚐嚐,那個吃兩口,才把一個月餅給分出去。

媽媽分給大家的是快樂、回憶、親情。是全家愛的延續。

中秋思鄉散文 篇5

隨着九月的到來,這幾天暑氣漸散,空氣中已經能夠嗅到秋天的味道了,而隨着秋天到來的除了香飄十里的桂花和千姿百態的菊花之外,還有一縷縷鄉愁,中秋漸進,鄉愁越濃!

今年的中秋節在九月的中下旬,翻開日曆,會發現八月也就只剩下最後的幾天,進入九月之後,離中秋也就越近了。人言“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落葉歸根的季節,自然而然會人生出一股悲涼的感覺,但是,除了落葉和秋風之外,秋月必然也增添了另外一股氛圍——思鄉!

據悉,中秋節始於唐朝,盛於宋朝,自古就有很多唐宋詩人藉着秋月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在我們的意識中,中秋月圓人團圓。不過,通常情況下,人都是在異鄉望月思鄉的。比如李白的《月下獨酌》、蘇軾的《水調歌頭》等,雖然沒有辦法向他們一樣將思鄉的情緒化作悽美的詩句,但是卻有那份同樣的鄉情和鄉愁,這種鄉情和鄉愁是不論古今、不分中外的。

與古代的交通不便相比,雖然現在交通非常便利,人們可以隨時回鄉、回家,但總有很多很多的身不由己,今天,在中秋前夕,身在異鄉的我也只能藉助文字這一媒介去思鄉,懷念!

離開家鄉,在霓虹閃爍、高樓大廈的城市裏已經有幾年的時間裏,記憶中的中秋也在時光的輪迴中漸漸淡去,但是,卻也越發懷念。中秋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法定節日之一,從唐宋時期盛行以來,每逢中秋佳節的時候,各種習俗和活動紛沓而來,非常熱鬧,也充滿着秋收、月圓、人也圓的氣息。賞月、拜月、觀潮、猜燈謎、吃月餅、飲桂花酒等等,似乎每一項都帶有屬於中秋的獨特的韻味和氛圍。

但是現如今的中秋節,似乎只有“三天小長假”這唯一的標籤了,連月餅都已經不在是從前記憶中大小可比天上月的月餅了。而對於獨在異鄉的人而言,中秋到來之時的那份孤獨更甚。記得小的時候,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分外熱鬧,遠勝元宵和重陽,有溫馨融洽的家人團圓,有人來人往的親朋往來,有大大的月餅,有香甜的瓜果,待夜幕降臨之後,一家人坐在院子裏賞月、聊天,溫馨的氛圍和皎潔的星空交相輝映。

記得之前的時候,有人說過,“人總是懷念惦記已經失去了的人、物”,如今身在異鄉,在每天都毫無變化的城市中忙碌、穿梭,對於秋天、對於中秋,恰如每一個平常的日子、亦如每年都會輪迴的四季,但是偶爾去懷念家鄉勝春朝的五彩秋天,懷念那點點星辰圍繞的皎月,懷念那份漸漸遠去的那份情懷!

中秋思鄉散文 篇6

一年之中,最讓我們值得慶賀而團圓的日子,那就是中秋節和春節。

中秋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自有史以來,幾千年的發展史,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向往和追求的一天。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又稱爲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還有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古老的禮俗與衆多神話傳說及中華傳統文化中其他諸多因素結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內涵豐富的重要節日。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圍繞着月宮的一系列神話,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唐明皇遊月宮等,它們給月宮掛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祕絢麗的光環,使之充滿浪漫的色彩。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等佳句。

中秋節是閤家團圓的日子,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人們還互相饋贈月餅表達良好祝願。

中秋節將要臨近,我們生活中的人們都迫不及待,個個都精神飽滿、喜氣盈盈,用各種形式來表達自己“喜迎中秋、慶賀團圓”的喜悅之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民俗慶祝活動。

中秋之際,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忙碌中增加收入,大街上、店鋪內、各大商場、超市內,貨物繁多、品種齊全,購物的人們絡繹不絕,如同過年一般。還有在外漂泊的人們,匆匆忙忙向回趕,腦海裏時時念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千古絕唱的詩句。

再看田野裏一片片秋收的景象,人們正忙的熱火朝天,這一切都證明了我們生活中的富裕和嚮往團圓的精神寄託,時時在追求着美好的目標。全國上下各族人民高歌、勁舞、狂歡,我們用美文、抒情、描繪等各種形式來迎接讚美“中秋之夜”而團圓的美好日子。

中秋思鄉散文 篇7

又是一年九月,追夢的我還是回到原來的位置,努力工作成爲當下自己最原始的記錄。時光最是無情,殘忍的在我們身體和心靈上留下它醒目的痕跡。偶而輕鬆一刻,那也不過是一剎那而已。

走在繁華城市的巷弄,家家戶戶充滿了歡聲笑語,盡顯天倫之樂的喜慶,看着偶而經過身旁那形單影隻的身影,正是此刻自身的寫照,陪伴自己的始終是孤寂和思念。

遙想當初對生活的態度,是那麼的充滿自信,可是現實證明了一切――都是未知數。不知何時有了對未知的東西感到恐懼、彷徨和迷茫。羨煞了陶淵明可以隱居田園,種豆南山的愜意,不與市井而喧鬧,不屈官場之權謀的自由灑脫。可惜自己畢竟生活在現代,由自我的追求和夢想,實在是看不開放不下。所以我們無需退縮,逆風的飛向纔會是夢想。

高爾基的《海燕》中寫過“讓暴風雨來更猛烈些罷”,證明了海燕的不屈勇於逆境向上的精神,如今的我們也該這樣,整理自已的心情逆風而行,腳踏實地的認真對待,未耒必定會更好。

中秋思鄉散文 篇8

亙古不變的月亮,月圓中秋。獨在異鄉的遊子,心如夢般的飄泊;思念溢滿的淚水,融化夜空;浩渺如詩的情緣,彈奏起激情的心絃。今夜,心潮澎拜,難以入睡。

寂寥的秋風,漫過指尖的惆悵,輕輕吟唱成一曲離殤,在夜空隨風飄蕩。風中緩緩飄落的樹葉,在靜謐的秋天裏散發出難言的分離之痛,心中泛起思念的漣漪。夜晚,皎潔的月亮高高掛在天空,擡頭仰望着滿載柔情的月光,思緒在風中飛揚,滿腔的情懷早已化爲點點繁星。低頭俯視着銀灰色的世界,心中瞬間升騰一份淡淡的憂傷,出入的靈魂已經飛出自己的身軀,釋放內心的思緒,在清清的月光下靜靜地思念遠方的親人。

月光,清幽柔和的流瀉着,一輪金黃的圓月像面鏡子,照着故鄉的親人,也安撫着遊子們那顆受傷,漂泊的心。圓圓的明月,深深地牽扯出多少對親人故土思念的情絲,翻滾着多少不解的愁緒,訴說着多少愛的苦澀。如水的月光灑在我的臉上,朦朧的淚眼中我依稀看見了村邊那條長長的小路上,有親人翹首期盼的身影。懵懵中看到路的盡頭,果然是母親含淚踽踽的向我走來,我的淚滑過腮邊,品嚐着絲絲的甘甜。愜意而飄逸的月光流進我的心房,對故鄉,對親人點點滴滴的情感,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化作思念的淚水,心在明月下淚水成行。

中秋之夜,舉杯團圓。花雖然以凋謝,但是相思卻沒有割捨。思鄉的人兒依舊是夢繞魂牽,關愛綿綿;思鄉的人兒依舊是把酒問孤月,今夕是何年?思鄉的人兒依舊是幾許溫情繞杯盞,滿腹話語無處訴。月光在月夜裏四處飄散,揮灑着我濃烈的情感,傳遞着那思鄉的愁緒,複雜的心情遮蓋不了我此時的眼睛,淚水再次潮溼在月下,顆顆晶瑩的淚珠兒,伴隨着那落寞走過的痕跡。

'我歌夜徘徊,我舞影零亂'。夜闌,心碎伴着瑟瑟秋風,吹開了一朽的綿綿思緒。寂靜的夜裏,燈光下搖曳着我孤獨的身影,稀薄的空氣中透着點點淡淡憂鬱。我緊閉雙眸,任記憶中的傷感伴着夜色的`清寂,輪迴在這微弱的燈光裏。任盈盈的淚滴和着心底的落寞,無聲的哭泣。心隨飄搖的風,浮動着憂傷的殘夢,酸楚和傷感便在這中秋之夜毫無節制的蔓延開來。

夜深,月已稀,我孤獨的守着殘月。絲絲冷風,淒寒切切。桂花的馨香擁着夜色,氤氳的空氣裏流動着秋的味道,縷縷幽香溢滿空曠的夜色,潤澤了與親人相遇時刻的浪漫,牽引遙遠的思念:'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死落誰家'。

然而,月光總有陰晴圓缺,人亦有悲歡離合。月圓了又缺,天陰了又晴。年復一年,不老的依舊是那明月,可是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在時光輾轉的輪迴裏,又隱藏了多少落寞和憂傷,又有多少無法排遣的孤獨和寂寞,卻也照出了紅塵裏那悲愴的滄桑歲月。因此,人們願意對月傾訴內心的愁緒,對月寄予遠方親人滿載的愁思。側頭仰望圓圓的明月,惆悵,離情,期盼,往往會使人的情感跌幅潮起,殘缺的月兒更加縫補了對親人的思念。呆呆的佇立在月下,用心靜品着時光裏那些錯過的往事和擦肩的緣,看着殘缺的月影,想到了一種深沉的人生悲歡,歲月在手中反覆摩挲,見證着生活的美好和艱辛。如同月亮一樣,時時都有變化,每天都在更新着。而我們每天的生活也同樣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今天的收穫並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今天的悲哀並不意味着明天的痛苦,今天的快樂並不意味着明天的幸福。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成長中沒有永遠的快樂,也沒有永遠的悲傷······此時此刻,我的心情不再沉重,蒼涼的心漸漸地甜潤起來。

夜靜默了,風悠悠,我的心也悠悠。遠方,一縷清風微撫,撫響了塵封的琴絃,空靈靜美的音樂劃破寂靜的夜,心中的煩悶慢慢從心痕擴散開來,心靈變的坦然,安逸起來,所有的憂傷消融在這月光如水的夜晚。今夜,我滿懷思念遙寄一彎明月,絲絲眷戀託付給點點繁星,縷縷情思囑咐朵朵雲彩,帶去我的祝福,祝願遠方的親人每年團圓在家中,中秋快樂!?

中秋思鄉散文 篇9

清宵月光冷若霜,遊子離腸亂如麻。

思鄉之情是歷史長河中飄轉不絕的最悽美的旋律。遊子如同從家鄉這支竹簫中傳出的音符一般,即使散播到天涯海角,也無法斬斷其中的聯繫。一夜夜的魂牽夢縈,一次次的望眼欲穿,一聲聲的喃喃細語,都是家鄉對遊子的呼喚,遊子對家鄉的牽掛啊!遊子的鄉愁是水滴,日復一日積成了清潭對影獨酌;遊子的鄉愁是蠶絲,年復一年織成了鄉衣以慰孤心。不論暴雨狂風,鐵馬金戈,都無法斷絕遊子與家鄉的聯繫。

迎窗前孤燈冷月,揮劍斬麻,寒風落燈花,驚鴉一啼月掩華,道不清何處爲家。

遊子心中的鄉愁如同清水中的一滴墨汁,起初仍清晰可見,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便四處都是它的身影,且越攪越渾。故鄉愁不可理,越理只會越亂。這輕煙似的鄉愁,只需一縷清風,天地間便會充滿它的身影。鄉愁會在不經意時自然流露,細細尋覓時卻又了無它的身影,只聞其聲,卻不見其人。

共河邊濁酒寂影,細看麻形,翻手杯酒傾,杏花濺影夢初醒,仰首望天向誰吟?

因爲背後有個家鄉,遊子們才能不懼人生的風浪;因爲背後有個家鄉,遊子們才能昂首闊步奔向希望;因爲背後有個家鄉,遊子們纔能有地傾訴衷腸……鄉愁既如刀一般使得離人斷腸,又如綢一般成爲纏綿心間的溫柔。這甜蜜而又痛苦的鄉愁,成了多少人駛向遠方的方舟!

最是那一繞指的溫柔,像一支長劍不勝纏綿的嬌羞。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中秋思鄉散文 篇10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國家。中國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與詩詞有着緊密的聯繫,詩讓中國的傳統節日都鍍上了浪漫色彩,詩詞妝點了節日,節日觸發了詩人的靈感。而在所有的傳統佳節裏面,最富有詩意的就數中秋了。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圓月被視爲團團圓圓的象徵,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繫。歷代詩詞中詠明月、贊中秋的名句數不勝數。例如: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等等,等等。

在記憶中搜索一番,詠月的名句還遠遠不止這些,但是僅以一首詠月詩而名垂詩史的當數張若虛了,一首《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先生譽爲“以孤篇蓋全唐”。詩人在詩中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祕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爲一體,創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特別是其中的兩句一直讓後來人覺得簡直是神來之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歲月的流逝,世道的輪迴,對人生的短暫和宇宙的無限等哲理的深層思索,油然升起對宇宙和永恆的探求和嚮往。只有後來詩仙李白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纔可與之相應和,讓人領悟到“明月長在,人生如寄”,世事滄桑,光陰易逝;而天上明月閱盡人間變幻,恆久相照,使萬物生輝。

又到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那小小的圓圓的月餅,是那化不開的濃濃鄉愁,月亮是圓的,月餅是圓的,人當然應該是團圓的,不管分離多遠,分別多久,都應該去見見親人!現代的快節奏生活,己使人好長時間顧不上擡頭去看看天上的月亮了。但是,即使是不能回到親人的身旁,不能夠團圓,我們也要停下匆匆追逐的腳步,感受一下心的感覺擡頭凝望那清涼似水的圓月,在中秋的夜晚,在清涼的月輝下,心中裝滿晶瑩如雪的玉壺之冰。思緒卻隨之飄到遙遠的家鄉,與家人團聚在一起。

小小的月餅,卻有着極其豐富的內涵和祈願,花好月圓人團圓!它已成爲中秋節的主角,千百年來,它沐浴着月光,默默地表達着人們對團圓和幸福的真摯渴望。今年,中秋又至,我們期盼着詩度的中國,詩意的中秋明月長好,歡歌常在。祝願年年歲歲,中秋詩詞不斷;願歲歲年年,花好人也團圓。

中秋思鄉散文 篇11

時光如流水,亙古永向東,秋風漸蕭瑟,秋月又朦朧。

又是一年中秋夜,月亮被薄薄的雲霧籠罩着,朦朧而飄渺,就像我那顆迷茫的心,孤獨的流瀉着寂寞。不經意的行走在無人的街頭,很自然的又來到那個蒙古人開的小咖啡店,這裏是我孤獨時的棲身之地,是我思鄉時的精神依託。

漫不經心的攪拌杯中的咖啡,那熟悉的旋律又在耳邊想起,"蒙古包的縷縷炊煙,輕輕的飄向藍天,茫茫的綠草地,是我生長的地方_____.隨着那美妙的歌聲,心兒像白雲飄向了那一片綠油油的大草原,我那遙遠的家鄉。一縷愁緒化成淚珠打溼了我的眼眸、美好的往事一幕幕在腦海中涌現———,

記得那年中秋有幸回到家鄉和親人朋友一起歡度佳節,在友人的安排下,我們踏着秋的足跡,來到了草原深處。綠色的草原已走過如畫的季節,邁入了秋天的行列,金色的草原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別有一番風味,雪白的羊羣行走在金黃色的原野上格外的醒目,一片片的油菜花盛開了,一對情侶在花海中歡歌嬉戲,姑娘那火紅的蒙古袍,在花從中飛來飛去像蝶兒在跳舞,立刻我的心被感染了,多美的人間畫面啊,我不由輕輕的貼近了草原,呼吸這深秋的氣息,盡情享受着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碩果。

這時夜幕降臨,一輪明月升上天空,把它的光輝無私的灑向人間,金色的草原在月光的沐浴中波光粼粼,就像黃色的海洋,風兒吹過掀起微波,似層層細浪,草原的月夜格外的清涼,陣陣花香撲鼻而來,行走在這寧靜的草原深處忘記了煩惱,忘記了城市的喧囂,整個人變得輕鬆起來,快樂起來。啊!家鄉的中秋夜好美,好安靜,家鄉的月啊明亮而透徹,此刻,我深情的躺在了草原母親的懷抱,那顆遊子的心找到了歸宿。

這時,我們借住的蒙古包炊煙裊裊升起,一股濃郁的奶茶香撲鼻而來,蒙古民族熱情好客,爲我們準備了豐富的晚餐,手把肉,馬奶酒配上香甜的奶茶,我們和少數民族兄弟姐妹共度中秋,席間能歌善舞的民族兄弟感染了我,使我那顆激盪的心無法平靜,放開青澀的喉嚨歌聲從內心流淌出來:月是故鄉的明,園月釀美酒,家鄉明月正圓呀,我們來相會,高舉金盃,只爲那故鄉醉,親人,朋友請乾了這杯酒——

是呀,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如今散落天涯,獨居他鄉,我的心涌起一分慌亂,一份憂傷。

中秋思鄉散文 篇12

出門在外最催淚的,一個是鄉音,一個是食物。

記得7年前過年,老公買回來一隻吐着泡泡的珍寶蟹。龐然大物盤踞在水斗裏半日,老公拿着大斬刀幾次三番上前,繞着圈比劃,橫一刀豎一刀,僵持半天,氣鼓鼓敗下陣來:先燒別的菜。最後等到開飯,忍無可忍,一把拎到砧板上,紅着眼殺氣騰騰。我從旁助陣,用兩隻筷子勾引住螃蟹兩隻大鉗,急叫:你快點呀!於是他眼一閉心一橫,當頭一刀劈下來,螃蟹順勢一分兩半,只有大鉗還死死咬住筷子,其餘蟹腳亂蹬一氣。大功告成之時,我卻潸然淚下,嚇得老公聲音都變了:怎麼了啊?我說:我想吃大閘蟹呀!一桌的年夜飯,孤零零的兩個人,那是我們第一次在美國過春節。

上海人當然是愛大閘蟹的。“九雌十雄”,秋天是美麗的季節。膏肥黃美,怎麼吃才最好?清蒸。用繩子團團捆住,一隻只放入蒸格,透過透明的蒸鍋蓋子貪戀地往裏看,是兒時記憶裏的美好畫面。只見蒸汽繚繞,漸漸,青色的蟹殼慢慢轉成柿子的橙色,於是趕快去報告阿孃螃蟹熟了。

一碟沾醬最是要緊,是吃蟹的靈魂。有的飯店是用醋,有的還加薑絲,但我家的家常配方不同。醋當然是要的,用的是鎮江香醋,加上一點生抽,一小勺糖,再撒入薑末,拿一根筷子,調上兩調,和大閘蟹一起放進蒸鍋蒸。沾醬放中間,旁邊一圈蟹,衆星拱月,儼然纔是主角。所以上海人家裏還有一道菜,叫蟹粉蛋。其實哪裏有蟹粉?不過蛋黃蛋白分開,再加上這碟沾醬,鍋裏翻上兩翻。薑絲、醋、醬油、糖,依稀就是吃蟹的味道了。

但能蒸着吃的大閘蟹畢竟是大菜,逢年過節才上桌子的。小時候蒸一次,弄堂裏來往的鄰居都要停下來問:“今朝請人客啊?”更家常的那種,叫六月黃,是真正記憶深處兒時家的味道。

六月黃,百度百科裏說,是農曆六月到中秋這段時間裏上市的蟹種,有說是未成年的大閘蟹。只差一次蛻殼,身材便發育不足,價格自然也便宜很多,但肉質柔軟鮮嫩,是普通人家的日常好選擇。六月黃怎麼吃?小小的個子,少少的肉,清蒸太不過癮,自然是面拖。

一籮的六月黃買回來,用牙刷洗淨,趁還活絡,拿根筷子引住蟹螯,輕鬆提到砧板上。菜刀放在蟹殼正中,刀背上稍稍一用力,就一斬兩半。旁邊油鍋麪粉已經備好,把兩面蟹肉露出的部分往麪粉裏輕輕一按,便移到油鍋裏小火煎。網上說面拖蟹要放在油裏炸,那肯定不是我家的做法。只將裹着麪粉的那面稍微煎一下,引出焦香,裹住裏頭的蟹黃蟹肉,足矣。然後再斬下一隻。動作熟練如我阿孃,七八隻蟹,從斬到入油煎,不過兩分鐘左右。

六月黃個小肉嫩,需要加點調料來吊它的鮮味。兩調羹醬油,一點糖,在油裏翻炒,然後便加水煮。上海人傳統的特點,叫“螺絲殼裏做道場”,背後的意思是,一點都不捨得浪費。這同樣適用在吃上。這麼好的湯汁,怎麼能浪費?於是主角旁邊常常有一些搶風頭的配角。比如做紅燒肉,就要加百葉結或者蛋;比如做面拖蟹,那就要加毛豆。毛豆先要油裏煸過,去了豆腥,此時就加在水裏,和蟹同煮,吸飽一身鮮甜鹹。待得蟹身通紅,加一點點鹽定味道,然後水澱粉調小半碗水,倒入鍋裏收汁,一盤家常面拖蟹就可以出鍋了。

首先當然吃蟹。打開蟹蓋,去掉三角包,先把蟹黃添淨。再處理掉蟹腮,就可以一口咬下香噴噴的面拖部分了。然後順着蟹腳把蟹身咬成五塊,蟹身的嫩肉吃掉,再咬蟹腳,樂此不疲,務必吃得乾乾淨淨,只餘空殼。最後戀戀不捨舔乾淨手指,就是最快樂的收尾——蟹醬毛豆拌飯。鮮美香鹹的飯,我可以一口氣吃兩碗,酥爛的毛豆混着飯粒,帶來深深的滿足。

“歡喜吃多吃點。”這是動人的鄉音。每次吃麪拖蟹,我的面前總會遞來一隻又一隻的蟹蓋。桌對面坐着阿孃和媽媽,滿足地看着我吃,嘴巴跟着不停張合,從幼時一直到出嫁。

記憶裏的親人面孔和炊煙味道,是一生繫住你的家的方向。於是,北美的珍寶蟹再大,帝王蟹再肥,都比不過一隻小小的六月黃,燒不出家裏面拖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