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淹沒在歷史記憶中的西巷子散文

淹沒在歷史記憶中的西巷子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我家住在襄陽城內,在西巷子的最西頭。早晨,我經常迎着冉冉升起的旭日,沿着西巷子向臨漢門方向健身跑步。

淹沒在歷史記憶中的西巷子散文

沿街的年輕人們正匆匆出門,奔赴自己的工作崗位,有小孩子的順便帶着去上學。而老人們大都已經起牀,或迎着朝陽深呼新鮮的空氣,或在忙着晾曬被子、衣物之類,還有的搬個小凳準備曬曬太陽。

街邊小吃店裏,“麪條西施”(我背後給她的戲稱)正忙乎着生意,熱情地招攬着顧客。純正、飄香的肉湯味吸引着過往的人們。特別是一年四季在漢江裏游泳的男男女女。他們一到,大呼小叫,搶着買單,頓時渲染了小巷的寧靜氣氛。

路過“盆花大媽”的門口,她正在給幾十盆花卉澆水。她種的花品種很多,擺在街道的兩旁,給古老的小巷增添了靚麗的色彩。

社區理髮店的門口經常是排着長隊,傳統的手藝,熱情的服務,吸引着顧客盈門,忙碌的理髮員當然是樂得合不攏嘴了。

西巷子長約300多米,寬約四米,是襄陽城內最不起眼的一條巷子。也是到目前爲止,沒有進行改造過的“棚戶區”。可它的.來歷,在歷史上卻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

清朝咸豐年間,這裏有兩家大門戶。一個是單家,主人單懋謙是當朝宰相;一個是楊家,主人楊君盤是安襄荊鄖道總紳士。這兩家的家族親戚倚權仗勢,在這裏起樑造屋,搶佔地盤。把人們常走的一條路擠得只剩幾尺寬,誰要從這兒過,騎馬調不過頭,挑擔換不過肩。就這,兩家還不罷休。有一年,楊家又要擴建大院,把牆腳下到巷道中間。這一來單家不依了,說楊家佔了單家的屋場。楊家又不認賬,兩家鬧得不可開交,縣衙、府臺都不敢來管這個閒事。

單家見楊家不服輸,就寫了一封信送到京城,給了單懋謙,想用當朝宰相的行勢來壓楊家。單懋謙看了來信,二話沒說,提筆在信紙上寫道:“千里送信爲一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難怪人們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單家人見信後,只好把牆腳朝回挪了三尺。“人心換人心”,楊紳士想,人家那麼大的行勢,還這麼大的肚量,我還一個死腦筋,豈不遭衆人嗤笑?想到這兒,他馬上派人把自家的牆也往裏縮了幾尺。

這一來,巷道子變得寬敞了,後人有的稱“讓家巷”,有的叫“仁義街”。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傳說中有說是單家先引起的糾紛,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啓示是,做人要寬容,互信,積功德。它彰顯的是中華民族優秀價值觀——和諧、友善。

西巷子有兩個院,一個叫友誼院,一個叫團結院。聽這名字都是挺有意思的。住戶基本上都是些老門老戶的鄰居,有個什麼事互相照應,互相幫襯。體現的是誠實、善良、淳樸、忠厚。偌大的楊家大院已經不復存在了,僅僅留下了一個名稱“楊家花園”。單家府邸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仿古建築,是一家房地產公司所在地。

據說,那事發生八年後,單懋謙回襄陽守孝。過年前,單懋謙又手書一副對聯親自送到楊家,大意是和氣生財的意思。楊家見單宰相親自送來的春聯,高興勁兒就甭提了。從此,單楊兩家親密無間,走動得比親戚還親熱,老百姓都稱他們是鄰里和睦的樣板呢。這不,這種精神一直影響、延續到了現在!

一羣外來的遊客遊覽了臨漢門後,來到五十米開外的西巷子與北街交匯街口,向我打聽襄陽的“六尺巷”在哪?我愕然:是啊,這裏什麼標識都沒有,哪怕有個碑,哪怕牆上刻上那首有名的詩句也行啊!我只好盡我所知道的,向他們介紹、解釋,可他們一臉茫然:我說的都是真的嗎?更讓我慚愧的是,我們當地人確有好多人並不瞭解自己的這段歷史!事後我向許多人求證屬實。

我多麼地希望,什麼時候這裏的“棚戶區”能夠得到改造?什麼時候楊、單兩家大院能夠得到恢復?什麼時候每天來這裏探訪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什麼時候三百米長的“六尺巷”被遊客圍了個水泄不通?他們中間既有衣錦還鄉的海內外遊子,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八方遊客!這大概也是西巷子的居民們所熱烈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