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清清的水,悠悠的情散文

清清的水,悠悠的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前段時間,母親來電話說,我們老家鄢陂村也搬來了新的移民戶。而且,因爲建設移民新村,村裏的用水難題也徹底解決了。爲了探個究竟,我決定回家一趟。

清清的水,悠悠的情散文

騎車從縣城出發,途經葛山、將軍山、鏡頭煤礦,只個把小時,便來到社崗。再過幾分鐘,就該到家了。

社崗,這是我再熟悉不過的地方。小時候去邱陂讀書,這是必經之地,來來回回不知走過多少次,哪怕是這裏的一片樹葉一抔泥土,也是那樣的熟悉。當年的黃泥巴砂子路早已不見,呈現在眼前的是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兩邊山色翠綠,樹木蔥蘢。路邊那棵大樟樹還在,繁茂的枝葉伸向兩翼,猶如一把巨傘,爲路人提供着濃濃綠蔭。在社崗最爲平坦的一片空地,赫然出現了兩個嶄新的移民新村。村前,南邊村碑爲“南嶺”,北邊村碑爲“福盛”。路邊望去,村中老幼進進出出,還有未完工的地方,施工人員忙忙碌碌。因爲趕路,我無暇多顧,匆匆而過。

回到家,走村竄巷,探親訪友,總有聽不完的故事,總有述不完的情。

溪水競相攀高坡

九月的江南農村,正是稻田飄香的季節,同時也是枯水乾旱的季節。

“快快想辦法,沒有水,施工無法繼續下去了。”正加班加點建新房的社崗移民安置點突然停工了,移民蹲點幹部急得團團轉,趕忙找村支書胡文芳想辦法。

好久沒有下雨,到處是天干地燥。附近是沒有水了。要水,必須到六七裏之外的連家沙溪去調。從沙溪到社崗,要經過連家、鄢陂下、仙家嶺、羅基隆,最後爬上社崗長坡,路途遠,坡度長,在這裏挖溝挖渠,抽水接力,難度可想而知。抽水管道必須經過大量農田,禾苗已經分櫱開花,從禾苗之間穿過,肯定會損毀莊稼。胡文芳略有遲疑,但還是很快就把難題接了過來……

“大嬸啊,快去看看吧。你家稻田被踩了,禾苗踩倒了很多。”不知是誰在屋外叫了一聲。

莊大嬸匆匆忙忙跑到自家地裏。擡頭看去,只見全村幹部羣衆正在忙碌着,有的肩擡手提,在搬潛水泵和皮管,有的拿着鋤頭鐵鍬,挖溝挖圳,一個個累得像泥猴子,汗水遮住了眼眉也來不及擦一擦。看到自家田裏的禾苗被踩踏了大片,東倒西歪的,大嬸可心疼了。

“嬸啊,實在對不起,弄壞你家的禾苗了。”胡文芳滿頭大汗跑過來,連表歉意。

“你們這是幹啥呢?乒乒乓乓的,還把禾苗也弄倒了?”

“是這樣的。那邊社崗在建移民村,沒有水,無法施工了。上面催得緊,我們只好動員勞力幫着抽水。你看,這水必須從沙溪抽過來,經過你們的稻田,然後再抽一次,就像接力賽一樣。結果,你看,把你們的禾苗也糟蹋了不少。真的過意不去。”胡文芳邊說,邊用滿是泥土的手擦着汗。

原來如此。大嬸剛纔還憋着的一肚子氣,現在已是煙消雲散。

“是這樣呀。怎麼不早說呢?沒事,你們接着挖吧,大家小心點就可以了。早點把水接通,他們好做房子。”大嬸說完便往家裏走。

說起來,大嬸家也是個老移民戶,在那個大集體的年代,爲了謀生而東遷西搬,吃盡了苦頭。當年在吉水塔裏嶺居住的時候,因爲水患,還被迫逃過荒,要過飯。遷居鄢陂村也不過才四十年。現在看到水田南灣的移民來到自己村,大嬸眼中總是多了幾分同情與憐惜。

……

一條水龍遠遠地從沙溪溪頭爬上了田岸,流經稻田後,再次鑽進一條管道,直奔社崗移民工地而去。有了水,施工攪拌機又歡快地唱起了歌。

“來呀,大家辛苦了,吃了西瓜再接着做吧!”大嬸不知什麼時候從家裏搬來了大西瓜,一刀切下去,瓜香四溢。

人們吃着甜甜的西瓜,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吃水莫忘水源頭

生活,不能沒有水。生命,不能沒有水。

我的'老家鄢陂羅仙村,還有附近黃家、連家幾個自然村,地勢較高,距離河流較遠,平時用水主要是自家的壓水井。到了枯水季節,水井見底,就要到很遠的河裏去挑水。每到過年過節,或者做喜事的時候,用水量很大,必須安排人手專門挑水才行。後來,三個自然村通過協商,共同在黃家的鐵坑建了一個簡易蓄水池,用水管通到各家各戶。由於資金有限,蓄水池太小,水根本不夠用,距離水口近的人家還可以將就,而到了我們村,遠離水源,常常是望着水管幹瞪眼。至於像社崗這麼遠,地勢又高的地方,那簡直想都不用想了。

水是生命之源。可社崗偏偏就是個缺水的地方,怎麼辦?通過勘探,人們又把目光投向了鐵坑。

鐵坑,四周高林密佈,四季泉水潺潺。這個典型的深山窩,是沙溪河水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如果能在這裏建設一個大型的移民飲水系統,不僅能解決移民村的用水問題,就連黃家、連家、羅仙三個自然村吃水難題也可以迎刃而解。

既然看準了,那就行動起來!

隨着隆隆的挖掘機聲,黃家、連家、羅仙三個自然村共同使用多年的飲水系統全部拆除了。爲了建設這個新的移民安置引水工程,村民們忍耐了半年多,他們被迫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甚至用河水做飯。尤其是黃家村,讓出山,讓出地,鋪設管道時,還損壞了農田,挖壞了道路,卻很少聽到怨言。村民們更關心的,是何時才能夠把水庫建好,何時能把水引到家。

今年五月,這個由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投資數十萬元的移民飲水系統終於竣工了。看到清澈如鏡的山泉嘩嘩地流入了自家水池,鄢陂上下三村和社崗移民點不禁歡騰起來。

那天,我特意陪着母親前往鐵坑,就想看看這個我們當年常去砍柴的深山窩,是如何變成了今天的飲水之源。走進鐵坑,卻見山更綠了,林更密了,水更清了。一座小型水庫橫亙山窩深處,嘩嘩而來的山泉匯滿一水庫,又從庫壩面上溢出。庫面,碧波盪漾,清澈透明。水庫下方數十米處,兩座巨大的水池依次而建,上一座爲露天式的導流池,起着淨化的作用。下一座爲封閉式的蓄水池。社崗移民新村,以及鄢陂黃家、連家、羅仙上下三村的生活用水,就是從這裏源源而來。

“這真是我們的生命之水呀!”我不禁感嘆起來。

“是呀,吃水莫忘水源頭哦!”母親的話似乎更有哲思……

患難之際見真情

“困難之處顯身手,危難之時見真情”,對於這句話的含義,社崗福盛村移民戶黃寶生應該最有體會了。

那天,老黃正在建房工地忙碌着,突然聽見“咚”的一聲,好像有什麼東西從屋上掉下來了。還沒有等他反應過來,就聽見有人喊:“糟糕!快救人!快救人!”老黃飛跑出去一看,臉色頓時變了:出大事了!一個正在施工的泥水工不小心從樓上掉下來,重重摔在了地上。經過及時搶救,泥水工的命是保住了,但一筆鉅額醫療費卻讓老黃頭疼不已。按照有關法規,除了承包商需要負責外,老黃也受到連帶責任,需要賠償二萬元醫藥費。

兩萬元啊!這筆錢對老黃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他已經傾其所有用於建房,哪裏還有錢賠償?攤上了這麼一茬倒黴事,老黃是吃不好睡不香,整天長吁短嘆:能借的都借了,能想的辦法都想盡了,這該如何辦哦!

正在老黃一籌莫展之際,蹲點幹部陳義生鎮長和人社局周力主任找到了他。

“老黃呀,我們也知道你的困難。這樣吧,鎮政府決定資助你八千元。然後我們幾個私人想辦法,又湊了幾千塊錢給你度過難關。如果還不夠,我們再給你想想其他辦法,你看如何?大家齊齊心,快快把你的房子建起來。”

說完,當場就掏出三千塊錢塞到老黃手上。

老黃沒想到移民工作人員能如此幫自己,竟激動得一時無法言語,只是一個勁地說:“借你們的錢,我一定要想辦法還”。這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子,眼睛卻是澀澀的,紅紅的,讓人看了實在不忍。

以後每次到社崗移民安置點,總能聽見這句重複了無數遍的話。聽得多了,陳義生和周力反而有點不好意思,總是儘量繞開,避免聽到他老提借錢的事……

我找到一個機會,和周力聊起這件事情,他卻是滿臉謙虛,連連說:“小事一樁,不足掛齒。其實,如果是別人遇到這樣的事,也會這麼做的。只要他們按時把房子建起來,再怎麼我們也值了。”

聽周力介紹說,老黃家裏本來就很困難,在水田南灣居住的時候,水浸水泡的,糧食經常歉收,根本就沒有多少積蓄。這事一鬧,甚至做房子都陷入了困境。移民工作組想盡辦法,幫他申請到一萬五千塊錢的移民困難補助,解決了燃眉之急。就這樣,和其他移民戶一樣,老黃一家也按照要求很快把房子建起來了。今年農曆六月初二,正是黃道吉日,隨着聲聲爆竹,包括黃寶生一家在內,這些原來飽受水患之苦的水田南灣村民,舉村全部搬遷到了社崗,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

“好了,他們終於可以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了。這裏資源豐富,比他們老家南灣強多了。他們安家了,我們也了卻了一樁心事。說真的,我從心裏祝福他們!”最後,周力長長舒了口氣,略帶倦意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是呀,誰說世間無真情?這不正是至情至愛嗎?正是有許多這樣“不足掛齒”的小事,正是有許多這樣普普通通的人,才造就了這和諧新村,才彰顯了這世間之美!

……

回家幾天,已經聽到太多這樣平凡的故事,它們猶如一枚枚無價的珍寶,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坎。當我離開老家回縣城,途經社崗的時候,不禁再次回望“南嶺”“福盛”兩個移民新村,一幢幢漂亮的樓宇,飛檐翹角,碧瓦灰牆。村裏人來人往,一片忙碌。路邊那棵大樟樹下,又聚集了許多庇廕納涼的人們。

“吃水莫忘水源頭哦!”

我騎着車往前趕路,而母親的話還在心頭久久縈繞……