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年年清明螺螄鮮散文

年年清明螺螄鮮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每年三月,清明節以前的日子裏,我家的餐桌總會比較豐盛。

年年清明螺螄鮮散文

天氣漸暖,冬筍、香椿、豌豆、蠶豆、馬蘭頭等時令蔬菜逐一登場。我這個家庭煮婦總算可以省省腦子,不必費心就可以倒騰出一些色香味俱佳的菜餚。

醃篤鮮、炒雙筍、油燜筍、雪菜冬筍(一樣冬筍就可以翻出很多花樣)、清炒蠶豆、涼拌馬蘭頭、香椿炒蛋,一個個鮮香的菜餚吃得我們一家眉飛色舞,大嘆春天實在是個好季節!

除了這些,還有一道菜,我們家每年清明節以前才吃上幾次。清明節過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回味它、想念它,然後無奈咂咂嘴,等待來年。

這道菜,其實很普通,炒螺螄是也。

清明節後,也不是買不到螺螄,只是我們家,按照我外公的教導,只在清明節前纔會買回來嚐嚐鮮。我問外公,爲什麼清明之後就不能吃螺螄了?外公答,一是因爲清明前的螺螄最好吃,二是因爲清明前的螺螄比較乾淨。長大後有了度娘,也瞭解了,外公說得大致沒錯。一來清明前的螺螄未產籽肉質肥嫩,口感較好;二來寄生蟲少,水質較好,對於生長在淤泥裏的螺螄來說清明以前攜帶的微生物較少。這些年吃螺螄的經驗,這樣節制的有念想的吃,會無形中增加螺螄的鮮香,經常能夠吃到的食物,再好吃,也有吃膩的時候。

外公教我炒螺螄,從買、剪、養到炒出成品上桌。

螺螄大小適中爲好,太小的難以吮吸,要藉助牙籤等物,太大的肉質較老。從菜場買回家中,先洗掉螺螄殼上的淤泥,然後用老虎鉗把螺螄殼尖端一個個剪掉(這是最麻煩的一步),然後再清洗一下,把螺螄養在清水裏,滴上一兩滴香油。我們家的螺螄一般從早上養到下午做晚飯下鍋前,期間隔兩個小時清洗換水一次,這樣螺螄會把殼內的`泥沙都吐得差不多。滴香油有助於螺螄吐出泥沙,這個原理外公沒講清楚,度娘也沒告訴我。網上很多人介紹用鹽水浸泡螺螄,鹽水會刺激螺螄不停地吸水吐水,從而帶出殼中的泥沙,我想香油和鹽的作用應該是一樣的,具體哪種方法比較好,我沒有比較過。

晚上開飯前,養乾淨的螺螄就該下鍋了。事先準備好蔥、姜、生抽、白糖、花雕等調料,喜歡重口味還可以放入幹辣椒、八角、桂皮、花椒、大蒜等(我個人比較喜歡清淡型的,放一點幹辣椒可以接受,放很多香料會影響螺螄本來的鮮味)。

炒螺螄的步驟其實很簡單,熱鍋熱油,先把蔥姜下油鍋炒出香味,然後倒入螺螄翻炒,先後加入花雕、生抽、白糖等調料,加一點水使湯汁沒過螺螄,這樣會更入味,稍煮一會兒就可以出鍋裝盤了。要點有兩個,一個是爆炒,另一個是火候,時間短了不熟,時間長了螺螄肉就老了,吸不出來不說,口感也大打折扣。

我外公常說,中國人炒菜,火候的掌握主要還是在經驗,用心多做,自然會好吃。

人們常說,永遠難忘的是外婆的味道、媽媽的味道。而我,永遠忘不了的,是外公的菜餚味道。

當我還是名小學生時,弄堂裏家家戶戶燒的是煤球爐。每天做飯前,都在後門外的生火,我放學回家,每每穿過炊煙,看見外公拿着蒲扇在門口生爐子。

外公每天早上5點起牀,6點出門買菜,這個習慣基本幾十年不變。到他生病初期(大家料不到他得了重病,連他自己也以爲只是尋常感冒),他依然如此,買完菜再到醫院輸水。

每天清晨起牀,都能看到外公買了菜從外面回來,爐子上,白粥已經煮好,油條饅頭蛋餅粢飯糕也隨着外公回來了。我一邊吃早飯,一邊看着外公開始揀菜,有時是一籃子毛豆,有時是一袋草頭,有時是一把雞毛菜,毛豆剝去外殼,草頭掐掉老根,雞毛菜挑去黃葉,都是費工夫的活計。我現在每每懶惰,不耐煩這些細碎工夫,買來的菜隨便洗洗就一股腦扔進油鍋,終究良莠不齊,老嫩摻雜。

外公每天忙忙碌碌,但一年裏最忙的時節,當然要數春節前那一個星期。

快過年了,我開始興奮起來。又放了寒假,每天跟在外公後面,看他燒些什麼吃的。大年夜前一個星期,外公把該買的葷素各類食材基本都已經搬回家,開始着手準備年夜飯。

切肉絲,剁肉餡。外公總是嫌棄機器絞的肉餡不鮮喜歡自己剁,先把後腿肉去皮切成小丁,然後拿兩把刀,左右開弓,聽聽通通,聽聽通通,要響一上午。肉絲用來炒蔬菜、包春捲;肉餡用來包餛飩和湯圓、做蛋餃、蒸魚,把它們分成小包放在冰箱裏,隨用隨拿。

做獅子頭。肥瘦各半的夾心肉,不能像剁肉餡那樣使勁剁,要細細地切,把肉切得玉米粒大小,右手握刀,和左手配合,將肉丸子左右騰挪,外公用刀做獅子頭的方法我沒學會,現在想來,用刀可能更能逼出肉粒之間的空氣,使獅子頭緊實。

做蛋餃,將十幾個雞蛋在一個極大的海碗裏打碎,不停攪動,使蛋白蛋黃完全融合;肉餡加入黃酒、鹽、糖、蔥、生粉、一點點生抽和薑末拌勻;拿一小塊肥肉浸在菜油裏;再準備一把金屬飯勺。一切準備就緒,就開始了,火不能太旺,先把飯勺燒熱,再把肥肉夾出在飯勺上均勻抹拭,倒上一小勺蛋液,將飯勺輕輕旋轉,使蛋液均勻地攤開在飯勺上,不等蛋皮燒老,夾一小塊肉餡放在蛋皮中間,用筷子輕輕將蛋皮揭起,敷在肉餡上,成餃子形狀,一個蛋餃就做成了。我最愛看外公做蛋餃,很期盼他做壞幾個,我就可以吃那殘破的蛋皮。做好的蛋餃因爲肉餡是生的,需要上籠蒸熟,涼到溫熱時重新擺盤防止它們粘在一起。要吃的時候,配三鮮湯或者和冬筍白菜一起燉都好。

包春捲。春捲分甜鹹兩種,甜的是豆沙餡,鹹的是白菜肉絲餡。按照外公的本意,豆沙要自己煮自己炒,春捲皮要自己做,他也真的做過一兩次,媽媽怕他太累,每次提前買了豆沙給他,春捲皮也堅持讓他從菜場買。從前菜場有賣手工現制的春捲皮,裝備和現在賣雜糧餅的差不多,爐子上架着個平鐵的鍋,沒有鍋沿。賣皮子的人左手拿着調好的一團麪糊,飛快地在鍋上粘一下,右手隨即拿起鏟子將成型的皮子剷起放在一旁,如果發現皮上有小洞,左手的麪糊就在補粘一下,不過這種瑕疵不經常發生,左右手配合得當,麪糊的量和火候掌握的剛剛好,動作飛快,不一會兒,一沓幾十張薄薄的春捲皮就好了。現在,菜場裏已經沒有這樣的攤位,只能去超市買,超市的皮子新鮮程度較差,沒有原來菜場賣的和軟輕薄。我原來很愛吃白菜肉絲餡的,白菜和肉絲都切得很細,炒成爛糊狀,包起來,用油炸得鬆脆,裏面的餡卻是流動的,帶着汁水,蘸點醋,真是美味。這幾年,居然漸漸地開始和外公一樣,喜歡甜食了,每次都要吃些豆沙餡的。

到了大年三十,很多菜都準備的差不多了。爸爸媽媽也在家幫忙。白斬雞、醬鴨、風鵝、滷牛肉、水筍燒肉、帶魚、鯧魚、蝦仁、海蜇、四喜烤麩、油爆河蝦、白灼草蝦、松鼠鱖魚、清炒梭子蟹都逐一上桌,醃篤鮮在爐子上燉着,點心是八寶飯和酒釀小圓子。兩個阿姨都帶着家人回來團聚,大家一起吃團圓飯看春晚放煙花炮竹,外公慢慢啜這黃酒,笑盈盈看着我們,席間給我們姐妹發壓歲錢。

每次看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都會想起外公。他不是什麼有名的廚師,只是多少年如一日的爲我們準備貼心的家常菜,他沒有其他奢侈的心願,只要我們平平安安吃飽穿暖, 後來生病住院動手術,吃了很多苦,卻還是離開了我們。如今,我們的年夜飯早已不似往年熱鬧,大家各吃各的,或者找家飯店應景了事。外公不在,過年也終究失去了興味。

注:今年清明,不能去給外公掃墓,僅已此文,表達我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