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鄉村酒席散文

鄉村酒席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吃酒”在農村小孩子們的印象裏幾乎成爲童年最司空見慣的開心事,酸菜和鯽魚似乎也成了很多農村酒席上必不可少的菜餚典型,可事實上是孩子們長大以後,儘管對吃的講究大有其雅,但是再也找不到印在腦海中最獨特的味道,於是想方設法地抽身尋找食物來刺激自己的味蕾,才發現當年吃的不是酒席,而是那個再也回不去的氛圍和熱鬧勁兒。

鄉村酒席散文

鄉村有一種獨特的習性:表面上似乎不相往來的鄰里鄰外,平日裏見了面最多隻會出於禮貌而互相寒暄,可是一遇到紅白事情,便不約而同地幾乎把整個村落的共同情感聚集在一起,擰成一股民俗的粗繩。而在鄉村見得最多的酒席,大多與喜事有關,童年時代的歲月裏很少有小孩子不願去“吃酒”的,就連老人們也不會放過這種湊熱鬧的機會。所以,無論是男人女人,還是老人孩子,都喜歡上去熱鬧。男人藉着吃酒的機會和親朋好友們劃上兩拳,喝上兩口,談一談最近的生意如何;女人們藉着熱鬧趕熱鬧,婆婆媽媽地拉一拉家常,既熟悉又能發現新鮮;老人們則和他們劃分開來,拄着柺杖,找一處長凳坐下,和他們年紀相仿的老人一起回憶故人和往事,至於是不是吃酒,和往日沒有什麼不同;只有孩子,像下課鈴響似的到處亂竄,酒席一開始便跑回來,嘗一嘗那些平日吃不到的美味。

鄉村裏面請人吃酒的形式很多,大到婚喪嫁娶,小到修窯蓋廈,都要擺席設宴的,紅白喜事,一定要辦得有聲有勢,否則名聲傳出去,別人就會說三道四,評頭論足,所以,無論是家底殷實還是平日本就棲棲遑遑的人,也要在這種節日擺一擺排場,講一講面子。大事擺大宴,小事設小席,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酒席大多與孩子有關,譬如滿月酒、升學酒、剃頭酒、結婚酒等,有的是喬遷之喜,新屋落成,當然得請親朋好友慶祝一下。有的爲了除一除一年的黴運,也跟着辦一辦酒席。反正,請得了別人來吃酒的,必須得是有由頭的。

操辦一場酒席,看起來很容易,其實不易。大多數的.農村人寧願自己操辦也不會花錢去城市裏找承包酒席的酒樓的。操辦之前,他們必須有一個規劃,選好黃道吉日以後,就得開始準備請客了。送帖子、打電話、請人帶話都是農村人常用的方式,大體能請到多少親朋好友,早就在他們的心中計算好的。人數基本確定以後,主人家考慮到酒席的規模以及自己的面子,便去請當地遠近聞名的大廚,不一定非得是拿廚師證的廚師,因爲做這一行的靠的都是口碑,能請來幫忙的至少都有兩手絕活。廚師根據主人家的要求開出菜單,主人家便根據菜單採購相應的物品,魚和豬肉,就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食物。無論是哪個廚師來掌勺,有的菜餚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炸花心米,燒全魚,雖然都不是什麼名貴的佳餚,但是卻成爲了農村酒席桌上的經典食物,全魚意味着年年有餘,而花心米,則是男人們下酒的必備物。

農村的酒席不像城市裏的酒席一樣,只要選好了場地交了錢,別的事便撒手不管了,酒席上的大事小事都得自己親力親爲,一家人根本就忙不過來,所以,除了請客之外,還得請人。遇上這種事情,同村的很多人都會自發性地或者是在主人家的邀請下過來幫忙。主人家平日如果陰鬱好鬥,性格並非熱情好客的,很少有人願意前來主動幫忙。

食材採購好了以後,酒席的前一天,主人家起得很早,和幾個人在自家的門口,用事先準備好的篷布,木頭搭起一個簡易的露天廚房,在廚房內側支起一個堆放食物和切菜的案板。大約吃過早飯以後,幫忙的人就趕過來了。主人家分配好工作,身強力壯的男人們負責借八仙桌、長凳、碗碟、油桶爐子;腳步輕靈的小夥子負責端盤上菜;刀工好的婦女,幫助廚師切菜、配菜;勤勞肯幹的女人,圍在一起擦洗碗碟,做飯盛飯;至於砌磚竈、燒火這種容易弄髒身體的活兒,就得交給上了一定年紀的老人;剩下的人,便聽從主事的安排。

一切準備就緒以後,黃道吉日便來了。這天,主人家的一家人都換上乾淨體面的衣裳,早早地就把屋前屋後打掃乾淨。搬一張桌子和幾張板凳擺在門口起眼的地方,然後去請事先就約好的在本地有點學問而且寫字不差的朋友過來記賬。往桌上放一個大原盤,裏面盛一些瓜子糖果,旁邊擺上要回贈的禮物。記賬的朋友端正地坐在長凳的一邊,面前的桌上擺着記賬的本子,長凳的另一邊坐着收禮的人。來幫忙的人駕輕就熟地做自己分配好的事情。

幫忙的人吃過午飯以後,送禮的人就陸續到了,酒席的類別決定了他們送禮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在每個地方都不盡相同,大體來說,如果是喜事,禮物表達的是祝福和祈願,如果是喪事,表達的就是緬懷和安慰,但是所有的“禮物”中,最直接的便是送錢。送禮的人在主人家的接待和指引下,來到記賬的地方登記他們送的禮物大小和數量。送禮的人站在桌前上報名字,並說明自己的禮物,收禮的人覈對無誤以後,向記賬的示意一下,登記完以後,作爲回贈,收禮的人從桌上抽出兩根菸送給來的人。

並不是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是在用一時間來吃酒席的,所以來的人到了一定的數量之後,便開始了第一輪的酒席。一般來吃酒席的都是大人,很少讓孩子單獨來的,也有的大人是帶着孩子來的,但是孩子不能太大,否則在大人們的觀念裏,是要被大家笑的。十人一桌圍坐在八仙桌的周圍,端菜的小夥子們陸續地把碗筷、酒壺、杯子端上桌,上菜之前都會先擺放一些贈送食物,每人分發一個袋子,將這些贈送的食物裝入袋子帶回家,所以,端菜上桌以後,只要有小孩子的地方,便會爭搶那些個頭大的食物。

上完贈送的食物以後,就開始上正菜了,有些廚師炒菜的速度比較慢,十人搶完一個菜以後要等上好久才上另外一個菜,有的桌孩子比較少或者都是大人的時候,他們只顧得上划拳喝酒,不會去爭搶夾菜,所以吃得很慢,即便是上菜緩慢他們也不會感到焦急;有的桌孩子很多或者都是孩子的時候,只要以一上新菜他們就無所顧忌地搶着夾菜,不到幾分鐘就餚核既盡,杯盤狼藉,所以,還沒等壓軸菜出場,他們就吃飽離開酒席了。

鄉村的宴席,以水席爲主。講究十全席。所謂的十全席是十大碗,十大盤。碗和器皿用來盛湯盛飯,碟盤盛菜,客人們又用筷子又用勺子、筷子勺子交叉使用,划拳的,扯着嗓子,漲紅着臉,使勁地喊,手指能伸到對方的眼鼻子底下。吐沫星子更是直接上了臉。“三丁丁啊五角星,五魁首啊六六六,四季財……”附近的狗和貓也沒有閒着,趁機在桌子底下竄來竄去。

酒席吃完了,酒還沒喝好的,主管又闢個專場,給他們上一些下酒菜。把愛喝酒的酒鬼級人物集中起來。能上桌的人,個個都是遠近聞名,身經百戰,所向披靡的拳壇高手。這種場合多少有點擂臺賽的味道了,所以上桌的人們都喜歡上來過過招兒,爭個高下。這些人經常在酒場上打滾的,誰的拳好,誰的拳差,大家心裏都清楚。桌上分成兩派,南征北戰,本村的和外村的各自組成一對,本村的酒鬼,畢竟要盡一盡地主之誼,所以主動出擊,勇往直前,一撥兒又一撥兒,輪番過招,前赴後繼。外村的酒鬼一看勢頭不對,一隻虎好鬥,一羣狼難纏,拳再好,恐怕也難以招架。不給本村酒鬼留足面子,能好走得了嗎?多少還是要禮讓三分的。鬥上幾個回合,見好就收。外村的酒鬼悻悻然嘴裏喋喋不休,東倒西歪地走了。本村的酒鬼等客人一個個走後,終於支撐不住,

遇紅白喜事,上人情隨份子本是農村禮尚往來、互助幫襯的傳統。以前的大人孩子都盼着吃酒,送個五十塊錢的禮,能承擔得起還可以圖個喜慶熱鬧,但是現在攀比之風日盛,辦酒名目越來越多,酒席場面越來越大,再送同樣的禮,就不好意思去了。本來是很淳樸的民俗,現在變成了隱藏利益輸送的手段,“無事酒”變成了很多人的精神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