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伯伯的手藝散文

伯伯的手藝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伯伯,我的父親,是個沉默寡言的人,整天忙進忙出,沒什麼話,偶爾會在嘴裏輕聲哼幾句歌,發現被人聽見了,就會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臉還有些紅,然後又接着幹活。他好像有幹不完的活,早出晚歸,總沒有歇腳的時候,春天修整田地準備種莊稼;夏天鋤草割漆挖洋芋;秋天收割稻穀苞米;冬天去深山燒炭掙錢。他從來沒有過怨言,似乎這些是他該做的事,而且稍微有些空閒的時候,他還會操持着他的一些手藝,一些不知是在哪時,從什麼地方學來的手藝。

伯伯的手藝散文

  制紅茶

春天,充滿了希望,也極爲繁忙:鳥兒忙着築巢;花兒忙着綻放;蜜蜂忙着採蜜;樹木忙着換裝。穀雨過後,茶樹嫩綠的新芽快速地生長起來,一天一個樣,靜候着人們前來採摘。

清晨,新芽上還有露珠,在陽光下閃爍,母親帶着我們幾個小孩,每人背一個揹簍,就去採摘茶葉去了。茶芽極爲細嫩,用拇指和食指輕輕一掐,就會應聲而落。右手像啄米的雞,不停地在茶樹上一點一點,很快就是一把鮮嫩的茶葉,摘滿一把茶葉後就丟入揹簍中。摘茶葉看起來很輕鬆,可實際上老要彎腰,時間長了就會腰痠背疼。這時母親往往會擡起頭來唱幾句山歌,一來可以歇息一下,二來聽着山歌也覺得痠疼減輕了很多。歌聲響起,對山也會有人和,來來往往,你一句,我一句,你一段,我一段,在歌聲中,背兜裏茶葉也裝滿了。

茶葉採了揹回來,剩下的就是伯伯的事了,當天的茶葉必須要當天處理完。先要放到太陽底下鋪開曬,曬乾茶葉沾着的露水,也要曬掉茶葉內部的部份水氣,曬多長時間很重要。時間短了,茶葉還脆嫩,易碎無法成型,時間長了,茶葉太枯也無法成型。有點蔫了,摸起來柔軟服貼後,就要用手使勁揉,揉成細條狀。伯伯將手洗淨後,把茶葉放到簸箕裏,雙手使勁按住茶葉往前滾動,然後撈回來再揉,不斷地往復。伯伯手上青筋突出着,嘴裏因爲使勁發出喘息聲,慢慢地,茶葉的汁液被擠了出來,沾到了伯伯的手上,沾到了簸箕上,成了棕紅色。茶葉的堆頭越來越小,茶葉卷得越來越細,最後成了細細的條狀,偏暗的棕紅色。

揉好的茶葉堆放在籮筐裏,上面蓋上包袱,等着慢慢發酵,這時就能聞到茶的陣陣清香。發酵是最關鍵的環節,直接決定着茶葉質量的高低,只見伯伯不時的抓起一把茶葉看看顏色,聞聞味道。差不多了就放到太陽底下平鋪在曬席上曬乾,如果是雨天或陰天,就必須用炭火烤乾。茶葉會放到兩頭大,中間小的竹編的框中的中間隔層上,烤的火不能大也不能小,必須不停地翻動,時間要求也極爲苛刻。幹後的茶葉已成青黑的細絲,又脆又硬,已完全沒了原來的樣子,收拾時不能急躁,得輕輕的拿起放下。慢慢裝入布袋中,蓬蓬鬆鬆的,一大袋茶葉也沒有幾斤,茶葉的香味瀰漫了整個房間。

趕場時,母親將茶葉背到街上,茶葉販子一看一聞,就挑着各種各樣的毛病:沒幹透,揉得不細,酵沒發透等等,找理由往下壓價。母親比較會說,將對方指出的“缺點”逐一反駁過去,一番討價還價後,價格雙方都能滿意。伯伯話不多,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所以賣茶他基本不去。母親回來,向伯伯說賣的價錢,伯伯都滿意地“嘿嘿”一笑,就又去收拾茶葉去了。

嫩芽做的茶葉都會背到街上去賣錢,一直到農曆的七月份左右,茶樹已不再發出新芽爲止。這時伯伯會扯些稍嫩些的茶葉回來,做茶自己喝,由於茶葉已老,揉不太細,只能是一大塊一大塊的,顏色也深淺不一,有的是黃色,有的是褐色,有的是黑色。伯伯喜歡喝濃茶,抓一把放到瓷缸中,茶葉佔滿了半缸,水呈暗紅色,茶香濃郁,伯伯總是邊喝邊不停地說好喝。

我問伯伯爲什麼不喝那些漂亮的茶,伯伯總笑着說,那茶葉只是樣子好看,騙那些不識貨的人的,真正做茶的都喜歡喝這老茶。我也喝過那茶水,很苦,並不好喝,可伯伯總是喝得津津有味。

  編草鞋

秋天稻穀收完,田裏整整齊齊的稻茬間,是一捆捆立着的金黃的稻草。伯伯將它們挑到牛圈邊,擇出粗長的稻草放在一邊,剩下的圍着一棵樹,碼放成一個圓形巨大的草垛,那是冬天黃牛的.口糧。擇出的稻草抱到家裏,放到地壩上,在太陽下曬得乾乾的,沒有一點水份,碰着就發出“悉悉索索”的響聲。

每當下雨,無法出去幹活時,伯伯就從堆放的工具堆裏找出打草鞋的工具,叫木馬,或乾脆叫草鞋馬馬。其實就是兩塊木頭,一塊下寬上窄豎立着,另一塊長些斜着鍥到立着的木頭上,形成一長三角支架,支架上再釘一塊木板,是伯伯的座椅。在立着的木頭上部穿一孔,插進比拇指粗些的木棍,像兩隻耳朵,木棍上會有三到四個凹槽,用於調節草鞋的寬度。在上面各一邊套上棕繩,伯伯的腰間戴着隨腰彎曲的木棍,棕繩的另一頭就綁在這木棍的兩頭。伯伯腰使勁往後靠,繃緊棕繩,根據腳大小調整好兩棕繩間的寬度,就可在它們間編織稻草。

伯伯一邊從旁邊拿起幾根稻草,整理齊整後再編織起來,在伯伯手裏上下穿梭,稻草相互交織在一起。漸漸的,鞋底越來越長,一隻草鞋就慢慢成型了,鞋底邊還有立着的鞋耳,最後越來越小,形成了一個鞋尖,鞋底已完成。再在鞋耳之間穿上棕繩,透氣的金黃的草鞋就掛在了柱頭上,伯伯又開始編織新的草鞋。我總喜歡蹲在旁邊看,很驚奇稻草怎麼在伯伯的手中,很快就成了草鞋。

伯伯非常喜歡草鞋,說草鞋不怕水、不怕滑、不磨腳,沒有比它更舒服的鞋了。我央求伯伯也給我打雙草鞋,伯伯卻笑着不給我打,說我腳還小還嫩,不適合穿草鞋,應該穿布鞋球鞋。還說他一定不會讓我穿草鞋,還讓我快快長大,好好讀書,一輩子也不穿草鞋。說時眼睛總望着遠放,似乎穿過了眼前的大山,望向了更遠的地方。

後來有不少人專門來買伯伯的草鞋,說草鞋舒服,有多的伯伯也會賣幾雙,但大部份都留着自己穿。我曾經偷偷地穿過草鞋,也想享受一下草鞋的舒服。可草鞋並不舒服,草梗硬邦邦的,鞋底不大平整,比布鞋球鞋差遠了,還不能遮風擋雨。大人們就喜歡騙小孩子。

  做醪糟

醪糟,又叫甜酒、米酒,是過年時重要的食品,哪家醪糟做得好,是件極爲得意的事。但做醪糟好像有種說法——擇手,有的人就是做不好,我母親就是其中一個,做出的醪糟要麼是酸的,要麼乾乾硬硬的不溶爛。那一大盆雪白的米就沒辦法吃了,只能餵豬,很是可惜,所以我家做醪糟的重任就落到伯伯肩上。

臘月二十過了沒幾天,伯伯就會泡一盆糯米,第二天將米濾水後倒入籈子裏,蓋上包袱和蓋子,放到竈上的大鍋中。鍋裏倒入半鍋水,然後點火蒸米,慢慢的熱汽冒出來,鍋裏的水直翻滾。不久糯米香味撲面而來,伯伯熄掉火,端下籈子,放到一邊讓其冷卻一下。一會後揭開蓋子,一股白汽冒將出來,香氣更加誘人。伯伯就招呼我們快去吃糯米飯,說這飯最好吃,籈子蒸的飯確實好吃,下面蒸隔是竹子做的,所以飯中既有木頭的味道,還有竹子的清香,而且蒸熟的飯不幹不稀,軟糯但仍然獨自成粒。糯米晶瑩剔透,像半透明的白玉,發着溫潤的光亮。伯伯給我們一人舀一碗後,乘熱將買來的酒麴灑到米里,並用手翻動熱米。伯伯說不能用鍋鏟,那樣會將米剷傷,只能用手翻動,將酒麴攪拌均勻。

攪拌好後,將米裝入瓷盆中,拍緊壓實,再放到籮筐中,空隙處滿滿地塞上稻草,上面也蓋上嚴嚴實實的稻草,再上面壓上兩塊大石頭,搬到火坑邊烤火取暖。看着那紋風不透緊實的樣子我就覺得好笑,伯伯說做醪糟就跟養孩子一樣,要細心,冷了不行,太熱了也不行,做好可不容易呢,沒有什麼事是隨隨便能做好的。伯伯隔一段時間就將籮筐換一邊烤火,我總想揭開看看裏面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可伯伯不讓動,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有耐心,揭開透涼了醪糟就不成了。

幾天後,稻草裏隱隱地透出了醪糟的香味,伯伯邊笑着邊搬走石頭,揭開稻草,香味更加濃烈。他端出瓷盆,裏面的醪糟已經溶透,還有湯溢出來,伯伯拿來勺子讓我們嘗,醪糟清甜清甜的,伯伯看我們吃得高興很是滿意。家裏來一個人,伯伯就會舀一碗讓人嘗,聽着別人讚不絕口的誇獎,伯伯笑得就更甜了。

過年時,每天晚上媽都會搓些湯圓,和着醪糟煮來消夜,湯圓的軟糯,醪糟的清香,是絕配,味道極美。後來酒麴改良了,做醪糟不再那麼繁瑣,成功率也高了很多,現在很少有人再自己做醪糟了,想吃就去買點。伯伯隨着年紀增大,也沒再做過醪糟,買來的醪糟,他邊吃總是邊嘆息,買的還是不如自己做的好。我們說也挺好吃的啊,他說只有自己做的,一步一步地過來,最後的醪糟才香。

  造火紙

伯伯在跟隨爺爺燒炭之前,冬天跟着姑父造過火紙。火紙是用來祭典時燒的紙,金黃色,由竹子纖維做成,燒之前用半圓形的紙鉗,對向鑿打兩下,構成了銅錢大小的一個個圓形。有時也用來書寫,如在整酒時記錄各幫忙人員職責的司務表,記錄客人人情往來的人情薄等等。所以經常會有人買火紙,做好的火紙整整齊齊地疊好,挑到趕場的街上,擺在街邊,很是好賣。

造火紙得用長了四五年的成熟南竹,砍下後馬上將其分割成兩三釐米寬的細塊,颳去表面的青皮,放到石灰水中浸泡幾天。然後要從石灰水中將其撈出,如果穿長桶鞋下去,戴着橡膠手套,這樣可以防止石灰水燒灼皮膚,也可避免接觸冬天冰冷的水。但長桶鞋容易破,手套也容易掛壞,往往爲了節約成本省錢,伯伯他們會直接跳進石灰水中,起來後腿和手都通紅,既是冷水凍的,又是石灰水燒紅的,會疼好幾天。

這時竹子已稍變軟些了,得把竹片放到清水中洗,一般是放到河水裏,將石灰水洗乾淨。洗乾淨的竹片一點一點放進巨大的石臼中,水車帶動一根巨石不斷擊打着石臼中的竹片。擊打碎的竹片再放進一水池中浸泡翻洗,將竹片殘渣撈出,竹纖維就會分離出來,留在池中。再用很細的鐵絲篩子,平放到纖維液裏,前高後低的提起來,稱爲舀紙,鐵絲網上就會均勻地沾上纖維。放到一邊曬乾後再揭起來就是一張張金黃的火紙,地壩裏往往會擺很多待曬乾的火紙。

造火紙極爲辛苦,爲了不耽誤農忙,一般都是較閒的冬天來造紙。但冬天天氣冷,水更是冰涼,伯伯他們幾乎沒有防護保暖措施,卻要不斷地和冷水打交道。火紙的產量和質量取決於竹片是否捶細捶透,舀紙時的方向、力道、速度決定了紙的厚薄和均勻性,手法不嫺熟,經驗不足者所造的紙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甚至是沒有紙,那就是次品。天氣對造火紙也有極大的影響,特別是曬紙時,最好是有連續的晴天,否則老幹不透的火紙就會變質變色。

這樣造出的火紙,竹纖維還是比較粗,不夠細緻,因此紙比較粗糙。但是竹子繁殖力強,生長快,造火紙對竹林不會造成影響,加快新陳代謝,反而更利於竹子的生長。因此楠竹是造火紙的最佳原料,而且竹子具有防蟲防黴的功效,很多用火紙書寫成的書,很多年後仍然完好無損,得以流傳。而在這種紙上寫字時,有點像在竹簡上書寫,別有一番風味。當然火紙的主要用途,還是在老人逝世,逢年過節時對先輩的紀念,一張張金黃的火紙,承載着血脈相連、煙火相傳的懷念和尊敬,見證着死亡和新生,伴隨着大山中人們的繁衍生息。

……

伯伯其實還有很多手藝:割漆、燒炭、編撮箕、打根粑、做筷子,還自己打過一張牀,到現在還在用。問伯伯爲什麼會這麼多手藝,伯伯總說這不是什麼手藝,自己笨,學不會手藝,這些都是過日子用的,看看做做就會了,閒着也是閒着,多會一些,就沒有什麼是難事了。也總感嘆:你們現在趕上好時候了,想要什麼就買,什麼也不用學着自己做了……

說着總是擡頭若有所思,不知是想起了自己的手藝,還是別的,臉上表情有點複雜,好像是高興,又好像是若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