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龍舟又騰汨羅江散文

龍舟又騰汨羅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端陽節,吃糉子賽龍船,鑼鼓喧天祭屈原;

龍舟又騰汨羅江散文

“咚咚咚、鏘鏘鏘”,龍船劃到屈子祠前,獻長紅,鳴鞭炮,三叩九拜屈老爹;

屈老爹,顯神靈,風調雨順好收成,保佑一方享太平;

小寶崽,快快長,晚上整夜不尿牀,穿上蒙襠褲,當個划船(龍舟)郎。

這首端午節歌謠,是從爹爹的爹爹的爹爹傳唱下來的。我是騎在我爹爹的肩背上去看賽龍舟的路上學唱會的。如今,我也是爹爹了,對這首歌謠牢記於心,樂唱不疲。

端午節有趣味盎然的慶祝方式,最隆重的當屬賽龍舟了,節日之盛況就在龍舟競渡。我的家鄉在汨羅江下游,距屈子祠不過二三裏地的孟姓大村,家鄉位居洞庭東汊半乾半水的湖州湖泊之地,祖輩們一邊耕作田地一邊捕魚,家鄉是有名的“魚米之鄉”,也成了龍舟之鄉的村族。

當地百姓對盛況空前的龍舟競賽饒有興味。一條龍舟需30—50個青壯年橈手,若一個村落橈手不夠,何談競渡?據老人說,以屈子祠爲核心地段的汨羅江畔上下游村落同時有近百十條龍舟競渡,幾乎村村都有龍舟,這些龍舟均以“龍”而冠稱,只是在“龍”前冠以黃、紅、藍、黑、白、青的不同表示顏色的詞而已。端午節前的一段時間內,均相約試橈小賽,商榷劃技,相互拜訪,整個龍舟之鄉的水域內聽到的是劃龍船的鑼鼓聲、迎送拜訪的鞭炮聲、謙遜的對頌(“酒話”)聲,看到的是穿梭不斷張旗掛彩的龍船,人們沉浸在龍舟競渡的歡樂世界裏。

在龍舟故里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寧荒一年田,不輸一年船。

龍舟之鄉的各村落都有自己培養後輩的方式,在我村男孩子出生了,全村人要敲打劃龍船的“得勝鼓”去道喜、送號,小孩子蹣跚學步大人們就有意識無意識地灌輸着劃龍船的意念。在龍舟之鄉,誰家若是沒有橈子手,那是被人瞧不起的。

一九五九年端午節,這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不同尋常的端午節。大躍進的步伐,猛地跨入了自然災害的歲月,汨羅江水悠悠靜靜地淌着。這一年的端午節“蘇聯老大哥”要來中國看端午節的熱鬧,當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張平化把這一任務下達到了湘陰縣政府,縣政府又把具體競渡的地點選擇在汨羅歸義街江段中。縣政府爲完成好這一重大政治任務,匆忙組調了十幾號龍船參加競賽。我村的“黃龍”因歷負盛名被選調參賽。這次競賽,與其說是競賽,還不如說是佯裝競賽式的划船來表演給老外看看而已,根本沒有往日的節日競賽的熱烈氛圍。

也許是幾年沒拿過橈子的緣故,面黃肌瘦的“黃龍”橈手們仍不減往年之勇,橈齊鼓震,一派威風。在歸義河中段臨時搭建的觀禮臺前,十幾條龍舟來回幾趟,場面也還算可觀,沒有看過龍舟競渡的“老大哥”們還真有幾分喜悅。這年,我才滿十歲,父親是橈手,我們幾個父親都是橈手的孩子光着腳沿着江邊的沙灘跟着本村的龍船奔跑着。這天我看到了藍眼晴、白皙皮膚、勾鼻子的俄羅斯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高鼻子外國人,感到特別興奮。

“競賽”中,“蘇聯老大哥”的兩個電影攝影師來回在兩岸的沙灘上奔跑着,搶拍鏡頭。太陽快下山了,競渡也該結束了。一個攝影師通過翻譯與指揮台領導聯繫要拍我村的“黃龍”幾個鏡頭。經安排“黃龍”順水而下,橈手把橈子按入水中只作划船狀,不料攝影機觸撞到了船頭上的龍頭神爺,隨即倒在齊腰深的江水中,“黃龍”上的幾個橈手忙把他拉起來,只見這個攝影師像發了瘋似的攝像機都沒拿,便跑上岸邊坐在沙灘上大聲嚎哭,我們幾個小孩都圍觀着,只見他是極度傷心的,嚎哭些什麼不得而知。後來在中學學了俄語才稍知“哇大拉稀”的轉舌音,是俄語發音的器官必然動作,“xxx洛夫”是詞語變格的尾音。當時聽翻譯向有關人員講才知道,攝影機泡了水,所拍的鏡頭都報廢了,他的使命沒能完成。

一條好龍舟,競賽能取勝,須得一個好棹手,在我村歷輩的棹手中各有高人。近輩棹手中,在我光腚子學劃龍船時就知道就崇拜這位棹手,村人都稱謂他“慶保爹”,他在龍舟之鄉負有盛名。

一次,五月初三去友好的劉村拜訪。劉村前有一條小河,是汨羅江下游中的一條叉河,河牀僅只一條龍船長度寬,進村後轉調船身是很有難度的,在此河道上轉身不靠橈手下水推擺的還沒有。劉村“首事”對“黃龍”入村也心裏暗存看難的意念。是日,“黃龍”應邀拜訪,“得勝鼓”傳進了劉村,劉村人自是歡喜之甚,鳴炮示紅恭迎。一通“酒話”後,全船人上岸,劉村人獻茶,擺酒恭奉果品,極是盛情。在此間隙,劉村的小夥乘機便上“黃龍”玩耍,鼓響鑼鳴開船向上遊劃去。不一袋煙工夫,幾個小夥子們氣喘吁吁跑來,說“黃龍”船身太長拐不過彎來,棹手慶保大爹聽後暗笑不語。劉村首對小夥喊讓人擡都要擡轉頭劃回來就席,不一會兒,果真小夥子們全身溼漉漉把船給劃回來了。

一頓豐盛的宴席後,“黃龍”該打道回府了,催橈面露難色,可橈手們按座就位放心穩坐,棹手慶保爹神態自若、胸有成竹,命起鼓動橈。頭橈下水,龍船行走如飛,激起河水陡高几尺。劉村鳴炮小送,要贈送的菸酒,早已擺放在岸邊,等“黃龍”迴轉相贈。但他們心裏暗忖,你們的橈手不下水推拉龍船能回頭嗎?若能如此,也可一洗劉村小夥下水推船的羞澀。

“得勝鼓”聲傳來了,“黃龍”甩開太平橈威武地駛來。劉村人看得清楚,橈手沒一個穿溼衣服的。劉村又是一掛長鞭炮鳴響,黃龍前後橈齊下水駛過劉村人面前。“首事”忙招手大聲地喊:“不恭敬的禮品還沒帶啊!”龍船已經遠去百多米,慶保爹一踏踩腳板喊:“注意擋水!”一個蜻蜓點水式的急棹,船身剛一擺動,慶保爹急忙將棹拖進船內,露在船尾的大刀型丈餘長一截已到了船艙內。有數的橈手腿緊貼船邊,橈子靠住船身外沿,龍船轉過身來了,船內沒有進什麼水,慶保爹又連忙將棹一推套好擺正船身,曬着棹(棹露出水面)劃過劉村人的面前。又上劃百多米,用同樣的方法調轉了船頭,下頭橈劃過劉村人面前,左頭橈手搶過那朵紅。黃龍在劉村不斷的鞭炮聲中,順水而下響着“得勝鼓”回府。

劉村人久久地望着遠去的“黃龍”翹起姆指驚歎不已,連稱:“神棹手!神棹手!”

可要說神棹手顯聖,還是另一次。一次端午節在歸義街段河道處競賽,幾天連連下雨,江水突漲,百姓歡喜,稱這是龍船水,好好劃龍船熱鬧一番,今年肯定會有好收成。

競賽的河道中設有兩隻民船相伴而結作競賽發號用的躉船,賽前各地龍舟陸續趕來,都忙於拜親訪友接紅納禮。河面上龍舟穿來梭去,甚是熱鬧。這隻躉船在船頭高高地懸着一掛足有丈餘的大紅,船頭擺放一箱香菸、一箱白酒,五把發號的指揮鐵銃。船上的人不停地擺盪着長紅,召龍船去取,他們也知道,來搶紅凶多吉少,水流湍急,躉船前栓船的鋼纜有30多米長,若正面來搶紅定是船毀人傷。幾十號龍船在躉船前穿來竄去,沒有一隻敢去搶的。

“黃龍”準備去搶躉船的紅,催橈用催旗朝慶保爹一指,慶保爹明白稍一點頭笑而未語。

躉船上的人見“黃龍”穿梭兩岸漸近躉船,船上高音喇叭喊叫:“黃龍,黃龍,有種的來搶長紅,還有煙、有酒,來吧,快來!”

“黃龍”順水從躉船一側駛過,在下游的`沙灘邊整理一下,舀幹了船艙中的積水,精神振作地向上遊劃去。這時,慶保爹發話了,握緊橈使上勁,“注意擋水!前面的注意搶紅!接物不得有誤!”不愧是精讀過《三國》的人,像孔明一樣指揮適度自如有當。龍船漸近躉船,慶保爹在棹板上狂踏一腳,“使上勁,準備搶紅!”龍船緊伴躉船而上,在躉船船頭前又稍靠攏被洪水衝得顫抖不停的鋼纜繩。鑼緊鼓急,龍船仍逆流奮上。經過躉船船頭時,左頭橈手伸手搶到了長紅,右頭橈手用橈子平着躉船艙面一插把一箱煙輕易地挪到了龍船上。鼓艙翹杆前後的兩個橈手,二橈齊出把一箱酒也拉到了龍船上。龍船擺正船身打着“得勝鼓”向上遊劃去,慶保爹又一聲大吼“前艙曬橈!”前船十幾把橈子高高舉起以示勝利,這時躉船上銃炮齊鳴,似是爲“黃龍”送行,兩岸的人羣發出“啊啊”的讚許聲,停靠岸邊的龍舟也一齊鳴鼓,爲“黃龍”慶賀。

這次搶紅,孟村的“黃龍”更是威震汨羅江龍舟故里了。

看到上輩們一窩子勁劃龍船,我們這些小崽子也鼓着空勁倍有精神。端午節前後這段時日,心裏只裝有這劃龍船,一個個躍躍欲試,千方百計爭空子上龍船耍,恨不得拔着自己的腦袋一下子長高成大人。

饒有興趣的是那一年的五月初三,大人們划船外去拜訪友好龍船村落返回來了。待龍船一停我們一羣小崽子一窩蜂地往龍船上爬,爭搶橈子奪坐艙位,人多了,有的一間艙還坐了3、4個,不一會就鼓響橈動龍船向汨羅江下水劃去。橈雖不齊,鼓雖不震,但龍船還是朝前奔行,也許是龍頭神爹在使神力吧。

不知不覺龍船就來到了一宋姓村族,從遠處稍一看赤着膀子的孩子們,也像是穿了黃衣,宋村的管事們忙作好迎接的準備。船還遠隔二百來米,迎接的鞭炮就響了起來,“黃龍”本村的親朋戚友郎門女婿拿着鞭炮禮物站在河邊候迎。龍船近了,船上的稍大一點的青年扶棹手把龍船擺靠在了岸邊。宋村主事誠邀橈手們上岸休憩,可一看船上全是一羣小崽們,有的還光着屁股,於是忍笑不禁。棹手一想,這自然是上不了岸進不了村的,只得下令啓鼓開橈。一邊向岸上宋村的主事致謝,送去兩句“酒話”:“多謝貴府盛情相待,我府‘黃龍’行走一步,貴地百草皆青,我府‘黃龍’行走一路,貴府人丁興旺全族太平,改日再來正式拜訪!”

“黃龍”回府了,還下了頭橈,岸上的管事一本正經地舉了紅、放了炮,坐頭橈的光屁股崽子,接過紅系在頭上,全體“橈手”跳下水拖住龍船不讓其撞在岸上。小傢伙們都一個個上岸了,老人們、主事者看到這羣活潑的小崽子,高興異常,稱讚道:“這是咱村未來的橈子手,是劃龍船取勝的希望所在啊!”

小孩子們被家長們一一接回去了,有的牽着手,有的揹着,有的抱着,歡聲笑話,灑滿一路。

不幾年,我們這些孩子們都長成大人了,穿上了蒙檔褲,成了正式的橈子手。

今日,龍舟之鄉的老人們,說起龍船競賽是樂此不疲的。

又是一度端陽佳節,欣逢盛世,社會和諧,一年一度的“中國汨羅江國際龍舟節”又在汨羅市舉行。龍舟又騰汨羅江,囉鼓陣陣,人山人海,歡聲笑語。此時此刻,多想登上龍舟,再展昔日風采,可歲月不饒人,揮橈擊水只是青壯年們唱的“歌”了。

先輩走了,後輩來了,一輩一輩地相承,生生相息,屈原那求索、進取、奮發、爭先的精神,似悠悠的汨羅江水,長流不息,萬代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