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淺談合奏的散文

淺談合奏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依“合奏”字眼而論,我大抵是明瞭的。即匯聚幾種或幾組樂器,讓聲部依稀可分,同臺演奏同一樂曲的意思。

淺談合奏的散文

憑先師倉擷開發的文字產品與人合奏,美其名稱“文字合奏”,這一名詞新穎,大辭海中未能見過,先人尚未錄入。而今,它的網上熱火程度已風靡全國,我竟聞所未聞,可見我的不才與落伍了。

幸好,我適時入伍煙雨紅塵。作爲會員,我在一位筆名叫作哭泣在心的作者書屋悉讀了《談合奏》大作,恍然大悟:原本僅限於樂器的合奏已延伸文壇之中,用作者的話說就是相同的題目,由不同的人寫,用不同的方式及思維去詮釋同一主題。

如此以來,我便不假思索地爲己找來能讓合奏定義比較明朗的例子,臂如:出了同一題目的高考作文,由各地考生應試,這叫不同的人;因寫作方式與思維的不同,出現了諸如樂奏中的琴、箏、笙、笛以及鑼鼓鈸鑔等聲部,形成百家爭鳴的效應。把這一效應概括起來的術語就選合奏吧?我捫心自問,並作了肯定。

明朗了定義,纔有發言資質。不然,也無從說起。

將文字合奏追朔得遠古一點,如唐詩如宋詞,僅梅蘭竹菊,主題相同,百家齊詠,各有所長。你便不難發現,先人們早已掌握了文字合奏之術,只是未以文字合奏的術語去表述它罷了。

所以說,文字合奏由遠古產生、從遠古走來。

文字,用作記錄語言。以語言表達事情叫作者,以諸多優美的語言去表達大衆喜聞樂見的事情並久讀不厭叫作家。

而在舊時不識字的大衆裏,是一直就有作家的。在我童年的記憶裏,故里的老農們上街納涼就有人講故事。不過這樣的講手,大凡是特定的人,他比較見多識廣且能說會道的,能夠使人聽下去懂明白並津津有味,這就是我心裏的作家,抄下他的話也就成了作品。那末我悟,文字是書於箋上的語言,文字合奏並非作家的特權,好作家的故事素材取之於衆、言而有據,才討大衆喜愛。

所以說,文字合奏由大衆產生,歸屬權是大衆的。

我是良民,在大衆範圍,便理所當然地匯入了文字合奏隊列之中。

愛好文字是我與生懼來的。讀書那陣子沒有網絡,我便獲得了同學們的青睞,所命同一題目的作品發表到市級刊物上去;如今的工作需要讓我掌握了五筆打字,上網便成了我的業餘愛好。

上網並非閒聊,寫我心有所悟、做之所果。羣中發帖,不乏海闊天空,天文地理,笑話雜談,也有雞毛蒜皮以博大家共樂引發互評;偶發微博,圍繞一個主題深入探討,不在意文化層次高低、水準起點高低、社會見識高低,我在身臨其境中興奮着,在日常生活裏樂呵着,滋長了工作上的動力,這並非我博古通今惹人誇獎的結果,而是我參與了。

所以我總結,文字合奏是大衆的`舞臺,重在參與。

大家都參與進來,形成一個團隊,而有力量的團隊是憑藉和諧作支撐的。

這個團隊裏的人能悟透合奏的含義,不偏離主題,不強行扭曲原本主題思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造就暢所欲言的氛圍,哪怕是天方夜談;沒有節外生枝之說,那叫落地生根,也叫落地開花,就算當合奏的夥伴出音差異,大家認爲他是一擲千金而隨之錦上添花。

一臺運行中的機器,而發音噪雜不堪,癥結就難解開,導致顧此失彼,勢必停產大修。然而,文字合奏中的意見分岐不能視爲噪雜,它的前奏是以求大同、存小異作基調的,發生爭執是好事並不是壞事,因爲偉人說過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嘛,開墾精神文明的百花源是最最要得的。莫把爭執激化到矛盾影響了和諧,那樣不叫一拍即合,便是一拍兩散與文字合奏初衷適得其反了。

從而明確,合奏就如人生,要腳踏實地步步走穩,要路在腳下,而不是腳在路上。浮飄會讓人跌入泥潭,不能自撥。

所以我總結,文字合奏需要手足之情的合作精神,需要愛心相擁的和諧風格。

感謝煙雨紅塵讓我有幸拜讀了屬文字合奏範疇的名家雜文,讓我懂得了合奏,並從不同作者的文風裏,收穫了些許心靈感動和每份美麗的結晶;尤其感激好友哭泣在心,其《談合奏》大作使愚笨的我感受至深,還是借鑑人家的結尾,以勵自己的進步吧——人生和生命,兩者相互合奏,演繹同一場生活的主題,相互維繫和扶持,直至生命的終結,這場合奏是否成功,就看配合者的目的是什麼。

“對於其他,你看懂了嗎”

我似懂非懂,但我要在合奏中徹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