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石龍寺古寺廟之駐守記散文

石龍寺古寺廟之駐守記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1999年春,我被安排到團堡教育站負責團堡鎮的“普九”宣傳,10月底驗收結束,當時的教育站長就指派我說:“你去鎮成人技校吧,那裏如今比較清閒。”話雖如此,實際是把我支開,去看守那座位於團堡鎮後山的州級文物保護石龍寺。因爲鎮成人技校就設在這坐有730多年曆史的古老寺廟裏。我這人一貫服從領導安排,又不計較個人得失,於是在一個煙雨朦朧的冬日下午,我獨自走進石龍寺的山門,順理成章的當起了廟裏的常務“長老”,開始駐守起這坐富有傳說的寺廟來。

石龍寺古寺廟之駐守記散文

在山門口,我目睹那副奇特的對聯細細品味。那副對聯是:“石龍繞殿是人間不是人間,仙鶴棲鬆非佛國無非佛國”。聯語很是別緻,也別有韻味,分明是在人間嗎,可是你卻在寺廟打坐,不是在佛國嗎?無非就是那麼回事兒,對聯把你帶進一種恍惚迷離的境界。只有在山頂涼風吹到你臉上的時候,你才能感覺到你還是一個有血肉軀體的人。此時,我就嘲笑自己,想不到一個教了近40年書的人,竟然成了佛國的和尚。內殿的對聯也很值得研究,那對聯是:“仙壅靈山飛霞雨,龍藏勝境起祥煙”,我一時沒有悟出這對聯的妙趣,只覺得自己,已經有了一股莫名的衝動。於是我也立即找來筆墨,在右側的旁門上疾書一聯,曰:“有山皆藏虎,無水不潛龍。”字不能算好,但是很流暢。後來有個叫左某的文人,寫有《遊石龍寺》的散文發表在《利川報》上,在文中他評價寫這副對聯的人是“躊躇滿志”。其實他根本沒有體味出我當時的滿腹心酸,只不過是沒有哀傷,故作瀟灑而已。

我忠實的當着守廟的長老,除了下山去拿那點維命的工資外,幾乎都是守在寺廟裏盡情的享受幽靜。我覺得這裏就是古書裏的“世外桃源”,既不羨慕別人的升官發財,也不爲自己的艱辛嘆息。

春天,我周遊山頂,看百花爭奇鬥豔,此開彼謝;看新鬆古木吐牙,你崢我嶸。我無心採摘,踏花歸來。夏日,我仰臥綠蔭,看天上雲朵堆積,長漲短消;看朝霞夕陽旋轉,升降起落,我琢磨人生,大抵如此。秋季,我在古樹根下,拾一把銀杏葉,夾在書裏,當做生命的紀念,勾起對青春的回憶。冬閒,我倚靠山門,看天空撒播飛雪,賞六出的玲瓏,吟一段唐人的《白雪歌》-----我就這樣的與古廟相親相愛,讓它做我生命的又一個旅店。我日日感悟着古廟,一點不覺得孤獨,也沒有什麼寂寞……

晴天,我繞寺漫步看四周風景。看遠山如黛,綿延如牆,看白雲悠悠,變幻蒼狗;看腳下街市人來車往,爬行如蟻……我最愛坐在那對並排而立的“夫妻銀杏樹”下休息,清風吹面,撩起我曠達的神韻。我實在讚賞這兩棵飽經滄桑。歷經患難的大樹。據廟史記載:這兩棵銀杏樹是在廟宇修成後的1375年,和寺廟裏的上百棵銀杏一起栽下的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生命歷程。他的所有同伴都在自然風雨,人爲災難中滅絕。獨有它們“夫妻”能鬱鬱蔥蔥的活到現在,我真不知他們生命的真諦在哪裏?這兩棵樹高近20米,粗3米左右,年年相依爲命,共同扶持,抗拒風霜。雖然母樹的`根部被歹毒的人兒用刀剜空,可是他每年依舊無怨無悔的獻給人們50多斤優質銀杏果實。我每次都被這兩株銀杏感動着,覺得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忠貞的恩愛夫妻,他們不僅有互相體貼的真情,還有無私奉獻的母愛,它們的樹蔸下,圍繞的是一圈茁壯的幼苗,他們艱難的從石縫裏吸取養料,不僅養活自己,還要哺育孩子,還要無償的給人們果實。試看,世界上的人類,有那對夫妻能與他們比試忠貞,能和他們較量愛情。即使是那些山盟海誓,信誓旦旦,如膠似漆的紅男綠女,在石龍寺的夫妻銀杏面前,也都自然暗淡無色。2000年春季,鎮上有對姓杜的壯年夫妻,因結婚多年沒有孩子,來石龍寺遊玩,在夫妻銀杏樹下,虔誠的許下願心,要大樹保佑他們夫妻早日生下孩子,還當場捐獻300元現金,由我找工匠爲銀杏樹砌起護臺,並把母樹下面的空洞補好。就在事後的一年中,這對夫妻抱着一個壯實的男孩又一次來到樹下,給銀杏樹披上彩紅。就在我的不斷感悟中,我欣然的發現,是這兩株銀杏樹的真愛,滋養了他們頑強的生命;是他們無私的奉獻,得到上天的庇佑;是他們善良的母愛,延續着永久的未來。

雨日,我盤坐山門石凳上傾聽雨聲,屋檐滴珠。如鳴佩環,古木沾霖,更顯滋潤。山下的人戶,大都在圍桌鬥牌打麻將,偶而傳來吵嚷。而我在廟裏,獨得雨中的雅緻。我最愛面對那大殿池裏的石龍出神,那條用石頭雕成的龍,足有鬥來粗細,丈二長短,鱗爪飛揚,栩栩如生。有傳說說,在寺廟建成的當天中午,一條黃龍從天而降,繼而盤臥池中,隨後跟來的金龜和金蟾也留在廟裏,於是,當時的長老就給廟宇命名爲“石龍寺”。後來清代進士張定模有詩讚石龍道:“怪石崢嶸幻作龍,飛身凌駕白雲中;不是老衲吟雕琢,早乘風雷上九重”。浪漫的詩句在瀟瀟的雨幕中更是靈動,我彷彿看到那石龍在張揚鱗爪,侍機而飛。而我更相信流傳在團堡當地的傳說,在很久以前,團堡河出了一條孽龍,每到秋季稻穀將成熟時,就在晚上出來危害莊稼,一次就要禍害100多畝。人們鬥爭不過,只好祈求上天。於是,玉帝便派赤須龍下界懲治孽龍。兩條龍在大壩村的田裏打鬥三天三夜,赤須龍帶傷死拼,才咬斷了孽龍的脖子,連夜拋到石板嶺的深淵裏----那裏現在的名字還叫“龍頭石”。人們免除了禍害,十分感謝勇敢無畏的赤須龍,就請來工匠,雕成一尊石龍,供在廟中,還四時上供香火。我一面看雨,一邊想道:石龍爲何能得到老百姓的愛戴和敬仰,還不是他用生命捍衛了人民利益。的確,世界上至今還沒有一個禍害百姓的東西有好結果。生命啊!意義的奧妙也許正在這裏。

石龍寺晴天的晚間也別有意味。白日的喧囂消失,萬籟俱寂。這時草叢中的生命由活躍起來,蟬在低吟淺唱,蟋蟀在悠揚彈琴……好一個自由的合唱,聽起來實在比那些狂躁的流行歌動聽。每當這時,我總要站立在廟裏的天井邊,做蟲們的忠實聽衆。螢火蟲出來了,一個個亮起尾燈,象流動的小星星一閃一閃,它們象在羣舞,又象是嬉戲,又象在爲它們自己的生活奔波,反正它們自己有一個世界。這時一隻螢火蟲飛到我的腳上,爬得我腳背癢癢的,我一揮腳,把它踢得老遠的草裏。可是,他只是稍微緩了一下,又翻身蠕動起來,我分明看見,那隻螢火蟲在頑強的抖動翅膀,尾巴上的燈閃得更加急促。不幾下,又竟然高飛起來,匯如它們的家族行列,面對這柔弱的生命,我責怪自己太莽撞了,不知同情弱小。我又發現,還有一隻螢火蟲怎麼也不飛,只是飛快的爬行。奇怪?我連忙趴到地上一看,原來它的身軀像毛蟲一樣,還沒有翅膀,但是它並沒有爲自己少了翅膀而悲哀,而是勇敢的選擇了爬行的道路。它堅韌的爬行,一路留下時明時暗的生命閃光。我突然想到,這微弱的生命,它最期待獲得的,不是你的同情,而是你向它的致敬!

體味不盡,感悟不盡。回想在石龍寺駐守的三年,我在和銀杏樹、石龍、石龜、螢火蟲的和睦相處中,得到許多人生感悟和啓迪,知道要延長生命的歲月,必須要保持忠誠善良,要保持無私無畏,還要保持樂於奉獻。現在,我好想再回到石龍寺去,再去駐守一回,感悟一回,體味一回。朋友,你倘若有緣來到團堡,千萬要到這古廟裏遊覽遊覽,我包你此行絕對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