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深秋夜話散文

深秋夜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一

深秋夜話散文

房間裏黑着燈,外面什麼也看不見,只有唰唰的雨聲透過紗窗飄了進來。坐在窗前,什麼也不需要看、什麼也不需要想,只是靜靜地聽着雨聲——這秋夜最迷人的音符。

在這繁華俗世,雜音太多,自然之音被高樓和機器之聲隔絕,很難聽到,即使聽到一兩聲鳥鳴,那也是籠中鳥的叫聲,其實早已不像鳥的聲音了。城市的雨雖然沒有鄉野間雨的那樣富有詩意,但云朵實在是太高太大了,雨線編織成的網總是能把一切喧囂和城市叢林掩蓋掉,讓人們享受片刻的溫柔與清淨。

夜雨,特別是秋夜的雨最是讓人魂牽夢縈。我喜歡秋夜的雨,她像我的戀人,我總想與她獨處,總想一個人躲在沒人的地方聽她對我低訴:山坡上那片小樹林的樹葉變黃了,小河裏的水更清了,路邊的野菊花也早早地開了,到張大爺家串門聽他侃大山的人也多起來……

窗外的雨繼續下着,我的一切寧靜下來了,甚至連靈魂也在雨聲中飄回到故鄉的小樓裏,在那裏與故鄉的山、河、一草一木享受着秋雨帶來的寧靜。

鄉間小院,茅屋數間。

三四鄰友,踏雨而來。夜幕降臨,他們已幹完了一天的活,現在可以享受勞動後的休閒了,何況來了我這個“不速之客”,怎麼不更加快樂呢?正所謂“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呼”。

房間裏的燈不是很亮,爐火在昏暗中反而顯出紅來。我們圍爐而坐,茶香飄散開來,瀰漫在每一個人的口齒間,清香迷人。

高談闊論,雖不能指點江山,但亦足以暢抒胸懷;大口吃肉,雖不能稱“文明高貴”,但豪爽大氣不失我華夏男兒之慨。吃着夜飯,喝着苦茶,說着昔日趣事,談着今年收成——這是一種境界,這也是一種修煉。

人生能如此者幾回?

在深秋的夜晚,心裏想的最多的是“家”的問題。關於孩子,那是我的最愛,是我生命的全部,女兒是我的一切,狠不得我把我的肉體和靈魂都給孩子。但同時,老婆成爲我最忠實的依靠,古人總是說:“夫妻一體”,年輕時不能理解,年長了,才知道,老婆是人生所有的寄託,是男人面對所有困難時最大的支撐。有老婆在身邊,我覺得世間所有的困難險阻我都能夠面對和解決,老婆給我的溫暖和支持,使我成爲真正的男子漢。

在這深秋的夜裏,我無比的溫暖,因爲老婆總是伴隨在我身邊。喝酒來遲時,老婆給我留着燈,每過半小時,都要給我打電話,問我在什麼地方;回到家裏,老婆扶我上牀,給我蓋好被子,放好夜間喝的水。我即使把我的一切給老婆,也不能彌補老婆給我的愛和溫暖。

我不是一個好男人,不是一個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父親,我只是一個不合格的農民。我恨不得把我的血、把我的肉、把我的靈魂,都獻給我的妻子、我的女兒。

這是一個男人的心願。

如何理解人生、如何面對人生是每一個生命個體都要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在我們靜下來的時候,特別是在月華普照大地這樣清冷的深秋之夜。

情是第一,親情、愛情、友情,都在人的生命裏譜寫着壯麗的詩篇。如果人沒有了此三情,何以爲人?但此三情又是最複雜、最難處理的。以我的認識,此三情以親情爲首,那是血脈的連綴,是生命的連續和擴展。沒有親情的人生是空中樓閣、是虛幻、是不可知也。

愛情是人的本情,是人生華章的書寫,是最璀璨的生命體驗。但,沒有愛情的人生,也有可能是幸福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此觀點肯定會被很多人反對,可歷史的很多樂章不是已經對此做了註解了嗎?

友情是不可或缺的,是人生意義的最大體現。但同時,友情又是最虛假的。因爲,友情沒有血親來約束,沒有異性之吸引來維繫,所以友情往往被利益所利用,在強大的利益和動物慾望本能的破壞下,友情不值一文。

中秋月華普照大地,無論是山村還是城市,都籠罩在清輝之中。

夜景是美麗的,特別是有山有水的山村之夜更是美麗的。朦朧的月色中,遠山變得淡了,只能感覺到一些波浪起伏的意趣,而村子裏的樹色卻更濃了,象一座座小山,又像水中散落的洲地。要說最迷人的,還是河溝裏的泉水。雖然比我小時候細小了很多,但總是能夠盛下天上那縷清輝。

中秋節,雖然天地之間沒有多大變化,但身在其中總是感覺缺少了些什麼。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舊時,外面的人在這一天無論多忙,都要放下手裏的活不遠千里,趕到家裏。山村那一座莊院、那幾間茅屋,是遊子的聖地,等着八月中秋的一天去朝拜。就是這一天,天上的月華和慈母手中的月餅,象一縷縷絲線把每一個家庭成員牽扯着回到久別的故鄉。

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在中秋這一天,總是盡力詮釋着家的.涵義。幾盤菜或是幾碗飯、幾盤月餅或是幾個水果、幾杯酒或是幾盞茶,月光下,廳院裏,賞月、談天、耍鬧,放下所有心事,抖落一身灰塵,和家人享受月華的滋潤沐浴。“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些沉重的哲學話題沒有人願意去思考,但“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嘆卻是必然的。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家”文化,在這一天被每一個炎黃子孫演繹着、浸潤着。正是這樣一個普通的秋日,卻使每一個華夏子孫的血脈相連了、融合了。對此,我不得不感嘆中華文化的偉大與深邃。

城市的燈火璀璨而迷人,中秋的月被高樓掩藏了起來,從農村走入城市的人已經不願再沐浴鄉村那輪冷月,於是鄉村變得冷清了,中秋節“團圓”的內涵被淡化在城市的喧囂中。月光下的廳院清冷了下來,屋頂的電燈昏暗如舊時的煤油燈,土炕上兩個老人的皺紋更加深了。月光像小偷一樣探頭探腦在窗前窺視着這一切,很快又溜走了,似乎對桌上的月餅也失去了興趣。中秋的圓月在老人的眼裏越來越遠了,已遠在了天際盡頭。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們只能這樣去感嘆了。“地球村”、“城市化”、“高消費”……這些現代時髦的東西像狂風一樣,颳走了鄉村的瓦、鄉村的黃土、鄉村河裏的蛙聲,還有中秋那輪明月。

夜深了,秋夜的雨早停了,秋夜的那輪明月早隱去了。

關於秋夜的話至此我也說完了,該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