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在農村的N個好處散文

家在農村的N個好處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我出生農家,長在農村,我從未忌諱過這個身份。不過雖說在農村,沒幹過農活也是事實,沒挖過地,砍過柴。因爲讀完書,幾年後當老師,在農村屬於“先生”之列。在我們家,女的幹農活的也不多,不過是採茶葉而已,有的在秋天割幾天稻子。這裏還是秉承着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燒飯洗衣都是女性的活,我當過先生,可當“家庭廚娘”和“會喘氣的洗衣機”,歷史更悠久。

家在農村的N個好處散文

我在外面也呆過十幾年,但儘管外面掙錢機會多,可總是心神不寧,總覺得不踏實,也有諸多不便。因爲我家裏洗衣服的水是山上流下來的,就是竹子和樹木吸收後排放出來的水。我曾經用礦泉水瓶裝了一瓶,讓我的學生帶到上海檢測,結果是純淨水。我們洗衣服用它,喝水也是它,洗頭洗澡都是它。它的好處是具有冬暖夏涼的恆溫,經過水管流到家中水池,冬天在水池洗衣服就冷,但在河裏洗卻不冷了。

我在西遞呆過,那裏的水也是清的,但燒開後灌在熱水瓶中,裏面有厚厚的水垢。那種有水垢的熱水瓶帶回家後,用家裏的水灌一段時間就沒有了。從化學上來看,那裏的水是鹼性水,我們家是酸性的。我在那裏呆了五年,發現很多女人五十歲之後,頭髮都掉了,我以爲是水的緣故,害怕自己老了也這樣,就回家了。我們家沒有這種現象。

無論是在西遞,還是後來在縣城,我常常懷疑我的被子和衣服沒有洗乾淨。因爲西遞的河水在村子中間,住戶家裏的廢水都流到河裏。在家裏用盆洗吧,因爲是一盆死水,總懷疑細菌還在被子上。在縣城,一個臉盆大的小池,被套根本無法洗,用洗衣機還不如盆,一點水轉來轉去的,我總疑心被子上的細菌、皮屑還殘留在洗衣機裏。因此,我在縣城總是將被子帶回家洗。在河裏,讓流動的水帶走細菌我才放心。

別人有潔癖,我有“曬癖”,曬被子、曬枕頭、曬抽屜、曬書,連牀頭櫃和寫字檯也搬出去曬抽屜部分。房間窗戶喜歡整天開着透氣。但是,在縣城,我的曬癖被嚴重限制,首先是租住的.地方小,洗了被套和牀單,就不能曬牀墊和棉被。並且曬了上午,下午陽光就被擋住了。沒曬透的被子真不舒服。後來,有了霧霾,紅紅的太陽發不出來光芒更急人。我的被子是一週曬一次,三週洗一次,如果洗不成曬不成,難受的要死。

2013年夏天,我終於回家了。回家後才發現,農村生活的好處比城市多得多。首先是空氣好,我的家鄉是盆地型,四周環山,山上有四季常青的竹子和各種樹木,原來山下的低窪處是水田,因爲水田都是梯田,不方便機器耕種,就退耕還林了。離村子遠的被種上了茶葉,栽上了樹木和竹子;離家近的,人們才種上莊稼,所以我們村的森林覆蓋面達到80%了。沒有工廠,不用燒煤,燒秸稈,汽車也少,村民出行都是摩托車。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晚上繁星點點,在我們家除了下雨天,天天能看見。我們冬天有專門的房間,放上一小盆炭火就可以取暖,睡覺用電熱毯。我媽七十多歲,和她描述霧霾,她怎麼也弄不明白!因爲我們家下霧的日子都少,還都是“春霧雨夏霧晴,冬霧雪封門”的那種霧。

前年冬天,我一大早去縣城,下車後,能見度不到20米。快中午了,太陽高掛天空,放不出光芒來。坐車回家,出了縣城,霧霾就開始變少,到了盤山道,就成爲薄霧。到家裏,藍天白雲,豔陽高照,家裏人洗被子曬被子,忙得不亦樂乎,根本不知道幾十裏外的縣城已經被霧霾籠罩好幾天了。

在羣裏看見一個網友發牢騷,說是一個月水電費花了五百元。我說怎麼那麼多?我家的電費一個月才四十元。我家裏兩臺電視,一部臺式電腦,一個冰箱,還要用電飯煲燒兩頓飯,我們習慣早上吃米飯。不過,我們洗澡大多數是太陽能,不用花電費的。還有夏天最多吹吹電風扇,不用空調。我們家夏天早上七點太陽出山,晚上五點半就下山了,不怎麼熱!有樓房的人家才需要。平房晚上還要蓋被子,村子裏沒人使用席子,我的一牀竹蓆在縣城用了半年,回家就成爲累贅。今年,我裝了熱水器,下雨用來洗澡的,一個月電費也才七十元啊!真不知道城裏人是怎麼用電的?

我們家水費不用花錢,但設備都是自己的。水管,接頭,三通都是自己買來,到山腳下將水引來,一次性投資要管好多年。連女人也會修理自來水。雨太大將水管衝到一邊,或者水管堵住了,拔下接頭就可以。家裏的水池一般都能蓄上一噸水,用來洗衣服,水池上的龍頭唯一的用處就是給太陽能上水時關上,上完後趕緊打開,不然水大了,不漲破水管,就要就將水龍頭衝到池子裏去。很多外來人看見我們的水龍頭開着,下意識地關上了,這樣常常是幫倒忙。我們村裏有許多水溝,自來水從水池流到水溝,最後又流到下面村莊的河裏。

曾經有人炫富,認爲自己用礦泉水燒飯就和王愷用蠟燭煮飯一樣富有了。焉知我們用純淨水洗澡、洗衣、澆菜、餵豬呢?

外地人來我們家喝茶,覺得茶葉味道好,總懷疑我們將好茶葉留下,不好的茶葉賣出去了。其實是我們家的水好,那種用殺毒劑的水是無論如何也衝不出好茶來的。

在農村生活的好處除了沒有霧霾,空氣清新,水純淨之外,還有就是生活費用少。我們家退耕還林之後,米都要買了。但蔬菜卻是自家種的,儘管比菜場遲,像辣椒吧,最早的也要到六月份才能吃。但它們沒有激素,沒有農藥!家裏現在不種稻子,但種了很多玉米,專門用來餵雞的,雞大多數是清明時節老母雞孵化,到十月份仔公雞才能殺着吃,它們先吃米,然後吃菜葉,後來吃玉米,生長週期長。老母雞也是真正的老母雞,兩年以上的。當年的母雞指望它下蛋要到年底,雞蛋卻是正宗的土雞蛋,蛋黃是真正的黃啊!

生活費用和城市相比,除了買菜花錢少,還有就是交通費,完全沒有,也不存在物業費,停車費。城市上喝道水要麼用飲水機,要麼電水壺。可農村人卻喜歡自己燒水,因爲飯用電飯煲煮,洗澡用太陽能,燒柴只有燒水才用。很多人認爲電水壺燒的水不好喝,可能是電水壺材料的緣故吧!

今年,我將自己的房子擴大了,現在大約有80平方,我做了裝修,屋頂蓋了琉璃瓦,內部裝了天花板。打了兩組高兩米,寬兩米五的大衣櫥,還裝修了一間書房,靠牆打了兩組書櫥;做了廚房,洗澡間,配置了太陽能和熱水器。書房是地板,臥室是地磚。買了牀、牀墊、冰箱,還將房前一塊三十多平方的曬場澆了混凝土,做了水泥地面。屋後的地面也澆了混凝土和水泥地面,還做了個十三平方的大雨棚。總共才花去六萬。但村裏很多人在縣城買房,不過一百平方,一裝修就是十幾二十萬,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只花了這點錢。去年,我們村裏有戶人家做了兩層樓也只花了二十萬,包括裝修。要知道,我的材料都是花錢請人搬運回家的,並且磚瓦匠和木工和縣城的工價一樣。材料方面,我沒有買最好的,可也沒有買最便宜的啊!

以前在縣城,一把拖把放在門口也被人順走了,鞋子曬在門口,買菜回家也不見了,一件T恤衫掛在窗口曬,風吹到地上,連衣架都被人拿去了。在家裏,衣服晾在門口多少天也不要緊,村裏人砍下的竹子和樹放在路邊,多長時間也不要緊。家裏沒人,曬在外面的衣服鞋子,下雨時,鄰居幫着收了。有時候買了米和油,車子帶來放在路邊,很久不拿也在那裏。家裏自來水不通了,在鄰居家水池洗衣服,還可以在鄰居家太陽能洗澡,洗了被子也可以在鄰居家曬。在村子裏,有時候一家吃冬瓜,旁邊的人也跟着吃,因爲冬瓜太大了,主人剖開後就送給鄰居分着吃。這種路不拾遺,睦鄰友好的狀態在城市是無法體會的。

家在農村的好處還包括寧靜的生活環境,我們這裏到了夜晚名副其實的萬籟俱寂,什麼聲音都沒有。因爲晚上沒人出來,狗都不叫了。前幾年,村裏有戶人家的妹妹嫁到上海,來了兩個上海親戚。睡到半夜,這兩個人坐起來了。主人以爲是自己家的牀不舒服,客人說,不是的,太安靜了,靜得可怕!

我們在外面睡不着,回家就睡不醒了。不過也不好,太安靜了,一點小聲音也驚醒。有天晚上,書房門後的乾淨拖把倒在地上,也將隔着客廳,在另一邊臥室睡覺的我弄醒了,久久不能入睡。

農村的老人喜歡幹活,種菜,養雞,做家務,沒有大腹便便的老人。今年我去縣城,遇到當年我們這裏的郵遞員,他在女兒頂職後退休,然後搬到縣城住。和他相鄰的一個老人原來是我們鄰村的,前幾年也來縣城了。現在他們兩人都得了腦梗,走路杵柺杖。他們問我媽媽身體怎麼樣了,我說她挺好的,還在燒飯、種菜、養雞,就是耳朵有些聾了。他們羨慕不已,情願讓耳朵全聾,只要不得腦梗。他們都說在城裏待久了的緣故,如果在農村,他們也會種菜,養雞,就不會腦梗啦!

人活着的三個要素是空氣、水和陽光,這三個要素出現問題,生活還有什麼可追求的?遺憾的是,很多人將三要素看成了錢、房子和汽車,寧可擠在大城市,不願意回到農村。特別是有些家在農村的青年,跑到縣城買房子,真不知圖什麼?沒清新空氣,沒有純淨水,還有霧霾,生活費用又高。還有很多青年教師,不願意在農村教書,要待在城裏,其實農村有了網絡,比城裏好多了。

微信上有個笑話,說一個富翁的孩子去了一趟農村,回家終於明白自己是窮人了。他們家的游泳池只有幾十平方,但農村的游泳池卻是一條大河;自己家的空氣淨化器放在屋裏,農村人家把房子放在空氣淨化器裏;自己家一條狗,一隻貓,農村人家一班狗,一羣貓。他們家買礦泉水一瓶瓶地買,農村人一桶桶地隨便裝。自己家花園到圍牆邊,還要自己種,農村的花園漫山遍野,不用自己種。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2016.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