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記憶中的衣時代散文隨筆

記憶中的衣時代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的確良”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符號,而且是個漸漸淡出現代漢語詞典的符號。作爲布料的“的確良”衣裳也漸漸被淘汰了,可是生活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對它卻再熟悉不過:挺括滑爽,耐穿易幹,不用燙,顏色豔,不褪色,經歷過的人誰能忘記這一切?誰又能忘記第一次擁有“的確良”時的那份激動呢?

記憶中的衣時代散文隨筆

或許是人到中年善於懷舊,記憶的回車鍵再次把我帶回“的確良”年代。當時買布料是要憑布票的,一張小小的布票,悄然影響着人們實用主義的審美觀。“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句話在我家中充分得到體現。因爲年幼喪母,食難果腹的我們談裝扮簡直就是奢望。我上有兩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家中若有添置新衣服也輪不到我的分上。爲圖省錢,總是先量着大姐的身材做,她穿了一年退下二姐穿,二姐再穿一年後才輪到我穿。爲此,所有的衣服基本都“報廢”在我身上,我也就首當其衝地成了“糟蹋衣服”的.罪魁禍首。當初大人們總是忘記了衣服的年限和使用率。家裏姐妹多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直到有一天,學校爲慶祝“六·一”籌備表演節目,能歌善舞的我被選上了。當時心裏別提有多開心啊!可是接下來的事卻讓我一籌莫展。每人需交十塊錢添置一件“的確良”襯衫當演出服。我深知家境的窘迫,回家時滿臉沮喪。真是無錢難倒英雄漢啊!細心的父親在問出我的心事時,思索片刻,咬咬牙拿出十塊錢滿足我的需求。這可是當時我們一家人半個月的伙食費啊!雖然年少無知,但拿着10塊錢在手,心裏也能感受到那種沉甸甸的分量。演出服發下來後,彷彿得到一件久違的奢侈品,讓我激動欣喜了好幾天。要知道,自我懂事以來,這可是第一件爲我量身訂製的衣服,而且是一件“的確良”的演出服!我喜歡它勝於一切。儘管衣櫃裏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但我卻寧願選擇珍藏,不到節假日輕易不碰它。

或許這樣的事情在今天看來有點不可思議,當初“的確良”價格比棉質布料還要昂貴。按當時普通人家的生活水平,擁有一件“的確良”襯衫,足以在出門時體面做人,甚至可以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記得有個笑話,每當有人談及蘇聯的貨幣“盧布”時,總有那麼幾個不識時務者小心翼翼地追問:“是不是比‘的確良’還要好的布?”這樣的問答總會引來一陣笑聲。雖說只是一句笑話,由此可見“的確良”在平民百姓心中所佔的位置。管它什麼布,那時候他們心中“的確良”就是最好的布!“的確良”耐磨耐穿,輕柔方便洗滌,這也是它深得百姓喜歡的原因之一。“的確良”面料色澤明快,人們更多地選擇白色做襯衣,藍色做褲子或吊帶裙,這在當時是一種時髦。多少人穿上它,會心一笑:“‘的確良’!的確靚!”

後來,隨着生活環境的改善,我的衣櫃裏多了幾件屬於我的“的確良”服飾。然而“的確良”也並非傳說中的“的確涼”。那個時代沒有空調,風扇也極少見,一到夏天,汗水夾着衣服粘在身上,任手中的“芭蕉扇”怎麼使勁,就是無法感受穿在身上的那種涼快。一到冬天,這種面料製成的衣服,那纔是名副其實的“的確涼”!難怪現在人們選擇衣料大都重全棉、輕化纖,認爲全棉質料的衣物穿着透氣舒服,可在多年前卻恰恰相反。

改革開放的勁風一朝颳起,最先變革的,便是人們身上的色彩。眼下,你隨便走進哪一家商場布店,都會爲那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布料而歎服,真的是萬紫千紅、眼花繚亂。“的確良”成爲那一代人難以忘懷的一段回憶,這種特殊的感情也是今天的年輕人難以體會的。如今,“的確良”這個詞基本消失了。但無論如何,“的確良”都是那個年代無法被遺忘的時代印記,也是面料史上無法複製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