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優秀散文:家鄉的社火

優秀散文:家鄉的社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耍社火是兒時的一件樂事,家鄉的社火可是遠近聞名的,它以高雅、雄渾、大氣、形式多樣、豐富多彩而著稱。

優秀散文:家鄉的社火

耍社火的高潮,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左右。兒時,我們村幾乎年年都要耍獅子、跑旱船、扎芯子、走高蹺、耍龍燈、放焰火等。我們村的社火,之所以鬧得紅火,影響較大。主要是有一夥能敲會打、能拉能唱、能描能畫、能說能唱、能導能演、能積極組織的熱心人。

每年到了冬臘月,農閒時節,這夥熱心人便把鄰近的幾個村的掌事人招集在一起,謀劃起耍社火的事來。成立籌備小組,確定掌事人。一切確定以後,便把上年的舊船架、龍架、獅子頭、芯子架,從大廟的老樓上取下來,重新整修、綁紮,並開始裝飾打扮,糊的糊,綁的綁,編的編、鉸花的鉸花,貼紙的貼紙,做花的做花,繪圖的繪圖,忙活起來。我村有一位外號叫“十二能”的能工巧匠,是整個社火道具的設計者和組裝者。他扎的綵船,造型美觀大氣,船的綵樓八角飛檐,周圍檐角懸掛彩燈,燈面上繪有水滸三國人物,內外金裹銀鑲,新穎別緻,精巧華麗,既有古撲風格,又俱現代意識;他糊的龍燈威武雄健、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扎的芯子,無論單人、雙人還是多人芯子,既高且險,套接綁紮,力學結構合理。少則兩層,多則三五層,高約數丈,看似險要,卻很安全。這些精巧的傑作,往往吸引來周圍九堡十社的男女老少前來參觀欣賞。人們送他“十二能”的雅號是當之無愧的。

當開始張羅糊船綁龍燈的時候,鑼鼓隊的人早就手癢癢了。他們早早就把鑼鼓傢伙擡了出來,在大廟前開始狂敲起來。雖然都是老敲手,但擱置了一年,難免手生,需要磨合磨合。於是,便在老鼓手的帶領下,在老曲牌的基礎上,不斷地翻新着花樣。越敲越帶勁,越練越高興,既像是練習,又像是過癮。

參加社火的演出人員,基本每年都是固定的。比如,撐船的老艄公,非德娃叔莫屬。因爲,他動作麻利,瀟灑穩健,聲音洪亮,唱功紮實,一招一式,把個老艄公撐船的形象演繹得十分到位;而船中架船的那位“媳婦”,則由年輕漂亮的小夥東娃扮演。他面色白淨,皮膚細膩,五官周正,身姿富有女性的柔美,經過一番化妝打扮,美若天仙一般。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爲他是一位妙齡女郎呢。他架起船來,平穩飄逸,迴轉靈活,跑起來如行雲流水一般,尤其是與老艄公的一段對唱,真是珠聯璧合,恰到好處,是鄉親們公認的好搭檔。

那20多位參加舞龍的精壯小夥,是從周圍村子裏挑選出來的,年輕英俊,個頭一般高,個個生龍活虎,由領舞者帶領,在村外的大麥場上進行排練。他們按照各種套路,翻、絞、旋、跳、扭、攪,反覆演練着“老龍出海”、“金龍過海”、“二龍戲珠”、“老龍翻身”、“龍盤虎踞”、“巨龍騰飛”等各種動作。雖是隆冬天氣,卻個個揮汗如雨。

過了正月初十,社火的鑼鼓便敲得更響了。演出前的各種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按規定,先必須在周圍籌辦村開始表演。每到一村,都是人山人海,場子裏擠滿了看社火的人羣,直擠得社火無法表演。這時“火流星”便出現了,只見楊家倆兄弟,手裏各狂舞着一對“火流星”,(這是在鐵絲編織的小網罩裏裝着燃燒的木炭)在夜空畫出道道火的流線。這“火流星”直接向圍觀的`人羣飛去,其距離幾乎碰到觀衆的鼻尖,但卻傷不着人,迅速在人羣中打出一片空地來。這就是他們的絕技。他們雖不是社火的主角,但他們表演“火流星”的技巧卻成了社火隊的一大亮點。

從正月十三開始,社火便正式上街了。這天晚上,我們的社火排成了龍蛇長陣,八面雷字大鼓,幾十副鐃?、大小銅鑼,在夜空中上下飛閃。斗子旗、牌燈、魚燈、羊燈、獅子燈,蓮花燈、大小宮燈、巨型橫幅、各種彩旗、龍燈、旱船、高蹺、竹馬等隨後緊跟。二腳踢炮仗、筒子炮不斷在空中炸響。社火隊一進街口,便有商鋪在門前擺下果品點心,燃放鞭炮。這時,“火流星”便開始在商鋪門前打場子。緊接着龍燈、旱船、高蹺、竹馬、花棍、地遊等輪番演唱、表演。演出結束後,商鋪大掌櫃便當衆懸賞一筆不菲的錢物以示答謝。我村的社火,由於陣容龐大,節目精彩,往往走不上幾步,就被商家擋住要求表演,經常鬧到深夜才收場。

解放後,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家鄉的社火,在堅持了幾年之後,隨着老藝人的先後離世,社會對這項活動的冷落,便銷聲匿跡了,但那段美好的回憶,卻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