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茶新香更細,鼎小煮尤佳散文欣賞

茶新香更細,鼎小煮尤佳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西湖產茶始見於唐代湖州人陸羽所作《茶經》,龍井茶約聞名於元明年間,有明代詩人高應冕《龍井試茶》爲憑,詩云:天風吹醉客,乘興過山家,雲泛龍沙水,春分石上花。茶新香更細,鼎小煮尤佳,若不烹鬆火,疑餐一片霞。

茶新香更細,鼎小煮尤佳散文欣賞

龍井茶最初起源於寺廟,其種、採、抄、品都有一番講究。

龍井茶多種植於靠山近水,晴能受到充分日照、雨又易於排水的酸性丘陵坡地上。春採、夏鋤、秋剪、冬肥,一點都耽誤不得,不然的話,人誤茶一季,茶誤人一年。龍井附近茶農一年柴米油鹽的開銷就靠一季春茶,除了春茶,另外夏秋兩季的茶,當地人都把它視作柴草。春茶共分四擋,清明前開始采頭春茶,稱“明前茶”,其茶嫩芽初迸,如同蓮心,就稱之爲“蓮心”,這是珍品中的絕品。製作“蓮心”,一般要四斤以上的青葉(當地人稱“草子”)才能抄制一斤幹茶,而一個熟練的採茶姑娘,每天最多隻能採摘嫩芽十二兩。穀雨前採二春茶,又稱“雨前茶”,這時茶的芽柄已發一葉,其形似旗,茶芽捎長,其形如槍,故又稱之爲“旗槍”。立夏之前採三春茶,這時茶芽旁一有附葉兩瓣,形似雀舌,所以也以“雀舌”相稱。四春茶則在三春茶後一月開始採摘,這時茶已成片,並附帶有茶梗,所以茶農也稱之爲“梗片”,這種茶過去是茶農後代練技術用的。

製作綠茶一般都有采、晾、揉、抄、裝這幾道工藝,而龍井茶卻有自己的講究。首先是採摘茶葉不能掐,可能用拔更恰當一點,據說原先進貢皇上的茶葉,是茶鄉姑娘用雙脣採下來的,而掐下來的茶葉,其掐痕在製成茶葉後都去不掉;其次是晾,所謂晾就是剛採摘下來的茶葉得在陰涼處堆放上大半天,大約相當於機械加工的退火,也就是通過堆晾,褪掉茶葉裏殘餘的大部分剛性;揉也叫揉捻,是通過外力將茶葉的內部結構揉捻成人們希望的形狀,但龍井茶的製作卻在文火鐵鍋的條件下,把揉和抄兩道工藝合二爲一了。龍井茶的形狀要求青葉保留一部分自然的剛性,以便茶葉成型後還能看到部分青葉的原狀,因此就將揉捻工藝弱化了,即將抄分解成抄--晾--抄--晾--抄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完成部分揉的要求。在完成了幾近繁瑣的製作過程之後,扁平、光滑、翠綠、整齊就成了龍井茶的經典造型。

說起品茶就複雜了,光茶水、茶具、茶湯、茶式、茶人、茶境就說不勝說。簡而言之吧,人間至味是清淡,明前茶最好用100度以下90度以上的水沖泡,杯子最好用透明玻璃杯,先倒水,後放茶葉,待茶葉充分舒展並沉入杯底後,就可以品嚐了。其過程一是看,看茶葉泡前和泡後的形狀是否符合茶形的規範;二是聞,聞茶葉泡前泡後的清香,以沒有煙火氣爲上;三是品,一口茶分三次嚥下,其中第三次最好漱口後再咽,以清氣上升,脣齒留香爲佳。

龍井茶歷來以“獅、龍、雲、虎”爲上品,獅爲獅峯;龍爲龍井;云爲雲棲;虎爲虎跑。此四處凡採用手工製作的龍井茶定名爲西湖龍井;出此範圍且在杭州轄區之內所產的龍井茶,定名爲杭州龍井;超越杭州且在浙江省範圍內所產的龍井茶,定名爲浙江龍井;同理,浙江以外地區,凡採用龍井茶製作工藝且茶形扁平的都可定冠爲龍井茶,比如四川龍井,江蘇龍井等等。

據說當年《昭明文選》的主編昭明太子就是隱居在天目山腰的太子庵裏,外靠山泉水洗眸,內服茶湯療目,治癒了眼疾。如此看來,長飲青茶有清火明目的效果,但願天下人都能常飲青茶,祝願天下人都有一雙明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