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珠窩村東府園西府園之說散文

珠窩村東府園西府園之說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深山中的珠窩村,幾百年來一直流傳着東府園與西府園之說,讓年輕的人們聽起來,不由得感到稀奇,爲什麼山裏也用“府”字稱道,實在不同凡響。

珠窩村東府園西府園之說散文

府邸,在歷史上,一般指縣府,地府,州府,首府,府衙,以政權辦公的地方稱爲府邸。另一個可用“府”字的,是指富甲一方的豪紳的住宅可稱爲“宅府”。可朱窩村,爲何也有東府園,西府園之說呢?

相傳明朝弘治年間,南方蠻子在現今地域山中(舊名朱窩村)發現了銀礦,銀砂顆粒如珍珠,含銀量很高,自此,招攬人員在朱窩村搭起煉銀的作坊,開始煉銀子,煉銀生意異常紅火。另有一說,朱窩村的銀礦,散落在四周的山中,儲藏不是槽狀,也不是片狀,凡是探採挖掘到的,卻都是一窩一窩的,俗稱“窩子銀”。長此以往,南方蠻子在朱窩村煉銀子就發了財,成了深山中富甲一方的豪紳,名聲四方。

幾百年來,朱窩村的人們,也有口碑相傳,說朱氏朝廷兩個王爺,到朱窩村發現了銀礦,由此發了財。爲此,就在朱窩村建起了兩處豪宅,稱爲東府園、西府園。至今,仍有人這樣傳說着。在村裏,一提起東府園、西府園,許多人都知道東府園大概的位置在什麼地方,也就是現今的珠窩學校左右。西府園大概在什麼地方,村裏人只知在村西,具體位置誰也講不清了。另外一說,南方蠻子在這個四面環山,地域閉塞的地方開銀礦,發了財,南方蠻子認爲這裏是風水寶地,故而就將“朱窩村”改稱了“珠窩村”。使人們對這個村名的由來,找到了出處。明正德十三年,村西的“勝泉寺”的碑文,正史記載仍稱這個村的行政隸屬關係爲順天府,宛平縣,青白口社朱窩村。明弘治年因煉銀髮跡,由此將朱窩村改稱珠窩村,這一說法,應該是有道理。

筆者查閱了明朝通史資料,瞭解到明朝官府有明文規定,凡是各縣府,地府,州府所轄地域,開採鐵礦,銅礦,銀礦,金礦等項,稅收(也叫份錢)一律上繳皇家(國庫)朝廷。

根據明朝史料記載推理,身爲高貴朱氏朝廷的王爺,就其身份,是根本不可能到深山中,找銀開礦,應該是村民中的誤傳。儘管,王爺是皇室宗親,根據明朝現行規定,也絕對不允許皇室宗親私自開礦煉銀的。都是由皇帝的近臣,內務府的人管理。那麼,東府園、西府園又是怎麼來的呢?

按着常理而言,珠窩村歷史上,曾經存在發現銀礦,就地有煉銀作坊的史實,人們口碑相傳極多,而曾經煉銀的山洞至今也仍存在,煉銀爐流出的焦熘,仍可找到。珠窩村歷史上曾經煉過銀子的史實,應該無可厚非。另據史料,冶煉,鐵、銅,銀,金等稅收,統歸皇家內務府直接管理,是有據可查的,由此,完全可以推翻兩個王爺來珠窩開銀礦的說法。而今,鐵礦,銅礦,銀礦,金礦亦是歸國有,顯而易見,這種行業開採,管轄權歸屬皇家(國有)由來已久。

由此可得出結論,珠窩村的東府園、西府園之說,是南方蠻子,在珠窩村開銀礦時,修建的照待皇差來收“稅銀”的`豪華“館驛”,是合乎情理的。珠窩村離京城一百餘里,在過去翻山越嶺的條件下,一行多人,騎馬而行也需一兩日。銀礦作坊掌櫃的,自知皇差到來,又怎敢慢待皇差的人呢,緊討好還怕“皇差”不高興,稍有不慎,得罪了皇帝身邊的人,還有好嗎!爲此,照待皇差居住的宅院,修建的不僅十分乾淨,院落也十分華麗,就餐時,天天好酒招待,野味佳餚,一應俱全。閒遊多日,哄着皇差高興,是巴不得的事。接待皇差,修建一個豪華宅院,這是人之常情的。史書稱這種宅院叫館驛,而今,叫賓館。接待皇差的館驛,建設規格最低也是四合院,或者多跨院,纔可稱得上爲“府邸園落”,這樣理解“東府園、西府園”,也就恰如其分了。

當年十分華麗的東府園,西府園,隨着歲月的流逝,風化侵蝕,永定河沿岸的河水氾濫,泥水沉壓,早已沉睡於地下,再也見不到了往日的庭院華麗的光彩。珠窩村在過去挖掘糞坑,房地基,整灘墊地的時候,經常發現,珠窩村前,許多地方都是河牀沉壓了的地方,舊地基,舊磚瓦,舊瓦罐,時有出現,記載村落的久遠。昔日的屎殼郎溝,而今的電廠鐵路的路基,就是過去人們常說的,永定河渾水流動的岸邊。砂坡子臺的地下,就是河牀沉積很深的河砂。至今,仍可見到。

在2000年左右,挖掘機在挖村東修公廁地基時,在幾米深的地方,曾挖出一罈舊制銅錢,也有鐵的制錢,由此推理,埋葬的時間,大約清朝中期,甚至,也可往前推算。因爲,民國這種錢幣,早已不在社會流通了,能把這種舊錢幣,看的很珍貴,埋藏在地下,應該是社會流通的清朝中期以後。可惜,這些沉睡很久的史證,被人哄搶,沒有留下考證的機會。

時間雖然久遠了,可“東府園、西府園”的稱呼,依然被人們一代又一代地傳說着。

而今,村裏將東府園,稱爲東福園,又有一些別意,但“東福園”的歷史淵源,是由“東府園”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