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淺談“孝”散文

淺談“孝”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對於“孝”提起筆我足足十餘分鐘不知從何寫起,確切的講是不敢下筆。六年前父親於寒夜之中撒手人寰,自此後我與小妹和媽媽相依爲命。

淺談“孝”散文

六年來媽媽的母親、父親也相繼離開,我清楚的看着這一切的發生卻無能爲力;留不住一絲的暖情,能留下的也是一些僅有的片段,也只能用一生去思念。

丈夫突然的去世,高齡的'父母又相繼病逝,一個女人是如何去承受這這一切?她能承受的起嗎?

能,完全能!因爲她還有自己的孩子。

姥姥、姥爺的離開,我從父輩的身上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家”的概念:老人走了,屬於他們的那個家也就散了,再也找不回來了;從父親的離開也深沉的感受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奈。

文章寫到這裏,覺得自己確實有必要談一些“孝”的概念性的東西,寫給勤苦養育兒女的祖輩、父輩,寫給當下任勞任怨的賢孝兒女,更寫給自己、寫給五年、十年、二十年……後的自己。

這裏我們先談談“首孝悌”,爲什麼是“孝悌”爲“首”?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孝悌”仁之本與,而“仁”又是做人的根本,“孝”也就是做人的根本的根本。

《三字經》中也有這樣的語句:“首孝悌,次見聞。”

《弟子規》也有此類語句:“首孝悌,次謹信。”

千百年來,對“孝”的倡導從未間歇,以前沒有,現在、未來也不會停止;而且“孝”永遠是首位的。

作爲孩子,若沒有父母的精心養護,何以成“人”?又怎麼能夠立足於社會?沒有父母,自然也就不會有我們,所以“孝”必然是首位的。

“孝”爲首說清楚了,我們再來談談“如何‘孝’?”

感性的講,就是對父母的愛;理性的分析:既有對父母的贍養,也有對父母的敬與順。

至於“贍養”《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大致意思就是:“至於狗馬都能夠得到飼養;若不存心嚴肅地孝順父母,那養活爹孃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因而,“孝”不僅僅是贍養老人,還有“敬與順”!

如何“敬與順”?夫子同樣給了我們指導:“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直白的講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也就是“色難”!

孝者,敬而養,養不失敬,頤養天年。

若只養不敬,久而久之也許連養都不養了;能做到“敬與順”,自然不會不贍養父母。

因而,孝——先從和父母好好說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