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漫話白龍江散文

漫話白龍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在酈道元的水經注裏有關白龍江的記載語焉不詳,只有與隴南有關的西漢水的記述,特別是西漢水的一條極不起眼的支流平樂河,只有幾十公里長,卻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即便是西漢水,從發源地到匯入嘉陵江,也沒有白龍江長,這可能與當時白龍江的主要發源地和流經區,歷史上的甘南、隴南正處於少數民族政權治轄,不便考察統計有關。

漫話白龍江散文

白龍江發源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瑪曲縣與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若爾蓋縣交界的郎木寺,流經甘南州的迭部縣、舟曲縣、隴南市的宕昌縣、武都區、文縣,在四川廣元市境內的昭化區匯入嘉陵江,在甘肅境內流長約600公里,流域覆蓋面積3.18萬平方公里。

白龍江是嘉陵江的一級支流,長江的二級支流,歷史上曾名桓水、羌水、白水。實際上,叫“白水”是錯誤的。從四川九寨溝發源、流經隴南文縣、與白龍江會合後而匯入到嘉陵江的白水江,才叫做“白水”,與甘肅文縣毗鄰的四川青川縣有白水鎮,便因白水江得名。三國志裏記載的姜維在白水帶兵屯墾,就在這裏。叫“羌水”也有道理,東晉南北朝時期,白龍江流域曾經是羌人地方政權治轄的地方。至於爲何叫“桓水”,就無法考證了。

在我國許許多多著名的江河之中,白龍江不算是一條大河,古代的情況不可考,即使現今,全流域也就是近130個鄉鎮,藏族鄉鎮佔1/6。總人口約130萬左右,其中漢族約110多萬人,藏族約11萬人,佔總人口數的1/10。但是,它還是有可說可道之處。

白龍江水系呈不規則的樹枝狀分佈,支流大部分在右岸匯入,主要支汊與主幹彙集後向東南順流而下。白龍江流域面積大於300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有13條;大於500平方公里的有11條。作爲嘉陵江上游的最大河流,白龍江還是中國西部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與秦嶺、淮河同爲中國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線。白龍江總長約600公里,流域年降水量600-900毫米,年徑流量約87億立方米,5-10月流量大,佔全年的75%左右,也是地質災害容易引發的月份。

其中的支流北峪河,在武都縣北部,發源於武都縣北安化鎮瓦房山,西南流經安化、柏林、馬街,至武都縣城匯人白龍江。河長44公里,流域面積432平方公里。流域呈掌網狀形。長度15公里以上支流有四家溝、馬家溝、安坪溝等40條。年均徑流量0.32億立米,平均比降17.7樂。流域內由於長期毀林開荒,加上山高坡陡,滑坡和水土流失嚴重,是聞名的泥石流溝。水土流失面積爲374平方公里,佔流域總面積的86.7%。1949年以來,下游河牀淤積擡高5.2米,武都縣城形成水高城低之勢,洪水季節時嚴重危及城區安全。

岷江是白龍江的主要支流,曾名白龍江,乾江,在宕昌縣境內又名宕昌河。因宕昌縣古屬岷州,所以叫岷江。筆者認爲,把宕昌河叫岷江,也是錯誤的。因爲,宕昌河的上游主要有三條支流,一是南河,二是理川河,三是哈達鋪河,南河是常年河,理川河和哈達鋪河是季節河,所以它的源頭還是南河。而南河發源於與甘南迭部縣交界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歷史上的岷州亦即現今的岷縣,屬於黃河流域,所以把宕昌河叫做岷江不符合實際,是很牽強的'。這條河流經宕昌縣城,至兩河口注人白龍江。全長100多公里,流域面積2235平方公里,年徑流量6.07億立方米。至於它何以叫乾江,亦不可考;叫白龍江,就更不合適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白水江是白龍江的支流,曾名羌水,也值得商榷。準確地說,白龍江、白水江、讓水河,是嘉陵江三個主要支流,它們在文縣碧口鎮交匯之後,只幾十公里就匯入嘉陵江了。倒是把白龍江、白水江統稱爲羌水,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歷史上,這兩條江流域都出現過羌族地方政權,是羌人久居之地。

白龍江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432.7萬千瓦,在歷次勘測規劃的基礎上,水利部成都勘測設計院會同水利部第五工程局,最新規劃進行11級梯級開發,幹流及主要支流白水江的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共爲3557.6MW,年發電量130.59億kW.h;截止2016年,已建成200餘座水電站。

白龍江流域工業不甚發達,上游地區以畜牧、林業爲主,中下游地區以農業爲主。流域灌溉以完善灌溉工程配套建設,推廣節水技術爲主,已建的寶珠寺、碧口等水庫樞紐能解決部分灌溉與供水需求,後期可建設苗家壩等水源工程,進一步滿足灌溉及供水要求。

白龍江流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除了漢族、藏族之外,還有回族、氐族、羌族、蒙古族等,但數量不多。在元代以前,白龍江流域的主體民族一直是羌、氐、藏等少數民族。漢族雖然陸續有進入該流域落業的,但數量不多。盛行佛教、道教,境內沿白龍江有郎木寺、武都龍華寺、武都通化山普化寺、武都城關蓮華山寺、武都龍鳳山寺院、武都龍鳳佛堂寺、隴南漢王寺、萬象洞寺院、廣嚴院、琵琶寺、鄔金寺、武都坪牙喇嘛廟等數百座佛教寺廟,使得白龍江成爲中國西部的佛教文化盛行的聖河。

從明代開始,爲了鞏固邊關,“教化異族”,政府開始了往白龍江流域大規模地遷徙漢人的移民工程。加上明清兩代的軍屯、民屯,更爲重要的是兩次流民高潮,使漢民逐漸成爲白龍江流域的主體居民。第一次流民高潮出現在明末清初數十年的戰亂期間,川蜀移民大量涌入白龍江流域。第二次流民高潮出現在清朝同治年間的陝甘回民大起義的十多年間,陝西移民大量涌入本流域。

由於白龍江流域山大溝深,林密流急,明清以後較少遭遇苛政和兵燹,因而吸引了大批流民的遷徙到來。尤其加上地域因素,四川、湖北涌來的流民更多。今隴南各地普遍流傳着其祖先是由“四川大槐樹”下遷來的說法。根據民國時期編纂的隴南《徽縣新志》和《西和縣誌》記載,以及現今能見到的一些家譜材料,證明這些說法是確切的。

新中國建立以前,千里白龍江上沒有一座橋。要想過對岸去,除了流水平緩處有渡船外,在水流湍急處,只有靠溜索渡江。白龍江上的溜索,是一曲絢麗多彩的生命之歌。白龍江的落差大,在她將近五百公里的行程中,從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一直到海拔五百多米處和嘉陵江匯合,平均每公里就有五米的落差。古代人們是很難在這樣的激流上架設橋樑的,於是就發明了溜索。古代把溜索稱之爲“撞”,所謂“懸撞渡索”即指溜索。製造溜索的材料很多,在鐵索出現之前,古人用藤條、竹篾、皮筋等物擰成纜繩懸於江水兩岸繩上,套一木索子,可以滑動,木索下繫繩套或木板,渡河的人坐在上面用手攀援纜繩使木索滑動向前,從而達到過河的目的。宋代大詩人陸游曾到過隴南,他目睹了溜索後寫下一首“度管”詩:“翩翩翻翻管受風,行人疾走緣虛空。四觀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龍中。”說明了溜索的危險。隴南是有名的古戰場,軍隊行軍打仗,多少糧草和輜重都要靠溜索運送,足見我們古人的智慧和勇氣。

建國後許多溜索變成了索橋,其實索橋就是用許多繩索組合在一起的多索橋,後來逐漸發展成爲麻網橋、藤索網橋、鐵索網橋。橋上鋪上樹枝或木板,走上去晃晃悠悠,卻比溜索安全方便了許多。隴南最早的鐵索橋建於十九世紀末的清朝,叫“永濟橋”,橋長60多米,方形主索九根,壓橋索和攔橋索各兩根,全用熟鐵鍛造。在橋兩面各埋碗口粗的鐵柱九根,鐵索環扣於鐵柱之上,和瀘定橋的建造一模一樣。這座橋的修造,大大方便了甘川的交通,當時的階州知府寫詩讚道:“架木成橋自古難,而今鐵鏈索江干。行人擡手若相問,西蜀滇南共此安。”但是讓我們不解的是那時一無大型的起重設備,二無大型的運輸工具,這成噸的鐵索是怎麼越過崇山峻嶺,又是怎樣飛跨過湍急江流的?我們不能不對古人克難治險的智慧肅然起敬。改革開放以後,白龍江上的索橋已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大多數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結束了它們的使命,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又一座寬闊的鋼筋混凝土大橋,它們橫跨南北,爲地方的經濟發展做着無私的奉獻。

白龍江裏主要的魚種是細鱗魚。傳說太平天國時期,石達開在四川的雅安乘船過江的時候,不慎將自己的一把寶劍掉進了江裏,被江裏的魚兒吞了去,久而久之,這把寶劍在魚兒的腦袋裏面安了家,所以四川雅安人也叫它寶劍魚。不知爲何,這種魚卻來到千里之外的白龍江裏安家落戶了,它的正式名稱叫鮦魚。由於興修梯級式水電站,攔水壩沒留生態孔,故而瀕臨絕跡了。

傳說從前黑龍江叫做白龍江,江裏住着條白龍管理着這片土地。但是白龍個性頑劣兇殘,導致兩岸常發大水,百姓苦不堪言。後來江中來了條黑龍,與白龍大戰後得勝,並殺死了白龍,統治了龍江,從此再無大水,百姓愛戴黑龍,從此白龍江更名黑龍江。還有一種說法是,白龍敗給黑龍後被黑龍驅逐出北方,只好逃至中國西部。這一傳說的依據,就是甘肅有一條白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